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一张图,国产去A芯片链还有多遥远? -- alane
开局一张图,献给陈王过目!
哪有那么乐观,本人五年来深入跟踪国产内存厂合肥长鑫、营收百亿的本土旗舰IC设计公司兆易的发展,每年参与现场调研。这次长鑫作为国内唯一的内存晶圆厂挂了半条命,连带兆易23年少了20亿新品的营收(预估)。
这次美芯片限制新法案是吃准了咱们的软肋,限制关键节点制程的设备+材料+制造端人才流动,达到无法向上迭代的目的,压在中低端摩擦。
储存端国家队三家,福建晋华、武汉长存、合肥长鑫全进制裁与限制发展名单~~~后两家都在扩产与制程升级,世界前五的三家美国设备材料公司的现场服务人员撤离武汉、合肥。
下面这张图,其实我们这几年只是做到了价格。贸易战后大基金加速,首先是通过股权收购对价来帮助解决关键企业的研发费、上项目扩大营收。但设备材料端如何进入正反馈的学习曲线,这需要全成业链的配合!更说明更高层面上缺乏统筹安排!
比如兆易作为IC设计公司2016年上市时净利1.6亿,22年发展到30亿净利,这种发展速度对应今年芯片进口少了20%的产品使用端国产替代,但依靠的是中芯、华虹、台积电三家的代工。
芯片是特殊产业,不能缺失中间任何一项工艺,完全不是一台光刻机的问题。现有的全球设备材料格局,是科技的全球化协作成果。我们完全从零开始,举国之力也需N年的周期,不知道很多河友们为何很乐观!何况没有举国之力!
贸易战开打芯片后,我们欣慰的说幸亏前面有大基金一期先投了1000多亿。其实要说投入,要振兴中国芯片业,至少翻十倍,2、3万亿在几年内投下去才差不多。
超现实,比如设备材料端国产替代试错的成本谁来负担?实验产线谁来提供?完全依靠供需两头的企业市场化,必然是缓慢与不急不忙滴,重投入的晶圆厂必然考虑营收,考虑生存。
这两天有河友发帖讲上海微电子90nm关键设备荒腔走板~~~就是上述的体现。
台积电新建的南京28nm刚获得了一年的许可,是不是发现起码还可帮助国内IC设计公司继续征程,而不是去产能化。项立刚彼时所谓抢夺国内市场的言论,此时怎么看呢?其实就算没本次制裁,国内28产能本身就是紧缺!
前些天微博上的爱国生意党发了张70年代我国光刻掩膜版工艺说明的翻拍照片,以此证明我们曾经先进过?
哼,落实这个工艺的试制厂,99年吧咱作为拆除负责人拆啦,多年前破产!嘿嘿,莫挤兑我是中国芯片发展的“罪人”吧,哈哈哈!
任重道远!还需相关人等破釜沉舟、死地后生,撸起袖子干,咱们只能敲鼓。
手机上写的,不严谨之处多指正。
确实是这样,但是,现在美帝都不让我们搞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了。就不能再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看问题。要不,怎么说百年未有之变局呢?中国按美帝的意见走资本主义道路,把美帝走的无路走了。
当年日本的半导体业倍美帝扶植三星搞垮了,后来,美帝又扶植台湾和三星竞争,对这些小弟,美帝不用自己直接上,但对于中国,美帝不得不亲自出手,并要把产业直接回归到美帝本土。
这是什么样的春天啊。
春眠不觉晓,科研不长草。
导弹没啥用,没有茶蛋好。
每个时代都有适合时代特征的时代任务!70-90年代啥都匮乏的时代,保持跟踪就很不容易啦!不要跳过当期的工业基础条件!
站在今天回看前三十年,我突然明白了老李木匠为什么要举资引进大化纤,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满足不了,还谈什么安定团结呢!不然咋有“河殇”流传?落后到自我否定!
每个时代都有是非之争,我们现在吃饱穿暖啦开始点评历史功过是非。阶段只要能完成了应尽的积累,推动中华民族的进程才是复兴的因果律。
前三十年、后三十年互不否定,是大智慧!我无意涉入春天与否话题!
也不至于惨成现在这样。
问题不在于投入的少,在于是吹灯拔蜡。
至于后面的几十年痴迷房地产而不去投入升级产业,只能说祖师爷把路线定成了这么个收租子和买办和奴才路线,后面人很难扳回来。
莫纠结过去的时代,寄语新时代的纠正。
稻友们眼光和格局比较差,总想苟且,总觉得现状不会变,只要在既有条件下改动就行了。美帝格局好多了,每次在你假设不会变化的地方搞事,然后稻友们就发现假设不成立了,花的钱都打了水漂。上来搞华为中兴的时候,美帝就没按原来的规矩办事。稻友们觉得底层逻辑掉了一层,不让我买芯片,我就在下一层底层逻辑上改动,我们就在美国的技术上自己造。结果现在美帝把再下一层底层逻辑也搞掉了,两年的时间和资金都浪费了。
哪些人属于基本盘?
春眠不觉晓,子女发财早。
干部乘小车,佛爷知多少。
撒钱也个鸟用,得过且过顶层也是个混。从大飞机到芯片这些战略产业高地,不忍直视,勤劳智慧只有勤劳智慧不太多。
没有当年两弹一星的态度和组织力度,这些硬骨头能白给,人家美国也是举全球的资源才啃下来的,看看自己有多少是能玩真活的,如此的话人家藐视也是当然的。
72年中国搞了第一块PMOS的LSI,相当于美国68年的水平,尼克松访华的时候,随员还很吃惊中国的半导体水平。之后慢慢的拉开,但90年中科院光电所还是搞定了1.25微米光刻机,91年清华和中科院合作搞定了1微米工艺,相当于日本84年水平,但还不算丢人。之后如果你看看中科院,清华,电子部的研发,就没有啥集成电路设备和工艺的消息了,部里搞点检测的研发,中科院和大学都在搞新型器件或是半导体材料,主题就是发论文。直到02专项,这15年间集成电路产业的国产化基本是啥也没干。
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芯片,70年代芯片对中国,远没有粮食重要。
现代人都是吃的好了,才有精力唧唧歪歪。
美国据说搞了个国防军控的来商务部搞制裁,所以比较很狠,但是附带效应这位老兄估计是不管了。未来是挺难的,不过过去了,那就是另外一番天地了。下图是半导体去年的估计。能过去吗?
因为没有那么多人和能承接这么多的资金。
我在机械行业里工作了20多年,准确来说是在某合资车公司。我对芯片不熟悉,但是看看这些,颇为熟悉的感觉哈。
我觉得我们的很多标准和操作方法都太旧了太老了。现在看河友的话,我们也还在用着验收审核这老办法,但是这很容易产生小圈子,你好我好的大家开心通过。
我根本不信什么几十年前我们能有什么芯片或者大飞机可以做出来,上海当时有很多的无线电厂,做电容,做电阻,做线圈,控制器,电路板等等。我接触过好几个厂的人,很多都已经退休,上海的工业在全国算好的,然而这种元器件和最后的集成电路,合格率惨不忍睹,用我同事的话来说,废品在厂区垃圾场能堆起来。据说当年打上去的火箭,分配到任性的厂,得手工检测元器件,最后还有一部分需要双路控制保证可靠性。就像微电子的那机器,我在河友群里一直是认为不可能的事,有些人还是很乐观,现在看来还是不行啊。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控是产品的生命。不谈废品率只说产能是非常大的误导,哦,现在还有一个什么不良率。真的很奇怪,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良算第三条路?
譬如我们,也有国产化的在实验,已经做了很多了,机械上的配件,机器里的零部件,种类繁多,利润率都很好,但是就像我前面帖子说的,耐用性太差了。而这涉及的其实很多,材料工艺,加工工艺,稳定性,精度。而目前来看,我们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很差,直接影响到了产品使用体验。
说了这些不好的方面,只是给盲目自信乐观的先泼点冷水。但是,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必然是光明的,并且是属于我们的。
现在说乐观的,我一直觉得,市场残酷竞争,政府和主管部门给予政策导向和适当补贴,最好是有门槛的补贴,这才能真正的成功。
要出门了,回头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