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说说TG当年怎样在联合国玩选票政治的 -- 普鲁托

共:💬39 🌺326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家园 主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坚定地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欧洲国家分东西欧,基本上立场是分别跟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按照主席的“三个世界”理论,重点是团结亚非拉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其中亚洲历史悠久、关系复杂,拉美是美国后院,重点是非洲。

另外,对非洲国家人民来说,美苏中三国都是外洲大国,三方都会在确保自己大洲的绝对影响力的基础上在此用软硬手法扩展影响的。谁能真正立足非洲帮助本地人民,谁能真正争取到非洲人民的心,谁就能在非洲大地上取得最多支持和最大影响,进而进一步影响到其他大洲。

所以,说是非洲兄弟国家抬的,就是要坚定地团结非洲国家,为中国人民拓展今后的发展空间,并在大三角关系中扩展国际影响力。

家园 巴尔干是欧洲的火药桶,但不是中心地带

我原来的贴子主要想反驳汉服网友说的阿尔巴尼亚处于欧洲的中心地带。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角度看,欧洲的中心地带是中欧和西欧,各半岛如伊比利亚,斯堪的纳维亚和巴尔干都是边缘地区,唯一的例外是亚平宁半岛由于罗马和意大利的原因也是欧洲中心地带。就是巴尔干各国的战略重要性也有很大区别,基本上是离中欧越近的国家或正处于东中欧夹缝的国家战略上越重要,阿阿尔巴尼亚明显处于巴尔干的边缘地区,所以阿尔巴尼亚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不是主要战场,而是受波及而已。

冷战之后对欧洲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是南斯拉夫分裂和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只是把虚弱的塞尔维亚进一步削弱而已,其战略意义和前者不可同日而语。南斯拉夫分裂可以看作德国在美国和北约的支持下,带领北约肢解南斯拉夫,最终让南斯拉夫变成塞尔维亚这样一个内陆国家。中国人对科索沃战争的印象更深刻,因为中国在南斯拉夫分裂和波黑战争过程中几乎完全是看客,而中国在科索沃战争中有一定程度的卷入。

分布在欧洲各地的阿尔巴尼亚人要细分,在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他们是主体民族,在北马其顿和黑山他们是少数民族,在其他国家他们是移民。来自阿国的移民大多数在意大利和希腊,因为他们一直到90年代才在阿国内乱的时候逃离母国,要吗走水路到意大利,要吗走陆路到希腊,在西欧分布并不广,从这里就可以看到阿国不处于欧洲的中心地带。来自科索沃的阿族人分布在中西欧各国如瑞士,德国,奥地利,瑞典等等,他们首先在铁托时期就合法移民到中西欧,后来南斯拉夫分裂和科索沃战争时期又经陆路到中西欧。

美国处理到阿尔巴尼亚的那些人是恐怖分子,不是难民。他们数量有限,恐怖活动的证据明显,所以美国也不想他们留在美国本土,同时又不甘心把他们送回中国,所以就出钱让阿尔巴尼亚把这些人圈养起来。

家园 其实这笑话还有一个客人到场了

某人请客,请某甲,某乙、某丙、某丁吃午饭。

都快中午12点了,就来了甲,乙、丙,已客厅就座,而丁迟迟未到。

仆人就问:老爷,是否开席?

主人叹了口气,道:唉,该来的还没来......

某丙一听,起身就走了。

主人一看某丙走了,一跺脚:不该走的又走了.....

某乙一听,起身就走了。

主人一看某乙走了,一跺脚:我又没说他.....

某甲一听,起身就走了。

家园 你这个好

我那个少笑了一声😂😂

家园 说得是,不是欧洲中心地带,是火药桶

这两方面不矛盾。

一个社会的中心地带应该很清楚的,一般就是指地理的中心或者人口城市密集的中心。这样的地方要么成为政治经济军事交流的中心,要么成为东南西北交通枢纽的中心。在和平时期是政治经济交流的发达地区,在战乱时代成为冲突决战的中心地带。

这些方面阿尔巴尼亚都谈不上,作为山鹰之国它就是偏处在欧洲边缘山地的一个小角落,非常不引人注目。即使是在巴尔干火药桶中,它也是偏离大冲突中心的,可以说不在中心地带。

那么主席看中了它什么呢,要大幅度对阿援助,和阿建立起深厚和关系密切的友谊?难道只是因为支持自己中苏论战?只是因为意识形态一致?

我个人认为,主席应该是看中了阿的以下几方面:

1. 地理位置。处于欧亚交汇地带的欧洲巴尔干,滨临地中海,距离非洲北部和中东等地也不远。

2. 山地地形。山地本身交通并不便利,但易守难攻。

3. 属于相对主流社会交流边缘不被重视的三不管之地。虽说是处于欧亚交汇地带,却不是交流中心。虽说是处于欧洲火药桶,却不是冲突的中心。属于既不会被多数人惦记喜好,又不会被多数人争夺强抢之地。类似中国的江西井冈山中央苏区和陕北延安陕甘宁边区。

4. 人口和民族。阿尔巴尼亚族占绝对主流。阿族在历史上被土耳其和塞尔维亚族都欺负过,属于受剥削受压迫民族。

5. 宗教信仰历史。以伊斯兰教穆斯林为主。但因为奥斯曼帝国建立起之前原是东正教地盘,被东罗马帝国也欺负过,反抗过君士坦丁堡政权,那时候信东正教。土耳其崛起时也反抗过土耳其,之后改信伊斯兰教。属于历史上一直被欺负的民族。所以并不是原教旨主义,更多的是顺应现实的实用主义。(奥斯曼土耳其允许阿独立,又将阿族人占多数的科索沃划给塞尔维亚,这本身也是埋下塞阿冲突的伏笔。)

6. 五六十年代意识形态。和中国一致,是中国在欧洲在社会主义阵营可以作深入交流和宣传的根据地。

基于以上几方面,阿的地理位置是进可攻退可守。如果经营得当、宣传得当,在欧亚交汇地带和地中海地区可以影响一大片,在社会主义阵营、在伊斯兰穆斯林地区也可以影响一大片。属于可以树立旗帜的地方。主席素有鸿鹄之志,有帮助受剥削受压迫民族人民获得新生、解放全人类的宏伟理想,欧洲有这样的地方、有这样的人民,自然会着力帮助和加深交流和友谊。

通宝推:江南愿,
家园 太祖说的倒是大实话。选举争取的本来就是摇摆选票

特朗普上次赢了,因为赢了摇摆州。这次输了,因为输了摇摆州。

天朝在69年,和苏联都兵戎相见了, 苏东那十几票还是跑不了。

而让非洲国家投自己,真是需要外交手腕。

家园 今年50周年纪念论坛,王毅就是类似的说法

毛泽东主席曾讲过,是发展中国家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而《毛泽东年谱》用的是“第三世界”。

超过100本书都记录:

周总理问毛主席,我们去不去?

毛主席: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而熊向晖(时任总理助理)回忆:会议上毛主席没说过这话

在2758决议通过,北京收到正式通知后,周总理召集开会。王海容说毛主席起来了。大家去了毛主席住处接着开。熊向晖指的就是这次会议。

也有人说毛主席不是在这次会议说的,所以熊向晖不知道。

总之,比较乱。

家园 最重要的一点,阿尔巴尼亚底子最薄

最重要的一点,阿尔巴尼亚底子最薄。

60年代的中国找盟友,在欧洲显然只能从社会主义国家中找。

苏联?不可能。

南斯拉夫?不可能,从南苏分裂以来中国就和南斯拉夫决裂了,铁托是我们口中的“修正主义叛徒”。

东德、捷克斯洛伐克?不可能,这两家是东欧最发达的两个国家,中国没什么可援助的。

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也不可能,波匈罗三国都是著名的粮仓,工业基础也还可以。保加利亚相对穷些,但比当时的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是高多了。

只有阿尔巴尼亚,当时货真价实的欧洲最穷国,山地纵横,工农业基础均非常薄弱。再加上 @曲道自然 前帖所叙的种种原因,阿尔巴尼亚成为了我们最自然的选择。

家园 中国也援助过罗马尼亚

这个我记得是在386的回忆录里看过的,386讲自己在罗马尼亚工作的经历,官方的描述是相互帮助,罗马尼亚帮过我们,我们也帮过罗马尼亚

家园 确实也是双方合拍,自然而然走到一起

这几天看了一些各方面所说的阿尔巴尼亚的自然和历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历史,得到的信息有这么几点:

1. 阿和南因为在历史和现实中就有矛盾,在南斯拉夫二战解放独立时就不愿加入作为其中一员。对南是天然有矛盾的。

2. 霍查本人很欣赏崇拜斯大林,所以在苏南决裂时自然没有犹豫地站队苏联

3. 从当时苏阿两方看,也是各得利益。苏联在失去南斯拉夫情况下,很高兴有个地中海社会主义国家确保南方出海港口和通道;而阿尔巴尼亚得到大量苏联援助。

4. 中国在苏南决裂时处在大决战前夕,距离欧洲也远得很,没有实际利害关系,自然会站队苏联。解放后,斯大林在世时,即使还是有矛盾有看法,但实际是特别需要苏联帮助,所以执行一边倒政策。这样正好和阿合拍。

5. 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苏20大就反斯大林了。而且苏联和南斯拉夫关系正常了。其他东欧国家因为靠苏联近,而且对斯大林时代多多少少也有不少意见,基本上都跟从赫鲁晓夫反斯大林,也和南关系正常了。而阿尔巴尼亚霍查崇拜斯大林,反感赫鲁晓夫这么搞,另一方面也不愿和南斯拉夫铁托走得太近。所以和中国容易接近。

6. 1960年3月华约组织开会,苏联要求阿尔巴尼亚将阿国的发罗拉港直接划归华约武装力量总司令管辖,对此阿国防部长贝基尔·巴卢库提出强烈抗议,可是没有一个与会国家代表支持他。随后,苏联派出副总参谋长和海军副司令来到阿尔巴尼亚,向霍查表明最终立场:阿尔巴尼亚或在中苏分歧问题上表态站在苏共一方,或同意向华约组织上交发罗拉港控制权,两条中只要答应一条,苏联便将恢复援助。这境遇和对中共一样,霍查则采取“以超强硬对强硬”的策略,使苏联人无功而返。

6. 1960年6月布加勒斯特会议是转折点。赫鲁晓夫代表的苏共对中共搞闪电突袭式做法,其他都跟从苏共,阿尔巴尼亚代表公开站出来表态支持中国,不同意苏共批评中共的做法。

7. 1960年11月,霍查率团参加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苏双方就严重的意识形态分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阿尔巴尼亚代表团坚定地站在了中共一边。霍查还大力抨击赫鲁晓夫推行的“三和路线”。赫鲁晓夫直接说:“阿尔巴尼亚应当决定,要么跟两亿(指苏联)走,要么跟六亿五千万(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走!”“(阿尔巴尼亚)要么接受和平共处,要么扔一颗原子弹就足以把阿尔巴尼亚及其居民完全消灭掉!”赤裸裸的核威胁。见阿尔巴尼亚人无动于衷后,赫鲁晓夫就对中共代表团说:“我们失掉了一个阿尔巴尼亚,你们赢得了一个阿尔巴尼亚!”

8. 1961年春,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对阿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合同,撤回全部苏联专家和苏联舰队,并拒绝阿参加华约会议。

9. 1961年11月8日,霍查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成立二十周年的庆祝大会上宣称,阿尔巴尼亚绝不屈服,

“如果需要的话,阿尔巴尼亚人民及其劳动党将以野草为生,而绝不为三十枚银币出卖自己,他们宁愿光荣站着死,绝不忍辱跪着生。”

10. 1961年12月,阿尔巴尼亚与苏联正式断交。

11. 苏阿关系彻底冰冻的同时,中阿关系则迅速升温。中国接替苏联,成为阿尔巴尼亚最大的援助国。苏联中断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的1961年,中国政府在国内发生严重饥荒的情况下,除了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几十万吨粮食以外,还提供了2.5亿元外汇人民币的援款,承担了19个成套项目,帮助阿实现了濒于夭折的第三个五年计划,解决了阿的燃眉之急。

6. 从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看,霍查也是个有想法的强势人物。铁托也是个强势人物,除了国家民族历史恩怨,想法不一致,靠的也太近,所以和南的矛盾很难消除。对赫鲁晓夫也是一样。除了想法不一致外,苏联相对中国距离阿也是太近,所以选意识形态接近、距离又在欧亚大陆另一头的中国,对阿本国本民族的独立自主都是有利的。

独立自主,不吃嗟来之食。说起来容易,做到是很难的。有时候不得不头顶着原子弹去争取。看到赫鲁晓夫的核威胁,加上处于苏美冷战前线的地理位置(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都布置了导弹),阿尔巴尼亚选择全国建铺天盖地的地堡也就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通宝推:阴霾信仰,唐家山,
家园 李定凯:为什么有人要炒作“非洲兄弟将中国抬进联合国?”

http://www.szhgh.com/Article/wsds/history/2021-11-09/283535.html

通宝推:燕人,阴霾信仰,起于青萍之末,
家园 为什么苏联要和阿决裂呢?

今天又从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感觉当时的苏联确实已是走到社会帝国主义道路上了。可能苏联从下面几点考虑,主动抛弃了阿:

1. 思想不一致,没有紧跟老大哥。而且,当时在社会主义阵营居然敢和中国思想一致挤兑自己。

2. 抛弃可以减少自己负担,同时甩给中国一个包袱。中国接还是不接?接,就是中国一个大包袱;不接,中国就是假社会主义,思想上也比不过老大哥,在东方阵营不攻自破。

3. 对东欧和东方阵营其他国家,杀一儆百。前有匈牙利,后有捷克。苏阿决裂是发生在中间时间段的。

4. 对战西方,可以作为前线阵地,试炼核战争都可以。

5. 对战中国,正好可以经济上拖垮中国。到时候自然会重新向老大哥回归乞求。不回头的话就是作为和西方阵营的隔离带,用战争来挤压。

社会帝国主义不会手软,也是心狠手辣的。

家园 苏联的策略和中国的对策

60年前后,中国处于粮食和经济危机。全球应该不同程度都有经济和社会危机。苏联对中国和阿尔巴尼亚采取撤走专家援助,让中国还被上个大包袱,陆上与印度战略联手,边境逐步陈兵百万,和美国以和平竞赛和冷战方式,同时对中国不断加压和挤压,等待中国不攻自破,内部崩溃后来收拾。

中国在最困难的时候,选择对阿鼎力相助,突破口选择印度,打了一场战略战。之后整个六十年代,迅猛发展两弹一星(64年原子弹,67年氢弹,70年卫星),建设大三线,文化大革命,支持亚非拉,通过阿和亚非拉国家连续申请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一环套一环,冲出重重围堵,实现了真正实力上的中美苏大三角关系。

家园 补充一下:朝鲜和越南,这两个中国曾经大力援助过的国家

中国军人为之流过鲜血的国家,1949年后,中国曾经捏住过他们的蛋蛋吗?你们说呢?

没有的。

朝鲜和越南,它们不反华,就不错了,何曾捏住过它们的蛋蛋?

所以啊,更加不要说什么在XX手里,中国住了欧洲的蛋蛋的鬼扯了。。

家园 你错了,当时的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亲近,不是地理原因,而是因为

这两个国家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和苏联都不对付!都不卖苏联的帐!

或者说,这两个国家,都比较左,当然,也是比较“有骨气”的国家。所以,意气相投。

这两个国家,中国和阿尔巴尼亚,都是一言堂的国家,最高领导人都是一句顶一万句的‘红太阳’。而且,第二把手,都死于非命。都是长期搞政治运动的国家,而经济建设都一塌糊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