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马前炮: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的“百年成就和经验”决议都说些啥 -- 给我打钱87405
这一贴有点“复杂”,容我慢慢说来。
张三和李四都读了一条新闻。新闻大意如下:在深圳上班的赵先生抓住了一名男扮女装偷窥者(准确的是说有嫌疑),该嫌疑人后被警察带走。不久,警察公布了案情,确认该嫌疑人偷窥事实,并进行了行政处罚。
张三:这位赵先生乃真汉子。
李四:我认为这个案情有疑点。
张三:哪里有疑点?
李四:你看这里是这么说的,“在赵先生的怒斥下,该名女装男子交出了自己的手机,并用解开密码锁。赵先生检查了该女装男子的手机,发现里面存有大量偷窥照片”,你不觉得匪夷所思吗?赵先生又不是执行人员,对方居然就乖乖交出手机。
张三:这人本来就不正常,你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去推断。
李四:他是有不正常的地方,但不代表所有地方都不正常啊。再说,依这新闻所说,这名女装男子不是头一次“作案”,算是老手了,老手能慌成这样?
张三:他心里有鬼啊,无法直视浩然正气!
李四:你再看啊,这里说,“赵先生检查了这些照片,确认都是用同一台手机拍的”,看来这名赵先生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啊。问题是,女装男子是老手,长年只使用一部手机,然后所有照片就搁一台手机里,那要是万一哪天手机坏了或者丢了,岂不是“损失”大了?
张三:都跟你说了,这种人脑子不正常,你却用正常人来分析他,我看你脑子也不正常了。
李四:我担心有一种可能啊,这是自导自演的。
张三:啊!能有这样的事?这可是要坐牢的。
李四:并不是坐牢,只是行政处罚。这种事,有的人是可以买通的。
张三:你说这个我倒想起来了,警察是吃干饭的?警察已经确定违法事实了。
李四:警察也有走眼的时候。
张三:得,所有的巧合都发生了。
李四:无巧不成书嘛。
张三:呃……我说不过你。
李四:我只是提出一些看法,我也无法确认啊。
张三:那你说它干嘛。
李四:嗯……这是一种习惯。
N个月之后,案情有了新进展。赵先生的见义勇为是他自导自演的。
张三:我去!我去!我去去去!以后,任何事,我都不相信了。
李四内心颇为骄傲,但他牢记“切不可得意洋洋”这一训诫,表面不动声色。
只有这“一种”张三吗?非也。
“我去!我去!我去去去!以后,任何事,我都不相信了。”这是张三A。
张三B的反应是:“还有这么骚的操作?”但这事对于张三来说,就算过去了。
张三C的反应是:“这么低概率的事居然让我亲历了”,感慨了一番。
只有这“一种”李四吗?非也。
“李四内心颇为骄傲,但他牢记“切不可得意洋洋”这一训诫,表面不动声色。”这是李四A。
李四B的反应是:“哈哈哈,是不是让我说对了?是不是?你啊,张三,就是个没脑子的。”
李四C 的反应是:“尽管案情翻转,我当初也提出了质疑,但这种自导自演的见义勇为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现在,出现了一张树状结构图:张三A、B、C是一个甲阵营,李四A、B、C是另一个乙阵营。甲阵营的共性是“不喜欢刨根问底”;乙阵营的共性是“喜欢刨根问底”。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张三A、李四B、李四A、张三C、李四C、张三B”同时登场”,我们会树立上述树状结构图吗?也就是说,我们 会先依“是否喜欢刨根问题”这一标准划分出两个阵营,再细分吗?
1.我们有可能说,这是6种人。
2.我们可能会首先依另一种标准,比如”是否始终抓住概率“,也会出现一张树状结构图,但内容变了。
嗯,所以现在可以抛出我的看法了:采用某种单一标准划分人群,往往是由事件引导。
鸦片战争之后,一小部分中国人受了刺激,”觉醒“了,但另有很大一部分人没什么感觉。如此,就主要在上层人士或有识之士这个圈子里建立了一个划分标准:觉醒的和麻木的。觉醒的还包括一些具体内容,比如要奋起直追。在奋起直追之下,又细分出两个子阵营:向西方学习跟自我革命。这样就出现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梳理一下:树状结构中,第一层是”少数的有识之士“与”多数的麻木之人“,第二层,”少数的有识之士“细分出”洋务“和”变法“,”多数的麻木之人“细分出”开始接受有识之士的观点“跟”仍然不理会,日子照旧“。
后来,洋务运动跟戊戌变法都失败了,如此,”转型“出了辛亥革命跟军阀割据两个对立阵营。辛亥革命是将”向西方学习跟自我革命“两个子阵营的合并,属”进步阵营“;军阀割据站在它的对立面上,属”反动阵营“。这次”转型“引发了第一层的变化,即,起初的”觉醒的少数人“阵营在扩充实力,起初的”麻木的多数人“阵营受削弱。
再后来,辛亥革命也失败了。觉醒的少数人阵营中的极少数人引入了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开始组建中国共产党。而国民党则接过了辛亥革命旗下的盘子,属于觉醒的少数人阵营中的多数。
再后来,”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指出,要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将阶级剥削论发展成土地革命的理论依据,瞬间”翻身“,一下将共产党转变成”人民的党“,即多数人的党。国民党仍然在少数人阵营中,并且头上的光环,即”觉醒的“,也被摘掉,变成了”反动的“。
所谓物质面就 是上贴讲的“事件”:鸦片战争是个标志性的“头”。而精神面则是贯穿始终的“奋起直追”或者说是“奋发向上”或者说是“自强自立”。这里,我没有列出“反动的”、“消极的”精神面,实际上是存在的。鸦片战争之后,另有一群中国人十分消极,是要给洋人跪下称奴的,也有打算继续维护清廷的(或者说维护皇帝官僚制的)。但是“反动的”、“消极的”精神,被“革命的”、“积极的”精神KO了,从头到尾被按在地上搓,尽管“不断的顽抗”。
我认为,物质面跟精神面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当首先一部分中国人认识到“非常落后”之后,“革命的”、“积极的”的精神才能始终占上风。这一点从共产党身上不大容易看出来,但是从当年的左派人士(跟今天不是一个意思)、民主党派人士或者无党派民主人士身上就能清晰的看到,这些人始终主张“要改变落后(其中主要内容是将洋人赶出中国)”、“要推翻专制”。
上贴主要在谈,我是如何来认识“单一标准划分人群”这个问题的,所以会偏重“物质面”的分析。
今天,已经很难像当初那样用“单一标准划分人群”了,所以 我们会感觉缺少凝聚力。
他老人家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生大公无私,鞠躬尽瘁为中国打下万世基业,人要饮水思源,要知道感恩。这样埋汰他老人家,你还怎么在国际上有软实力,有话语权?一直讲什么道路自信,没有文革期间打下的内政外交基础,你后来怎么开放?对谁开放?美帝为首的西方如果不是有求于中国,凭什么你一开放,他们就屁颠屁颠带着技术资金跑来和你做生意?美帝为什么在制裁封锁和合作之间选择后者?
总有些人,跟主席比差着十万八千里,却要么试图给主席强加三分过错,要么试图和主席比肩,都是因为私心太重、格局有限。老老实实做主席的学生,把主席的思想和理想发扬光大,难道很丢人吗?
而是两个,所以发生了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各自关联的是,其实就是赛先生与德先生,也就是科学与民主。
与此同时,还有一条线或者说一个“标准”始终与之缠绕在一起,那就是“中国人是如何理解和实践科学与民主的”,这里并不是狭义之民族的,也不是狭义之民主的,而是表述成了“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等,也就是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这是一条铁标准,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可以说,这才是科学与民主的底色。然而,这条铁标准,在回答历史时,却显得空洞无力,因为 所有 的历史事件都是连在一块的,对于某段历史的诠释,永远不可能获得全票,并且,也无法用多数人的意见作为裁决工具。
“我发现你说废话的本事要比一般人强。”
“确实如此。”
“居安思危”,这是将所有的精神面貌整合到一起给出的一个描述。而之前,可以称之为“一往无前”。
按照我理解的当年tg的工作方式就是上级出面调走小王,只要调离这个相关的岗位就可以,然后新领导带本小组出面策反。
或者是将策反任务交给其他小组负责,跟本小组工作两条线。
当年的地下党,这种两条线互不知道的情况很多。
也许预示了接下来的社会状况,和00后的选择。
这是在方法论上看人类社会,树状结构图无处不在,包括西方人绘制的等级制图。或许,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也是树状结构图的一种表达,但这一点我不能确认。
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用树状结构图呢?因为用这样的树状结构,就把一大堆知识、方法、思想,或者人、事、物,“串”到一块了啊。正因为如此,人类社会中还有标准之争。依不同的标准来划分,就有不同的树状结构。
我怀疑,树状结构图既是矛,亦是盾,或许会被打破,即我们会采用一种全新或者半新的方式来记忆、理解这个世界,首先是记忆,然后是理解。
以第一段为例来说明。
首先有一个主标准,即以“是否喜欢刨根问底”来区分张三和李四。这是第一层。
然后,加上了若干次标准,比如张三A是“不喜欢刨根问底”加“外显”,李四C是“喜欢刨根问底”加“看中概率的大小”。这是第二层。
各次标准相互“平等”,所有的次标准都比主标准“低级”。在这里,是三个次标准,加一个主标准,宛如三足鼎立,次标准为足,主标准为鼎。正因为如此,旁观者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张三不喜欢刨根问底,李四喜欢刨根问底,而对张三A“外显”、李四C“看中概率大小”印象较浅。
这是两层树状结构,还有三层、四层……不论多少层,层级感一定会有,而层级感就一定会(被相当数量的人)转变成等级感。
并且,显而易见的,一定会出现争夺主标准的事件,为此大打出手也在所不惜(全领域都可见),比如共产党与国民党之争,一步步演化成了争夺主标准,而这主标准就是是否为多数人(或者说人民)服务。也正因为如此,今天贫富悬殊拉大之后,当然就会有人质疑是否还在走社会主义道路,很简单,多数人相对少数人穷(这里的穷主要指财富的多少)。在这种情况下,不考虑别的因素,对策只能是缩小差距。当然,还有一个对策,立一个新的主标准。当然,还有第三个对策——这其实已经不能叫对策了——促成一场超级革命,把“树状结构”都给端了。
不用多解释,这是两种政权,性质是不一样的。
今天我们说自己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从某种角度来看,你可以认为这是在打马虎眼,你也可以认为确实有点说不清。
这两种政权,各有利弊。
“啊?啥!多数人政权有百利而无一弊!”
错,多数人政权的弊端是对人要求严格,而相当多的人,无法忍受。
“这不可能,你完全是在胡扯!”
要不然,为啥这世界上并没有多少人能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这个世界上,在大把的领域,有大量的人,是非暴力不合作的。
假设,先走的是多数人政权,在某个阶段内,是利大于弊,慢慢的,就会变成弊大于利,于是,也就悄无声息的变成了为多数人服务的政权……
是否躺平只是表象,用辩证法来看,必然要深入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内因和外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角度来解析。
半个观点都要分成几条发,还看半天都不知道你想要表达什么。到处都是你的回复,看到你这个网名我都有PTSD了。
全会强调“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全会公报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