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血腥的美国与华人快枪手 -- 空中吴钩
造不如买,马放南山,对科技影响甚大,很多项目队伍一解散,再起头就难了!邓的这种造不如买的趋势,直到被美国炸馆,在江的手里得以扭转,开始重新加强研发!和西方接轨,并不是科技进步的必然条件(否则菲律宾早发达了),高强度自主研发才是正途,而这个在邓时代完全是放弃的。
科学的冬天:
1977年,光刻机技术座谈会在江苏吴县召开
http://img.top81cn.cn/attachment/forum/202007/18/111906h95ppc1zhj191pes.jpg
1977年5月14~19日,受四机部委托,上海大规模集成电路会战组主持召开本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光刻机研制、使用的42家单位代表共67人。
背景小资料:
1974年《全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基础材料攻关大会战》的那些事--
1974年9月,第一次全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业会议召开,国家计委在北京召开《全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基础材料攻关大会战会议》,拟定的目标是【1974~1976年期间,突破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艺、装备、基础材料等方面关键技术】
四机部组织京沪电子工业会战,进行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材料、装备研发,突破超微粒干板、光刻胶、超纯净试剂、高纯度气体,磁场偏转电子束镀膜机等材料、装备。
1975年12月,第二次全国大规模集成电路会议在上海召开。
1977年1月,第三次全国大规模集成电路会议在贵州召开。
于是才有了80年前后,中科院系统、电子部系统、地方各研发单位光刻机成果的第一次大爆发。
清华那个光刻机卖了几百台出去,赚了不少钱给学校,84年整个项目组砍了
-----------------------
科学的春天:
龙芯物理设计师黄令仪:回望50年
http://info.ec.hc360.com/2009/04/200937124015-3.shtml
在84年末,科技处周洁来问我:计算所要不要研究大规模集成电路?令我大吃一惊!立即斩钉截铁的回答:计算所若不进行芯片研究,今后做计算机设计的人只知道用芯片,里面是什么都不知道了,怎么能设计一台好的计算机呢?然而不久,所领导正式把我们召去说:“所里经费太紧张,拿不出钱支持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我知道他的意思了,一走出北楼门口,忍不住失声痛哭了,难道我们呕心沥血十几年创建的研究室就这样结束?计算所今后设计计算机的人真的只能看到黑匣子,而里面是什么都不懂了?难道计算所今后真的走向了“无芯”的未来?在万般无奈中,我把一个个同事安排好工作岗位后,毅然到微电子中心报到了,此时已是86年年底。87年3月6号,计算所正式撤消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室,结束了这段无法忘怀的历史。
----------------------------
工业化的成果可视为产出,有产出,才能交换,塔利班的农民,要花多少时间,用多少产出,才能换一个手机?
至少事实已经证明,市场经济这种制度之下的产出并不差,左派的河友并未证明计划经济为何更优,只能强调那是前三个馒头。。。。。
至于最后一句:
至于稻公的改开有没有惠及普通老百姓呢?去掉技术的进步,40年的发展,他对老百姓的生活贡献几乎为零。
我要是想杠,一样可以说,前三十年,并未惠及农民,但这种只是主观判断,没啥意义。
王小谟几十年后还得重新搞起
拔苗助长没有用,最后还得重新弄
你让坦桑尼亚今天开始研究歼星舰,三十年后就能宇宙制造业第一了?做梦!!
新时代的优先夺取中心城市论,
我们都农村包围城市成功了,1949了,你说:看,当年早听我的打下中心城市,早解放了……
谁不想今天造歼7明天就造歼20?四处撒胡椒面啥都搞哪那么多钱?
身为老泉的忠实读者,我是看到老泉无数次的控诉,先富起来的青岛烟台,如何为富不仁,不但不帮助后发的山东地区,反而拆后发地区的台,导致山东的GDP跟粤苏两强越拉越大。
稻公玉音: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共同富裕。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没毛病,但要先富带动后富的时候,先富公的徒子徒孙们,就顾左右而言他,老泉解释一下,理论不符合实践的时候,错的是理论,还是这个世界?
图费城的房子便宜。这个华人枪手年轻,估计也还没来得及积累什么财产。律师告人也要找有资产的人告。他拿了捐款换个地方住,修养一段时间调节心情。以后家庭置产什么用老婆的名字买就是了。
中科院微电子中心的成立是科学院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开发,生产的资源整合,并不是集成电路研究收摊,是当时科学院的重点工作。
中国集成电路研究开发主要是半导体所,黄所在的计算技术研究所也有一个室,如果说早期和国外差距不太大,主要也是半导体所科技人员的工作。成立微电子中心,黄被整合了进去,对她来讲,在计算所她是骨干,到了微电子中心可能不太受重视,黄感觉不好也有情可原。
黄本人后来被派到美国访问进修,归国后在别人快退休的年纪开创出新的局面是很了不起的。黄的工作主要是芯片设计,也解决不了现在的困难。
子孙不肖,你怎么能怪老邓。
你看大大现在就要坚持邓小平理论
抓紧实现共同富裕了嘛。
风口浪尖上的柳教父更不这样想,要我说柳家全家都可以算稻派的满门忠烈,第一步要先富嘛,但富到什么地步,才可以带动后富呢?还不是先富们自由心证。
至于说滴滴出卖敏感军事数据给美帝,这也是符合稻门宗旨的嘛,不卖国,怎么富呢,你都不让先富们卖国,咋有钱带动后富呢?
实际上我前边文章专门说了,和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的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对比。这种肯定装看不见了。是的,我们当时建国时间短,底子不行,比人家穷,甚至穷很多,这不是问题。问题是差距能不能缩小。
三转一响在59年之后,已经是中国国民结婚的标准了。也就是说,经过了苏联灌顶大法的156项目后,中国基础重工业和简单轻工业已经能给普通老百姓提供三转一响这些基本生活物资了。技术水平不说跟上了时代,但距离世界水平,或者说和苏联阵营水平的差距已经大大拉近了。1959年的中国,工业能力很多方面至少开始达到二战一般工业国的水平了。这点在武器装备上最明显,56半,56冲,59坦克,歼5,歼6。 可以说,1959的中国军队,打1944年的日本军队,绝对可以砍瓜切菜了。中国军队和世界军队的装备差距当年顶多也就10年差距了,剩下无非数量问题了。
但是,从1959以后,我们不去考虑各种客观原因。是的,与苏联关系的问题,美国封锁等等外部条件是重要的。但无论外部条件怎么样,大国的发展根本是内因,中国的民用工业化水平和能力,基本停留在三转一响上,20年左右没有大的进步。尽管这段时间,靠举国体制,在两弹一星上完成了伟大突破,但支撑国民经济基础的民用工业化水平,是停滞的。而同期,美国在Nasa和DarPA这2个向苏联体制学习的举国体制机构带动下,在60-70年代,完成了一次小的技术爆炸。而即使是苏联,在玉米小夫治下,民众生活水平也跃进了不少,至少大量赫鲁晓夫楼建成了。中国的技术水平也在发展,但发展速度是被人显著甩下了。
在60-70年代那个无论西方还是苏东阵营,都在小技术爆炸的时代,中国事实上掉队了。
1969年首飞的英法合作的协和式客机
1970首飞的,阿汤哥壮志凌云的F14
1964年首飞,苏联米格25
如果这些还只是感性认识,我们看一下理性冰冷的数字
中国1959年,钢产量达到阶段高点 1122万吨, 同年,苏联钢产量5997万吨,日本1662万吨。
1976年,中国钢产量2046万吨, 苏联14482万吨,日本10740万吨。 中国17年增长82%,苏联增长141%,日本增长 546%。
1960年,中国发电量 594亿度,日本发电量 1155.美国发电量7591亿度,苏联发电量2923亿度。
1976年,中国发电量 2031亿度,日本发电量5070亿度, 美国发电量 20409亿度,苏联发电量11114亿度。
中国增加了242%,日本增加了338%, 美国增加了169%,苏联增加了 280%。
1964年,日本新干线开通的时候,日本钢产量3979万吨,而中国当年只有964万吨。
这些冰冷的数字,实际可以告诉我们,为什么在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无论欧美日,还是苏联,都发展的不错,甚至增长速度都比中国更快。而中国当时的人口增长远比这些国家快,从人均上讲,更是被大踏步的甩开。
然后,有些人说,那个时候“四海混一,各族人民一片和谐。” 老泉看了看上边这些数据,老泉是不信的。唯物主义者和马克思理论告诉我们,物质绝对意识,你基本的钢铁电力都跟不上人家的速度,国家之间的竞争可不是请客吃饭。无论是西北的塔城,还是云南的某甸,还是驻马店在大雨中崩塌的堤坝,只是没有互联网,没有朋友圈,你不知道而已。
这是周星驰1991年电影, 情圣里的一段,相信河里看过的中老年人应该不少。艺术是来源与生活的。周星驰在91年还这样演,实际是因为之前长期持续的逃港。从50年代到80年代,逃港事件是一直不断的。
1978年,习仲勋主政广东后,经过大量的走访,亲身感受到了当地居民对提高生活水平的渴望。他意识到,光靠严防死守不可能有效地遏制偷渡,必须另辟蹊径。
随后,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向中央提出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的想法。很快,他们便迎来了复出不久的邓小平。
据说,在他们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情况后,邓小平却出奇地沉默。他连吸了几根烟,平静地对大家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今天的年轻一代,可能已经不太知道什么中英街了,当年,那可是能买到稀罕玩意的地方。现在的年轻一代去了深圳和香港交界的地方,估计已经无法理解当年怎么会有前后几十万人冒着生命危险和翻阅柏林墙一样跑到香港去。就像今天的香港黄尸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当年那些北边饭都吃不上的人的年轻人,可以比他们生活的更好,更充满机遇和上升空间。怎么突然之间他们就成了台巴子,港灿这种被嘲笑,被鄙视,甚至被嘲讽没钱的人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国发展进程中也有很多凶险,有过很多波折,90年代广州火车站,那是闻名遐迩的,摩托飞车党,曾经比这些小偷更危险。砍手党什么的,让人闻之胆寒。但,国家的大方向,个人感觉没有重大的错误和失误。现在广州火车站的威名,新一代年轻人可能已经陌生了,摩托车飞车抢劫,偷井盖,偷电动车等等犯罪数量也大大降低了。10几年前同事新买的电动车在公司附近骑一圈得瑟一下,下午就被人偷跑了。而现在,很多人电动车停下基本都懒的锁了。不是人的思想觉悟高了多少, 管仲的老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就业机会增多,尤其普通蓝领工人就业机会和收入的提升,使得各种犯罪的数量都大大减少了。
我没有一点兴趣说服你,你既然不愿意遵从当年主席的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路子,心里已经把人和鬼定好了,那么事实如何,对你来说,都没有用了。写这些东西出来,是给其他河友,尤其年轻河友看的。
首先来说研究现状。像我党这样一个大政党,虽则对于国内和国际的现状的研究有了某些成绩,但是对于国内和国际的各方面,对于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任何一方面,我们所收集的材料还是零碎的,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是没有系统的。二十年来,一般地说,我们并没有对于上述各方面作过系统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空气。“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认真地研究情况,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的愿望出发;我们的许多同志却直接违反这一真理。
上面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
确实的,现在我们队伍中确有许多同志被这种作风带坏了。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具体情况,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不是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
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特别重要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近百年的经济史,近百年的政治史,近百年的军事史,近百年的文化史,简直还没有人认真动手去研究。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既无知识,于是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地检来的。
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
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
白岩松当年的视频:不会吧
90后的群嘲:过于浮夸
我个人是部分认可您的这种教诲的,但90后整体是抱着一种群嘲的心态对待这种劝诫的。群体情绪正滑向“去你妈的”。
【可是就算反动绝顶的人来统治,今天的电视机一样很便宜。1970年一部彩色电视计可以换3万斤大米,今天55寸的液晶电视,1000斤大米就打发了, 这不是稻公的功劳,也不是改开的功劳,全世界都在享受技术进步,在偏僻的塔利班农村也一样。今天的屌丝能用手机上Pornhub,看天下美女,唐明皇只能死守一个杨贵妃,不是屌丝升级了,而是技术进步,用技术进步的带来的普惠为政策辩解,就好像用肥皂泡做衣服,看似遮掩得很好,一个小孩一叫就破了,变成裸奔。】
我记得六四期间我和同学辩论中共的贡献是经济上普及的进步。我那同学的论点和陈王上面是一样的:经济进步是自然发生的,与谁当政没有关系。
如题
现在这种模式是最优的吗?既然不是最优的为什么要选择呢,既然不是最优的是不是要考虑找到最优的
一夜之间就变天了?吃了第九个馒头饱了?可以忽略前面八个馒头?甚至无视磨面和生产面粉的人了吗?
为什么当年那些北边饭都吃不上的人的年轻人,可以比他们生活的更好,更充满机遇和上升空间
另外拜托你别再引用主席语录,恶心的很,跟西瓜子有一拼。
术更好的是资本一起引进,代价是1亿受过初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你当美国垄断资本家是善人,不占便宜就来扶助你?无私扶贫?
即使这样,主席初衷还是在大三角范围内不变色的前提下获得最大收益,若非主席阳寿已尽,总理急迫,凳公干脆投降(怪不了他,大势和官僚既得利益的催促),台湾必定在78/90年就能收回来,(哪怕主席多活十年呢)。苏联这个阶级斗争的旗帜也不至于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