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军备竞赛又升级了: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质 -- 绝对不是白领
梨子要吃一口,这个我觉得说的很好。
不过“科学小实验”系列书籍里面氰化亚铁、硝铵之类的一副很容易找到的样子,现在不可想像
自己本科时候的很多课程,复变函数啦信号系统啦,都是真空中的球形鸡,到现在也没有真正咀嚼过
给老师看的,给教研组看的,不是给学生看的。要是把教不好怪到这几句话上,那么这老师就是坏。
这些前头的话,纯粹官样文章。“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种已经含有价值取向的东西,在后文的例子里并没有体现,基本算是空话。而文革时代的书里,则是处处体现。
那个pdf文件,目录一塌糊涂,内容根本就是扫描件,是图片
大家知道,中国有个传统,文史不分家,语文课上很多东西不结合历史,那效果起码要打一半的折扣。比如讲韩愈刘禹锡的文章,不讲二王八司马,肯定会有很多东西无法讲明白;讲曹操的诗,只会让学生认为曹操是一个很浪漫的人,但是这又和他们看的三国演义里曹操的奸雄形象冲突,这样就会让他们认为曹操的形像是被丑化过的。所以讲课时有必要把曹操早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后来不断被背叛,最后黑化为奸雄的过程讲明白。
现在学校里教语文基本上不讲文史方面的内容,所以很多哪怕是文科学得很好的人对社会和人的认知都有很大的问题。
教数学的,人长得和水浒里的王英似的,还有点残疾,是我想象中最好的老师。不仅完全能在40多分钟里、在讲解时把控所有人的注意力和思维,更能讲一些伽罗华啦高斯啦的故事,把一些看似过于深奥的概念和观察生活联系起来。
河里有位写密码还后来出了书的大牛,敬仰之余,我也总会想起那位老师。知识带来的乐趣是浓郁的。
但是学生们根本就没时间看,加上老师也不讲,学生们全被教成NC了。
补充一点:现在大家看不起罗振宇的《得到》,但是我发现里面有一些文化内容还是非常不错的。
尤其是熊毅讲的《资治通鉴》,已经更了三季了,从春秋战国之交讲到了刘邦扫除异姓王,里面内容丰富,很多都值得一听。
不过可以多学一些东西,把社会实践课程和大学基础课带到中学,反正有钱人家的孩子早就多学了,也不见得多难学。
你说的那些课程,上学的时候枯燥得很,但工作后真到用时方恨当初没好好学。大学里好多东西你只看书本完全没用,根本没法深刻体会是怎么从生产实践中来的
永远落后。某人会成为历史罪人。
完全不吸取任何教训啊。
点P和点Q分别在曲线y=x^2(x>0)和X正轴上移动,P、Q恒满足OP=OQ。R是直线PQ和y轴的交点。当P,Q无限接近原点时,求R无限接近的点的坐标。
如果物理定律真要有中国特色那就好了——当美帝打出来的原子弹怎么也不爆炸的时候,尽看它们瑟瑟发抖……
P 点坐标是(k , k方),勾股立得 OP 长度,也就是 Q 的横坐标。
写下 PQ 直线公式,计算也不很繁复,然后常数项就是 y 轴截距。求极限有个分母有理化的小技巧,这个一般一个课时就教完,而且初中教过,不算新。
对于高一学生,挺标准的课后习题,作业中稍微需要思考的题。这真不能算卷。
理工科,然后外语,一技傍身,走遍天下都饿不死。
接触过国内一些非 985 211 的本科生,理工科,专业知识掌握得不错,英语磕绊但能交流,可见国内一般的教学质量还是有保障的。倒是去国外镀金的,什么英国工商管理一类,瞎扯的居多。
实际上百分之七十的人不适合上大学,他们对于理论学习既无能力也无兴趣。这样上高中,对于他们是浪费时间,对于国家是浪费资源。
老老实实普及职业教育才是出路,而且不容易被机器人替代。中国需要大量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