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载加评论:1967年长沙知青大逃亡事件始末 -- 副将

共:💬220 🌺1461 🌵8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作为农家子弟,

我真的很想骂脏话。

知识青年可回城,可以招工、顶职。农民的儿子绝大多数只能一辈子呆在农村。俺还算争气,考上大学,跳出了农门。老家一母亲对儿子说,跳出农门,哪怕扫茅厕都行。这句话道出了农民无尽的心酸。我爷爷去逝早,奶奶改嫁,家境贫寒,叔叔28岁还娶不上老婆。奶奶改嫁后无子女,继爷爷退休,奋力挡住继爷爷的子女,将顶职指标给了我叔叔,我叔叔立马娶妻,而且是本地很优秀的女孩子。

另一个例子是我同事,他家属“半边户”(就是父母一方工人,一方农民,一般都是父亲工人),他说在农村时,在当地他家最好,十岁时到县城读书,发现 自家成了最差的那档了。

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城乡的差别。楼下有人说卖惨,没错,知识分子、知青还可卖卖惨,农民连卖惨的地方都没有,只有默默地忍受并吞下。

通宝推:方恨少,呆头呆脑,鱼与渔语,
家园 此事不能说得太细

以前我说过类似话,说当年我老家绝大部分农民都无法入城,结果被左派河友批评说是挑动群众斗群众,唉。。。。。

家园 粮食如果不是70年代搞的杂交水稻,杂交小麦,杂交谷子

杂交玉米的研究,还有一系列化工建设,80年代照样还得像过去一样紧巴巴过日子。

没有良种带来的一倍多的增产,一季稻产量抵得上过去三季稻,哪能腾出耕地种其他东西?

当年简单觉得一分地就吃饱了可以理解。那么多年过去了,还把过去的水利化肥建设,良种研究,粮价上涨,进口粮食都华丽地无视了,那不是蠢就是坏。

家园 看到这个想起一串数字和当年大仁政小仁政的讨论

1965年全国企业总数是15.8万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4.6万个,集体所有制的11.2万个;到了 1979年企业总数就达到35.5万个,是原来的2.25倍。其中全民8.4万个,集体27.1万体,分别是原来的1.83倍和2.42倍。而且企业规模普遍扩大,其中大中型企业有4500个。全国职工总数近一亿人(9967万人,其中全民制7693万人、集体制2274万人),比1965年的4965万人(其中全民3738万人、集体1227万人)增长70%以上。

  这时中国基本上建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1952年,中国工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就颠倒过来了,工业占72%,农业占28%了。

对比一下,65年全国人口7.4542亿,75年9.242亿人。光是新增人口就远超全国职工总数。

底子就那么薄,面对这新中国的婴儿潮,怎么办呢?

通宝推:东海后学,老老狐狸,acton,
家园 你是说八十年代应该再次搞一次下乡,把城市青年疏散去农村?

其一减少城市压力

你觉得当时农村粮食不短缺?

其二为农村发展添砖盖瓦

你觉得当时农村缺劳力?

其三更快的让工业发展

能解释一下把城市青年再次下放农村后,如何更快地发展工业吗?

通宝推:淡淡忧伤,
家园 好奇问一下,52年那6%是第三产业吗?

1952年,中国工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就颠倒过来了,工业占72%,农业占28%了。

还有为什么75年,第三产业没有了?是那时不统计吗?

家园 花这个真大师是伟大的事业造就的,而伟大的事业是历史造就的
家园 河里有老广的闲聊GDP系列,可以去看一下

我们过去用的是苏式的统计体系,只统计工农业总产值。不像GDP统计那样统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我们统计体系转为GDP体系则是90年代才干的事情了。毛时代的GDP数据都是从90年代的数字往前倒推的。

剩余的6%可能是一些手工业之类的杂项了。

家园 海峰,给你推荐一本书《天道》,周惠写的

看完之后,能知道他们这些被打为右派的人,文革被打倒的那些人,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会有大致的轮廓。

家园 你不会又来割裂前后三十年吧

按你所说...后面的改革没必要...是不?

看了你的这些话...太面熟了...

对此...我能不理会吗?

家园 脑洞太清奇啊。现在大学每年招多少人?得有七、八百万吧

这其中城里孩子算四百万不多吧?这么多人下农村住一年,谁来操持?河里有基层干部已经在喊不堪重负了。借别人话说一句,制定政策得考虑基层可操作性。

维持社会稳定不是一句空话。这四百万城里孩子在乡下哪怕有 1% 出点儿啥事儿,就是四万个家庭不能安稳。

城里孩子去下乡一年算锻炼,那从农村考上大学的那三百多万算啥?待在家里白等一年?

这些孩子这一年里谁来督促检查他们的学习?荒废一年再进大学重新补课?

家园 谢了。我知道统计口径“接轨”这事,但不清楚之前大概咋整的
家园 改革也要看怎么改,像80年代一刀切分地后遗症实在太大了

我比较赞同杨易辰回忆录里面的说法,阳关道和独木桥一起走,而不是大家一起走独木桥,不换思想就换人。

家园 改开已是一个阶段的总结时期...

大家都会有看法...表达意见...

过十亿人...会有十亿数的意见...

但都不是决策意见...只是民主表达...

决策意见就是集中制...执行...

要看到习时期的那些动作...轻重缓急...敲山震虎...一步步解决问题...

至今...我没看到他的烂尾工程...

文革不要否定...它的作用就是唤醒了民族的免疫能力...正反两个方面的样板...亦使我们能够继续革命...

同样...改开也是否定不了的...它使我们的肌体更强壮...头脑更清醒...后面嘛...继续看...

一个人的前后60年或70年...能割裂吗?

一个人总要有点自信...没自信...活的太阴暗了吧...

通宝推:燕人,
家园 农村缺粮,但人饿不死.

话说这逻辑看不懂吗?

城市就业岗位不足,没有工作分配给这些待业青年,难道就继续让他们待业在城市里白吃饭,还是让他们饿死?下放到农村,可能吃糠喝稀,但至少有劳动付出,有收获,同时,城市青年在当时农民眼里几乎都是知识分子,能积极的参与农业事务,提高农村的认知水平,最起码,给农村学校当老师绰绰有余.城市少了这些吃白饭的,变相的有更多的资源发展工业啊.

现实的情况是,知青回城,城市青年全部安排进国家单位,农村取消合作社,再次回到千年以来的传统,小农经济.各自内卷,历史开始倒退.城市里工业发展停滞,国企臃肿不堪,结果是国企倒闭,工人大下岗.农村分产到户,公社拆分,大伙分家产,农业机械各分一个零件,结果就是各级政府变本加厉摊牌,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