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121总亲身示范怎么样在大学4年存下20万的 -- 121gdi
大背景:
时间为2004—2007年
地点为武汉市
大学为某本科院校
。
大前提:
前提1,你的大学专业这个不能太忙。
比如我们学校物理系,每周24——28大节课。
除了星期天之外,周一到周六每天起码4节大课。
那这个课余时间就太少了,很多钱没法挣。
。
前提2,你所在的大学,不能过于专业。
比如你在科大读书,学校不可能允许你在校内摆地摊的。
。
前提3,你所在的大学,小区规模不能太小。
你要是整个就是研究生校区,统共就2、3千人的规模,那有的钱也挣不到。
。
重点提示:
本帖不接受任何质疑。如果看官对真实性有怀疑,而且发言一贯语气不善,请阁下趁早离开,咱们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你就当我是在胡说八道编故事,请阁下高抬贵手别回我贴。
但是,本帖欢迎各种讨论,如果诸位看官对某些细节不明白,有所疑问,我会尽可能详细的做出回答和解释。
当然了,年代久远,可能有些事记得不准确,还望诸位海涵。
。
。
。
。
【表演,现在开始】
进大学,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第一时间进学生会。
学生会是我能赚到20万的最大保证。
我大一入学的时候,基本处于懵逼状态,当时也不懂,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进入。
我是怎么进的呢?
开学大约一两周的某天晚上,我出宿舍去打开水。
当时在楼道里就听到两个人在聊天。
一个人素质、水平怎么样,你听他说几句话,感受他的措辞、语言组织、语气和神态就能了解个七七八八。
当时我就感觉这俩人有见识,于是走得很慢。
。
当我打完水回来,看他们还在那里聊。
于是我回宿舍后,稍微准备一下,就出门直接找到他们。
因为来去两次,都有听他们聊天内容,所以我知道他们是学生会的人。
于是我说,我也想进学生会。
其中一个人看我突然插插插插入
话题
愣了一下,然后跟我说学生会招新结束了。
我说我值得一个机会,因为我这种厚脸皮有勇气敢在陌生的你们面前提这种不合理要求的人,应该是比较少见,值得了解的。
然后他们就笑,说好吧。
然后问了我一些问题后,双方简单了解了一下,就互留了双方电话,约定过几天去参加复试。
这俩人一个是外联部的副部长,一个是生活部的副部长,都是学长。
所以我很显然,直接加入了这个有200多成员的学生会大家庭。
我当时开玩笑,说我们学校上万人,我们部门才十来个人,咱们几乎也是万里挑一了。
。
我个性比较好,跟大家都比较谈得来。
会扯话题,会抬气氛。
当然了,后来学会怎么闭嘴,也是在学生会获得的宝贵财富,这里就不展开了。
。
插句题外话
学生会每个学校都有,他的会长大家要注意,包括各个部的部长,那都不是一般人。
这一点我是进去后才知道的。
一般大学学生会的会长,你可以以所在院校的校长级别来做参考。
学生会会长的亲戚里(一般是直系),一定有一个行政级别比校长低一点的人。不然他没法在学生会当会长。
比如一所正部级大学,其学生会会长父母最起码也得是厅级,或副厅,不能再低了。
学生会下的各个部门的部长,家里也是非富即贵。
但是,但是!
在副部长这个职务上,就不同了。
一般是办事能力比较强,经过社会锻炼,或者干脆就是部队出身的学生担任。
不一定要求家里有什么背景环境。
这一点
和社会上的公司、企业没什么不同。
一把手讲政治,二把手讲办事。
。
。
。
。
学生会赚钱的办法有以下几点:
。
我先插插插插插入
个题外话,
因为我是外联部,又跟生活部很熟(给他们副部长印象很深)
顺带提一嘴,生活部部长是个很漂亮的学姐。
所以生活部经查拉我去跟他们一起查寝。
。
赚钱方式:
基本赚钱1、卖票。一些明星来学校开演唱会,我们是有门票收入的,这里有部分给学校做场地费,剩下的都是我们的;
基本赚钱2、小卖部。我自己搜集整栋楼的瓶瓶罐罐,然后统一交给楼管阿姨,然后换取一些方便(通风报信,迟到晚归放我进去,仓库储存等),以此在我们楼里卖零食饮料。
卖的最好的是辣条,其次是可乐。赚的钱分出一点给同寝室的人,方便有的时候我不在,他们帮我卖。最后演变成大家一起入股,我作为发起人分到1/3(因为有我在,生活部查寝我都能提前收到通知
)。学校是不让学生在宿舍楼干这个的。
以上两种方式,完全能保证我的个人生活开销。我上大学的时候,家里人每月给我400生活费,其他都得我自己来。我也是在那时养成了节约的习惯。
我之前翻以前的帖子,我在11年的时候还说,我高中时的衣服当时都一直在穿,就可见一斑。
我没必要围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在10年前就发帖子埋伏笔。
俺那时还挺单纯的。
。
比较赚钱1:拉赞助。
学校组织的小部分活动,以及学生会自己组织的大部分活动,其经费都要学生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一部分。外联部就是负责出去化缘的。比如我们自己办了一个运动会,找步步高公司化缘了30万。其中10万用来组织,10万哼哼哼,剩下的10万就进了我们部门自己的小金库。这种事一般是会长、部长心有灵犀。
我为什么知道呢?
因为我是负责跑腿联系的。
比较赚钱2:我大二的时候,武汉的光谷(卤香广场)已经初具气候,于是我跟我几个表亲就想在那里搞一个快递站点。
当时找的是一家圆通,转让费3万,我们试着干了一周,发现不同。
快递太累,太费时间了,当时竞争也大。
于是干了不到一个月,我们就3.5万转出去了。
虽然不赚钱(转让费5000相当于是我们兄弟三个那一周的工资,因为营业费用都是月结,我们就干脆不要,全给下家了,方便快速转手)。但是我发现这里面有机会啊!
倒买倒卖什么的,最重要的事信息。
而我们学生会,多的就是信息!
。
信息转化来了
核心赚钱1:勤工俭学。
当时我们学校门口有一个电脑城。
于是我先通过暑假2个月的摆地摊(每周六周日的白天,城管允许商家在电脑城门口屋檐下摆摊卖产品),跟老板们混熟了,摸清了行业的基本套路和打法。
然后去跟学校谈,说我能提供勤工俭学的固定工作岗位。
学校说这不合适,你得让对方来跟我们谈。
我说,我就是店家。
学校说,那好。
我说,我只要贫困生,困难生,因为我经过两个月的工作,我发现这个是能赚到钱的。而且周日基本没课,大家周六课也不多,完全做得来。
接着就是什么赚钱啊,增加就业渠道啊,帮同学们减轻生活压力多锻炼啊,跟领导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
(现在回过头,就能看出来,我当时多单纯,多愣头青,当时纯粹是运气好碰到了个大度的领导)
然后领导让我找学生会的头,由学校牵头,学生会组织,我来对接。
。
具体是这么干:
1、发传单,每天25元(其实是30,因为我是店家,所以抽五元);
2、卖产品,主要是U盘,耳机,纯提成。主打是山寨的苹果shuffle,这个提成高(这些都是暴利。我当时耳机进来的时候是按斤算钱,山寨MP3进货价是60不到,出货价是230)。
3、每年开学季,就是电脑销售旺季。我们直接在学生会接待萌新的时候,把数码产品的传单发他们手上。
学生怕什么?怕吃亏。
但我们是学生会啊!在我们这里买,不光便宜,还省心(售后直接找我)。
我们只赚介绍费(一人200)和成套安装费(一人300),但是能保证不给你偷梁换柱:
比如有的人说我要买个XXX330的显卡,于是店家就给了他个XXX330i的显卡。
这种事我坚决不干(开玩笑,人的名树的影)。
虽然那时候,这个行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但是,我依然靠此赚了大约12万。
。
核心赚钱2:学费。
不要交学费,不要交学费,不要交学费。
重要的话说三遍(虽然这是歪门邪道)。
但是我诚心诚意的告诉大家,大学四年,你完全可以在最后毕业的时候再把学费缴齐!
学校不会为难你的!
这些钱我当时拿去炒股,尤其是06、07、08年。
通过学费和之前一直赚的钱,我投进股市,赚了大约10万。
当然,也是那段时候我学会了一些坏习惯,我大多认识的三教九流的朋友也是那时候接触到的。
主要是一起KTV唱歌喝酒吃饭等。
总之我最后反思,如果我当时稍微长点心眼省一点,估计还能多存不少。
就当交学费了。
这部分钱我最后存下来的,大约只有3万。
。
核心赚钱3:开旅馆。
没错,开旅馆。
我不是各个大学到处跑么,大二的时候我发现在流芳那里很多新校区,周边都是些民房。
于是我后来和当地其他学校的本校生联手,在他们学校门口租了一个农家土楼,花了1万多块简单装修出了五间房用来出租给学生。
我们当时戏称这个是“发射梦想的炮楼”。
那时候根本没人管。
什么公安消防物业,你在城中村民居里跟我说这?
嘿嘿,钻了空子。
那时候,好像还没有“民宿”这个词。
这事儿我牵头做的,但是我不管具体经营(就是收银,卫生有房东亲戚做,五间房卫生每个月给2000块)
我做了两年多接近三年,分到我头上大约赚了6万(寒暑假没生意)。
。
说句题外话,当时城中村有不少混子,找房东一定要找有实力的。
最好是支书或者村长这类人的亲戚。
怎么找?
你就经常去在大学门口做生意的当地人,随便聊聊,多打听打听,就说要租房子就可以了。
每顿饭问一家(反正也是要吃饭的嘛),多问几家,综合考虑。
。
总之,在我大学毕业后,我手上有20多万的现金,加一个“民宿”的部分股权及在电脑城的一节铺面。
(当时电脑城2楼一节0.7米的柜台,一个月租金3000元,那可是2006年)。
这两个我都在毕业后一年内转手了,又赚5万多。
而这接近30万的储蓄,就是我接下来一年中不上班到处旅游的底气。
我也通过旅游,认识了不少在某个阶段性人生中给了我很大启发的贵人。
不过
那就是另一个贴的故事了。
。
我讲完了,
请看在我码字不易的份上,
拉兄弟一把。。
哦,嘴滑了
是
大家有花的捧个花场,
有宝的捧个宝场。
本“总”在此谢过啦!
【混个脸熟】
【氨基酸浓汤】
就我工作以后接触到刚刚毕业出来的几个湖北大学生,个个都是人精。121总比他们只多不少。
中学同学年级前3名,一心奔着清华北大去的,大家也是这么认为的。这是我知道的。
后面的因为我没参加高考,所以几乎都是听说的。
结果高考出了状况,考砸了,被80名开外的学校录取,本人死活不干,要复读。
后来学校、家长死活说服她,最后还真去了那个东北的学校。
嘿,3年结束了,居然听说她考研到了清华计算机系,猛啊,真猛。那个时候跨校读研是很少的,难道那是相当的大呀。
看完这些不要以为是凡尔赛,跟楼主说的有关系的来了:
半年后,听说她居然当了清华研究生会的副主席,猛啊,真猛,真那什么什么什么猛!后来了解是咋回事儿呢,这就跟楼主类似了:自个儿跑到研究生会办公室自荐,也是一顿侃啦,一次不够两次,两次不够三次。
我去看过她一次,人家不冷不热的,我哪里吃这个啊,也就不理她了。后来出国了,去了加大麻,那个时候是一个流行的牛掰的选择。如今看来,可惜了。
同班同学,高考3次才进大学,也是异类。一般最多复读一次就一定可以搞定的。
后来他毕业分配到了北京,我才知道他读书没有花家里的钱,还像楼主一样挣钱了。我们是在以钱为此的年代中成长的,所以他还是一个异类。
这家伙干的就比较简单:摆地摊、各宿舍推销等等。他说那样干非常的赚钱,轻松的很。
121总多次提到周六上课的事。这在21世纪的大学是普遍情况吗? 我自己是90年代初的大学生,大一的时候还实行大小周制度,所以每隔两周有一个周六上课。大二开始国家实行五天工作制,周六就再也没有上课了。
学生会的规模问题。你们学校一万多人,学生会成员就有200人左右。你指的是校学生会就有这么多人,那规模太庞大了,我们学校比例好像没这么高。如果你把校学生会和系或学院学生会加一起,这比例就不高了。
121总真能折腾,佩服佩服。
原因是在基础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强行扩招的产物,教室,师资,设备都不足以在五天工作制的情况下满足教学任务,周六周天上课,上晚课就应运而生了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1、有的学校,他的老师(无论讲师或教授等),都有一些原因导致没法在周一到周五上课(比如有课题啊,有工作啊,有项目啊,等等等等)。
那么就会调整到周六或周日(或者周一到周五的晚上,这就很奇葩了)。
老师(大晚上的还要去上课)、学生(这大学生活和高中老师忽悠的不一样啊)、学校(不好管理啊)也不想的。
但没办法,转型期嘛。
。
2、一般来讲,重灾区是教育类(比如物理)和综合类(比如计算机),此外还有新专业(比如电子商务这个奇葩专业,从数据库到经济学,从C语言到专业英语,这你敢信?)
导致这个的原因也是因为扩招+产业化,具体怎么影响的又是屁啦帕拉一大串。
举例:新专业电子商务。大家都一窝蜂地开这个学科,但又确实不知道该教什么,于是把觉得能挨边的课都安排上,这又间接导致了师资力量不足。
。
3、除了这些,当时各个大学领导还有其他问题比较头疼:比如学分制怎么搞;比如怎么伺候好NB的教授(有项目有资金);比如怎么拿地(扩招了自然要扩建);比如怎么新开学科(开学科=多拿国家补贴,无论招生还是啥)。
。
综上,如果国家在激烈发展中需要面对内外的各种问题,那么大学也是。
摸着美国过河呗。
我所在的求学时期,周围对西方宣传偏听偏信的情况比较严重。
除了个别几位老师,比如前工厂书记的毛概老师,他是为数不多能理论联系实际,做到言之有物的老师之一。
。
多说一嘴,我当时去印刷厂做暑期工,就是我的这位老师介绍的。
那个厂震撼我的地方在于,我们国产设备肉眼可见的不如德国进口设备。
我们自己的印刷机印一会儿就满是油和纸混合的渣,德国的就很干净。
但是,
但是!
当时身边的师傅们都觉得,我们国产的一定会追上来,因为老师傅说,以前的更完蛋,现在比以前进步多了。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厂前身是国营单位的原因吧。虽然后面改制了,但新厂长人还不错,是真心想做实业的,接手后没做杀鸡取卵的事(比如拿了厂后故意破产,好卖地皮)。
我虽然只是个工人,但我瞧不起那种资本家。
我呸。
再插插插插插插插插句题外话:
铜版纸真TM重,那时都要人工搬啊!
。
我现在回帖都越来越长了,这不利于我骗花啊。
【混个脸熟】
【氨基酸浓汤】
不是所有人都有您这能力的。我读大学的时候,基本上就不知道怎么去赚钱,连想都没想过。 可见每个人能做的事,还有做事的能力也都不一样的。比如我老婆是通信研究生,人很聪明,但就是无论如何也学不会开车。
我在您这个帖子里说这些,是想说,对自己人宽容一点。
我们对自己人比对外人严厉得多。
比如彩礼,现在女的嫁人都要各种彩礼,要求男的买车买房,没爹没娘。临上车还要敲榨一个大红包。但是对老外,不管黑的白的,基本上都不会提。好多还倒贴。前段时间,还看见一个大学姑娘大着肚皮跪着求一个非洲黑人娶她。舆论对这个非洲黑人没啥指责。要换成国男搞大了姑娘的肚子,姑娘跪下求的话,这国男绝对被骂死。
还有前段时间出的复旦数学博士,因为没法续合同,暴起杀人的事。其实这位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人才了,不擅长教书,完全可以专心做研究,大学给他一份合同,保障他的生活,他的工资能有多高,能比十个在中国留学的黑叔叔和印度贱民花费还高吗? 给他提供一个单间宿舍,甚至是学生宿舍又有多困难? 给黑叔叔和印度贱民都能做到,为啥对中国人自己的人才反而做不到? 对本国自己这样一个数学人才,就高标准,严要求,对黑叔叔和印度贱民这样的,就好吃好喝,提供奖学金,提供单间住宿,提供空调,还要提供学伴,还没有任何要求。不管怎么看,这都不合理。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有些人就是不能适应这个社会,谋生困难。我们如果能对非洲人,印度人,都能这么大度,为什么不对自己人宽容一点, 能帮助就帮助一点呢。
更何况,那位虽然说话讨厌,有点酸,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么他想要的,也不过就是能吃饱而已。
做生意这个,总的来说北方人真的比不了南方人,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许家印是河南的。
不过,你学啥的?课业那么轻松?
贫困山区小镇上的干部家庭出身,但毕竟条件差,所以努力赚钱是安全感的必要条件!在武汉念大一还是大二时,把食堂楼上的空余用房向校方申请免费使用,开了间咖啡!赚了一年有人气后后干脆转包!坐地收钱。
课余接主持人单,2、300元一场收费。有一日给家本地上市公司做促销路演,这个活动有三十几场,她一盘算主持她自己来、其他大概多少钱,然后找组织方开出较低的收费,全拿下。大三大四开起广告营销公司,做促销路演!
佩服!
一般生意都比一楼差很多。
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多走几步爬楼梯。
当时你前女友能想到跟一楼搞差异化经营这招
是很厉害的。
。
我当时就没想到这一点。
还差异化,
我那时一看到二楼人气不行,
就一个想法:
哦,不行,没搞头的,别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