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如何分好蛋糕 --中特社会主义该咋搞好分配解决不平衡 -- 不远攸高

共:💬194 🌺1347 🌵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人性没有变化

但人变得聪明了嘛!

家园 你举得这个例子不错

这个5000块当然是华为和锤子自己瞎JB定的。

富集了这么多人类劳动时间的手机价值是多少?

他们自己水平不够,也【不知道】

所以他们只能靠各种商业策略,【猜】自己的手机价值是多少。

卖得掉,就说明定价差不多,可能略高或者略低。

卖不掉,就说明自己把商品价值估的太高了,得降价。

卖得火爆买不到,说明定价完全错误,那就得涨价。

看到没有,就是因为这俩公司【不知道】自己商品的真正价值,所以只能靠猜,最后要么全便宜了黄牛,要么就累货几百万台库存亏损几个亿倒闭。

/

作为对比,库克这种供应链管理大师什么水平呢?苹果几乎可以完全预估到自己的产品价值,从而准确的估计自己的定价,顾客骂归骂,骂完还得买,苹果库存周转极快,同时还能准确的抽走整个手机市场八九成的利润。

/

恰好整个手机产业链基本上都分布在各个企业内部了。

华为or锤子发来组装订单给代工厂,代工厂是一个【独立】的组成。

华为or锤子的零件进入,华为or锤子的整机离开

/

你可以想象成组装厂是一个单独的【商品】,华为or锤子购买并使用这个魔法商品把零件变成成品。

女工是为【组装厂】创造价值,不是为华为和锤子创造价值。

所以华为值5000,锤子不值钱,【和女工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

整个过程中女工都是可以【抽象掉】。

女工的工作是在代工厂拧螺丝,他的劳动走的是组装厂这条线,他只需要拧螺丝就算是完成了组装厂单位内部的考核。他的劳动价值是在组装厂内部根据工时还有计件进行计算。

/

所以,这里问题转化为了如何在组装厂内部判断女工的劳动价值。这直接看富士康EPR完事,每个工序每个工时值多少钱给你判断的清清楚楚。

/

假设我有精确计算的能力,那么首先判断社会上一个个的公司的外部价值,接下来各自内部的价值结算体系就可以分开来逐个判断。即国家-公司-个人,逐级判断。

最后就可以计算出每个人的劳动价值是多少。

其实问题就转化为了如何判断每个公司的价值,这就好盘点多了,现在资本市场判断起来又快又准,即时度还高。

粒度够粗,模型糙一些也不是不能用。

所以在财报公开的情况下,头部企业和大厂的成本几乎就是透明的。他们的员工每年劳动值多少钱也是几乎透明的,这也是猎头公司能够存在并且成立的前提,不然这人值多少钱都不知道你怎么挖人。

/

但是现在人类是什么水平呢?除了头部企业,下面的企业查个帐都要死要活,哪怕不做假账都是一泡污。所以精确计算这种事想想就好了,等能把税收上来再说未来吧。

/

如果走得通,所有的社会单元都达到了现在头部企业的内部管理标准,人员物资信息财务流动清清楚楚,那么最后会发现整个人类社会在这个结算方式下,变成了一个巨型企业。

这闹到最后共产资本在组织方式上殊途同归,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干掉最顶上那个理论上拥有一切的终产者。

/

这就是为什么老马一再强调只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才能进入共产主义了,你社会分工都不细,社会链条都没办法划分明确,根本没法计算价值。

通宝推:燕人,
家园 总觉得你特急:今天劳动了明天就得给钱

还要求匹配的严丝合缝,哪有的事

实用主义的说,市场定价,你老板定价呗:他觉得你的劳动值,付你工资,觉得不值,辞退你另请高明

当然劳动者也可以觉得工资低另谋高就……

自由职业者当然更复杂,也无非是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定价双方认可就行

水文和爆款付出的心血恐怕并不一样,情节的构思是否合理等等大不相同

历史上优秀作品刚问世的时候不被重视的多了去了,星爷的月光宝盒票房很差……

家园 现在还是别折腾了,越折腾问题越多

我很早就说过要大建廉租房,公租房了,但是看看16年以来棚改,真是搞得一地鸡毛。江北拆完房子,老百姓还要花个几十万,把毕生积蓄花光才能住进粗制滥造的新房。再看看煤改气,环保,哪个不是名义上对国计民生有好处的政策被搞得民怨四起。

就现在各地地产纷纷爆雷烂尾,还有地方为了维持房价还把降价楼盘交易冻结的新闻。他们哪里有动力去搞公租房。至于退休人员工资,怎么可能体制内的砍自己的工资。

都别折腾了,慢慢熬几十年把这几十年的债务熬过去再说吧。改开以来寅吃卯粮这么多年,总要还债的。

我比较赞同陈王说过的话,既然当年大家一起敲锣打鼓欢迎中特社(我补充:中修),那现在的恶果也是大家一起承担。

通宝推:俺本懒人,唐家山,无此人01,
家园 市场、价值、逻辑这块地,为气人宗抬杠大户懒厨的。越挫越勇。
家园 价格当然不会瞎定

这个5000块当然是华为和锤子自己瞎JB定的。

你自己也说了

卖得掉,就说明定价差不多,可能略高或者略低。

卖不掉,就说明自己把商品价值估的太高了,得降价。

卖得火爆买不到,说明定价完全错误,那就得涨价。

说明了价格是可以调整的,既可以一直调整到一个均衡状态,双方都有利,像华为,也可能一直调整不到均衡,像锤子,就倒闭了。

你可以想象成组装厂是一个单独的【商品】,华为or锤子购买并使用这个魔法商品把零件变成成品。

女工是为【组装厂】创造价值,不是为华为和锤子创造价值。

所以华为值5000,锤子不值钱,【和女工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这里其实没有什么魔法,制造出一件产品,这里说的是手机,必然有分工,不同的产品,分工有多有少,碰巧手机的工序极多而已,从沙子制造单晶硅开始算,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有多少个环节,只要参与了其中一个环节,或多或少,都对这个手机的价值做出了贡献,而参与的工人无论是否属于华为/锤子,都无法否认某个工人对这个手机的贡献。

既然本楼谈的是分配,我不愿意跑题,我就提出两个问题:现在这台华为手机卖了5000块,挣了500,锤子手机卖了2000块,亏了300.

第一个问题是:参与整个链条分工的人,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分配?

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华为锤子出售手机手机之前,那些劳动是已经付出了的,而最终是赚是亏,事前是不知道的。

所以,带出的第二个问题是:分配应该是出售成功之后再分配呢,还是事前就要分配?

家园 老马理论最大的漏勺

是没有考虑到机器生产效率提高得如此迅速,以至于社会上大部分商品供给全部严重过剩,超出需求的部分成不了商品价值为零,且由于超出部分大大超过实际需求,导致满足需求的商品价值被极限压低背离,最终的结果是所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完全成了笑话,全部趋向于零。拼多多其实就是这一过程的鲜明写照,应该说老马的学说是严谨的,但是今天社会的商品世界绝大部分已经在他学说盲区运行,因此他的学说成为没有意义东西。

家园 一大堆人都希望中央出手,用低息债替换掉地方的高息债 -- 有补充

包括这里的文章郭美新、陆琳:五大因素阻碍经济恢复,怎么破?

和之前有个叫赵燕菁的,都是一个调调儿

我们建议存量债务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合力化解,建议对债务负担比较过重的地区采取试点,由中央政府发行特别国债置换地方存量债务。同时设立债务重组基金,借鉴四大国有银行重组经验,逐项化解不良债务。对于新增的债务,建立新增的举债机制。

我直观看上去,就是希望中央出手,用低息债替换掉地方的高息债,换句话说:替地方政府兜底

中央当然不愿意,替这种花钱大手大脚的地方兜底,那会过日子的反而被歧视没享受到好处,这是个啥事儿?

赵燕菁也意识到了这个道德困境,咋解套他也说不下去了,反正就是希望中央赶紧接手。

消费方面,上文给的建议“可以由中央政府推出消费补贴政策,在支付环节补贴消费者。 ”,其实就是给愿意花钱的人给补贴,我也觉得应该给低保低收入人群给更多补贴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似乎开始放风了:内银传提供超长期贷款 纾地方债压力 -- 补充帖

内银传提供超长期贷款 纾地方债压力

中评社香港7月5日电/大公报,为缓解地方债压力,外电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称,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正向地方政府融

家园 不是急着要钱,而是另有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风险,是一个风险要谁来承担的问题。举一个比手机简单的例子,奶茶店:

假设你是店员,参与制作了一杯奶茶,这杯奶茶售价20元,你付出了劳动,你打算如何分配这20元?我的理解,至少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你才不管店主是赚是亏,你就按时薪收钱,干一个小时算一个小时的钱。(当然,月薪其实也是一回事)

第二种,你跟店主商量好,不收底薪,每卖一杯,你收费若干。卖不出去,你白做。

第三种是前两种的混合,收一个较低的底薪,然后按杯算钱,当然每杯收费不会高于第二种。

这三种模式,其实就是出售劳动力的人,出于对风险的不同承受能力而做出的选择。

如果你说我急着要钱,其实说的就是我不愿承担风险,不愿意等到产品出售之后才算钱而已。

你说,有多少劳动者愿意选择承担风险呢?

家园 挫字错也

只有指出我说的哪个逻辑错了,又或者我哪里说的跟事实不符,才能说是挫吧?

家园 好好琢磨一下,当年我们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好好琢磨一下,当年我们设计规划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基础产业,由国家全盘规划,以两弹一星的模式突破。

规模较大的,技术较高的产业,以地方国有企业根据各地特色结合国家整体规划,来设施。

完全竞争性行业,由集体经济为主来进行。

剩余部分,可以私有主体各显神通。

目前,生产力发展到目前的情况下。这个规划依旧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所谓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原因在哪里?

目前,导致这个问题的最大原因,其实还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和消费者的严重脱节,导致生产过剩(严重的财富浪费),消费不振(劳动者所得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基层的良方就是重建集体经济体系。集体经济体系运行的好,带来的最大价值是社会稳定度极大提高,社会公平性极大提高,生产过剩得到遏制。生产的财富泡沫化,空心化的危机彻底解除。

目前,大国竞争,关于尖端技术和产业突破,我们不得不重启两弹一星模式。只有这个模式才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果,也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有效法宝。剩下来的就是中间这一段,可以考虑以国有资本为抓手,逐步启动公私合营2.0版本。

最后,最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能够让这个体系良好发展的制度保障。这个才是最大的难题,既得利益者几十年了,是不可能轻易拱手让出已有的不当得利的。这需要的最低也是一次暴风骤雨的整风。想要润物细无声的进行转变,难度有点大,太祖在世也未必能操持的来。

通宝推:青青的蓝,ccceee,todayin,唐家山,
家园 前面人挖的坑太深,导致后面人爬上来费劲

历朝历代,一旦国家赋税过重,就有王朝覆灭的危险,所以当政者一般在这个问题上都很小心,实行轻徭薄赋,也就往往被看做是仁政的象征。

如果,要求老百姓一年收入的一多半都要上缴,而且还要一缴几十年,这就是妥妥的暴政了。

不幸的是,今天供房贷的人,就活在这样的暴政中,更不幸的是,还活在其中而不觉。

这样说,可能会被骂,但这就是事实啊。

不说高的,也不说低的,1.5万/一平米的房价,对于绝大多数城市而言,应该算正常吧,房子的成本和开发商的利润,可以算5千,为什么只算5千,因为有的小县城房子就这个价,那么,剩下的1万,去哪了,自然是地方政府收去了。

通过什么收的呢?土地招拍挂。

土地招拍挂政策什么时候出台的呢?2002年7月1日,不妨称为胡温新政,但选这个日子,真的具有历史讽刺意味,真的是忘了初心。

2002年7月1日生效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

其实此前有类似政策,1999年5月6日生效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商业、旅游、娱乐和豪华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原则上必须以招标、拍卖方式提供。

二者的区别就两个字不同,一个是商品住宅,一个是豪华住宅,虽然豪华的定义,没有商品的定义那样清晰,但是政策的出发点却有本质的不同,一个是向老百姓下手,一个还是奔着有钱人去。

知道了这一点,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房价会在2002年以后才坐火箭,为什么政府打不下来房价,因为没人会自己打自己。

再说回到暴政的暴体现在哪里?大致算下账。

1.5万/一平米,100平米的房子就是150万,地方政府收去了100万,再加上100万的利息,30年还200万,每年还6.7万,每月还5千,也就是普通人收入的一半。

好了,本来是强征暴敛的事,最后搞成老百姓主动欠债还钱。胡温真的是天才。团派不团灭,天理不容。

有人说,胡温10年是黄金10年,但这黄金的背后,也是榨干民力,榨干国家资源的10年。

当然,不否认地方政府收了这么钱以后一点好事没干,但究其动机,还是为了让土地卖个好价钱,为此地方政府甚至举债搞城市建设,这也是地方债这个雷产生的原因。不是为了卖地,地方政府哪来那么大劲头搞城市建设。

即便是搞了一些城市建设,这些卖地的钱,这些从老百姓头上收来的这些钱,也存在分配和使用效率的问题,分配的问题是大部分钱分到有钱人那去了,然后有钱人又带着钱润了;使用效率的问题,是搞了大批无用工程,养了大批闲人,对国计民生毫无意义,本质上都是水浒里的生辰纲。

房地产暴政对今天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三年疫情之后,当下最突出的问题,是普通人,尤其是最具消费意愿的普通年轻人,因为背负还贷压力,没钱消费,翟东升说发钱,能发多少,与被横征暴敛去的相比,不值一提。

消费既满足人们需求,也是人们提升个人能力素质的途径,因此消费不振,民怨会越来越大。

但是,有啥办法呢,收上去的钱早糟蹋光了,只能靠时间慢慢耗吧,或者爬科技树,发一笔外财来弥补。

通宝推:时间的影子,四方城,阴霾信仰,唐家山,xiaomut,kekepei,empire2007,孟词宗,todayin,qq97,
家园 你还不如论证一下“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可行性”

导致这个问题的最大原因,其实还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和消费者的严重脱节,导致生产过剩(严重的财富浪费),消费不振(劳动者所得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基层的良方就是重建集体经济体系。

你还不如论证一下“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可行性,设最低工资三年翻番五年三倍,会如何?是否可持续发展?作SWOT分析

家园 集体经济是指当年的集体所有制吗?

如果说当年的全民所有制现在还有央企这种遗存,集体所有制基本上是死透了不存在了。

股份制啥的直接算民营经济了,上市公司可以算集体企业吗?🤭

两弹一星方式搞军事还行,航空发动机最近刚涡扇15搞定了,这也是各方面全面提升水涨船高实现的,要说需求引领提纲契领似乎勉强。不过像C919这样全面带动下游发展的项目,还是应该下决心搞

数据中心挺热门,也算IT基础设施了,国企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在搞,但主力似乎还是民企。

搞经济还是要稳定,暴风雨要不得。

家园 中国人喜欢存钱是改不了的

积谷防灾是几千年来的智慧,缺少爱存钱基因的估计早就被淘汰了。

就像黑人早熟性关系混乱,在他们那个人均寿命和非洲的条件下,不早早乱搞男女关系的早就淘汰绝种了。黑人单亲母亲多,那也总比不生不育强。

所以无论怎么提高劳动者收入,中国人还是会存钱,这里市场经济解决不了问题。倒是计划经济发粮票那种,那人家还是会去消费的,这叫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跟爱存钱是一体两面。

所以中国最后必然是在市场经济走不通的时候,经受巨大的损失,然后恢复一部分计划经济。这是中国必须要渡的劫。而渡劫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台湾,内部矛盾,外部解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