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两会记事 -- 神仙驴

共:💬2453 🌺15363 🌵41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64
下页 末页
家园 【整理】两会记事

疫情仍紧,时局渐明。

《凛冬待春》开题30日,展开也达百页。因应央地两会,索性再开一主题,着重记录整理从地方到中央的多项人事变动。

感谢众河友支持。祝大家健康平安。

通宝推:有锡,大眼,米爹,苏仙岭,年青是福,方恨少,strain2,AleaJactaEst,唐家山,凤城,伏波将军,姬水飞熊,GWA,中关村88楼,
家园 【原创】再说外交部(一)

国际形势一直是网上键政家的最热话题。与此息息相关的外交部人事变动,自然也成为话题中的热点。本帖整理近来外交部要员变动情况,并就几个热门人物发展走向作出简要判断。不少外务府河友潜水经年,当不吝赐教。

二十大闭幕至今已有3月,外交部有几项重要人事变动:

1、王毅,在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任上,以与习核同样年纪,当选为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确定出任中央外办主任,2022年底卸去外交部部长职务。

2、秦刚,在中国驻美国大使任上,当选为二十届中央委员。2022年底获任外交部部长、党委副书记。2023年1月初奉调回国。出现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上(天津)。

3、齐玉,以外交部党委书记职务,当选为二十届中央委员。

4、马朝旭,外交部在秦刚之后排第一位的副部长。2023年1月初,与秦刚履新时间一致,外交部官网显示马朝旭已经出任“外交部副部长(分管外交日常业务工作,正部长级)”。

5、谢锋,现任外交部副部长中排位仅在马朝旭之后。1月12日《华尔街日报》透露,其可能将接任中国驻美国大使这一关键性外事职务。

继王毅以69岁高龄晋升中央政治局委员,从而打破众多眼镜片之后,最新的人事变动中,秦刚成为第十四届全国的人大代表,显示出打碎镜片的后续大动作不断:秦刚将有可能在3月份两会政府换届时,更进一步晋升为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全面取代王毅在上届国务院中的位置。王毅则全面拷贝杨洁篪在十九届中央时的外事职务。此消息真伪几何?秦刚会在仅任两个月时间外长后,就立即晋升国家领导人吗?

此前,就外长走向、王毅职务、国务院分管外事工作领导人选以及其他相关内容,几年来写过一些帖子,如:

https://www.talkcc.com/article/4816167-10514

外事系统就这么几个中央委员

https://www.talkcc.com/article/4806538-10514

简要回复几点猜测

https://www.talkcc.com/article/4841630-10514

王毅接任中央外办主任

https://www.talkcc.com/article/4840865-10514

关于台办和宋涛

https://www.talkcc.com/article/4842865-10514

中央对外联络部

https://www.talkcc.com/article/4846316-10514

外交部赵立坚履新

https://www.talkcc.com/article/776548-10514

2006年关于主管外事国务院领导的看法

等等。

老河友那海兄,曾在近二十年前以“钱其琛帝国”为题,作为《细说外交部》系列的开端,在河里详叙外交部人事变动。这是人事帖中的精华。今日,以《再说外交部》为题,略写小文,致意那海兄,接着从钱老这一难以跨越的“新中国外交当中的一个泰斗级人物”(前驻法国大使赵进军语)讲起。再回到外交部人事走向上来。

https://www.talkcc.com/article/352274-10514

【那年静静的海】细说外交部——钱其琛帝国

(另:当年有官方媒体称钱为中国“外交教父”。教父这个词,不伦不类,用在没有基督教传统的中国领导人身上尤为可笑。新闻媒体界的“精神西方人”自以为是,自作聪明,不管是自认宗教用语,还是以为用描述黑手党领袖的名词去故意恶心人,其手法之下作让人无法不鄙夷。)

【泰斗钱其琛】

钱其琛,从1982年作为有史以来首位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崭露头角,直到2003年卸任主管外事的国务院副总理,其主要外事经历贯穿大开大合的那二十年:对外开放、中苏改善、苏东剧变、海湾战争、冲破封锁、港澳回归、加入世贸......他都是亲历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尤其他担任外交部部长和主管外事的国务院领导的15年,成功推动中国走出外交困境。他不仅是第三代时期一等一的外交实践家,也深刻影响着其身后的中国外交和外事系统布局。

这里,仅就钱其琛及之后的布局的历史进程做一回顾。

钱其琛,1928.1,上海嘉定,生于天津,苏联共青团中央团校

1982.4-1983.9 外交部副部长

1983.9-1988.4 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

1988.4-1991.4 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

1991.4-1993.3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

1992-2002 中央政治局委员

1993.3-1998.3 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1998.3-2003.3 国务院副总理

钱其琛本人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但几十年前,经常从电视里看他在外交舞台奔走,那精光四射的眼神,让人过目不忘。正是那种江浙人常透出的机灵精明。

事实上,钱其琛1928年生于天津,后随母迁居上海。钱父母长期生活于天津,钱其琛生于天津并长到十岁才离开。到二十几岁开始从事外交工作后,除了奔波世界各地,便一直在北京的中央部委。所以钱家与北中国的感情是很深的。弟弟钱其璈,考入南开大学并留校任教,最后官至天津市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钱其琛在解放前即参与领导上海学生运动。之前讲吴学谦、乔石等都是上海学运时领导,也都曾是中央对外联络部耆老(乔石、钱李仁、朱良、李淑铮一连四位中央外联部部长都是解放前上海学运领导出身)。所以钱其琛得以在外交部出头,与吴学谦的40多年前作为地下工作者的舍命交情,当然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2年时,文革后复出的大批老干部,重获高位不久,参政兴致正浓,但挤压了更多的年轻干部上升空间。因应干部年轻化的政策,1982年,在中央层次,一方面说服大批老人让出一线实权岗位,另一方面专门新设“顾问制度”,并在9月份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正式组建成立中央顾问委员会,专门收纳老干部。在这个背景下,1982年4月,外交部、中央对外联络部人事联动。69岁的外交部部长黄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联部部长的姬鹏飞(72岁),不再兼任部长职务,由中联部副部长乔石(57岁)接任。此前列乔石之前的副部长一律或退或转。吴学谦(60岁),即由中联部副部长位置上,转任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党组书记,明确接班位置。同时,外交部内资深副部长也纷纷调离,为新人扫清道路。钱其琛即在此时出任外交部副部长。同年11月,中共十二大闭幕两个月后,正式接任黄华(70岁),出任外交部部长;并在来年6月政府换届时,更进一步出任国务委员。钱其琛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83年任外交部党委副书记,1985年增选为中央委员,随着1987年十三大后吴学谦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无可争议的出任新一任外交部长。

钱其琛任外长,是跟新一届国务院总理李鹏一同赴任。

不说钱其琛外长席位早定,他跟李鹏却早有工作交集。早在1954年,钱其琛就被选派到苏联共青团中央团校,自此有了留苏履历;1955年起,长年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工作。这跟作为“中国留苏学生总会主席”的李鹏,当然又有了密切关系。

在李鹏出任国务院总理后,他的内阁班子有很多具有留苏经历,毫不为奇。

以1993年八届政府为例:

李鹏,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1928年生,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水力发电专业学习;

邹家华,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1926年生,在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院机械制造系学习;

钱其琛,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1928年生,在苏联中央团校毕业,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工作;

李铁映,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家体改委主任——1936年生, 在捷克斯洛伐克查理大学物理系学习;

宋健,中央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1931年生,在苏联莫斯科包曼工学院学习并获研究生学历;

李贵鲜,中央委员,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1937年生,在苏联莫斯科门氏化工学院电真空化学专业学习;

罗干,中央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1935年生,在民主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机械铸造专业学习;

这还没提众多国务院部委首长。

此外,江泽民、尉健行、李岚清等也有公派苏联工厂的实习经历,刘华清等也曾在苏联军事院校学习。

所以,对二三十年代人而言,年轻时在苏联东欧的求学工作经历,无疑是日后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的关键一步。

当然,对钱本人而言,更重要的,还是直接参与最高领导人的外事活动,有机会展示才华并引起领导人注意。苏联领导人的更换、中苏副外长级磋商、中苏关系正常化,有邓公决策,也都有钱其琛的功劳在内。

而钱其琛本人早年的共青团经历(共青团上海徐汇区、长宁区、杨浦区委书记,团中央办公厅研究员,苏联中央团校学习),相信与第四代领导自然也有太多共同话题。

这样一个世界舞台上长袖善舞、国内政坛里左右逢源的人物,不服也不行。

通宝推:iedgar,shyukyo,偶卖糕的,唐家山,GWA,黄序,七天,凤城,苏仙岭,脚踏单车,
家园 【原创】再说外交部(二)

【弱势唐家璇】

钱其琛获如此高光,但仍不免会对身后事操心。

钱其琛时代及之后5年(1988-2008)的外事口主要领导:

1988.4-1991.4

吴学谦——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钱其琛——中央委员,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

1991.4-1993.3

吴学谦——中央政治局委员(-1992.10),国务院副总理,

钱其琛——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92.10-),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

1993.3-1998.3

钱其琛——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田曾佩——中央委员(-1997.10),外交部党委书记(-1997.7)、常务副部长

刘华秋——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1997.9-,),外交部副部长,国务院外办主任(1994.11-)

唐家璇——(中央委员1997.9-,)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1994.11-)、党委书记(1997.7-)

戴秉国——(中央委员1997.9-,)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1995.8-1997.3)、部长(1997.3-)

1998.3-2003.3

钱其琛——中央政治局委员(-2002.11),国务院副总理

唐家璇——中央委员,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2000.12)

李肇星——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2002.11-),外交部党委书记(2000.12-)、副部长(2000.12-)

刘华秋——中央委员,国务院外办主任,中央外办主任(1998.8-)

戴秉国——中央委员,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2003.3-2008.3

唐家璇——中央委员,国务委员

李肇星——中央委员,外交部部长(-2007.4)、党委副书记(-2007.4)

戴秉国——中央委员,外交部党委书记(2003.5-2007.9)、副部长(2003.5-),中央外办/国务院外办主任(2005.3-)

杨洁篪——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2007.10-),外交部党委副书记(2004.12-)、副部长(2004.12-2007.4)、部长(2007.4-)

王毅——(中央委员2007.10-,)外交部党委书记(2007.9-)、副部长(2007.9-)

刘华秋——中央委员(-2007.10),中央外办/国务院外办主任(-2005.3)

王家瑞——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2007.10-),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所涉及部分人物简历如下:

田曾佩,1930,河北饶阳,苏联共青团中央团校

1988.4-1993.3 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委员

1993.3-1997.7 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党委书记

1997.7-1998.3 外交部常务副部长

1998.3-2003.3 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

刘华秋,1939.11,广东吴川,外交学院英语专业

外交部美大司司长、部长助理

1989.9 外交部副部长

1994.11 外交部副部长,国务院外办主任

1998.8-2005.3 中央外办/国务院外办主任

唐家璇,1938,江苏镇江,复旦大学英语,北京大学日语

1985-1988 亚洲司副司长

1988-1991 驻日本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公使

1991-1993 外交部部长助理、党委委员

1993-1994 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委员

1994.11-1997.7 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

1997.7-1998.3 外交部党委书记、副部长

1998.3-2000.12 外交部党委书记、部长

2000.12-2003.3 外交部部长、党委委员

2003.3-2008.3 国务委员

这里说明一下,政府部门领导职务有编制限制。比如,通常国务院部委是“一正四副”。但如果是国务院领导兼任部长职务,那么这位部长的编制就已经不在部里,而属国家领导人层次。这样一来,相当于空出一名正部级的编制出来。所以,像外交部这里,因为时常是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这种情况下,外交部会有一位非部长的正部级领导。举例来说,钱其琛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时,田曾佩即是党委书记、副部长。但到后来,即便分管外事的国务院领导不再兼任外交部长,外交部内大多数时间,还是部长、党委书记分设,成为罕见的“双头”领导部委。

所以,与秦刚出任外交部部长同步,马朝旭明确正部级,加上外交部已有的党委书记齐玉,在部内已经有三位正部级领导,显得拥挤不堪,假如他们之中无人即将晋升或调离,就有些不正常了。从历史上说,外交部部内也从未出现过“三头”现象(即非国务院领导兼任的部长、部党委书记、正部级副部长,三者长期并存)。至于说部外算上其他外事口单位(三驾马车),或是短期,那是有的。1997.9至1998.3,中共十五大到次年政府换届期间,外交部有过田曾佩(常务副部长)、刘华秋(兼国务院外办主任)、唐家璇(党委书记)三位正部级副部长的短暂现象。但要说明,过渡期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刘华秋的编制在国务院外办,他的副外长职务不占外交部已有编制。这与现在情况有所不同。

所以,短期内要么齐玉调离外交部、马朝旭任部党委书记,要么秦刚升任国务委员,都是可能的人事方案。这个日后再谈。

还是谈钱其琛之后。

由于历史原因,外交部领导中,籍贯苏沪、山东居多,京津冀后来居上,偶尔有广东等地;从出身分管业务来讲,对美外交是重中之重,对俄(苏联)次之,然后是周边外交。

钱其琛时代,常务副部长田曾佩(1930),与钱其琛经历极其相似:

两人都与天津有缘,一个出生并幼年居住在天津,一个是河北人考入南开大学;

两人都有早年共青团地方经历,一个曾任共青团上海徐汇区、长宁区、杨浦区委书记、团中央办公厅研究员,一个曾是共青团天津市委干事、秘书、团华北工委青工部副科长;

两人都曾在苏联中央团校学习;

两人都有在驻苏联大使馆工作经历;

钱其琛任副外长期间,分管对苏事务,是田曾佩的直接领导。

田曾佩是钱其琛在第一任副总理任期内最得力助手和干将,惜乎与钱年龄上差距不大,不能作为钱之后的外长人选。

田曾佩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直到68岁,即转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

钱其琛第一任副总理(仍兼外长)期间,当时的外交部三大头,就是田曾佩(俄)、刘华秋(美)、唐家璇(日)。除了田曾佩因高龄被自然摒弃于新外长人选之外,那海兄对最后是选择唐家璇为下一届外长,认为是出自两大原因:刘华秋的强势但背后无人;唐家璇的弱势但易于掌控。我个人再为唐家璇的最终胜出多写一段。

1994年时,江总已经绝对在中央站稳脚跟。

1994年10月1日,已经年过90的邓小平观看了国庆焰火,留下了生前公开发表的最后一张照片。

1994年11月,唐家璇(1938)被任命为外交部党委副书记,为三年后的下一任外长职务,正式进入和刘华秋(1939)的最后角逐圈中。此后,另两位角逐者、年龄相近的姜恩柱(1938)、戴秉国(1941)分别调离外交部。前者远赴英伦,后者转去中央对外联络部,但两人最后也都于1997年同时晋升正部,不算有亏(姜——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戴——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华秋此后一直任国务院外办(后并入中央外办)主任到退,始终未进一步。唐家璇遂于1998年正式出任外交部长,5年后再升国务委员分管外事工作。

唐家璇的工作履历,在历任外长中都是最差的。在外,他从未出任过一国大使(最高是驻日本公使);部内,也从未担任过任何司局正职(最高是亚洲司副司长)。很难相信,长期担任外交部部长和国务院分管外事工作副总理的钱,会如此漫不经心的安排这样一位缺乏历练的官员作为自己事业的接班人。即便是有意越级擢升,安排弱势接班人,也不当如此吧。

如从履历中寻找答案,当然还是少不了故旧说。

唐家璇,江苏镇江人,有复旦大学求学经历。

我们来看看另一位大人物的简历:

李岚清,江苏镇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

...

1982年至1983年任对外经济贸易部外资管理局局长。

1983年至1986年任天津市副市长兼市委对外经济贸易党工委书记。

1986年至1990年任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1990年至1992年任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副主任。

1992年10月当选为第十四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93年3月在全国人大第八届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同年6月任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组长。1994年任全国外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1995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7年9月当选为第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1998年任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

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

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

李岚清与长者的亲密关系尽人皆知。那么,选择唐家璇为钱其琛接班人是怎样考虑的,与他有关吗?

从任何角度考虑,都有关。

先撇开这个。之前写过一小帖,论及当年李岚清而非钱其琛入常的事情。

https://www.talkcc.com/article/4828820-10514

丁继续长期兼任中办主任的麻烦

十五大上,安排进常委的常务副总理,有消息说,钱其琛本有不小几率——此前的四位副总理朱邹钱李,朱镕基晋升总理,邹家华转人大,排位和资历上都是钱其琛,最后上去的是李岚清。除去个人因素,钱自己要求不上,就是用外交方面经常出访,级别太高反而不方便——无论是从安保,还是对方对应关系上——的理由。跟上面说的情况,有一定相似性。王毅作为外交事务官,没有必要出任国家副主席,也是基于一样的理由。

上帖中提到,曾有消息说,钱其琛以更深的资历、更靠前的排位,在十五大上原地不动;反倒是在他之后的另一位副总理李岚清,升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主要原因,当然李岚清与长者的亲密关系是重要因素;钱其琛作为分管外事的副总理,要经常外访。外交讲究对等原则,过高的级别反而不利于开展外交活动。所以于公于私,李岚清都更有理由更上层楼;钱其琛也并非完全不动,但从之前排第三的副总理前进到排第二,实际意义趋近于无。

但以钱老温和的性格,他无论是与江、李、朱总,还是跟国务院同事李岚清,都算是合作愉快。外事领域,相对来说独立性还是很高了。但也绝不是无可掣肘,钱其琛的外交部仍然是外交实践,须服从于中央领导指导。这就少不了要提一下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

【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

1981年,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恢复成立,李先念(长期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外事工作;1983-1988任国家主席)出任首任组长。1988年后,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兼任小组组长职务。这一时期,国家主席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杨尚昆(81岁)。杨尚昆还长李先念2岁,虽然体力尚可,但主要精力还在军队上(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中央外事小组组长,怎么看都由年富力强的李鹏兼任显得更合适些。到1993年,江泽民出任新一任国家主席,亲自兼任外事小组组长,此后中央外事工作小组(现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组长(主任)便一直由“三位一体”兼任至今。

外事工作小组成员,除了外事部门领导,还有对外经贸部门领导。作为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出来的李岚清副总理,自然在外事领域有着一定的话语权。

这里插一段。

其实说起来,李岚清与钱其琛屡有合作。印象最深的,1991年底,外经贸部长李岚清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恰好在苏联访问。代表团刚刚抵达莫斯科,就发生了戈尔巴乔夫宣布停止履行苏联总统职务、苏联解体的大事。

当时,苏联解体眼看进入倒计时,中国对此有所准备,所以特意派出李岚清、田曾佩为正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先行探路。但苏联轰然倒下之快,让中国的探路之旅直接变成铺路之旅。李岚清、田曾佩、王荩卿等人戮力合作,顺利与前苏联各国建立外交关系。这里,王荩卿大使是1991年11月底刚刚到达莫斯科,手里拿的国书内容是派遣到驻苏联大使。但苏联局势动荡不安,王大使还没来得及递交国书,苏联这个国家就不存在了。钱其琛紧急致电时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通知中国原驻苏联大使改任驻俄罗斯大使。全国人大连夜“跑签”完成报批程序。新办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国书,取代原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国书。王大使才能正式走马上任。在1991年底和1992年初,王大使作为中国政府代表、特使,与中亚五国、乌克兰、外高加索三国,分别进行谈判并代表中国政府签署建交公报,其功大也!

另外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由李鹏任国务院总理接手(1988)后,其办事机构,叫做“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李鹏任总理两届直至1998年,国务院外办便独立存在了十年,历任主任分别是钱永年、刘述卿、齐怀远和刘华秋。1991年齐怀远任主任起,国务院外办确定为正部级。1994年11月,唐家璇获任外交部党委副书记的同时,角逐外长接班人处于下风的刘华秋,以外交部副部长身份,兼任国务院外办主任职务。1998年3月,李鹏离开国务院,改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唐家璇正式出任外交部长。同年8月,中央决定组建中央外事办公室,作为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同时挂国务院外办的牌子。刘华秋出任中央外办主任,于2005年3月、已过65周岁时才被免职,出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不久前,于2022年11月18日病逝。

回来说,唐家璇的弱势,当然建立在钱其琛的强势基础之上。虽然钱其琛本人在外事工作上居功至伟,与江李等诸总也合作愉快,但毕竟还只是政治局委员,其上还有七大常委,包括李岚清在政治局和国务院都高出一头。下一任外交部长,远不到钱老说了算的地步,也没有那种可能。所以,适时推出弱势唐家璇,其人也远非钱的嫡系子弟。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以唐的弱势,自然不能与钱相提并论。是故,唐家璇晋升国务院领导后,分管外事的国务院领导也再不进中央政治局。这个起因,那还真要算一部分原因在唐家璇过于弱势上。

通宝推:shyukyo,桥上,偶卖糕的,西安笨老虎,七天,黑山老妖,
家园 请教:过去是否有现在这种两会前大规模国务院部委领导变动?
家园 所以我说齐玉

如不加协办大学士衔,会被边缘化。

家园 他分管党建人事机关事务,主体业务基本不碰

怎么可能当国委。

就算他是一尊同父异母哥哥的秘书出身,也不能把这个主管对外事务的国委太不当回事吧。

他比较合适的是再当一届机关党委书记转人大或政协副,年龄倒差不多合适。

家园 那就说明

这是掺沙子甩石头不够完美。

家园 掺沙子甩石头安插一个耳目,并不是要喧宾夺主啊
家园 试回

如果所指这个”两会前“是说从党代会换届到两会换届这四五个月的时间段,那其实迄今为止还真没有什么太大的国务院部委领导人变动,涉及正部级的就是:

外交部秦刚升部长、马朝旭明确正部级;

陈一新出任国家安全部部长;

王晓萍出任人社部部长;

算上其他局办:

张玉卓任国资委党委书记;

高翔出任社科院院长;

徐麟(国家广电总局)、梁惠玲(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去地方。

没了。

从数量规模上讲,与往届比多一点十分有限。

如果这个”两会前“涵盖党代会之前一段时间,那数量就多了。但跟往届比起,也不算太大规模。

我这么看。党代会之前半年的调整,外人俗称”卡位“的,是冲着换届后的位置。基本上能安排到了的,就明确了其在中央委员会中的席位。有个别的,会前一刻调整,就是对他的任职做了最后决定。还有一些,是党代会后、两会之前调整,有些是因为有程序按程序来,有些是党代会后新一届中央对上届人事的调整。还有到两会官方任命才有消息的,那是真到最后时刻才能定的。所以,新一届政府部委首长一般都是中央委员,早早就位,个别是最后落座,还并非中央委员,甚至”三无“的,多半是这个原因。

如果跟上届比较,十九大之后,国务院秘书长杨晶降级,肖捷候任,空出财政部部长待定;人社部尹蔚民、卫计委李斌、央行周小川到点,继任者不在中央委员会中。

二十大之后迄今,发改委、科技部、司法部、财政部、交通部、央行、银保监、广电总局、国税总局、港澳办谁来接任,尚无确音,确实多了些。考虑到国务院领导层——总理、副总理、甚至国务委员都可能全换,这个才是更令人惊奇的。

通宝推:黑山老妖,凤城,自以为是,
家园 【原创】再说外交部(三)

【威武女婿党】

无论从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工作要求、人员流动等各方面来说,外交部都与其他部委有着显著区别。这里讲一下外交部领导人中,红二代、外二代数量众多的现象。

先不说外交部,只说外事(外贸)口其他单位内,比较著名的二代就有:

廖晖,国务院侨办原主任、国务院港澳办原主任;祖父廖仲恺,祖母何香凝,父亲廖承志。

陈昊苏,对外友协原会长;父亲陈毅元帅,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李小林,对外友协原会长;父亲李先念,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长期分管外事工作;

万季飞,中国贸促会原会长;父亲万里,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在外交部内,“外二代”就相形见绌了:

乔宗淮,外交部原副部长、原部纪委书记;父亲乔冠华,曾任外交部部长。

部领导子女做到司长的就多一些了:

唐闻生,外交部原党组成员;父亲唐明照,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中央对外联络部顾问。

章启月,原驻希腊等国大使;父亲章曙,曾任驻日本大使、外交学院院长——章氏父女都曾担任中国驻比利时大使,也是外交史上一段佳话。

与“父子兵”相比,“女婿党”实力庞大,在外交部颇成一景:

王光亚,外交部原党委书记、中央台办/国台办原主任;岳父陈毅元帅,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戴秉国,原国务委员、外交部原党委书记、中央对外联络部原部长;岳父黄镇,原中顾委常委,曾任文化部部长、对外文委主任、首任驻美国联络处主任、首任驻法国大使。——翁婿二人都曾任驻匈牙利大使,也是佳话。

李肇星,外交部原部长;岳父秦力真,曾任驻挪威、赞比亚、瑞典、新西兰大使。

王毅,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央外办主任、外交部原部长;岳父钱嘉东,曾任中国驻联合国日内瓦大使、周恩来外事秘书。

刘结一,中央台办/国台办原主任;岳父章曙,曾任驻日本大使、外交学院院长。

如此看来,唐家璇之后历任外长及党委书记,竟然多为女婿一党。说是部内近亲繁殖、自产自销也不为过。

但是公平说起,这与讲过的外交部特点有莫大关系。对此,多年前河友“外务府行走”有言:

https://www.talkcc.com/article/367835-4810

关于外交部女婿党、近亲繁殖——by 外务府行走

关于外交部的近亲繁殖问题,我想我可以说两句。以静海兄对外交的熟悉,一定多少知道这里面的道理。但在别的朋友看来,一个行政部门内如果充斥着夫妻档、父子档,那肯定是任人唯亲、一团漆黑,更别说,咱们国家对公务员的近亲回避有明文规定。但是外交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近亲繁殖问题有特定的原因。

先说夫妻同在一个部门工作的问题。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外交部的同志多半选择在本部内寻找配偶。为什么?因为找不着对象!

外交官的工作性质特殊。一般每隔数年就要到国外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在国内干一段,然后再出去。外交部现在的死规定是在国内工作5年之内必须出国(超过了这个期限坚持不走者有进学习班接受“再教育”之虞)。所以每个外交官的工作生涯中至少有三次出国常驻的经历。这意味着个人的生活必然被打乱成几个部分。试想,当一个年轻人22、23岁刚参加工作,正准备恋爱、成家的时候,被派去非洲待上4年,回来时已经快三张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恋爱对象有多大可能性一直坚守着这份感情,痴痴地等呢。更何况很多地方音信不通,联络困难。以后成家了,孩子还小,老人又上岁数了,可这时又该出国了,等于把一切家庭负担扔给了另一半。换了哪位,在结婚之前不得掂量掂量。所以外交官和军人一样,都是爱情难以光顾的角落。军人至少法律上有军婚受保护的规定,可外交官前脚出国,后院起火的现象太常见了。有人可能要说了,不是有随任吗?可您不知道,直到80年代还规定只有二秘以上才能带家属。二秘,那是副处级了。一个使馆能有几个副处?

我现在的顶头上司年轻时曾在外常驻,几年时间没有和家里写过一封信,通过一次电话。夫人只知道他在国外,具体在哪,状况如何一概不知。后来,孩子出世,刚一岁的时候,夫人可以随任了,又不能带小孩,这一去就是9年。9年啊,父母亲就没见过孩子的面。这种经 历在老一辈的外交官身上可不算是什么新鲜事。

在这种情况下,比较理智的选择就是外交官找外交官,都在一个部里工作,不但接触的机会多。将来都要外派,也可以往一个地方去。但这也有一个问题,两个人如果不是一个语种的干部,那就早晚要有一个人付出牺牲。比如说,老公是学法语的,在欧洲司干得好好的,老婆是学日语的,在亚洲司是业务骨干。等到老公被派到法国去的时候,老婆就面临选择了,去意味着把自己的业务扔下4年,也许到法国去干行政后勤。不去,夫妻就要分离。多半的情况下,还是一方做出牺牲。所以,外交部里夫妻档是很普通的事情。不但在一个司里工作的很常见,有时候一个处里,甚至同一个办公室的都有。老公当副处长,老婆做科员。为什么?因为两个人都是学一个小语种的,一块回来,不在管同一个地方的处里呆着怎么办呢。当然一旦有机会,组织上还是要把他们调开。但这在外人看来毕竟是不可思议的。

至于夫妻大使,那也好理解。两个人都能干,也就都得允许人家进步吧。不能说,一个人当了大使,另外一个就必须去管图书馆。况且,很多时候,夫妻俩都是那种人中龙凤,个个都独挡一面,你不用也是浪费人才。

至于父子接班的问题,外交部有自己的高校,就是外交学院。外交学院对本单位的子弟,多少还是照顾一点的。这点上,外交部和中国的国有企业有点像。外交子弟进了外交学院,只要成绩还过得去,自己也有愿望,进外交部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这也是中国外交官留给自己的子女的一条没有办法的出路。很多外交官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能在身边照顾,要么送回老家、要么托付给老人,孩子能不走歪路已经谢天谢地了。不过近些年,只要稍微有点条件,送子女出国留学的越来越多了。我觉得外交部子女再选择进部里的实在是不多。

为什么?!您以为外交官是个好干的差事啊!!!

在这里多说一句。女婿党和太子党有显著区别。与后者出生时便自带光环、为人行事带有高干子弟明显特征、往往眼高手低不同,女婿们在能登堂入室乃至倒插门之前,一定是有能力、会说话、在精英堆里表现出众的人才。皇帝女儿不愁嫁,驸马则多才气、有野心。为了能成为驸马,那得使劲拼啊。当然入赘后,岳丈家为女儿也会不遗余力的利用个人为姑爷争取先发优势。这也是女婿党容易脱颖而出的客观原因。女婿党,本身在能力上,就应该是优秀的。

当然在外交部,就显得更加优秀了些。

言归正传,在钱其琛任副总理的第二任期(1998-2003),外事口是前帖所述的三驾马车的局面:

1998.3-2003.3

钱其琛——中央政治局委员(-2002.11),国务院副总理

唐家璇(日)——中央委员,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2000.12)

刘华秋(美)——中央委员,国务院外办主任,中央外办主任(1998.8-)

戴秉国(俄)——中央委员,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

还记得钱其琛副总理第一任期内的三驾马车——田曾佩、刘华秋、唐家璇吗?现在就是对俄出身的田曾佩退休后,换上了同样出身的对俄外交官戴秉国而已。

戴秉国,1941.3,土家族,贵州印江,四川大学外语系,外交学院研究生班

1985 苏欧司副司长

1986 苏欧司司长

1989.10 驻匈牙利大使

1991 外交部部长助理

1993.12 外交部副部长

1995.6 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

1997.8 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2003.5 外交部党委书记、副部长

2005.3 中央外办主任,外交部党委书记、副部长

2007.9 中央外办主任,外交部副部长

2008.3 国务委员,中央外办主任

论起来,戴秉国出自苏欧司,钱其琛也曾是其分管领导,但由于有岳丈这层关系在,虽然戴本人很是低调,钱其琛也待之以礼,为其在部内晋升开方便之门,毕竟不能算是钱本人的亲随。唐家璇已是外长高位,五年后进入国务院分管外事,也是大势所趋。自便由他。但唐之后的外交部长,将来可能进一步出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人选,确实要好好栽培一番。于是,钱其琛的得意门生,同样女婿党出身的李肇星的安排,就紧锣密鼓的进行了。

1998.3-2003.3

李肇星——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2002.11-),外交部党委书记(2000.12-)、副部长(2000.12-),中国驻美国大使(-2001)

-

李肇星,1940.10,山东胶县,北京大学西语系

新闻司副司长、司长、新闻发言人

1990 外交部部长助理

1993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大使

1995.2 外交部副部长

1998.1 中国驻美国大使

2000.12 外交部党委书记、副部长

2003.3-2007.4 外交部部长、党委副书记

2008.3 全国人大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肇星是外交部新闻司老人。钱其琛曾任新闻司司长,1982年主持新中国外交部史上首次新闻发布会,担任翻译的正是时任新闻司副处长李肇星。李肇星此后任驻莱索托临时代办。由于表现出色,这个只有6人的小馆被部党委评为先进集体。李肇星回部后担任新闻司副司长、司长、新闻发言人,全面复制钱其琛当年新闻司路径。尤其他任司长时,中国正处于大事件前后紧要关头。可以说,那个时代,他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表现,就为自己将来往外长的道路上增添了重重砝码。1988年钱其琛就任外长,两年后即擢升李肇星为部长助理。1993年,钱其琛已经出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李肇星旋外放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官至副部。1994年底唐家璇任外交部党委副书记,基本确认在外长争夺战中领跑。1995年初,李肇星奉调回国,任外交部副部长。1997年十五大,外交部党委书记唐家璇当选为中央委员,确定将在来年换届时出任外交部长。副部长李肇星当选为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同年底,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这个45岁时还只是外交部内不起眼的正处级小干部,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在唐之后的下任外长争夺赛上占先。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1993年钱其琛升任副总理兼外长后,同年戴秉国晋升为外交部副部长。但钱外长也只能帮你到这了。黄镇此时已逝世多年,但其在对外文委和外事系统多年耕耘,使得戴秉国在外交部碰到晋升天花板后,还能改去别处徐图进取。1995年,由外交部排第五的副部长,转到中央对外联络部任排名第一的副部长。此时,部长李淑铮(1929)已经年过65岁,处于随时可退的状态。本来戴秉国有可能直接扶正,但为了使外事同辈战友彼此之间不要拉开过大的资历差异(此时李肇星刚刚出任外交部副部长),硬是让李淑铮到1997年68岁才退。此时,戴秉国终于如愿以偿晋升正部长,时年56岁。

到2000年世纪之交,李肇星回调外交部出任党委书记,也进入到正部级行列,此时戴秉国已任中联部部长3年了。但李肇星任外交部二把手的事实,基本确定其将在2003年接唐家璇出任外交部长。

2000年,李肇星奉调回国时,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赴美继任驻美大使。

2003年,唐家璇高升国务委员分管外事,李肇星在钱其琛强有力的支持下,出任外交部部长、党委副书记。钱老终于可以放心退休了。但唐之后的国务院领导的比赛,才刚刚开始。

2003.3-2008.3

唐家璇——中央委员,国务委员

李肇星——中央委员,外交部部长(-2007.4)、党委副书记(-2007.4)

戴秉国——中央委员,外交部党委书记(2003.5-2007.9)、副部长(2003.5-),中央外办/国务院外办主任(2005.3-)

杨洁篪——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2007.10-),外交部党委副书记(2004.12-)、副部长(2004.12-2007.4)、部长(2007.4-)

王毅——(中央委员2007.10-,)外交部党委书记(2007.9-)、副部长(2007.9-)

刘华秋——中央委员(-2007.10),中央外办/国务院外办主任(-2005.3)

王家瑞——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2007.10-),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

李肇星任外交部长、改任部党委副书记的同时,戴秉国由中联部转回外交部,出任党委书记、副部长,列李肇星之后。此时,外事口依然是三驾马车:李肇星(美)、戴秉国(俄)、刘华秋(美)。2005年,年过65岁的外办主任刘华秋终于退休。戴秉国直接出任中央外办主任,仍兼外交部党委书记、副部长。此前年底,杨洁篪从美国奉调回国,任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虽还是副部级别,在部内排位已仅次于戴秉国,接班势头明显。从以往的三驾马车,分别分工从事对美、对俄、周边外交,到目前两人都是对美外事出身,显示有必要物色周边外交相关主管。熟稔日语的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即于2004年底前赴东瀛,出任驻日大使。

2007年,中共十七大行将召开。唐家璇年将69岁,将彻底离开国家领导人行列。外事口上合适的正部,只有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和中央外办主任戴秉国。再度出演了后来居上的好戏,排位在外交部低于李肇星的戴秉国,最后出任国务委员。李肇星黯然出局,卸任外交部长,也没能成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或全国政协副主席,最后在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上退休。

表面上看,李肇星(1940.10)在2008年两会上已超过68岁,而戴秉国(1941.3)在两会召开时刚刚卡在那个68的线上,可上可下。在当时任职要求甚严的背景下,些微的年龄差距足以导致李代桃僵,一上一下。但从人事关系上说,也许还有别的因素。

戴秉国1995年调任中联部。前面说过中联部一度是团干部天下。戴秉国任副部长期间,胡锦涛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政党外交是其分管党口工作的一部分。戴秉国来自贵州贫困山村,其早年坎坷的生活经历,为人低调朴实的作风,很容易让同是在艰苦地区成长、还一度担任过贵州省老书记的胡锦涛产生共鸣。在胡锦涛正式出任中央总书记的头5年(2002-2007),戴秉国是中央外办主任,直接服务于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胡锦涛任组长)。所以,与江总关系亲密的江苏人唐家璇,钱老的得意门生山东人李肇星,在中央易主后,反而未必有毫不起眼的贵州人戴秉国,更有理由成为自己麾下的外事总管。更何况,当时论资排辈,戴也比李早三年出任正部;而戴秉国的土家族身份,在国家领导人的民族代表性就更是加分选项(土家族是比较汉化的少数民族,如果是其他少数民族,还真不好说。戴秉国任国务委员并未分管民族事务,主要是国务院已有回良玉副总理)。就是坚持用戴非李,旁人也无话可说。

只是,李肇星卸任后,也未能成为二线国家领导人。这使得他在共和国国史上,是乔冠华因特殊原因下台后,第一位没能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外交部长。但他当年十八年就从处长到部长的经历,对能当上极为炫目的外交部长已经应该可以知足了。

通宝推:落木千山,nettman,桥上,陈王奋起,偶卖糕的,唐家山,黑山老妖,方平,中关村88楼,凤城,七天,shyukyo,
家园 外交部,铁路,文化都是您说的这种情况
试回
家园 应该全换

肃清X派余毒嘛,不明喊已经不错了。神驴兄,如此一场接收的盛宴,还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台湾问题吗?现在调子又放缓了。

家园 传统的三大部,正部级的副部长都不少

国防、外交、公安。

国防部早就虚拟化了,略去不谈。

回到秦刚,他很可能要么已经是正部级的副部长了,或者是在驻美大使期间提的正部级。那个超期服役的崔天凯,也大概率早就内部明确了正部级。

公安部很多时候,除了部长(兼副国级职务)外,一般都有四位左右的正部级副部长。现在又多了一个特勤局,如果王不再兼的话,可能又将多一个正部级名额。

对应地方省厅,情况复杂一点。

以前全国有十个省市,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省厅厅长,所以一般会设3~4名正厅级的副厅长等领导(含厅党委副书记、厅纪委书记、公校党委书记等)。

有的小一点的省厅(如贵州),厅长就是正厅级。中国各省差距太大,所以情况搞的过于复杂。为什么记得贵州呢?90年代那个第一个被判死缓(改无期)的贵州厅长,是我前辈校友,所以印象比较深。

还有一个正部级副部长(副主任)多的衙门是那个发改委。

家园 那个方大 外交部的情况 应该更多还是其自身的超龄“传统”

而非官员级别被抬高 因为一些份量比外交部本部副部长以及驻几大国的大使份量更轻、几乎不可能被抬升到正部级的外交职务 相关任职者也是不乏高龄依然不退的例子

典型如卢秋田 1936年出生 2001年年底才卸任驻德大使职务 任足65岁 而他在外交部长期被外派各使馆工作 在本部甚至连部长助理都没当过 驻德大使(这已经是他担任过的最高外交职务)也显然份量铁定不如驻美、驻俄等顶级大国大使职务 无论是从公开履历 还是常理推断 都难以想象卢是因为被明确为正部级才能任职到65岁

又比如程永华 1954年9月出生 2019年6月才卸任驻日大使职务 此时也是已经过了64周岁了 放国内也是已经符合普通正部级退休规定了 但他和卢秋田情况类似 在外交部本部最高只是亚洲司副司长 之后就被一直外放任职10多年 从他驻日期间日方各类对等接待的情况来看 他在驻日大使任上应该还是停留在副部级别

外交部出现这类情况 更多的还是和其自身的专业性与连带产生的严重封闭性有关 否则中央也不至于几次大张旗鼓地搞跨系统公选高级外交官 来试图增加外来“新鲜血液”了(而且即使有这少数新人 其中不少也难以真正融入外交部 履行完驻外任务后 依然回归原系统)

通宝推:凤城,神仙驴,方平,
家园 一个中学同学在朝阳门,他说

当年刚工作的时候,年轻小伙子只要不是太拉胯,3个月到半年必然会有老阿姨来介绍部里老干部的女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6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