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整理】两会记事 -- 神仙驴
高翔之前负责中国历史研究院,属于正宗的中国史学掌门人,这次能出任社科院院长,应该是建国后除郭沫若之外的第一人了吧。在意识形态领域,这可是很反常的。
前面提及的那位表妹,当年在武汉外校(当年考华师一、外校、奥赛,样样都行,不愧她祖上曾出过那个写过《一字诗》的陈状元),算是名列前茅罢,所以保送北外的时候,可以任选专业 ---- 当然选了第一主流专业英语。
北外的英语专业,入学时就需要选英式与美式 ---- 当然选了更正宗的英式。
然后选第二专业时,就有点踌躇了。按理来说,一般情况下,应该选除英语之外第二大流行外语法语,她父母也是这个意见。可这小丫头特别有主见,大一新生啊,就说出这种话来:“将来还是德国经济体系更有发展前途”,于是自作主张选了德国语。
小表妹大四毕业的时候,拒绝了北外的保研,更拒绝出过留学(通知书都拿到了),如同她当年保送大学时拒了北大&人大。而是毅然转行走经济路线。这些年来,吃过很多苦,走过很多路(年纪轻轻就开始带队伍、管理复杂的人事,包括一个女孩子到某未建交的天天听得到响枪的国家做项目,出去买菜身边都得四个外籍保安贴身保护)。终于,成为我们这一代中,最早实现个人自由的一个。
中国的年轻人呐,一代比一代强。强就强在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不盲从。
对了,您文中提到的孔泉编撰的《荷汉双语词典》,是北外外语研究社出版的吗。
瑞士虽然德语人口最多,但是法语在政治上影响很大。中国驻瑞士大使法语出身的比德语出身的还多一点。
卢森堡人基本会法德双语,中国驻卢大使法语出身的比德语出身的多。
最早一版是1995年出版的 出版社是“大世界出版有限公司”
(因为年代早 只能从孔夫子网找到二手出售者翻拍的照片)
说起来 这个“大世界出版有限公司” 也是有瓜可吃😅 这家公司从其地址:外交部街甲31号(这也是外交部下属的世界知识出版社的地址) 就能看出和世界知识出版社有瓜葛 该有限公司是1990年时 由世界知识出版社以旗下北京宣武咨询服务部名义 同某所谓“港商”麦克斯威尔公司合资组建而成(可能因此 名字里特意带了“世界”二字) 结果这个出版有限公司 被卷入了美国迪士尼公司在华起诉版权受侵犯案(被誉为“第一桩美国公司在中国提起的版权诉讼案”) 加上可能还有其他官司 于是在1996年6月(孔泉编撰词典出版后次年) 被新闻出版署以“违背国家出版管理规定,随意超范围出书、卖书号、内部管理混乱,严重背离办社宗旨和出书方向”的理由 直接予以撤销
孔泉的词典初版虽然未受影响 不过后续2次增订出版时 还是都直接以世界知识出版社名义出版
(棕色封面为2003年版)
(蓝色封面为2020年版)
而初版背后的这段故事 也算是中国出版行业变迁发展历史的一小段缩影吧😅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两面人!!
如果仅从社科院自身看,历届院长,李铁映、陈奎元、谢伏瞻、石泰峰都是空降,尤其李陈石本身就有中央意志和个人级别的双重作用,谢本身则是学者出身,重回本行。能跟高翔比较的其实是王伟光,只是王本人是马哲专业,与正统史学还不一样。
高翔虽说是清史专业学者,但中央栽培意图比较明显。2016年起任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17年底起又任中央网信办副主任。这在社科院其他领导中是没有的,可以说明中央对其信任和培养的程度。所以对他的重用不足为奇。
但是,我曾认为,石泰峰之后的社科院院长,由曲青山担任,是表面看起来更合适的选项。曲青山(1957)年生,以65岁高龄连任中央委员,本就是中央对其重视肯定的信号。而社科院院长一定程度上年龄限制并不太严格,王伟光、谢伏瞻在没有国家领导人身份情况下依然做到68岁才退。而高翔的年纪,去党史文献院不是更合适吗?
然而没有。附带说,5年前对冷溶也曾有类似想法,也没成。
关于曲青山,以及入选二十届中央委员的其他几个超龄正部(1957)万立骏、铁凝的去向猜想,等我外交部系列扯淡结束就说。😅
不过给法语官员的副部级的预定席位,只有一个,还是法国。所以总体来说,肯定还是英语专业出路多多。当然不涉及地区事务分工的部领导职务总是有的,比如分管政策规划、新闻、翻译、礼宾、行政等等,就算是地区事务,也有分管欧洲司的不小机会。
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更尴尬一些的本来是西班牙语,因为严格来说现在副部级大使驻在国没有西语国家。但巴西可以算西葡通吃,墨西哥也隔三岔五来个副部级(个人级别)大使。
院士出身,看上去没啥实际的职务,为啥18届就开始中央候补委员,然后19届和20届连任中央委员,感觉很是神奇。
像现任的汪文斌 就是外交学院法语系毕业 此外像吴建民、朱邦造、孔泉等 都是主修法语出身 3人还都曾经担任过新闻司司长 虽然不比最主流的英语 较之其它小语种还是胜过一筹
同样是小语种 倒是日语专业的 虽然出了唐家璇和王毅两位外长 但历任发言人里 只有当年的沈国放早期曾经自学过日语 但沈后来进入北外 依然念的是英语专业 和部里如程永华、孔铉佑这样的常年专修日语的干部 还是有区别。可能主要是因为日语使用国家实在是少无可少的缘故吧
至于俄语 虽然史上第一位外交部发言人钱老就曾留学苏联数年 后续如齐怀远、王振宇这两位早期发言人也是主修俄语出身 但因为历史原因 此后历任发言人里 就未见俄语出身的了 主流依然是英语专业者 也是时代变迁的体现吧
真正担心的可能还是XBB1.5。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其它国家疯传的变异株,换了个国家就传不开了。更多的是“高端定制,区域细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特色毒株。
我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国内会复制印度的情况。国内之前属于免疫洼地,所以第一波传开的时候,病毒没有任何压力,不存在突变的选择压,所以变异的概率不大(我也希望最好别出现)。但是等第二波起来的时候,那时候有更强的免疫背景了,那病毒的突变选择压就出来了,就可能出现中国大陆专属的优势毒株。
之前印度也是,2020年底到2021年初一波流,大概实现了70%人口的感染。当时大家松了一口气,觉得群体免疫达成了。那时候印度社会民间和媒体也是一片欢呼,跟现在国内差不多。后来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变异出来了德尔塔,大杀四方。希望不会是这样吧。
总是细微入至,再加上图文并茂,帖帖都是精品,一万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