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书笔记?三野战史1 -- 苍野

  • 共: 💬 42 🌺 178
这个笑话又好多版本,

我听过的是张宗昌的,还有韩省长。

杜长官待援

问题是待谁来援啊?两淮战场上已经没有部队,不能指望黄维来援他吧,难道指望华北傅作义、华中白崇禧来援么?他们要能一路杀过来,估计早把TG给灭了,也不至于等到今天啊。搞不明白他怎么想的

那个“气病”的是

82师师长钟贤文,好像还带上“忧急交加”,该师的副政委龙飞虎就更绝-“断送了那么多的人,还让我们、、、”,亏他还当过中央领导的警卫员。鲜明对比的是人死尸不仆的孙云秀,真的汉子。

因为解放军的工事早就做在了人民心里!
主要是指望武汉

杜长官当时也是乱了方寸,说是要西安、武汉部队来给他解围。

武汉倒是不无可能,如宋希濂兵团等,华中部队走长江水路到浦口,再沿津浦路经蚌埠和李、刘邓部队再一起北上----但是被白长官给扣住了

西安就是搞笑了,陇海线已经被共军卡得死死,怎么过得来。

实质就是杜长官已经绝望

宝推得宝,老铁真好
打上海损失太大,我爷爷所在的团因为是先锋,千余人

被打成了十位数,基本上只剩下医生和护士了,当然还有被上面严令不得使用的炮兵。

华中部队撤到山东...

有一次改善伙食...

包水饺...面肉发到班里...

南方兵不会包...弄成面皮与肉馅一起煮...

山东兵进了上海也出洋相...

我姨夫进驻一楼房...

不到半天就看到警卫员的帽子没聊...

原来警卫员内急...也问聊卫生间在哪儿...

但他看到那马桶实在是干净...不敢用...

结果...拉到帽子里...扔到楼下去聊...

历史空白处

粟裕的回忆录,大仗小仗写得很细,却偏偏没写淮海,一叹。

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怨天尤人,死了也是个糊涂鬼

五十多年后,这批老军官和晚辈闲话的时候,从杜长官的计划

到下雪之间,受命出征援黄失败撤归徐州仓皇出逃四面楚歌……

全部消失,只剩下如果不下雪我们不会输的唠叨。不知是年纪

老了脑筋短路,还是存心误导? 同情其遭遇,BS其YY。

共军有没有重兵被包围而突不出来的?

万人以上规模的就没有了吧。国军就是战斗意志和组织的差,谁也不愿意为别人杀开血路和做掩护。到那地步后,再增加20万部队也不过是增加点豆腐渣,TG照样能咽下去。

西路军,金门,180
那孙团长明显是战略错误、战斗勇敢,一勇夫耳
我姨父是内蒙古人,四野的排长,南下到江西

和一战友见到大街上有人卖柚子,大为惊讶:见到买的,见到卖的,没有看到吃的,这咋吃呢?观察了半天,决定跟一老乡,看看怎么吃,下一个买的人是女的,于是两个大老爷们跟上了,那女老乡发现了,快步走,这里快步追,最后跑起来了,这里也跑,人家咣当跑进家了,不敢追了,部队纪律严,不能进老乡家。

两人商量着,这东西还是买一个自己尝尝,买回来一个,搁桌上,先洗洗,然后开啃,真是难吃,很涩,这肯定不对哇。

看见里面的薄皮了,原来是这个,再啃,很苦,也不对哇。

房东大娘进来了,说:哦,你们在吃youzhi啊,这个不是这样吃滴。。。。。。。。。。

然后,味道还不错

180师是栽在联合国军手里的,金门杀开血路也没地去,

西路军该算。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