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几无御敌之策,林则徐为什么仍不服输? -- 用心荐华
【抵粤以后,喧呶纷扰,兵将不相见,遇避难百姓,指为汉奸,攘取财物。校场中互相格斗,日有积尸】
指对方为汉奸,是有效的伤害自己人的手段。连西西河也未能免俗。
如果满清统治者能够稍微清醒,作风再硬气些,则民心绝对可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穷兵远征,军事上远非不可战胜,例见广州三元里民众抗英活动。
老哥你这就外行了。
海上能补充煤炭水食物?
当然。海路在19世纪没有铁路的地区是最快速、最大宗的运输方式。
英国人作为海洋霸主,在港口附近可以便捷地得到大量补给。
阿富汗远离海洋可离印度很近
陆路补给从英属印度到阿富汗要翻越兴都库什山脉,从拉瓦尔品第(Rawalpindi)到白沙瓦(Peshawar)再到贾拉拉巴德(Jalalabad)最后才能到喀布尔。这段路直线距离都有350公里,一路崇山峻岭,在19世纪既没有公路也没有铁路,在后勤上难以支持大规模作战。
阿富汗首都被占领了民众都没有屈服
哪怕是21世纪的阿富汗,美国占领了所有大城市,阿富汗屈服了吗?阿富汗哪怕现在都不是以城市工商业为核心的国家,而是以地方部族为核心,占领喀布尔对地方部族没太大影响。
何况是19世纪的阿富汗,占领喀布尔恐怕对于首都以外毫无影响。
我说的这些观点非常新,因为完全是我自己阅读史料和思考所得,关键又只是三言二语没说清楚,不被理解很正常。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李鸿章是推修铁路的主力,这看上去好像是事实。但李鸿章的铁路计划有两个问题。一,他修铁路只是作为经营轮船和海防的辅助与配套,再,他修铁路一定是要抢夺现有的交通利益。这二方面就带来了非常不好的效果。
当1880年刘铭传提出铁路计划的时候,李鸿章修的所谓中国自修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运煤的一段十几公里铁路还只是接近完工。作为审议刘铭传计划的主要一方,他他也投了反对票,理由是经费不足。刘的计划时机还不成熟是真的,李鸿章有自己的算盘也是真的。
然后刘铭传不高兴,去职,但是到1887年还是得到清政府批准,有了在台湾修铁路的机会。李鸿章也没有闲着,1888年把铁路从唐山修到天津天津,接着要求继续往西修到北京通州往东修到山海关,也得到批准。李鸿章打的是海防的幌子,争取到海军衙门的支持,但盯着的却是天津到北京这块交通肥肉,也因此惹了众怒,一时朝野反对风起。张之洞借机请求暂缓修津通铁路,改修卢汉铁路,以贯通腹地,此意见被清政府采纳。过去都说顽固派反对修铁路,其实没那么严重,主要反对的不是修铁路,而是反对谋私利的李鸿章修铁路。
关键的京汉铁路终于立项,但此时又轮到李鸿章来搞破坏了,李鸿章三搞二搞,清政府又被说动,边海防要紧,暂缓卢汉铁路,还是继续修山海关铁路吧。结果甲午一败,这些铁路反可以资敌,要不然义和团为什么要挖铁路呢?
其实甲午战争中国也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所谓迁都再战,拖那么一段时间,还真可以把日本拖垮。如果是这样,山海关那段铁路放在河北河南湖北腹地,一出一入是不是要好得多。
当然,这样的形势还是很凶险。最好还是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修腹地铁路,经济上会好很多,同时不在海军方面投入那么多,省点钱倒还在其次,不去刺激日本,日本一步步打过来不会那么快,更容易拖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里谁洗白晚清?这里谁把曾李称为名臣?
你要痛骂晚清丧权辱国,压榨人民,没有人和你争论。
这里争论是,虽然清朝黑暗腐朽,但是它是不是中国?
这里是和极端民族主义,甚至是宣扬人种论血统论的种族主义争论。
这里是和意图分裂中国的宣传言论争论。
这里也是和无脑吹捧另一个黑暗腐朽的封建王朝—明而争论,在某些河友的嘴中明的功业已经超过了新中国,朱元璋比毛主席伟大,朱棣的军队比解放军能战斗,明朝的各级官僚政治能力超过了中共。
你再看燕人或者叫他翼德河友的立场,他一边为澳大利亚屠杀占领地人民辩护,跳脚大骂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极力反对中国收回台湾,攻击中国的宗教政策;另一边积极鼓吹满汉矛盾。你认为该怎么理解这一问题。
走向共和这类片子把满清那些人洗的太厉害了。怎么学习曾国藩,湘军为什么能这类书籍也快恶心死人了。
河里以前有人说我是义和团。
我说,你太抬举我了,我何德何能可以革命先烈相提并论,义和团冲杀在第一线抛头颅,撒热血,抗击外来入侵者。我就动动嘴皮子骂骂牧羊犬,这两者简直是天壤之别。
《走向共和》当时禁播据说是刚上台的最高领导亲自批示,虽然真假未知,但是禁播这一事实至少说明中央还是清醒的。吹捧曾李湘军,是冲着中国的执政基础去的。
这类作品能过关某些人屁股明显是歪的。小白们被这些东西带偏就是贻害下一代了。
英国当时已经基本征服印度,后勤物资的运送没你说的那么困难,因为惨败过后不久英国又出动了军队重新攻占喀布尔,只不过呆了几个月就撤退了。那些被俘的白皮猪都被喜闻乐见的卖为奴隶,得到了应有的可耻下场。而且阿富汗可不仅仅是第一次英阿战争获胜,第二次英阿战争同样重创了英军,最终在第三次英阿战争后凭借自己的力量把英国人彻底撵走了。比起满清被对手烧杀抢掠后还要签订城下之盟,阿富汗比它强的不是一点点。
应该是剪掉了不少,以后也不再播了。
我那时没有时间看电视,但也知道这事。有个教过的学生说在上海那边电视台做事,问对走向共和这样的历史剧怎么看,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说没必要嫉妒人家搞艺术的。又有一个北京的记者来告,走向共和胡编乱造比如围园捕后,我只能说据杨天石考证似乎也有点影儿。出国一趟才看见说是有政治斗争背景,要害是讽刺垂帘听政。事情反映到新上任的胡总那里,不争论软处理了事。再回国知道有个同事已经被动员写了批评文章,然后又没人要了,说了我所知,他才明白就里。
后来我注意了一下搞这些电视剧的背景,也没什么,就是揣测政治风向图赚钱的,准备的题材也不止一套,不管什么风向,能上央视播就可以赚钱。
苏联和美国是怎么在阿富汗折戟的?已经武装到牙齿的他们也是后勤不行?如果丢失首都就必须投降的话,1812年的俄国早就屈膝了。
在第一次阿富汗战争中撤出喀布尔的璞鼎查不久就成为了鸦片战争的主角。
【他一边为澳大利亚屠杀占领地人民辩护,跳脚大骂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极力反对中国收回台湾,攻击中国的宗教政策;另一边积极鼓吹满汉矛盾。你认为该怎么理解这一问题。】
我根据事实和推理进行讨论,如何就是“为澳大利亚辩护”,“跳脚大骂外交部”,。。。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真不愧是以笔杀人的小吏。
你这么胡说八道已经很久了。我看你先前发的基层政府贴子有道理,对你还有一份尊重,一直忍你。
今天破例。
针对性很差,已经是说轻了,不堪一击才是正常。和阿富汗治安军在塔利班面前不堪一击一样。看到洋人围上来,丢掉武器逃走的人,基本活下来了。然后跑回来收复“失地”的军队,一半武力都去敲诈“汉奸”,接受浮财去了。
所以我觉得不是落后就挨打,而是投降就会挨打。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装备差那么多,不照样没输。清朝海军曾是亚洲第一,不也给打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