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雪夜妖谈-引子 -- 夜如何其
青铜器的起源暂且放在一边,天文学是一个高度实用化、本土化的学问。民以食为天,要想社会发展,就得种地,想种好地,就得搞好历法,知道啥时候播种。播种的时间窗口,其实很短,一年之内,可能就十天半个月。如果是一年两季,那时间窗口可能就更短。这就要求能够精准记录时间。这个就考验天文学知识。
另一方面,之所以说本土化,是因为天文学就得看星星,维度不同,看到的星星就是不一样的。虽然几大古代文明基本都在北半球,但纬度还是有差异的。也就必须得搞自己的一套。
中国传统的定时,一是北斗七星粗略指示季节。二是尚书第一篇文章里讲到的四仲中星,稍微扩展一下就是后来的青龙白虎代表的四象系统。第三个,是以陶寺为代表的圭表测时系统,代表性的传承文献是周髀算经,实物就是陶寺观象台。
这些东西,随便拿出来一看,就跟黄皮肤黑眼睛一样,他就是中国人,没啥好讲的。
…………………………………………………………………………………………………………
多说一句,个人观点,青铜器冶炼技术,大概率是西来的。但古代中国创造了独特的璀璨的青铜文明,商周青铜器,今天看来,仍是让人 叹为观止。
请问陈王,此说可有出处?
中国的天文学,也是周边的源头。
一般认为,阴阳合历,特别是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这部分,是出于本土的。
有明确证据,至少战国时期,就推广起来。
但是古代天文,还有占卜吉凶祸福的作用,属于后来朝廷严厉禁止民间学习的,问题主要出在这部分上。
古代天文学家同时也是当时最好数学家。
但是清华北大哥伦比亚也可能孩子不争气,学不会。
古代天文学和数学传承,中外都有这种例子。
另外不要认为古代天文学很精确,他们也得代代躺着看星星修正,不存在你说的经度问题。
这种问题只有在大规模同时期组织的观测,才会表现出来。
我刚把海侵这个词输进百度,跳出来的第一幅图就解答了你的问题....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5%B7%E4%BE%B5/2060489
经过对黄河中下游的史前文化遗址的梳理发现,好几个史前文化的截止与海侵的时间相吻合,后李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彭头山文化、跨湖桥文化,都在公元前5500年前左右这个与洪水最高记录值的海侵时段消失(图2所示黄色五角星),取而代之的是在海拔较高且时间从水侵以后开始的北辛文化、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史前人类在此次海侵时,进行了一部分毁灭和跨度范围并不是很大的迁移
它的圭表系统主要是考古发掘的实物和对实物的诠释。而陶寺天文台从外行的角度看,完全是开脑洞,哈哈
非冰川期,两千年在地质上就是一瞬间啊。。。有这么大的海侵?!
华北平原平均海拔也有50米了,非冰期海水涨落50米,或是2000年冲积出这么高的平原都不大可能吧?
看那几个引用,除了一本书泛泛讲地理。另两个都相当野鸡啊。。。
海平面的考古记录,5500年前后海平面比今天高出15米以上,华东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被淹,具体的论文你可以去找一找。
好像天大的事情一样。说实话,数历史埃及人最NB,也没看他们国际上有多挺胸抬头。国内的山西人陕西人见了没历史的上海人广东人,还不是一样气短。说到底还是钱最大。
你倒是说说怎么打司马迁的脸
一个基本的逻辑,青铜的产生是首先要有矿产,几千年前看不出来哪个中近东文明会万里迢迢地传授找矿和冶炼的串联,再怎么“西来”,这个西来本身也透着荒唐。
向东穿越还有几个沙漠区。快递个白菜都难。
其实你换个角度搜一下,看一下海平面上升对于中国的影响就够了,人类活动基本上还没有大范围改变地质环境的能力。
我这一块的知识也是隔壁天天吼全球变暖的那票人的PPT的introduction里部分给我科普的。
中国国家地理有个”古海岸线的秘密 过去水世界“做了一期讲海进和海退的。学术界其实争论也比较大,搞地质的和搞考古的还有搞生物学的都一直在撕。
按照搞地质学的海相地层或者按照搞生物的牡蛎礁遗址,或者直接看古人类活动遗址,那么也没多大,也就半个华北平原在海里,山东都还是山东
要是按照搞地质的上限来极限拉扯,连云港门口一堆小岛,竹岛上面海蚀孔穴高达20米,洋山岛上的岩基海蚀离谱到如今海平面上方40米,再考虑到潮差,岂不是意味着大半个古中国都在水里泡着了?
所以现在还是只能拉扯。
不过不论是哪一方,最低沧州也是在海里泡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