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美国是真的铁了心找别扭,还是在创造筹码? -- 麦喀士
最近美国又出台新的禁运措施,大家觉得这是真的要掐死中国半导体行业,还是为习拜会谈创造筹码,到时候解除算是给中国送见面礼?美国这种凭空制造筹码的行为不是第一次了。我个人觉得,该狠狠整治他们一下了。美国这种制裁,他们国内的相关产业大部分收入都要黄,不知道他们政府怎么补偿。我觉得我们可以在对美出口方面加重税,对美国在华投资(特别是疫苗行业,见国产疫苗由外国企业科兴控股制造,日赚3亿)加重税,用来补贴防疫支出和美禁运导致的半导体行业损失。让全体美国人,从资本家到领救济的,都过一个没有礼物的圣诞节。
从二十大报告看,很可能党要向左急转。不管谁是因,谁是果,和美国决裂而不是妥协应该是大概率事件。我们今天才能看到报告,但是背后和美帝较量、酝酿应该是有一段时间了。
莫名有股兴奋感。国家封锁下日子会苦一点,但不怕穷,只要这个国家是自己的。
难道创造筹码更温柔体贴一些吗?
如果后者怕是还要跪。美国创造筹码,肯定为了换其他的好处。就跟上次贸易战,中国几乎全面开放金融业。盼着这次美帝和我们都不搞妥协。
总是选择无条件信任美国,相信美国增长对中国有利,我的个去!!
我早说过这个事,美国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强迫台积电搬到美国,然后再发起战争把台积电原厂给炸了,然后美国就能垄断芯片产业了。
他们的判断是中国经济断崖式下降,美国有利。
因为俄罗斯中国的便宜很少,不足以让美国对中国感到害怕。
你们说美国经济断崖式下降,美国不这么认为,西西河同样不这么想。
所以妥协派很得意。
在设备的国产化方面,骗子太多,干活的太少。现在大考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可以预见,国内的几个大晶圆厂都面临瘫痪。并且短期没办法。中期也不知道。
他们认为,产业链继续向中国转移,美国肯定是死。脱钩了也许死得更快,但是也许能活。
这种思路是有群众基础的。
我在德国都听到很多普通人说过这么个意思。
最早是因为新冠爆发后的口罩荒----德国没有那么多口罩库存,也生产不了那么多口罩,只能一飞机一飞机的从中国运----中国要是禁运口罩的话,完全可以给德国添加大麻烦。
俄乌开战后,由于某个零配件在那边生产,宝马厂停产了几个星期。很多德国人和我开玩笑,要是和中国开战,那也不用打了,我们都得回去种土豆,不然还能干嘛?有什么产业链里面没有中国制造?
现在看,好像政府层面,英美要脱钩,德国还不想。
中国也不想,秦刚大使一直说,中国无意取代美国的地位,只是想让自己人民过得好一点。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3811431/answer/2713419415
上海微那台号称90nm的ssx600通过郭嘉02专项验收合格,然后这一大帮人欢欣鼓舞媒体大书特书,紧接着立马订定下一个目标193nmArF准分子激光浸润式光刻机,02专项继续攻关,大步迈进,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事实是那台ssx600,也就是248nmKrF光刻机,风风火火的把所有utility接上,除了认证那会开机跑了起来,至始至终躺在那,怎认证通过到咱们就不说了,你没跑产线,没有上下道的工艺配合,最后芯片合格率、良率到底行不行,全部都没有,这样就验收了。
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吗,这通过郭嘉验收的所谓光刻机根本无法在量产线上跑,也从来没有跑过,而他们那群人现在正在功克下一代193nm ArF也就是大家所谓的28nm光刻机,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90nm都做不明白,连跑都没跑,你们竟然妄想去搞28nm?
全球任何一家的前端半导体设备是需要无数顶尖工程师,长时间不断的累积经验,不断的改善问题,不断的优化才可能顺利完成的,你们这样就验收,然后攻关下一个技术?
即便世界最牛比的asml数千台设备在全世界各大厂跑了好几年,他们至今还是有大量工程师在不断优化这些前几代的光刻机,这些设备通过与无数客户工程师,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每年软件的代码都不断的大量增加。
再说一遍,设备真正在生产线跑起来,是全世界无数顶尖工程师,数十年不断优化来的,而我们一台设备验收了,就没人管了。长春光机那NA0.75的镜头我都懒得说了。
smee光刻机这样的事情绝不允许再发生,现在已是危及存亡之刻,必须所有设备商全部集中到一个fab,所有工序一道接一道来跑,直到芯片出来,28nm沒能力,咱们就搞90nm,在不行也没事0.13或者0.18μm都没问题,就是搞一条实实在在的全国产芯片生产线,哪里有问题就攻克哪里,找出所有大大小小的问题(即便不是真正生产也找不出太多无法预知的问题)一步一步来,这是需要时间需要经验的,不可能一步登天,如果这都能行,那真是当全世界顶级人才都是傻子还是咱们的工程师个个具备刚出生就能飞的能力。
每每说到这些人,我就很难控制的出现情绪,想著就来气,其实我很清楚,国内没有几个设备厂家敢这么搞,ymtc应该是没问题愿意出fab出人来弄,但那么多家设备商,大概率一大半不愿意,这话我放在这。
我一个搞技术的听着像是说了点实际问题。
我不相信体制内“验收”,我更愿意相信持续的销售收入,能持续地卖出去,就说明有人在实际地使用。
瘫痪?不可能的。
课题组验收了课题,但他们没有能力搞下一步,放到生产线上跑,要更有能力的人来协调,需要的工程师也未必是课题攻关那一类的,何况还有资金,也不是企业和课题组能轻松搞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