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国的弱项,日本的强项——从3月底日本出台的管制清单来看 -- 思想的行者
河里陈王是半导体行业的,任何半导体方面的内容,看陈王的回复就可以。
他对生产管理根本就不懂
他以为质量稳定性高很容易实现?
国产的不说别的,就一个钢板厚度,都有的厚有的薄,公差很大
是便宜没好货,可不等于量产做不到。
中国电容企业就只能在中低端
我搜索到的文章里是这么说的:
电容市场一年200多亿美元,电阻也有百亿美元量级。市场的“头号玩家”是日本,占据一半以上份额,以村田、TDK等企业为代表;台湾地区位居次席;而中国大陆的产品仍然属于中低端。
日本厂家产品转型成缺货导火索 供需失衡促涨价
MLCC,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是电子产品中最常见的电容器件,也是本次缺货最严重的产品之一。
目前,全球最大的MLCC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业内认为,本次缺货的导火索,就在于几家日本巨头减产了一些利润率见薄的大尺寸产品,集中精力于车用等高端市场。
近年来,受电动汽车、工控等行业发展带动,MLCC产品需求量迅速增加。
供需失衡成为涨价的核心动力。我国是MLCC最大的消费市场,每年的需求量占全球总量的七成左右,2017年的进口金额达56.2亿美元,需求巨大。
然而能够量产MLCC的本土企业只有宇阳科技、风华高科及潮州三环集团三家稍具规模,所占总产量不足8%。
生产工序繁琐,精细度要求高,前期设备投入大,一系列的原因导致MLCC生产成为了一个高门槛的行业。
近年来,大型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又将产品毛利率不断拉低,产品单价越来越低,企业连续出局,最终促使整个行业参与者越来越少
另外这篇文章还说到生产该电容的设备也是来自日本。
只是大生产者退出后引起的一时波动,另外进口日本机器也不足以说明日本先进,好比前几年进口日本马桶圈,日本就先进啦?
我这里发文不是想论证日本多先进,中国多落后,主要还是
①,对产业有着更深的认识,唤起危机感
2,寻找原因
最后两段我复制一下:
生产工序繁琐,精细度要求高,前期设备投入大,一系列的原因导致MLCC生产成为了一个高门槛的行业。
近年来,大型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又将产品毛利率不断拉低,产品单价越来越低,企业连续出局,最终促使整个行业参与者越来越少
央视做的这个节目总结得还是不错 中国大陆往往对那种设备投资高,同时精密度要求高的行业表现得不好,甚至很差。
最明显的就是半导体业,半导体制造动辄需要数百亿,又需要高精度。
而中国大陆在这个方面表现差的一个原因就是企业之间太喜欢价格战,互相砍价,在国内这样,在国外市场也这样。
就拿造船而言,中国造船厂也经常为了抢订单互相压价。
中文网络上人云亦云的太多,一搜索一大堆重复内容,想找到相关内容很难了。
刚刚找了一下,还是找到了相关内容
最后,江院长表示,国内厂家基本是完全模仿日本材料,但制造工艺无法完全模仿,表现在微量元素含量的命中率、组织分布均匀性控制技术等方面有显著差距。因此只能不断地积累数据、调整和改进工艺。这就好比“邯郸学步”,亦步亦趋,始终难以达到日本材料的水平。
以上是青拓集团研究院院长江来珠2020年接受采访时谈到的国内笔尖钢现状,完整文章内容,大家可以去澎湃新闻搜索
说一下为什么我觉得这篇更可信 这篇至少给出了日本厂家的名称,网上一大堆宣称太钢出笔芯钢,然后日本瑞士企业破产,但是没一篇说得出日本企业瑞士企业名字的。
另外这篇说得更详细
本来不赚钱鸡肋的东西,2016年底太钢研制成功。中国钢年产量上亿吨,而笔芯特种钢也就用上百吨,太钢最小一炉都能出60吨。高炉一般三班倒停火太费钱。
笔芯球分几种还有不锈钢的球,碳化硅属高质量钢较贵约占总圆珠笔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