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鸦片战争胜负论英雄,林则徐史观的发明或发现 -- 用心荐华
不过只杀了十三人这个应该远远不止。
当然,你可以说,不仅仅是一场民族革命。
我和你讨论就结束了。
我的看法是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关于反帝,毛泽东的定性:“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中国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为清朝是帝国主义的走狗”
关于反封建,毛泽东的定性:“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所以我们说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关于辛亥革命的教训,毛泽东的提法:“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纲领,没有广泛地发动和组织可以依靠的人民大众的力量”
辛亥之后的民国,满清签订的赔款照样继续陪,租界也照旧存在,海关也继续是英国人把持。。。
这里我们不是在讨论“辛亥革命”。
我们的讨论开始于:清朝的军工产业发展停滞,是不是因为民族矛盾。
你认为是,我认为不是。
接下来,我提醒你,不仅是军工产业,而且看待整个清朝,都不应该采用民族的视角。
你似乎也不同意。这才说到辛亥革命的性质。
所以,我们的讨论说得太远了。
还是那句话,我并不想说服你,你可以采取“民族归因论”来解释历史,这是建立民族主义常用的思维方式。
就讨论到这里吧,再讨论下去,似乎没什么益处。
也不见得一定会发生工业革命。
毕竟西方一直要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布匹等产品才对中国的传统土布等手工业形成压倒性优势。
想想中国要搞工业革命的话,很有可能要在赔钱的情况下搞出技术进步,看看中国的人口密度,这还真挺难的。
一鸦被打,勉强可以不算是满清的责任,可是后来的应对,真是灾难性的。
看看日本,缅甸,泰国,越南早早开始学习西方的历史,满清都在干啥呢?随便换哪个汉人王朝,至于这么对西方两眼一抹黑吗?
洋务运动,已经是一鸦后20多年,至于建立新式陆军,则是甲午被暴打以后,台湾新疆建省,也是被法国人以及阿古柏入侵以后。新疆如果不是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估计也要放弃了。
整个改革还有一堆满族皇亲国戚和守旧派反对,不断内耗。
看看满清这么被动的应对,真是蜡烛不点不亮。
改革这么慢,大学士刚毅早就说过理由了:
改革者,汉人之利,而满人之害也!我有产业,吾宁赠之于朋友,而必不使奴隶分其润也。
但是1856年和1895年的战败肯定是清朝的责任。
因为广东福建和江浙一带对比还是很明显的,本不应该用“满汉大臣处置不同”而一带而过。英军突然袭击攻陷定海、镇海,同时不断卖鸦片、补给养,这个事情对于清军后来在这一带大败影响如何?史书也都语焉不详。至于战场是否有汉人给英军通风报信,这个行为和卖鸦片卖给养是否可以明显区分,也不好说。
总之是海龄很大可能于此做得很差劲,大概被科举的书蒙了心眼。
影响到现在的历史教育,谈谁的责任,恐怕为时尚早。
比如,甲午战争,把英国美国摘得干干净净,可能吗?
是满清大臣刚毅说的.
不过,慈禧说的,比刚毅还要过分,慈禧颁发的上谕:
即使当年有英日同盟,满清这表现也太差了。
同样学习西方,大东沟海战打完,直到日军攻占旅顺威海,镇远和定远舰都没修好,没办法恢复战斗力,最后只能自沉。
而日军被击伤的几艘战舰早就修好了。。。
陆军战斗力差得更多了。。。简直没法看。。。
反对清妖和汉奸的。毛和曾是同乡,而且出生在大清国,对于曾比较有印象这个不奇怪,毕竟历史上从湖南走向中央的人物不多,而且曾命运也就比韩信稍微强一些,毛需要从曾的失败里面吸取教训,不妥协把革命进行到底。
没有曾的支持,满清政府无法大量募集和动员汉族士兵,其兵力在长江以南会迅速捉襟见肘,太平天国会像应天府一样迅速崛起,虽然其骑兵数量有限,越过黄河向北面临困难,但打遍南方,把满清打回后金,跟北元一样北撤的可能性很高。至于说太平天国的制度,呵呵,后来的国民革命军和共产党军队的口号和制度,同样不符合相当一部分地主阶级的利益,照样北伐和革命成功。而且,当时太平天国已经控制的中国最为富庶的江浙皖等地区,统治稳定,财政收入良好,但因为没有如满清一样向列强让步,被列强抛弃,被制裁封锁,内部又发生内讧导致元气大伤,最后被清妖和汉奸通过大规模屠杀而消耗殆尽。当年中国最为富庶的城市苏州基本消亡,而安徽省省会安庆也变成了鬼城,但战场的主力湖南并没有因此崛起,倒是清廷因此获利,多残喘了半个世纪,直到掘墓人袁世凯的到来。从这个角度讲,曾更类似于吴三桂,卖族卖国得了蝇头小利,只不过他战场上最后没有失利,弃军拿个顶带,保个家族安全。
在中学时,可能还追美剧,梦想留学美国呢。
苛求125年前的中国人在甲午战略上上当受骗,就没什么意思了。日本的野心是一回事儿,日本有“胆量”有“能力”侵华是另一回事,这就不能不说说大阴帝国了:
定远镇远都是从德国定的军舰,清朝定制的军舰也变成了日本“吉野号”,这之前英国小痞子阿四本差点黑掉了清朝在英国预定的舰队。翻翻大阴帝国在欧洲大陆的历史,一贯是拉老三打老二。今天大米帝国也是一个路子,当初老米不让中国人留学学工程军事,却让日本人学这些,为啥?所以,所以呢,这110年来,湾湾、大陆、费正清等教大家的历史,“正确答案”都是“甲午战争都是日本自个儿野心的谋划”,好玩儿吗?
还有呢,大阴帝国掌控着大清的“中央银行”,就是这次暗害孟晚舟的汇丰,北洋舰队缺少弹药,真的仅是慈禧和户部的问题?天真了吧?吉野给日本是付足了款的吗?十年后日俄开战,纽约犹犹借款给天皇的事儿现在是知道得人多了。而十年前一个更穷的日本,没有bank借钱给它,它真的就敢把“野心”化为“行动”?
一鸦二鸦甲午,满清的问题都在于“动员民众”,要研究是满清勋贵还是士大夫(包括参加了科举的满族蒙古族)的责任谁大,是一个尚未完成的历史研究问题。如果不是意识到了“动员民众”的问题,清朝某些勋贵会支持义和团吗?而彼时汉族士大夫对义和团又是啥态度?
有个问题还是要坚持请教河友:“宁与友邦、不予家奴”这句话到底出处是哪里?什么时间/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