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从音乐聊起: 为什么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真实”? -- GWA
😜
我倒是听说过有人做过实验,琴手交替演奏300年古董琴和顶级现代新琴,由若干专业人士盲听盲选。
实验结果好像两种琴的得票差不多😂
我个人是没法做任何评价的,一来没那副好耳朵,二来我也从来没机会听顶级现代琴的演奏,完全无从比较。
你说那几条,第一条肯定是对的,流传至今的主要是300年前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家族的某几位琴师的作品,师傅肯定不在了,也没听说有很好的传承。
第二条也许对,但也许是当年的材质过了300年声音才这么好呢。现代琴究竟能不能更胜一筹,也许得再等300年才能回答😄。
第三条,参见前两条🙂。
说到价格,你看我另外一楼说了施坦威九尺钢琴十几二十万刀,可这只相当于一把顶级琴弓的价钱,跟提琴本身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古董琴之所以值钱,除了品质因素,作为古董本身也是一部分原因。那两种名琴的制作高峰时间并不长,手工出产本来产量就不大,琴师自我要求又很严格,制作过程稍有不满意的坚决销毁,绝不让流传出来。再经过300年人世沧桑,存世本来就很稀少了。
另外如果琴有些传奇经历,或曾被名人名家拥有和演奏也是价格的加分项。
马友友现在用的一把琴,原来的主人是英国大提琴女神杜普蕾,杜是指挥家Daniel Barenboim的前妻。马友友和Barenboim最近合作演出贝多芬三重协奏曲,就有不厚道的乐迷跑到社交媒体留言:Daniel,你还认得那把大提琴么?
黄序河友的这段描述真是栩栩如生:
“另外如果琴有些传奇经历,或曾被名人名家拥有和演奏也是价格的加分项。
马友友现在用的一把琴,原来的主人是英国大提琴女神杜普蕾,杜是指挥家Daniel Barenboim的前妻。马友友和Barenboim最近合作演出贝多芬三重协奏曲,就有不厚道的乐迷跑到社交媒体留言:Daniel,你还认得那把大提琴么?”
这一段话我非常赞同!
我个人觉得黄序河友的耳朵非常棒,经过多年的喜欢音乐,你已经能够分辨出了很多东西。这段话就是个例证。
每个演奏家都一定会有自己的经历和风格的,不管是久已成名的大师,还是初露锋芒的新秀,他们在不同的“同行”和不同的观众的“耳朵”的判断下,被给出的结论(感觉?)都可能是大相径庭的,还包括对他们的强项和短处的评价。
我觉得中国语言是真正伟大的语言,因为它用来表现音乐的话,词汇是可以非常细致和传神的。我就试着举些例子吧:
我可以这样来对小提琴大师帕尔曼恶搞一下:他既是“如丝如缕,回味无穷”、却也把“甜腻发挥到了'苦涩'的境地”;他是“铨释精典大师,独此一家”、可是“他每次都把自己表现得那么得淋漓尽致了、以至那些作曲家们也都被慢慢地给'消逝'了”。也更可以全是大白话的结论:“帕尔曼的最大的本事,大概就是:自己在'自己'里面打转转吧?”....。
再看自己对马友友的感受吧,同时可以用许多成语来夸张一下:稳如泰山和疾风骤雨,章法有序和不落俗套;小家闺玉和帝王气派,深入浅出和重彩浓墨,旁若无人和战战兢兢.....。这可都是非常矛盾的对比词啊! 当然是也可以白描一番的:“少年得宠,青年得志,中年发狂,老年就随心所欲地吃老本了”。
还有那个过去的“神童”,现在已经慢慢地离去了的俊男呢:“他是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快弓速度的,他确实能够把'XX飞舞'给拉了个鸡飞狗跳,但是人们能不能斗胆地来问一下:'蜜蜂们都被您赶到什么地方去了啊?”
再回到开头的提问吧,那个大指挥家(兼钢琴演奏)是绝对回复不了黄序河友的提问的,因为他自己也搞不明白:“你这个叫马友友的家伙,在与我和帕尔曼一起玩'三重奏协奏曲'的那时候,怎么就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呢?”
那个大提琴女神杜普蕾,是个被音乐折磨了一辈子的“苦菜花”啊,她的孤独,忧郁,悲愤和自残都被那个有名的传记片(我给的译名是“梨花残泪”)给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被她那样拼命“折磨”过一代名琴,到了一生都风调雨顺的马大师的手里,当然也只能违心地接受另一类的不同“调教”了,它怎么能够重现昔日的“沧桑”呢?
建议河友们有时间的时候,去把贝多芬的那个著名的“三重奏协奏曲”的几个不同版本的第二乐章都享受一下。这是个绝对美妙到让人会不由自主地达到“想入非非”和“如醉如狂”的境地的音乐顶峰之一。
可以找上面我们已经提到的两个版本来听一下,也可以找另外的大师们组合的版本来对比着听听。
不过,“强强联手”并不一定是“最佳组合”。实际上我觉得全是“自家的三个人”的几个版本,实际上才是更出色的,包括郑明勋 郑京和 郑明和 贝多芬三重协奏曲(1984)。
我个人感到最有“作曲家味”的演绎是另外的西方的某个国家的三姐弟的,好像是油管里排在很靠前的视频呢。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我们的社区交响乐团音乐会里就演过这个曲目,当时请了当地的挺棒的室内乐三重奏组合。我自己就是在指挥的调教下理解贝多芬的“心意”的。
咱们是没有可能去体验大师们和专业演奏员们的“琴趣”了。
那么,我就还是回头慢慢地来聊聊家长们和咱们这些“玩票的”,怎样来“量入付出”,选择乐器和自己的音乐“伙伴”吧。
下次见。
对在音乐厅演奏的一帮子人刻骨的批判。
给@普鲁托河友请安
祝 @普鲁托河友万事如意
祝 @普鲁托 河友事事顺心。
前面空格就能@,不过后面得有空格才能准确。
李德伦指挥真正是个“实在人”,他没有现代人那么多的花花肠子。
我说一个听来的故事吧,不知真假,若是谣传,请“智者”来辟谣。
有位中国当代炙手可热的大指挥家。有一天,他被请去当“客座指挥”,而自己那个从不离身的指挥总谱,有一次给忘记随身带走了。正巧某演奏员那天也是心血来潮了,特别敬业地去查阅了一下(大概是想深入地理解一下作曲家的配器吧),就发现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他翻到的那页上的铅笔标注是“修理一下X号”,这不就是自己嘛?紧接着,第一提琴的首席也来找到了“修理一下一提部”的字样.....。
等到指挥回来后,到节骨眼儿这个号手就发难了,“这里该收拾我了吧?”
过了一会儿,第一提琴部也集体歇菜了,“这里该论到我们顶缸了吧?”......。
后来这个指挥见到那个乐团的人就绕道走了,估计他以后是再也不敢在自己的谱子上写“心得”来了。
把我这当试验田也不给朵花?失望失望
人家G总空口白牙都能要花,俺也不客气一会😠😠
花给了。该给我红包了,给您请安,大小给个红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