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炸薯条 -- 燕人

共:💬24 🌺10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炸薯条

点看全图

炸薯条,与麦当劳,肯德基一起,是改革开放后最先进入中国的西方饮食之一。油炸食物在世界各地都是常见的。炸薯条的特色在于其条形的外观,而且将一个不起眼的食物原料变成人人喜爱的方便小食,甚至是大餐的配菜。

点看全图

炸薯条的标准工序和原料是经过演化的。目前的做法是将大土豆连皮切成长方体的条状。那么这个长方体的宽度和高度决定了不同流派。英联邦国家和比利时切成1厘米以上的尺寸。法国和美国加拿大有切成0.5厘米的细条。切条之后用水洗去表面的淀粉,晾干水分,分两次油炸。第一次是低温150度,时间3分钟,是薯条成熟。第二次油温升到180度,以秒为时间单位,将薯条外表炸脆。薯条被油炸的成熟过程涉及其内部淀粉的糊化和水分的溢出。一次油炸或者只能成熟薯条而不能达到脆皮,或者将表皮焦化而内部还未成熟。英国有名厨师还号召炸第三次。那肯定会达到外脆里软的效果。早期的炸薯条用油以动物脂肪为主,如牛脂。比利时传统是用牛脂和马脂的混合物。麦当劳餐厅在世界大部分地区用90%的牛脂和少量的棉籽油混合,直到上世纪末才改用纯植物油。但是很多老饕对此表示不满。

点看全图

炸薯条的起源是有争议的。昨天看比利时的美食介绍,才发现比利时人对炸薯条的英文冠名非常不满意。在美式英语中,炸薯条被叫做“法国薯条french fries".比利时人认为应该交”Belgian fries“,尽管法语中直白叫做炸薯条。比利时人说这个名字就是一个法国对比利时进行文化压迫的例子。因为比利时很不幸,也说法语,而且与法国是邻居。

点看全图比利时最有名的薯条店之一

比利时人自己的说法是一次大战时,驻扎在比利时法语区的美国大兵们很喜欢吃炸薯条,所以把”法国薯条“这个叫法给传开了。有一个比利时人甚至挖掘了古老故事,说18世纪时比利时某河谷地的渔民以小鱼为主食。某年冬天河水上冻没有了吃得。某聪明人就把土豆切成细条油炸了吃。结果这个做法就流传下来了。这个古老故事的逻辑性在于对渔民生活的描述是合理的,他们只能吃小鱼,将大鱼去卖钱。不合逻辑处是渔民是否有足够的油脂来炸薯条。历史证据不能支持这样的故事。

点看全图

尽管如此,比利时的美食特色就是炸薯条。或者做标准配菜,或配海虹,或配牛排;或者单吃做小食,浇上各种酱汁。建议同学们去比利时采风的时候不要错过。

点看全图

炸薯条的英国叫法是chips,原意就是劈开的木柴。可以想见这是粗薯条。英国的炸薯条可以当饭吃的,而且因为粗大,单位重量的土豆所形成的表面积小于细薯条,因此更健康些。当然不吃是最健康的。我见过有的英国人吃烤鸡把鸡皮撕去,吃炸鱼把脆壳弃之,但是还是要吃薯条。不禁想他们对饮食健康的追去有那麽一点做作。英国人对薯条蘸酱的创新是咖喱汁,非常的不列颠。我作为文化保守主义者对此是嗤之以鼻的。

点看全图一位美国研究者制作的外酥内软的完美薯条。她的文章链接在

在麦当劳进入中国前,有一家台湾人的威廉士堡已经在大连开店,完全模仿麦当劳,但是把麦当劳的金字M倒过来成W。真的很不讲究。我是在那里第一次吃炸薯条的,有个朋友特别欣赏,说炸薯条里面还有汤。现在我知道那是土豆内部淀粉和水分受高温后糊化的结果。土豆内部所含淀粉有支链和直链之分,不同淀粉对水分的糊化反应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商家炸薯条前,对土豆的品种也是要挑选的,每年新土豆季节都要做化验分析挑选合适的品种。麦当劳的研发支出有土豆的功劳。

我只记得很多年前在汉堡火车站对面的一家餐厅里吃到的粗薯条chips外脆里嫩,无与伦比的口感。我夸了那个大厨兼老板, 他还憨憨地笑。

通宝推:桥上,
家园 十多年前汉堡港口有个薯条外卖摊

挨着渡轮码头,是我迄今为止吃过最好吃的薯条,配蛋黄酱尤其美味。量不算大,记得当时一份好像卖6欧左右,有点小贵,有时周末我会特意坐车过去吃。不知道这家店现在还在不在。

家园 说说我对炸薯条的认识过程

1、一说炸薯条,以为是炸红薯条;

2、后来人家说是土豆条;

3、吃了麦当劳肯德基的炸薯条,觉得不甜、不好吃。因为吃惯了自家的烤、炸的红薯条,甜的;

4、后来人家说甜食吃多了不好,会胖、会得糖尿病。于是,又觉得炸薯条更好了;

5、后来人家又说炸薯条是淀粉,医学上也是糖类,也会胖、也会得糖尿病;

……

tmd,都是骗子,骗得老子团团转。

家园 深夜放毒,引食指大动。当初第一次去云南发现一个土豆王国

初到云南 发现那里从早到晚都有土豆吃,而且N多种口味做法,从酒店到街上小巷再到高入云端的山顶路边摊。

那边的红土地和气侯适合种土豆和烟草。土豆品种很多。

单说油炸土豆,简单的有大块、小块有切条,酒店里是蒸熟合了调味的土豆泥炸成土豆丸子。

炸好的土豆不是蘸酱而是凉伴菜,放香葱蒜末香菜、生抽、醋、盐或面酱,当然要放各种辣椒酱辣椒面,另外加的是地方特色—-生的碎薄荷叶或折耳根。

云南那边用菜油,一入昆明刚下飞机空气中都弥漫着菜油香。

还有他们也喜欢吃油炸薄荷,一般油炸或烧烤食物会配薄荷。

家园 比较讲究的是直接从土豆开始

现在都对工业化食品嗤之以鼻。

美国有个有名的店叫in and out,做薯条都是把土豆先放到一个削皮机上去皮,然后拿类似插丝刀一插,变成大概一个多厘米的土豆条。直接油炸。只要油温够,照样能炸脆。

一般这种做法的薯条,都认为自己比较高级,会作为特色标出来。很多酒吧,饭店也是这种做法。 缺点是凉了之后由于有水分,所以会变软。

用晒干的土豆或者土豆粉压出来的,炸起来更快,保存更久,但是被认为丢失了一些原来的风味。

也有贴心的考虑到你既爱吃薯条,又怕油炸,所以把土豆条烤脆了端上来。包括空气炸锅,air-fry。但是其实多少还是要加一点油,才能形成表面脆脆的那种口感

家园 有个江湖传闻,大伙不妨试一试

读书的时候,看过新闻,说麦当劳的薯条,他们的验收标准是,刚炸好的时候吃,咬七下,还能有那种脆(Crunchy)的口感,才叫及格。

整个澳洲,只有塔斯曼尼亚出的某种土豆能满足这个标准。而他们的竞争对手Hungry Jack(就是汉堡王,当年Burger King被注册了,没法用),花了两千万美元研究,都没能达到这个标准。

当年看完这个新闻后,我还特意分别跑去两家吃,结果发现麦当劳的薯条确实比对手的好,确实咬了8,9下还能觉得有点脆的口感。

现在极少吃麦当劳了,不知道是否还是这样?

家园 故事讲得很好,不过,俺不信

多长的薯条能让人咬七下?我都是两口一根。

咬七下意味着我吃掉了三根半。

所以,当麦当劳把薯条给我后,我大概只能吃到三根半的脆薯条?

请杠😂😂😂

家园 一点都不理工科

“咬七下”,这个太有主观性了。

你应该说15秒😁。这才是一个客观的可量度的标准。

在英国,麦当劳的薯条是最差的。汉堡王的是最好的。肯德基的薯条质量在各店之间不稳定。说明百事公司的管理比较差。

家园 有段时间大连也流行炸红薯细条拌凉菜

白菜丝,黄瓜,粉丝,海米之类的。红薯条炸得很干脆,不会容易被菜汁沁软。

家园 补个图,在云南吃饭吃喜欢打蘸水,白水煮土豆就各种调料。

云南是高原气候,北边土壤偏贫出产的土豆却很面、沙、香糯有甜口。

拌土豆的蘸水常用葱蒜末、花椒辣椒面(炒或油炸)、腐乳或豆酱(辣 麻)、自制辣椒酱(生腌或油浸),

另外加汤汁(有排骨就加骨汤 有菜汤就加菜汤 或者白开水)。喜欢的还加折耳根(鱼腥草)薄荷叶。其它酱油 醋 盐 鸡精随意。高兴时加点鸡枞油。

另外有一种生土豆泥做法,把生土豆在瓦档片上搓出蓉,将土豆蓉略煮去水有粘性,再做成小饼蒸、煎或油炸。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家园 不要咬两下就吞啊

要不你试一下,一次放三五条进口里,咬七下再吞肚里?😄😄

家园 麦当劳的标准怎么会太主观

下次你试一下就知道,放几条薯条进嘴里,至少咬七下再吞,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我在想,明天我要不要去吃一次麦当劳,但是在深圳,我宁愿去吃隆江猪脚饭啊!

家园 俺们东部比较有名的五条汉子汉堡

薯条是不是鲜切的不晓得,用花生油炸,很不错。

我家最近的costco,疫情前卖薯条,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薯条,可惜现在没有了。

家园 牙松,口快,喉咙小。

牙松, 七下没嚼开一根薯条。口快,七下不用三秒钟。喉咙小,一根薯分七次咽。

普兄,请问我这杠是不是有真逻辑?要不要再加一个口干?

家园 这个是法很南方

把土豆换成米(粉);,豆(腐),芋头,番薯,也是可以。会不会因为南方工作时间长(日照长),物产相对丰富(配料多),天气炎热(食品难保存,不想靠火堆),故而惯吃新鲜,加工时尽量减少接触火。

还有,会不会跟气候有关?南方的马铃薯总是相对个头小而沙绵香,不脆。

@贼不走空 河友,一年有6个月你只能窝在屋子里,包保你

唠嗑扯犊子说黄话水平有三五十层楼那么高。地方文化总是跟地方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有关。我同学经常批评我光喝茶不喝酒,人活着没啥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