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建言 -- 天煞穆珏
业内人士能说出所以然的都不多,业外也就更是无的放矢了,简单说几个难点吧,好让局外人明白这个领域的独特性。
1.医疗是个具备相当专业性的卖方市场,医疗人员具有绝对控制权,就算部分良心医生愿意和患者分享信息并教导患者,但整体于事无补,因为国民医疗基础素养没那么高,中间随便出个纰漏,那就很容易反目成仇,把医生坑死(当然也会有医生本身疏忽或业务不精的因素)。因此,卖方市场这个特性短期内不会改变(长期看百度等搜索引擎正在快速提高国民的医疗基本素养)。
2.普通人的重大误区是把医的地位拔太高,很多人进了医院大门就会长出一口气,觉得有救了,但是现代医学真正能解决的问题,你百度了也就基本有答案了,百度认为无解的(请自行剔除广告),你跑遍世界所有医院,99.9%概率一样无解。
3.药就更致命,古人说“是药三分毒”,那还是针对古代中药,西药以及部分现代中药,你可以直接认为就是良药&毒药二位一体(西药本来就是高度提纯,自然药效和毒副作用同步提高,不按医嘱剂量吃就是自作孽)。目前世界上药源性疾病都已经超过50%,意思就是一半以上的患者的主症是由药物引起的。这次放开初期一大批人吃出肝肾衰竭,可见一斑。很多人生病必须嘴里嚼点药才安心,因此安慰剂的市场预期从来都不小。现代中药方每帖必搭配几味名贵中药,那就是当安慰剂用,医生获利患者安心,各取所需。
4.分级诊疗,这真的是医药市场的必然最优解决方案,但是里面触及大量利益,因此举步维艰。老百姓最怕从此见不到名医了,但是反过来说,让名医成天看初级医生就能解决的病就不是浪费资源么?
5.中国现在只有30%的医药毕业生毕业后真正从事医疗行业工作(我毕业那会还有50%)。让患者全挤在三甲,以后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降低。很多人一句,那多建三甲或无限扩大三甲不就行了。所以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三甲的成本是一回事,国家难道专门养一堆高精尖医院和医生,就为了满足所有患者的心理安慰?现在去三甲的患者大部分也根本没必要见三甲的医生,百度都可以解决一大半了。但为什么患者仍旧只往三甲跑,因为确实大家也都不是傻子,下级医院医生太无能(现在也确实留不住人才),中间随便出几个医疗事故,口碑就彻底扫地。于是就成了现在这个无解的状态。出路只有两个,让三甲医生走下去(全科社区医生)和走上去(民营医院),否则医疗人员的出路全挤死在有限的三甲里,那就是通输了。
6.最后一个就老生长谈了,医院利润,原本基本靠药,后来靠检验,这也是三甲不可能无限扩充的原因之一,真扩充了,医保可以直接GG了,否则根本养不起这些三甲。
中共真是自做孽,又被某些人抓住了新伤痕叙事。而且,以前只是本就对中共看不顺眼的伤痕派,但这次却会多一些本来支持中共却被中共突然拋弃,逐入狼群的人。
只能等待稳定。
说的奥密克戎与德尔塔病毒合成出来的新毒株,出现在泰国了,虽然东南亚人会更敏感易受,但不知加持了奥密克戎的什么版本,
东北亚人一定也会再度遭难的,春夏也不会好过,
现在可能不仅是要中国的政体下跪投降,还要中华民族断子绝孙,
中国不好好策划对策,怎样收起躺平椅,搞出中国特色的防疫抗疫,
面对核弹级别的生化武器,躺平投降等死?
可惜了这么实在的建言
就目前而言,没看见几个人有毛主席那样,有一个整体的思路。
都是糊裱匠级别的,或者拍脑袋裱糊匠。
因为私利,不愿意继承毛主席的体系。
那就要重新建立体系,但是又没有能力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体系。
抛开毛体系,想完全学美国资本社会的体系,那就失去了统治法理。
所以只能别扭着,各种精神分裂。
落实到结果就是,就是不断挖墙根,然后房子漏雨,哪漏补哪。
这一任,更明显,各行其是。
各种措施,有一种老蒋微操战场的感觉。
真想刺激生育,就一个办法:扩大编制,无论公务,企业,事业编甚至军队志愿兵都扩编。在扩编时要有意识的按男女比例、年龄比例、南北对调进行招录,不要整天一根筋的做事。九成九在编男女都会结婚生育。
另外编制内女性未婚生育不歧视。所有生二胎者母亲无论婚否皆升一级工资,生三胎再升一级工资。
但是有个麻烦要解决:托儿所要足够。
原本中国人可以由祖父辈帮带孙辈,但新冠一来横扫多少祖父母,那只能由国家加以解决。
建议公/私大单位都自建托幼所→幼儿园。社会人士生育由街道配备社区/托幼机构/养老院。
产假不用多,男女各半年足够。
育儿经济带动的是衣食住行全方位。
其实应该这样轮流治世。病毒横行,2023年还是灾年,政府还是可以大兴土木。怎么兴?
①设置府前街,把政府所有部门按省→市→县区→镇乡各自归拢在一条街上。我真是讨厌死了政府部门东一栋西一栋,办个事东奔西跑。政府旧建筑全部就地转化为公租房/公商铺/公营招待所(迎宾馆)收租或自营。
②拆建各大学的国内学生宿舍,六层九层的通通改为12-15层电梯楼。下三层商用。
③拆建城中村。同时允许私人在城市拆旧建新。
④合并自然村,重新规划宅基地。建议一村不少于500户,一乡不少于10村。以乡为单位筹建社区/托幼机构/学校/养老院等。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中国人口减少85万。
重发一篇2021年的文章。
2021年7月20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把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对于生养孩子这个事情,《决定》说得也很清楚,“经济负担、子女照料、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决定》中,很大篇幅是关于如何解决这三个制约因素的。
这三个制约因素,经济负担、子女照料、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都与就业直接相关。可以说,就业就是制约生育的主要因素。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就业对劳动者是非常不利的。不论是普通体力劳动者,还是一般城市职员,不论从事何种工作、位于何种岗位,都陷于相同的困境:对劳动者敲骨吸髓地压榨。
现在的中国,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劳动者,都工作中面临着几个典型的问题:首先,劳动时间长。虽然说我国劳动法规定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之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每天工作不能超过9小时。如果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也就是说,在极特殊情况下,劳动者每天最多工作不能超过11小时。但是实际上,工作时间远远不止9,超过11小时也不罕见。特别是随着手机和诸如微信之类的通信软件的普及,工作时间更加突破了工作场所的限制,使劳动者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
劳动者过长时间的工作,使劳动者疲惫,丧失生活的精力。假期太少,也使得劳动者没有充足的时间恢复精力。很多人都羡慕欧洲劳动者的假期。就是与第三世界其它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假期也是少的。在赞比亚,在法定假期之外,每个企业员工每个月有2天假期,女员工又有额外1天。在中国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又有多少时间和心情来恋爱、结婚、生子?
其次,马克思指出过,劳动时间越长,劳动报酬就越低。当劳动者精疲力尽、夜以继日地完成工作之后,得到的并不是丰厚的报酬,而是廉价的工资。现在,资本家克扣工资的手段花样百出。除了非常传统的罚款之外,还包括把正常的工资变为奖金,或者按效益提成,扣压部分工资一段时间之后发放,用调休来取代加班工资,减少和取消员工福利,低于工资基数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等。总之,资本家把大部分脑力都用在了剥削劳动者身上,企业的人事部门也充当了资本家的帮凶。
这样的收入水平,必然会经济负担过重。劳动者的收入与付出不相匹配,而且物价还越来越高。尤其是居住费用,现在没有哪个地方居住是轻松的。而结婚成家必然牵扯到买房事宜。不仅是收入水平,还因为劳动者的稳定就业得不到保证,时刻充满危机感。当一个人今天不知道明天如何,他又怎么会为明天规划太多?又如何安心与他人恋爱、结婚?而且,越是收入低,就越要拼命超时工作。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其三,收入低、负担重,就会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照料子女。很多人不得不让老人带孩子,由于现在很多人都不是在家乡工作,所以老人照料孩子,要么是老人离开老家,要么是孩子送回老家。如果请保姆照料,那不但费用高得吓人,而且也不放心。没几个有钱人请得起清华的毕业生去做家政。我以前的一个同事,在某互联网公司工作,每天都是夜里9点多回家,孩子都不认得了。
现在国家正紧锣密鼓地准备出台延迟退休的方案。一旦延迟退休,那么谁家的老人来照料孩子?老人不到退休年龄辞去工作,专心照料孩子,老人的收入从哪里来?说要减轻劳动者经济负担,延迟退休后,老年人拿养老金也延迟了,再去照料孩子,这不是加重劳动者经济负担吗?
其四,收入低,也直接威胁着家庭的稳定。夫妻两个人,只要有一个的工作出了问题,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对于女性来说,因为生育而受到的职业威胁最大。资本家们是毫无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对于资本家来说,要么给他们创造剩余价值,要么就毫无价值。当女职工怀孕、生育的时候,工作效率必然受到影响,甚至由于保胎、产假等原因不能工作,这对资本家来说完全无法难受。
而且由于现在的企业都不配足人手,都是两个人的事情一个人干,所以只要有一个人长期休假,就会弄得本来就超时劳动的所有人都更加痛苦。女职工的产假,还往往造成了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埋怨。
所有这一切,都是以攫取利润为目的、严重践踏劳动者尊严的生产方式造成的。中国的人口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问题,是一个阶级斗争的问题,是一个是否能够真正保护劳动者权益、落实劳动法规的问题。
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里,对劳动者,特别是女性劳动者,有明确的保护条文。什么“经济负担、子女照料、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只要按照劳动法规去做,就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至少是缓解。
在谈论“经济负担、子女照料、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的时候,以赵家老爷们为核心的前三排是不是应该想想:
①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这个落实了吗?
②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这个落实了吗?
③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这个落实了吗?
④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这个落实了吗?
⑤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这个落实了吗?
⑥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这个落实了吗?
⑦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这个落实了吗?
⑧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个落实了吗?
⑨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这个落实了吗?
⑩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这个落实了吗?
依我看,如果连已经存在的、已经施行了多年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不能真正落实,也不要谈什么《决定》、目标、均衡发展了。😉
WSJ 2023年1月17日13:34 CST 更新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2.9%,低于第三季度,但显著高于市场预期。
统计局并公布,2022年全年中国GDP同比增长3.0%。
此外,按环比看,第四季度GDP与第三季度持平。此前第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3.9%,推动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从上半年的2.5%加快至3.0%。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以下转摘自【微博@ 风云学会陈经】
#2022年GDP增长3%#
四季度经济增长2.9%击破外界预期,开放快速过峰提升预期,2023一季度就开始恢复
1. 外媒一般预期是四季度末放开,传播搞几个月,2023一季度是经济低点,甚至出现供应链混乱,影响全球商品供应。
2. 实际上一个月快速过峰,生产受影响很小,街上人流已经大面积恢复。现在预期改为一季度经济开始恢复,对外界商品需求大增,通胀效应云云。
3. 四季度增长2.9%,维持了前三季3%的数值,外媒也怀疑,直觉很难理解。说这么多困难,四季度开始是疫情封控影响,后面又是放开病毒传播影响,经济怎么可能比2021年还不错的四季度增长2.9%?
4. 外媒说28个经济学家对四季度预期是1.6%,最低是-1.1%。这个2.9%真是好到难以置信。其实解释不难。
5. 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这个是有把握的,定了计划就投资执行。出口顺差每个月800亿美元,这也是能力。12月工业生产增1.3%,比11月的2.2%降了,但是仍然有增长击破了外界预期。
6. 最根本的,我们不管是严防封控,还是放开过峰,都基本没有影响工业生产,这方面韧性极强。外界不可理解,以为是自己这生产乱套。我们真的很厉害,再怎么乱,大家还是尽力维持生产供应,每个人都靠谱地作出贡献。
【第6点,从长远看,是弊大于利,对中华民族的残害是潜移默化的,…。】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首先,要明确主语是谁。对于一般的劳动者,这个根本不是自己的选择。所以实际有意义的主语是广义政府的决策者。
其次,要知道他们为什么需要生育经济。叫税基也好,人矿也好,人是利润来源,其他条件不变,人口的萎缩会带来收益的减低。所以才有动力促进生育。
再次,在前两个条件确定的前提下,才能谈采取什么政策。无论是无差别发钱,还是扩大编制即财政支出人口,带来人口增益的产出都低于付出成本,所以都不可行。
最后,洗洗睡吧。人口减少不可阻挡。这是各方利益分配格局造成的,改变这个格局的成本是各方都不愿意付出的,都超过增加生育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