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评卢克文工作室的新文《沧海横流四百年》 -- ziyun2015

共:💬52 🌺49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兄台强文,吾心甚悦

满清入关,不是华夏第一次亡国。人家这么干是有迹可循的,源头还要从靖康年间算起。从那时起,我炎黄子孙一共亡了三次国,上个世纪日本侵华那次没算,一共三次。

日本侵华,是曾经认认真真学习和反思了满清的,差点就成了。

满清入关以及之后的种种奴化手段,有没有认认真真学习和反思金元?

再往后的外族想要侵华,会不会认认真真学习和反思日本?

都是值得我们反省的。

其实要说清算,满清是个大头,两宋也是。靖康耻,尤未雪,快一千年了。

论外族对华夏的践踏与荼毒,满清算是至今以来成就最高的,再往后还有没有比它更厉害,现在还不知道,但是不能忘了追根溯源,不能顾了一头就忘了另一头,不能忘了天日昭昭的那份憋屈。

朱元璋就是个要饭的出身,能够做到那样很不容易,不能对他要求再多。主席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成例和文集,不能对他要求再多。未来的指望,在于我们自己和子孙。

兄台的两篇强文,我都很喜欢,宝推没二话,希望再接再厉,必定不吝通宝。

通宝推:老惰,empire2007,
家园 从一汉敌五胡到我有天灵盖

早年读史记,看到汉朝的时候,匈奴用的居然还是骨镞,汉军那时候不说箭镞,就连铁甲都用上了,所以才有一汉敌五胡的说法。

然而到了宋朝,知道辽国皇帝给宋朝皇帝送的礼物都有什么吗?镔铁。契丹这个自称,《三朝北盟会编》中引用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所说:“辽以镔铁为号”。可见人家对此物是何等的重视。

到了绍兴年间,就有伶人作杂戏云:“若要胜金人,须是我中国一件件相敌乃可。如金人有粘罕,我国有韩少保。金国有柳叶枪,我国有凤皇弓。金国有凿子箭,我国有锁子甲。金国有敲棒,我国有天灵盖。”

连伶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咱就只有靠天灵盖硬扛了,真的是大势已去。待到十万人投海,那时他们又是何等的绝望?

从一汉敌五胡到我有天灵盖,勾勒的就是我们汉人在外族面前越来越不领先的事实。由此乃至于近代落后就要挨打的共识,其实是我华夏国运由盛而衰的过程。

在这将近一千年中,有靖康之耻,有崖山投海,有甲申之变,还有历历就在眼前的日本侵华。

对此,我们有反思吗?确实有,千言万语汇作一句:落后就要挨打。然而,这又算什么?

吉本曾写道:“我踏上罗马广场的废墟,走过每一块值得怀念的——罗慕洛站立过的,西塞罗演讲过的、恺撒倒下去的——地方,这些景象顷刻间都来到眼。……当我置身在卡皮托尔的废墟之中,独自冥想,听到赤脚托钵僧在朱庇特神庙中唱着晚祷辞,编写罗马城衰亡史的想法,首次涌上了我的心头。”

当我们盘桓于南屏山前,顿足于赤湾村畔,徜徉于景山坡头时,又该当作何?书史于纸上,留笔乎千年,还是以身著春秋,功碑遗万载?

通宝推:何求,
家园 关于歧视黑绿

之前参与过这个话题,当时的观点是建议大家不要歧视黑绿,经过反思觉得应该收回这个建议。

因为经历这么多后发现现实中80%以上的人是做不到平视的,他要么仰视要么歧视。

如果我批判他们歧视黑绿,尽管我是对的,但是如果有效果,得到的是更坏的结果——仰视。这就是不言之教的活生生的例子。

以后政府带动民间跟黑绿打交道的频率会越来越高,如何相处?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很丰富,据说他们几乎所有人都能做到把歧视放在内心深处,脸上笑眯眯:Wow,你来自东方神秘国度啊——你几乎捕捉不到他鄙夷的微表情。

台湾人会憋不住想问你吃不吃得起茶叶蛋;公司来了个回族同事,大家也总是忍不住要问她关于猪肉的问题,尽管都知道这是纯粹的朴素的好奇心,但是仍然和茶叶蛋问题一样的尴尬。

美国人一般不问这么低级的问题,这是怎么做到的?立法与教育?我看这是浅层次的,深层次的是来自于五十年天朝上国的浸淫。

家园 反思就是毛泽东思想

集大成者

家园 哪里

就是相处经验多了而已。

我认识的新疆汉人都在背后嘲笑少民,但是当面不会说啥。我小时候到的广州,当时广东土著还是明白地欺负外省人,但是现在?仿佛是来了就是广东人。

家园 甚然
家园 你有一点可能搞错了,茶叶蛋怎么成了大陆人的尴尬了?

明明是台湾人没有见识的明证,是大陆人用来嘲笑他们的好不好?

家园 【讨论】

好奇问下卢克文收入主要来自哪里

家园 在中米较量的历史阶段,“全赖满清”实质就是’新清史’

的一个秀红旗版本。而‘新清史’正是日裔费正清派的作品,可以归入”再往后的外族想要侵华,。。。认认真真学习和反思日本“的一支。

”抗日神剧“是不是真想抗日?肯定不是,而是米犹NGO操纵一批‘文化人’搞的文化垃圾,其中之一是用来冲淡、转移中米逐渐尖锐的斗争认识的把戏。

说”朱元璋是要饭的“,也是士大夫文化意识的影响。朱元璋是中国最底层的农民,是家破人亡之后被迫出家吃饭,又被小庙哄出去化缘的。在他走遍中原大地的几年里,通过接触各色底层人士,接受了很多大众对历史、文化、道德等意识观念,这是明王朝自始至终与程朱理学的士大夫阶层激烈冲突的原因。

程朱理学/东林党的问题,不是历史问题,而是当前的事实。君不见德国之声/文学城那篇《猜猜谁当中国总理》一文中,热切希望的现在的一批“儒家官僚”对老大“形成制约”。

通宝推:葡萄,
家园 就不要为满清洗地了,洗不净的。
家园 我也是之前看视频时他自己说的

从网文写手、服装倒爷到网络电商都干过,而做自媒体应该是有了一定经济自由度后才投入的。

他的观点一直都很偏激,有一点奋斗的愣头青式人设,但这种把野心写在脸上给人感觉反而比较自然,所以这方面他的粉丝倒大都能理解,比较少会质疑他的立场。这跟马逆很不同,后面这位总让人觉得立工业左派、媒体斗士这些人设太用力,以至于就算你不考虑关于他立场的那些阴谋论,他的很多观点也过于诡异。。。

家园 卢克文属于文化水平不足

而不是真心想干坏事的,和马前卒还不一样。

说他是墙头草也行!

家园 想请教下,英国策划甲午战争这部分在哪能看到,

不是抬杠,是没看到过这块的描述,想知道哪里可以找到相关资料阅读。

家园 总是为陈天华惋惜

他的影响可不只是写了一本书愤而自杀

他有个救他的把兄弟他和把兄弟一起创了同盟会,他有一个笔友这个笔友和他一起写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他这个笔友叫陈独秀。陈独秀后来和蔡元培一起搞暗杀,是蔡元培履行和陈天华约定长沙起义的一部分。同样,因为策划武昌起义失败,李书诚转道日本,因此认识了孙中山。同盟会兴中会等阻止的联合,最终确立辛亥革命成功的基础。同时,在认识到辛亥革命局限性后,李书诚鼓励弟弟李汉俊去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因此,李汉俊不仅在李书诚的公馆开始了早期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探索。并在一大期间,利用李公馆开了一大的前半部分。也因为李书诚的身份,特务在发现一大会议地址后,不敢第一时间抓人。陈天华在日本引为友人的还有一个章士钊。陈天华实际是很多辛亥革命参与者的引路人甚至是其中部分人的精神领袖。他看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辛亥革命成功后,和陈独秀一起回国的同盟会成员也继陈天华后愤而自杀,忧愤于当时中国人的麻木和所谓共和革命的局限性。他们都看到了问题。但是,陈天华还有一个小迷弟,终身沿着陈天华的指引 教育年轻人 。陈天华的这个小迷弟,几年后收了一个学生,有人曾经说,如果陈天华再活三四年,看到这个年轻人绝对不会自杀。这个陈天华的小迷弟叫杨昌济,看到这里你们一定明白,陈天华小迷弟杨昌济收的这个年轻学生叫毛泽东。

通宝推:阴霾信仰,白玉老虎,米爹,楚庄王,田雨,方恨少,土拨鼠yuanap,back,凤城,SkyWalkerJ,驿寄梅花,
家园 哈哈哈,这也不好说,不过当时这个那个乱糟糟也是正常

哪怕是低级组织的国民党,当时确实有一些先进性。

历史书这点写的还是对的,不能绝对用今天的成熟理解当年的稚嫩。

总之,中国万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