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桂月大反覆——丙辰丁酉28天序时记事 -- 老老狐狸
林聂没什么,林垮台,大家都扔几块砖而已。
国初总参聂正(代)粟副,关系不佳。
聂被主席批评,被责成写检查,一将得知连夜给主席写了一份报告,先说总参工作没做好,我也有责任。然后全面检讨了总参工作的不足。
主席还在气头上,批转了粟裕报告给包括聂在内的全体军委委员。
后来聂调离,粟接任总长。
聂认为粟搞他,粟认为问心无愧。
这是真不懂事儿啊还是脸皮厚啊。
高新曾向包括陈云二儿子陈方的朋友等几名内部人士求证过此事,邓小平当时坚持所谓的“不杀江青不足以平民愤”,并以“著名民主党派代表”屈武的一封给中共中央的“主杀信”为例,对此,政治局里议来议去。
陈方的朋友说,徐向前是第一个提出反对邓小平判江青死刑意见的人,陈云也坚决反对,继而又有胡耀邦等人相继表态“刀下留人”。最终决定将江青和张春桥判处死缓,用“刀下留人”否定了邓小平和另外几个主杀派的意见。
自己一朵花,别人豆腐渣。他未必一定有坑别人的想法,但当事人的感受大概是有点坑。
至于粟裕的支持者说粟裕是主动和聂帅分担责任,好心被聂帅当驴肝肺了,那是有点厚脸皮。
后来聂批粟是个人主义者,陈毅说粟争功诿过。粟裕是真觉得很委屈,他自认是问心无愧的。
就是古代的言官,风闻奏事,骂骂人,没啥实权,按说不至于让华感到地位不保非要搞掉。
还是:我们早动手好了
不知道是那句,也许纯粹是谣传
但你以为这四位安于当时“没啥实权”的现状肯定是错的
还是据说呀,四人帮的内阁名单都拟好了,乔冠华就是因为在名单上被牵连的
他们主持组阁,华往哪里放?当傀儡么
计划由高担任委员会主任。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中央计划委员会把全国经济工作管理权从国务院划拨走了,国务院管理的只有国防部外交部文化部教育部等少数部委了。怎么能让一些人不认为高“反周”呢?
他也没准不是真人的对手。华如果真的“照过去方针办”,不给老干部们平反回到中央委员会、政治局的机会,老干部们一把年纪了,能折腾出什么来?
那是毛给他留下的护身符。四人帮和文革的那些造反派确实没有多少实际能力,但他们有找事的能力,这个是对老干部最有威力的制约。为什么?因为老干部年龄大了,革命后需要谋点私利,因为时间不等人。一旦华把四人帮抓了,那么就意味着自己名不正言不顺,只能是依靠老干部,而老干部要谋私利,根本就不想再有一个华,利益不同。华是要接着做下去,而老干部是要捞一把,利益也是对立的,所以华只能是下台。逻辑就是这么清晰,再议论别的什么都是扯淡。
华最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邓拉出来斩首示众,杀一大批死不的老干部,然后启用一批愿意做事的老干部,让四人帮尽监督之责。这也许是最好的结果。
但是四人帮实在的太不中用了,尤其是王洪文,让他点名八大军区司令,结果没有人应声。然后是周点名,他们都答应。
这个事,其实就是一个立威的事,点到谁不应声,当场一枪崩了,王就能做主席,事实上他没有那个胆量。即使你把手枪摆桌子上,那么帮子善于察言观色的司令们会比着答应的快,真有人装逼,当场崩到第三个,会有人答应。
所以历史不能假设,现在说也就是闲着也是闲着。
那么又有几位领导夫人的资历够看呢? 江可是在革命低潮时去的延安, 又陪同主席转战陕北, 转战陕北时炮弹追着他们跑, 还不算共生死?
陈云我从来就不相信,这家伙从来就是个抢功诿过的好手。
陈云号称支持抗美援朝,薄一波说他没有,陈云就说他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人才,我也可以理解为,毛生前最后时刻把邓又打倒但是不杀,那是为继任者留着斩杀立威用的。如果华不是抓四人帮,而是上台后斩杀邓小平,再启用一大批老干部,效果肯定比邓胡乱搞要好一万倍。
粟裕没参加过延安整风。这对他造成了两个不利影响。于公,思想上有点跟不上;于私,人家学习、吵架、一起玩耍的过程中互相熟悉个性,他是既没熟悉也没被别人熟悉。别人彼此有工作关系也有私交,他只有工作关系。
如果说回延安参加整风,比他官大的和与他同级的没回延安的很多。
只说整风的话,黄花塘他也在.。
粟裕是能力很强的将领,在华东,一方面陈毅比较宽大,又是用人之际,另一方面饶陈存在深刻矛盾,饶一直有踢走陈毅的想法,因此粟裕是很被双方包容的。那时和他有问题的是诸将,上面是包容支持他的,尽管陈毅也有不痛快。
到了中央,主席看重,少奇拉拢,粟裕的自我感觉没有变化。在总参,聂觉得不被粟裕尊重,而粟显然看不上聂,聂确实也没有陈毅的气象万千。
在双方积怨的背景下,聂被毛周要求写检查,粟就借机爆发一下,在聂看来是落井下石,在粟看是实话实说。而结果是粟赢了,后来的彭粟冲突的根子就埋下了。
当时体制是国防部领导总参,粟裕要求总参和国防部分工,而且总参获得较国防部更多职权,陈赓曾经劝他:彭主持军委,怎么说他也是你的领导,你何苦要争。粟裕答:我不是给我自己争权,是给总参争权。
58年别人不说,主席的评价比较公道:粟裕太骄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