西西河

主题:《封神》女主讲木兰是蒙古人驱逐汉人 -- 龙眼

共:💬43 🌺431 🌵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两个不是一回事

伊凡雷帝他的父系是基辅大公一脉,母亲是拜占庭公主。即使按照他自说自话,他从母亲那里也只是继承了拜占庭皇帝基督教保卫者的身份。后来奥斯曼土耳其"迫害"基督徒,俄罗斯皇帝干预,奥斯曼问:"关你鸟事",俄罗斯答:"因为我是基督教保卫者"。

第三罗马是个宗教概念。

伊凡雷帝及其后代从来没有宣称过自己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

同样,伊凡雷帝还找了一个黄金家族的蒙古人,推举其为俄罗斯大公,然后再让他禅让给自己。这个动作表达的是"农奴翻身做主人"(原来是附庸现在不是了),伊凡雷帝及其后代也从来没有宣称过自己是金帐汗。

所谓正统,如此而已。

即使,俄罗斯皇帝说自己是拜占庭皇帝或者金帐汗,他们也没有说罗斯人是罗马人或者蒙古人。

相反,蒙古人成了亚洲大面积形形色色人等的统称(布里亚特人是布里亚特蒙古等等)楼下有人说锡伯人,史书上也称他们为蒙古锡伯部)。

蒙古语族,蒙古人种等等词汇,不是我编的啊😅

耶律阿保机讲的契丹话,属于蒙古语系,这是专家们写的啊----

要说瑕疵,那就改成,花木兰是原始蒙古人(这个也是专家用的词汇)演化出来的一支鲜卑拓跋部人,四舍五入算蒙古人。

花木兰是鲜卑人,蒙古是鲜卑人的一支后裔,然后花木兰是蒙古人.

那么小约翰可汗的段子在此:

罗马正统东罗马

第三罗马俄罗斯

俄国正统是沙俄

沙俄正统在金帐

金帐汗国是蒙古

蒙古正统在漠南

漠南正统科尔沁

科尔沁区在通辽

因此

罗马正统在通辽

家园 锡伯族是满族的一支,传统民族和新民族概念有点差别

满族是个大概念,包括了野人女真诸部落,鲜卑族也是大概念的传统民族,他们应该说被多个现代民族融合了,他们自己消失了。

锡伯族是个小概念,人数也少,你的说法能解释东北部分,无法解释西北,甘肃青海一带的现象。

传统民族过渡到现代民族,需要很多关键点。说锡伯族从鲜卑族过来都没有。

家园 你但凡再去读一遍木兰辞就不会说这种话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且不说,人家开头就是木兰织布的场景,

如果是游牧的蒙古人,需要出征前现去“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如果是蒙古人出征,需要从黄河南去燕山,听“胡骑鸣啾啾”?

如果是蒙古人出征回来,会“磨刀霍霍向猪羊”?(有几个蒙古人养猪?)

如果是蒙古人,会“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难不成一个蒙古包里也分“东阁”,“西阁”?

你分析的再天花乱坠,也难以解释这些东西是怎么回事吧?

通宝推:自由呼吸F0,阴霾信仰,宏寺,绿色蔬菜我的爱,五峰,hwd99,贼不走空,
家园 杨家将里能打的多少都跟少民沾边

除了穆桂英,佘太君原为折太君,其父为折德扆。契丹耶律敌烈率兵五万侵犯府州,老将折德扆身体欠佳,折赛花代父把关。这跟花木兰的故事背景非常接近了。

这个折式,就有出自匈奴折兰氏、鲜卑折娄氏、党项鲜卑折掘氏之说——总之不是汉姓。

杨家将故事里后来单独扩充出一个系列的配角呼家将,其姓呼延,就是匈奴四姓之一的呼衍。

说到匈奴四姓,鲜卑、须卜、锡伯往往被认为是一个词的不同音译,而这其中的须卜,也是匈奴四姓之一。

所以杨家将的故事,就是姓杨的汉人带着一群少数民族打少数民族的故事🤣

而他家这个杨姓,从祖上讲汉家血统有多纯正,却也未必见得。

所以我一直觉得,中国的民族主义的底线,就是不要搞成大汉族主义,搞到铁血十八星那个地步。民族也好、种族也好,都是一本烂账,帝国主义遗毒,知道怎么回事就好,但是要有超越历史的眼光。

通宝推:翼德,
家园 西北的锡伯族是当年被满清派遣过去的驻军后人

就像云南有蒙古族,蒙古文化遗留一样。

家园 虽然折氏、呼延氏确实是少数民族,但是孟良焦赞边关24将他们

不是啦。

这充分证明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折氏成了北宋世居的守边家族了。

折家将自唐末五代时期,到大宋朝,一直是山西的世家大族,主要是镇守西北地区,说起这个家族没人知道,那么嫁给杨继业杨老令公的折太君,就出身这个家族,杨继业的岳父就是折德扆。

折家这个姓氏是鲜卑族拓跋氏,折德扆和他的父亲在后周时期,都是节度使,一门两个节度使,这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家族。其父亲折从阮为汾宁节度使,折德扆为永安军节度使,镇守边关。

折克行,字遵道,北宋边塞名将,折御卿重孙。官至秦州观察使。据墓志铭记载:“与西人战大小百七十遇,未尝丧败,掳获钜万万”。与西夏战斗百七十战,从来没有败绩,时人称“折家兵”,可见其战无不胜的事迹,被人们争相传颂。

第五代折克行的儿子,分别是折可适和折可存。

第一:折可适,从小就很勇武,智谋无双,天生的马上高手,从来没有学习过骑射之术,上马就能熟练掌握骑射,不得不说这是天赋异禀啊!武功非常高,可以说是天生为战斗而生的人,史载“未冠有勇,驰射不习而能”,被当时的人们赞叹“真将种也”。

班师回京途中,朝廷命令镇压宋江起义。折可存生擒宋江,因功迁武功大夫。说点题外话,《水浒传》中,说宋江征讨方腊起义,从折可存的事迹中,佐证了宋江没有平方腊,时间上也对不上,因为折可存先打的方腊,后打的宋江。这是折可存墓志铭上记载的。

张孝纯以经略安抚使兼知太原府,征召折可存为河东第二将。宣和七年,金国毁约,大军大举南下,折可存受命驻兵崞县。县城攻陷被俘,押往应州。随后他降金,被任为麟府路经略使,仍领府州。到了靖康元年,折可存从金营逃出,1139年被金国人下毒酒,毒死于自己家乡府州,享年三十一岁。而西夏也趁机袭取府州,攻入府州后,西夏军把折家的祖坟也给扒了。

呼家将主要讲述了宋朝仁宗年间,呼延赞之子呼延丕显被奸臣庞文陷害,全家满门三百余口被杀,呼延丕显之子呼延守勇(呼延守用)、呼延守信与奸臣斗争的故事。

折氏还算边关世居家族,呼延家则属于正经朝堂武将了。

家园 辽国也不是纯粹的少数民族政权 -- 有补充

辽国疆域辽阔,治下有大量汉民。而且辽国政权本身汉化也很严重,其开国始祖耶律阿保机就是在汉人辅助下建立的契丹国,仿效的也是唐朝的规章制度,后来辽国的诗歌、文化、艺术等等也纷纷汉化,甚至还设立科举。

辽国统治上的特色就是南北分治,两套班子,分别对汉族为主地区和游牧民族为主的地区进行统治。

后来元朝的时候,认为自己受的是金祚而不是宋,而金又是从辽国来的。争吵之后分别修辽史、宋史和西夏史(还有金史)。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没有《西夏史》 -- 补充帖

发完想改但没找到

家园 民族的起源,发展和维持

多数大的民族的起源本来就是以一个血缘和文化族群为主干,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血缘和文化从而不断发展壮大而来的。关键是既要吸收其他民族而发展壮大,又要维持主体性而不被别人稀释和取代。在这方面,历史上的汉族应该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民族。

家园 是驻屯军以及家属,家属是自带的,而且是一个部落

和满族还有很大的亲属关系,但是他们和青海的鲜卑族后裔,亲缘关系不大。

家园 耶律阿保机对各民族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有巨大贡献
家园 这书是90年代编写,04年出版,书里根本就没提啥分子生物学

523这言论一闹,这奇葩的YY版通史终于在23年8月被官方建议下架了,真是流毒几十年了。

话说523虽然是蒙古族,不过他4岁时候就到北京了,那么多”大蒙古“的分裂主张他是从哪里学的呢?

见前补充 4926815
家园 俱往矣

都是“旧屎”,冲下厕所完了 - 梁家辉在《金鸡 1》(2002)中的台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