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喜爱的中国传统音乐 -- 普鲁托
推荐一本网络小说-全音阶狂潮。
虽然主题是爱情,但是写了不少民乐方面的内容,楼下“月之回忆”兄说的复调问题,书里也讨论了。
可以打发一下闲暇时间。
文字表述不易,解释概念太难,需要贴音乐举例,但是网上很少有……而西方有NAWM。好吧,其实是肚子里只有这么点货。只是看书的副产品。
都是喜气洋洋的音乐。但是差别也很多。
步步高基于广东民乐,音调起伏大。开始部分高音二胡的音色比较明显。
喜洋洋基于山西民乐,音调较平,但是更喜气。乐曲的写作方式是学自西方的。第二段慢板用木鱼打拍子,特别有喜剧气氛。
话是如此说,我给我太太把这两个曲子连着放了三遍,她才记住😁。
河里能作曲的,我只知道你一人。
你说说中国五音的来历,以及与西方七音的区别?
这是不是文人的音乐?我不知道啊。但是我很中意。
B站链接汉宫秋月
管子链接
我又来凑热闹了,发现解释这个问题很困难。只好贴几张图了
还可以听听这个五声调式中音区音级(立式钢琴)和这个《西麓堂琴统》系列打谱之调意曲集。
我国古典音乐虽然有七音,但是以五音为主。这个传统的形成,与五行意识形态并无关联。
材料中并没有明确说法,因为大体是陈述。最后两张只是贴以下音阶的对应,顺便说下旋宫。手头的清晰度太低,或者文字太长,就没多贴旋宫。
五声成为主导,刚好是五六之争的时期。天六地五,数之常也,最后是五胜出。
五当时占据主导性地位后,和各种理论联系起来,五声对五情、五行(héng ),联系政教,成为主导性的数字。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即浓缩出来的,也可以佐证胜出。但这主要是周朝产物。
甚至影响中医,比如五脏六腑,早期有六脏说和主时配头。后来实质上形成六脏之后,也依然叫五脏六腑。
说中断是说商朝礼乐中断,战乱散佚(包括西周乐论),还有对应的乐器难以流行。
注:六和十二是一回事。
现在乐器电子化,很好操弄。
简单的作曲有软件,把感觉/主题融入,细节靠软件修饰。
你说的那个音乐史上的问题,非科班出身的很难理清楚。
也有人说不符合传统京剧的标准的,但仍然很推荐这部作品。
因为这是第一部为网游创作的歌剧——京剧是中式歌剧,但中式歌剧也是歌剧,是高雅艺术,虽然很短,只有几分钟。。。。
素称下里巴人,不登大雅之堂的网游,终于也诞生了歌剧这样高大上的艺术成果了,这才是关键。
这也是京剧起死回生的第一缕希望之光,《神女劈观》轰动世界(注:虚拟世界)证明,京剧不是因为形式古老而无人欣赏,而是缺乏与现实共鸣的内容。只要有合适的主题,古老的形式丝毫不妨碍观众的欣赏,甚至反而是加分项——许多外国玩家其实听不懂京剧,但依旧被感动流泪。
我虽然玩游戏,但我并不麻木。
京剧应该感谢原神,在璃月城里设立了戏台。
大概只能说有,不能说无。盖因编钟铸造不易,钟数有限,到曾侯乙,钟数甚多,于是十二音齐备。
这里少了几段文字
三分损益法为背景的五音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五音。然后就有了旋宫。
编钟和结论中间的文字。同样出自《中国音乐声学史》。
动画、漫画、游戏改编的舞台剧、广播剧……但是舞台剧(话剧)、广播剧也没就此有多大起色。要说继承,京剧的舞台动作核心实际上被武打片继承了。武打片又被好莱坞和日本动漫画继承了……美术和音乐方面的没被继承才是问题,泛滥的戏腔不算。至于京剧的评论就不说了。
其实这不能苛求,单单一个服装花纹,就没几个能搞清楚的,何况改造成现代形式?
这个差别,是不是五音(五音为主)和七音的差别。
问题比较大,你不用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