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击碎和升华---科技和社会一波三折的互动故事(上) -- 史文恭

共:💬70 🌺47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击碎和升华---科技和社会一波三折的互动故事(上)

人都说现实比小说要精彩的多,但我没想到冷冰冰的科技和五花八门的生活结合时能出来这么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

前一阵,碰到了大学同学老纪,好久不见,一起吃了顿饭,喝了重逢酒。听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老同学是做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这十多年来,他的行业潮起潮涌,锻炼出一副平淡的心境,不过说起这个故事,他还是忍不住感慨:

十多年前,他到了南方一个城市,给某个公司做了一个太阳能电动出租车充电站技术方案。这个方案从光伏发电的本专业来说,并不复杂。但这个城市的出租车行业却很特别---因为,这个城市的出租车牌照是属于个人的,而且价格很贵,当时一辆带牌照的出租车在当地转让的价格能到130-140万。

“怎么会这么贵?“我问了一句。

“是啊,我当时也奇怪,后来知道,这个城市的出租车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他们的车主是不开车的,都是分包给外来人员开,而且由于这个城市经济非常发达,分包出租车的还能把每个月的活分成3个班次,(早班,中班和晚班)分别包给三个司机。而大体上,出租车车主每个月能收到1万块上下的租金,刨去车辆保险,年审,大修等等费用,一年一辆出租车能净收入10万元左右。----你看,倒推一下就知道,当地一辆出租车转让价格到140万很正常,因为作为一项投资,年收益率到7%以上了。”

“那这个城市的出租车数量有多少呢?”

“我那时候拿到的数据,大概3400辆不到,那个城市算国内二线吧,城区并不大,但出租车的业务量很大。当时我们做项目设计时调查,在这个城市,大概有近1万5千外来的司机在开出租车,加上这些司机的家人等等,据说能上4、5万人。嗯,打个比方,就好像有5万的利物浦人拖家带口地来伦敦开出租车。。。,”

“那可算得上一个不小的产业了---”

“当然,大概出租车车主一年收到的租金就有4个多亿,而这小两万的司机,年平均开车收入在6-8万,整个行业,那时候算起来有20多亿的规模。----那时在当地,家里有一辆出租车就算是一个小产业了,轻松进小康啊。-----其实,我干的那个项目,投资方就是想用太阳能发电的概念,搞一些电动出租车牌照。-----不过没搞成,10年前的光伏成本和电动出租车的技术都还需要提高。”

“噢,那也是很平常啊,?”

“哈,你知道5年前,这个城市的出租车转让价格从130多万变成多少了?”

“多少?”

“连车带牌照,28万左右。”

“跌了80%?!”

“是啊,没想到吧?”

“这就是你的故事?”

“呵呵,这是故事的第一个波折。大概5年前,由于网约车,这个城市的出租车行业被彻底的击碎了。”

“是因为网约车的价格优势吧?”

“不,这是科技的力量。”老纪伸出食指冲我晃了晃,------“原先我去做项目的时候,很奇怪这个城市,为什么出租车的司机都是一个地方来的,外地来这个容易理解,出租车司机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累的活,精神高度紧张,饮食没有规律,夜班必须熬夜,几乎没有节假日。所以本地人吃不了这个苦。但都是外来司机一个地方来的,这个很奇怪,难道,除了‘利物浦’,‘曼彻斯特’的人就在‘伦敦’开不了出租车?----而这一次,网约车击碎了”伦敦“出租车行业后,我打听了下,才明白了道理。----原来,以前在一个城市开出租车实际是一个技术活,因为第一你不认路,第二你接不到活,----外地司机到一个陌生城市,是很难在短时间找到地址的,你比如一个天津司机到北京,天安门也许他能知道,但南长街他可能就没听说,事实上”南长街“并不是一条长街,而是天安门附近一条小巷。---所以,为什么‘伦敦’开出租车的都是‘利物浦’的,因为这些一个地方来的司机都是亲戚关系,新来的司机可以向他的长辈问路。于是上手就快很多了。再一个,接单也是同样道理,开夜班的司机必须知道,哪些夜店的生意比较好,而且最来钱的,是接一些‘伦敦’郊县的年轻人去城里过夜生活,这样路程远又简单。---但这些单子,需要有线索,知道一般的从郊县到市中心的出租车集合点。-----这些,以前在”伦敦“的出租车行业都算得上商业秘密的。----”

“啊,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现在网约车有导航了,而且又是系统派单,所以新手的司机上手就没有前面说的两个困难-----”

“呃,聪明,但其实还不止于此,你要看到大的背景,那就是首先要有智能手机的普及,无论在司机这一方,还是乘客这一方,同时要加上4G通讯的广泛运用,不然你用智能手机叫车,网速不行还是没办法,第三,还要有电子支付,没有支付宝啊,微信支付啊,靠现金交易,司机就可以和乘客串通起来,黑掉网约车平台的”中间费“,最后,网约车平台本身要能够支持成千上万辆出租车实时运行,这本身也是软件系统的一大能力提升。”

“也就是说,是一个体系的碾压。”

“是的,把当地出租车产业整个地颠覆了。 当然,还要加上两个,一是当地政府政策放开了出租车市场,允许网约车进入,这就让一大批原来开出租车的司机从打工变成了创业,---很多人买了自己的车开网约车,一年就把买车的钱挣回了;另一个就是网约车企业推广期间的大补贴,让乘客和司机都挣了不少钱,也在一时间让社会上大批私家车司机进入网约车产业,---然后,突然间,当地的出租车行业雪崩了。”

“这科技的潮头打过来,是老产业没法抵挡的啊----”

“哈哈,其实这还是第一波,-----刚刚说的是5年前的老黄历,前两个月刚好见了咱们学校的老学长赵师兄,听他说了一个故事,人家那才是科技的大潮头啊,”

“啊,还有故事?“

“当然,赵师兄你也知道,是汽车专业的博士,他现在带一个团队做无人自动驾驶,按他的说法,进度差不多是怀胎6月了。----我原来听了以为无人驾驶算不得什么新技术,谷歌,苹果,华为,百度,大家都在做。没看出什么新意。----和他聊过了,才知道,这技术落地的时候,出租车行业又要被碾压一次了。”

“都给人家跳水80%了,还能碾压什么啊?”

“是啊,我当时也奇怪,然后赵师兄给我一算账,就清楚了。他说,在无人自动驾驶技术拿到上路许可后,马上就会到量产无人驾驶出租车的阶段,到那时候,你知道那时候他们出租车成本要多少吗?”

“不知道,---“

“大概每公里人民币2毛,如果按照现在出租车起步价10元,每公里1块2 的话,你自己算,这是什么幅度的碾压?”

“这,这个成本怎么可能?“

“是啊,我也大吃一惊,赵博士给算了,他说,第一以后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一定是量产的只有两个给乘客座位的小型电动车。这种小车本身成本就不高,加上各种传感器和通讯费用,整车,量产后,不会高于人民币2万,---你想,无人驾驶,油门啊,刹车啊,方向盘啊,都可以不用了。整个汽车前排都去掉。这个造车成本和原先的车型概念就不一样了。“

“那要是4个乘客呢?“

“简单啊,为了量产,定型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就是两座,要是一个单来4个乘客,那平台就派两辆车啊,。。。“

“哦,这样看起来靠谱多了,车价就算2万,一般出租车行驶寿命内里程至少30万公里,加上维修,运营啊等等费用,只要一个城市里,有上千辆这种出租车,计算车辆折旧大概一公里1毛足够了。然后这种小电动车耗电肯定便宜,又大多是市内开,每公里合计电价也就是1毛吧。 那加起来确实一公里行驶成本就2毛左右。“

“是啊,另外这种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派单、计费平台完全可以在原有网约车上升级。大部分研发费用都可以省下了。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构想,在目前的成本基础上,还能增加收入!“

“这都比现行出租车的单价能打个两折了,他们还有招?“

“是啊,这就是如今互联网思维的恐怖地方,因为是无人驾驶的出租车,车辆的调配可以远程控制,在一个城市里,不同区域的出租车分布可以按照以往网约车的大数据结果根据实时气候、交通情况最优化配置。按照赵博士的说法,如果以后每个城市全都改用了无人驾驶的出租车,那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行将大大优化。----而且,他们这么低的运行成本,都可以和地铁票竞争了,你想,以后要是上班打车通勤,价格和地铁差不多,又是点对点从家直接送到单位,路上还能打个盹,这样的竞争力有多吓人?“

“不是,这就差不多是席卷整个公共交通了?“

“你说对了,赵博士的团队不仅瞄着公共交通的客运,他们还看上了“货运”,----“

“喂喂,这种两个座位的小车,还能搞什么货运?“

“没想到吧,他们瞄着的,不是那些大件的货,而是网购的快递。就算是小车,也还有5、600升的后备箱,而他们这种脱胎于网约车的互联网企业和网购企业本来就是同源,把快递单按照区域整合后分包给无人驾驶出租车,-----上网购的快递不像外卖,只要延迟没有超过一天,就没问题。这么一来,让这些无人驾驶的出租车在顺路做快递的活,整体可行性就站住了。----无非是在后备箱的开口上,做点机械设计,让货物装卸方便一点,另外加一个货物离车后的电子记录,比如外箱的条形码和车子上的刷玛器配合下就行了。---总之,衣食住行,赵博士的项目最终落地之日,就是市内交通翻天覆地的开始!“

说到这儿,老纪终于停了下来,抿了口酒,脸上的得意让我怀疑,当初他听赵博士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一定也是我现在一副合不拢嘴的神情。这一刻,是他讲故事的人享受时刻,而他的故事也值得这一份享受,于是,像于谦老师一样,我谄媚地一笑,----

“两次出租车行业的革命都要您老见证了,话说,现在这世界的变化也真快了?“

“哈哈,这就是“科技改变生活”,真正改变世界的,就是我们理科生!”

杯碰在一起,芳香四溢。

“然而,”老纪呲了下牙,“故事还没完呢,----”

通宝推:一着,方恨少,老调重弹,独立寒秋HK,尚儒,slkpower,须弥一芥,海峰,清风居士,辣椒,柴门夜归,小泽珍珠,红军迷,三笑,蓝鸟,醉寺,盲人摸象,MaverickZ,领班军机,桥上,普鲁托,唐家山,钓者任公子,胡一刀,jhjdylj,GWA,尖石,铁手,陈王奋起,审度,脑袋,ton,
家园 一点随想

头脑有点乱,轻拍。

本来想说货运有先天障碍,地方不会给你这种便宜的,不然国内物流也不会这么贵了。也要进行新型路网建设,地下或者开放部分低空(当然这个基本不可能)。但后来想到的是……人口会显得多余。又想到前两年看到的驴车,真的是两个世界了。

然后回到正题。可能是废话,但是很想知道:

调度如何实现?独立路网运行?能否全权控制?问题如何响应?需求预测靠谱?是否放弃隐私?

假如乘客没有控制权,谁来负责?假如乘客改变想法,如何调度?假如渡让部分控制权,比如手动应急处理,或者只是提供异常提醒和逃生工具,如何在路网调度中实现?(这里是说提供逃生口和弹射或者气球之类的东西,但是密集路网等于只有低空可以操作,不然会装车。另一方面,过于密集,一辆车出问题会引起整体车辆问题。因此必须过可靠性测试,还要路面安排本身预留空间。诸如此类)

送快递的话,进出投放点呢?会不会对现有小区造成影响?是否需要每个小区的具体数据进而干涉隐私?储物柜怎么管理?怎么避免损失……感觉这个设计就像是把供应链反过来做,算法解决了吗……

还有车辆充电呢?电网建设与占地呢……好吧这些就是没话找话了。

感觉这个项目会被地方政府折腾没了,除非是新区。

家园 楼主说的是苏州吧。

楼主说的是苏州吧。

网约车说到底还是起到了解决了就业问题的作用,所以国家是默许的,原来的出租车牌照多少在不同城市都有地方垄断。

但是自动驾驶推广到出租车,我觉得不会那么快,毕竟就业问题摆在那里,而且自动驾驶直接上路还存在很多法律法规的社会问题。

我个人认为雄安会一上来全部是自动驾驶,几个大城市会现在一些封闭的科技园区试行自动驾驶。

家园 啊,确认了,不是苏州。。

据说那地方地皮太贵,舍不得搞太阳能电站。。

家园 您已经很深入了。。。

下一篇里,可能有部分内容可以回答您的部分猜想。。哈哈

家园 听着像宁波

老婆的舅舅是出租车司机

就在网约车兴起之前,卖了市区的一套房,投入所有积蓄,买了出租车牌照

后续,史妹妹写的很清楚了....

现在亲戚们都这么说:人的财运是有数的

家园 只能说一句话,真棒!这是科技的真谛,资本碾压是附带的
家园 无责任猜想会不会是厦门
家园 谢谢。很期待。
家园 你觉得人命关天是乘客的想法,但无人车的车主不是乘客是资本家啊

乘客不过是无人车的短期租客。资本家只考虑风险,成本转移和资本流动性。智能拼单,起步一公里免费的车,90%的人会抢着坐,能拉到风投融资就够了。烧三年风投的钱,上市完结就是有良心的企业了。

家园 搞不好也许是一个半人的私家车为主

另外,南长街可不是小巷子,传两张百度地图实景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是在南长街南口内向南看,口外是长安街,可看到人大会堂西侧。

下图是南长街北口向东南看,右边的街道是南长街,左边的街道尽头是西华门,此南长街北口向北是北长街,向西是中南海。

通宝推:史文恭,
家园 如果只是骗风投,那也太可怕了

资本家也要想的,不然谁敢尝试……至少要给个说服大家的理由。上个保险也行啊。

安全认证、调度中心、算法模型……门槛高、周期长、投入大。路网、车站、变电站……还有这些的土地产权,没有地方政府支持不可能做到。只有生产线和供应链“简单”,改下就行。有实力走完认证流程并做好配套基建的,很难相信只是用来骗风投的。

如果是真的,那也太可怕了。

又及:之前想厦门,是因为有路段,而且是车路协同+实时响应的方案……还有地方采购的公告(CCGP有各地区采购无人驾驶车的公告可以参考普及程度)。可以说是政府出手,不考虑安全是不可能的。无锡之类,则有测试中的半开放道路可以使用。作为半测试项目运营也未尝不可。现在这么看似乎不是了……

家园 智能驾驶和智能物流

目前最热门的产业方向之一啊

据说雄安的地下管廊规划有专门的智能物流通道。感觉这才算是从城市配送点到小区的最终解决方案。至于小区配送点到家,无人驾驶感觉性价比不高、实际意义不大啊。

而智能驾驶,还是应该搞车路协同,需要先制定对“路”的标准。不难单靠智能汽车难度大了点。

家园 连苏州都不是,更不可能是厦门

因为厦门的地价比苏州还贵

家园 南京

宁波的出租车司机应该是盐城一带的

南京的出租车司机是蚌埠一带的吧?

十年没去过外地,有点记不清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