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载备查:赵志军: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与农业起源研究(上) -- 大井故事

共:💬301 🌺2322 🌵1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家园 考古报告不是说是战国至汉时期的遗址吗?
家园 帮大家补年代图表 -- 有补充

这个是网络上的,有兴趣可以去看实体书社科院的新石器时代卷

点看全图

分格了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土层的

点看全图

通宝推:桥上,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好像图表不显示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见前补充 4770855
家园 甘肃临潭陈旗乡磨沟遗址有2件铁器出土,寺洼文化

铁器为块炼铁技术 块炼渗碳钢锻打而成,年代为公元前十四世纪左右,公元前1515-1310年。

磨沟村区域内有仰韶中晚期、马家窑、齐家、寺洼文化遗存,出土有陶器 铜器等。

中国古代有两种冶铁技术体系,一种块炼铁(较低温)一种生铁冶炼(鼓风较高温)。生铁冶炼技术虽稍晚但有独立起源的社会基础。17世纪以前,西方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

家园 郑和航海图没被毁,也没消失。《武备志》里面有完整的。

对历史有不同见解很正常,但总得不能用谣言当论据吧。

对了,《武备志》在清朝还真是禁书。

家园 才疏学浅,刚知道“环壕时代”在河南也有遗址。

但民科历史爱好者的基本论点不变。

家园 对于古代小麦种植补充一下啊

小麦种植对土壤,还有种植技巧要求比较高,降低到一定标准以下会颗粒无收。北方的冬小麦,苏北的春小麦,种植季节都不一样。先民估计对于小麦跟冶铁一样,有点把握不住,逐渐掌握提高的。

谷子,稻,高粱要求不高,容易种植。

今天随手翻《军地两用人才手册》中看到的。

通宝推:狂草舞茅,
家园 国外公元前的最大青铜器1.75吨

国外公元前的最大青铜器是啥

名称:王后纳皮尔·阿苏的无头雕像年代:公元前十四世纪(1340-1300 BC)材质:锡青铜结构:实心雕像(空心雕像内浇注大量高锡青铜)工艺:外层铜壳釆用失蜡法整体铸造,内部的铜芯采用简单的浇注法,内外层之间的连接使用铆接和夹板等工艺高度:残高1.3米(原高1.8米)重量:1.75吨(原重2吨以上)

作者:如鸟斯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1015075/answer/106294236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PS:这个青铜像的体量在世界现存的青铜时代青铜器中是无可匹敌的,后母戊鼎的重量不及一吨,妇好墓全部青铜器加起来的重量也不及这个雕像(这俩人都是王后,而埃兰只是两河文明的边缘地区)

=========================

之前黄博士不是转过文章吗,公元前1000年前的西方青铜加起来没有70公斤。

家园 巍巍太行,莾莽燕山,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 有补充

西汉吧,目前承德的考古发现是这样,它旁边的四方洞遗址是旧石器时代的。

燕山山脉属内蒙古台背斜和燕山沉陷带,地质复杂 具备典型喀斯特钟乳岩地层,有石灰岩层和石英岩、千页岩等。因山地屏障作用,东南暖湿季风在此迎坡化雨 为多雨地区,流水侵蚀强烈。

承德石灰岩矿多,滦河贯穿其中,若古人沿河而居怕是遗留不多。

因燕国曾建都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区(太行余脉),商周时大房山也叫(小)燕山,现在燕山一般指北京北部(大)燕山。 房山区原属河北 其西侧的周口店有古猿人遗址。

房山区西北方的燕山太行之中,有涿鹿怀来盆地、阳原盆地、大同盆地,桑干(乾)河贯纵其中。大同 阳原盆地为九千多平方公里古湖的湖积平原,其东北区域的泥河湾遗址群 发现了距今177万年前的远古人类活动遗迹,及从100多万年到1万年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遗址。

有旧石器 期待附近会有新石器的发现。

桑干河上游为山西朔州恢河,下游是北京永定河。

传说中蚩尤为炎帝后裔,同为牛角 人面形象。

神农耒耜

...待续

通宝推:桥上,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四方洞之上 尚义县四方遗址,(2022年新石器考古发掘) -- 补充帖

在承德市坝上草原的 尚义县四台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遗存,它们被划分为三个大的文化阶段,年代分别相当于距今10000、9000、7000年左右。最为重要的是,该遗址第一阶段出土的万年前后的半地穴房屋,是可证的迄今中国境内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房屋建筑,标志着北方地区早期定居村落的出现。四台、兴隆遗址都出土有万年前后的陶片。

新旧石器过渡阶段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家园 “把握不住”是有原因的

主要是不知道怎么做好吃,抄书:

——————

农史研究告诉我们,直到汉代关中仍然“俗不好种麦”。除了对冬小麦有别传统农作物春种秋收的“反季节种植”(秋种夏收)不太适应以外,最关键的是小麦由于种皮坚硬,粒食品质比不上粟、稻。随着石磨盘的发明和应用,小麦被加工成面粉,北方地区从此进入“面食”时代。但是,“人们在初次接触面食时,可能会因为体內缺少小麦面粉消化酶,而出现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曾雄生文)。黄河流域麦作区的老百姓一直认为,小麦性凉易于积食,食后受凉是诱发伤寒的重要原因之一。汉唐间伤寒病是中国北方非常流行的病患之一,东汉张仲景为此专著《伤寒论》。魏晋南北朝面食发酵的相关记载见于著名农书《齐民要术》,主要有酸浆发酵法、酒发酵法等。主要方法是把酸浆、酒等投入易于发酵的米汤之中用来发面。发面技术进入主食领域,对于面食的多样化与饮食健康具有重大意义。面食因发酵技术之应用而容易消化,对于人的健康大有裨益,也在客观上促进了麦类作物的发展。到了唐中叶实行两税法,夏税超过秋税,小麦才成为北方农区的主粮。

——————

小麦西来说有个不那么阴谋论但是有点搞笑的理由,再抄书:

——————

这几年关于小麦东传的研究,突然之间热起来了。这让搞北方农业史研究的人找到了一个能和水稻相抗衡的、形成南北呼应、唱和的重要粮食作物。而且一个讲的是水稻本土起源的考古和历史,一个讲的是小麦由西亚传入的考古和历史。这样的话,关于稻麦历史的学术研究,形成完全相反的叙事与表达方式。在水稻这边,我们是力证它的本土起源;如果研究小麦,我们要大张旗鼓的讲它是西来的。

——————

通宝推:驿寄梅花,
见前补充 4921579
家园 因为2022年的考古发现

现在有了些结果,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经过系统的发掘,考古队揭露出一处距今1.32万年左右的聚落。这里出土了大面积树木燃烧类遗迹、火塘、环颈雉鸟类和鹿类制作的骨骼标本、穿孔蚌器、石器、陶片等,甚至还复原了两件陶器。

遗址发现的早期陶片是中国北方地区出土陶器年代最早的遗址之一,也是东亚地区出土早期陶片数量最多的遗址。赵家徐姚遗址所处的年代十分关键,不仅填补了山东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的空白,也为认识山东地区旧新石器过渡提供了关键证据。

1万多年前的山东啊,气候温和。白垩纪后期燕山运动。

家园 本来懂得烧陶再来炼铜炼铁就不难,甚至制陶就有副产品铜铁渣出现 -- 有补充

只要陶土中含铜、铁,陶制造过程中有木炭闷炉产生一氧化碳就会有铜、铁产生。在燕山山脉铁矿多于渭河平原,其中还含有熔剂更利炼铁。

而且制陶工艺中 先将泥土反复摔打搓揉以排除气体 使陶质密实, 制成如金(属)砖声响。这与炼铁锻造就是一路做法。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这帮历史学家就不能学好点冶矿知识? -- 补充帖

不能因新疆甘肃铜矿(孔雀石)是富矿就一口抹杀冶炼技术,秦岭燕山就有铜矿 只是相对少过0.6%的贫矿和伴生矿。新石器时代有些产量来做礼器不行吗?土法炼铜铁本身就是把矿粉揉在泥团中与木炭烧炼。

等到燕山熔剂(石灰石)的发现能熔出杂质炉渣 更增加铁的产出,本土炼铁哪有什么问题。

至于吹炉送氧让木炭产生高温,风吹火旺不是常识吗。

见前补充 4921819
家园 时机也没有不对

再等十年,本来能挽救的一批也不可救药了

那些反华论坛上的,包括现实中反对中国文宣专项的,多数都有海外相关利益:留学,工作,人脉,资产...只有中美友好,他们的海外利益才能最大化,哪怕这种友好是以牺牲中国多数人的长远利益为代价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