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老实说,我们是不是被很多的突破忽悠得过了 -- jent
讲三件事。
1,昨天看了昨天刘鹤主持的会议。讲到14五,“会议还专题讨论了面向后摩尔时代的集成电路潜在颠覆性技术”。正好今天公司内部会议,就顺带问了下做报告的:你对后摩尔时代的技术发展有何想法。回答很实在:a,目前的技术在推动业界往更小的scale走,未来十余年持续推动。b,与更小的线宽同样重要并对技术挑战的,还包括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精确度。c,摩尔定律到头已经被持续地说了很多(很多)年了。我们主要为客户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不管是预研,是做prototype,做产品还是不断地升级产品。。。
2,今天是国际光日。国内外很多会议,报告。国内的,当然免不了当红的量子光学的讲座,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量子传感。。。正好去年年底公司内部有过评估,是过去5年的一个专门的量子小组的一个总结报告。结论是,工程化产品化市场化等等都先放一边吧。至少从纳米到微米到毫米到大尺度工业测量等等领域,目前几乎没有值得我们去开拓的地方。留意,关注学术圈的进展即可。
3,今天读到一篇报导。摘取其中一段话:“美国硅谷通过斯坦福实验室引领的创新是全世界公认的最高境界,很长时间创新是美国人在定义,这个定义影响了中国数十年,直到今天依然被视为主流的创新模式(成果转化)。
但中国的科研系统与美国不是一回事,高度行政化的科研板块与市场化的企业联结存在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使得转化变成了一件极为低效率的事情,成果转化在中国实际上是一个失败的制度安排(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没有人承认这一点,因为这牵涉到太大的利益格局)。
深圳因为没有传统的科研系统存在,创新被作为经济活动安排在企业中进行。。。华为、中兴最初都是从代理开始,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了解到它的性能、市场机会,然后尝试自己做制造,为把产品做得更好一点开始做一些研发,能力不够时通过产学研合作来实现这些技术,逐步形成自己的研发体系。。。都是从奴隶到将军,从产业链的低端慢慢爬上来成为国际一流公司,很少有通过某一项技术一夜暴富的案例。这意味着一个残酷的事实:中国一线技术公司的进化其实跟国家的科研布局没有太大关系(除了人才供给),跟科研系统年复一年的“科技突破”没啥关系,这种现象我们在其他城市也能够看到。”
好吧。我承认我不是一只喜鹊。只不过把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了下来给人看而已。
3里边还有一段扎心的话:“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是处在跟随、模仿的阶段,这意味着中国企业介入的行业,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知识产权的布局,我们不得不从产业链的末端开始逐步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政府的制度创新和企业的管理创新都比技术实现来得更为迫切。
我们被中国式的技术突破忽悠得太久了,当一个领域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布局完成之后,我们在某个节点、某些性能、某些指标上的突破对产业的发展其实帮助不大,中国创新管理部门沉醉于技术实现本身,造成资源配置很大浪费。”
原文在这里可读:
https://mp.weixin.qq.com/s/dqh6PYUGQIUPjpqdIU25bA
嗯,算一家之言吧。
听人介绍过RISC-V,说是有行业前途。我一些也不懂,请教。
谢谢你
好!
华为怎么办?下一个华为怎么办?下下一个华为怎么办?
不搞,有路吗?
也许在传统领域会重要些,在锂电池这种相对比较新的领域,索尼从80年代就开始布局锂电池,90年代初拿出了第一个成熟的锂电池,当时跟索尼竞争的是贝尔实验室,结果30年后这两家在行业内都没影了。。。
见多了高校研究所的突破,其实对于实际生产没啥意义。能够量产的技术突破,大部分都是企业内部完成的。可以这么说,把经费投给内部研发,也比投给高校有意义,除非是捐赠。
所谓搞科研的都是作坊化工作,以发论文为导向,没有考虑大规模量产的可能的东西,一旦产业化百分之九十九会死的。
三次都被反诉,最后不是双方和解就是Sony败诉。专利战略在发展比较快的领域用处不大,往往自己精心设计的路径陷阱,被新技术绕过去了,对手反而给自己设了专利陷阱。
另外专利战略法律费用太过昂贵,很多大公司都吃不消,我干过的好几家公司不得不内部搞一个科技委员会,给专利申请排上次序,经费人手不够就放弃。我的好几个专利 最后都被拖黄了。
如果只是设计,没有问题,华为已经为我们展示了,芯片设计上已经是一流水平了。
问题在于制造,尤其是先进制程和材料,如果这些不解决,都是会被美国人一纸禁令就拍死。
应该增强企业的研发势力和自身能力。
所谓托拉斯?
我就做了快一年。
在中科院和国内一般高校都呆过。
有些基础科研领域,如有机化学,我们总体上来说已经与美国比较接近了。
但原创性的工作/跟踪性、一般性的工作相比,比例还是比较小。
普通高校里混日子的老师有不少。
这个事,要么上海南京,要么北京东北。四川湖北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