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贴淡淡微风之原创】浅说十念法门之(序) -- 衲子

共:💬55 🌺3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说法是好的

但是还有人我相的时候,还不足以引导人吧:)

anyway..花之

家园 呵呵,对境无心也好,对境有心也好。

定有百千三昧,为什么一定要有境啊:)

家园 无境和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两会事。 :)

佛说触境无心难。您是说走神即无心?

家园 好吧

俺也算初学。请教一下如何从走神与发呆入手

而入定?所入之定在百千三昧中算哪一种?请

指教,多谢

家园 呵呵,所谓“对境无心莫问禅”,别揪着那句“走神”不放。。。

其实有心无心并不那么重要,无境有境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有个入处,摸到定的影子,然后一点点上路。

顺便说几句:我一向不支持做这样的讨论,因为对有修证的人来说,不说也明白,对没到的人来说,越说越糊涂。象我们这样讨论,对一些还没深入的朋友,未必是件好事。

比如说您说的“触境无心难”,这个“触”的作用,是“心”发生还是什么?如果是“心”发生,那么已经有“心”了,何来“无心”?“境”又指什么?“无”的是什么“心”?

这样的讨论下去,永无止境。

一般来说,有朋友问我何谓定,我都是告诉他们,你发过呆吗?事后知道不知道当时心里的想法,知道不知道自己在哪里?知道而不为所动,象看别人一样,那就有些对劲儿了。试着找找那感觉,再慢慢把心念用上,琢磨“有寻有伺”的感觉,就慢慢上路了。

不知道这位兄台什么想法,如果想“穷理”,咱们可以私下里聊,如果是想上路,也可以具体说说:)

微风合十

家园 以愚见,对境无心是讲不通的

对境无心莫问禅,是什么意思,也是觉得怪怪的。。

以小愚所知,专心做事,乃至浑然忘我,才算和

入定像。一般人走神,思绪天马行空,忘记本来

的目的,恰是散乱。兄在此河颇有人缘,所说与

小愚所有知有异,所以要多问几句

好吧
家园 呵呵,不知道您要知道是哪种定干吗呢:)
家园 呵呵惭愧惭愧,我来的也不多,谈不上有人缘,让您笑话了:)

对境无心莫问禅,自然就是有心了。即心即佛,怎么能做到没有心?其实,那句话也是对机而说,大致就是说要“有寻有伺”。

另外有云:“修行不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貌私矛盾,实则对立统一。

呵呵,能观就不算散乱了啊:)它乱它的,你忙你的,自它无涉,没关系的啊:)如果你能不跟着天马行空走,就可以了。所以说,那是个入处,而不是安稳处。

家园 多谢

你说的从发呆入手的方法,有点意思。。可能不提走神就好了。

定有百千三昧的提法,不知您是泛泛而言,还是如数家珍,所以

多问一下。

您另贴所说“有寻有伺”何解?俺古文不好,看不懂。烦您解释

一下。

家园 它乱它的,你忙你的,自它无涉,这个好

可不可以问一下,兄以何为修,为何而修。。随便聊聊,不方便的话,也不必回

多谢
家园 呵呵惭愧惭愧。。。

百千三昧,是大德的说法,我借用而已:)

而且,定有偶然性,有时候碰上什么算什么,不是一定就是某种。

有寻有伺,其实就是有觉有观,是玄奘大师的翻译。

家园 :)以身心而修,为身心而修。
家园 谢谢,大约了解了。。看来兄学过瑜伽师地论?

网上搜了一点文字

【学佛从有寻有伺开始】

般若的内义包括下面五种: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沤和般

若),眷属般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观自在菩萨的“观”和照见

五蕴皆空的“照”,二者都是境界中事,都是境界般若。我们修证的三个次第──

“有觉有观”(有寻有伺)、“无觉有观”(无寻唯伺)、“无觉无观”(无寻无伺)

──可以体会到观与照的分际。观的境界就是寻,有如在找一个东西,比方一根针

掉到地上,怎么办?屋内一片漆黑,只好藉着烛光或手电筒的亮光慢慢寻找,慢

慢探索,这是“有寻”。“伺”则不寻找,找啊找,找也找不到,坐在那里等着吧,

本来到处移动的小亮光停在一个地方,定住了,久而久之,光亮逐渐放大,这是

伺的境界。最后,瞎猫撞到死老鼠似的,一下放大光明,彻天彻地,便到了照见

五蕴皆空,无所障碍。

凡夫学佛,不管是学密宗或者显教,一开始都是有寻有伺。观想一下观不起来,

即使观起来又跑掉了,自己很惭愧,又忏悔,又难过。然后再观想寻回来,这样

七腾八折,后来勉强定住了,就是伺。可是刚刚以为自己行,很得意定住了它,

哎呀,又跑掉了。只好再去找,如此反反覆覆,寻寻伺伺,最后终于到达了无寻

无伺地,不思善,不思恶,便相当不错了。

心中随时起观,念头何处来?何处去?等到功夫较为纯熟,前念已灭,后念未

生,中间一段空灵,有人就拼命看的很牢,对不对?这又沦为下品修法,你死心

眼看着那一段干什么!看臭水沟啊?!嘿!你就忘了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

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的念头已经过去,未来的念头还没有

来,中间的念头当下即空,你看住它执着一个空干嘛?这是不用智慧去参!因为

那个空也是你心意识所造,当不得真。那么你不看它,怎么办呢?看与不看之间

如何取舍?

我如此一讲你们便傻了,稍稍深入一点,我就晓得你们吃不消。修行人真到了解

脱处还有什么观心不观心的。解脱便解脱,毫不拖泥带水。但是刚开始时,一

切都要从般若观心来。心经告诉我们:菩提萨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

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般若是诸法之母,非修般

若不可。

家园 也许可以这样说

也许可以这样说,觉者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他不会瞧不起任何人,不会说你这么做是错的,我这么做是对的,你一定要按照我的来做,否则就将对方看作异己来打杀。他在看到众生都有佛性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人的佛性被掩埋了,他要做的就是把掩埋的东西去掉,不接受教化也没问题,再换个方法。实在不接受也没问题,人有自己的选择,是要尊重的,不能用强。

即使都是觉者,也是有个体差异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

典籍读的少,人我相的理解不知道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

家园 是我太挑剔用词了

学佛也不是多看经典就可以解决的

愚以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