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开心】从中了今年的面上基金说起 -- 崂山一道士
不嫌弃,而且从内心说服了自己。
这个非常难得
从来没人找我,我也从来没找过人。
现在面上项目,审稿人多半是大同行而非小同行,怎么找关系?(除非是可过可不过的,在会审时,小同行力挺)。
另:真心恭喜!
现在面上项目越来越难拿了,申请人越来越多。
如果有认识人,本子就能到你希望的人手里函评。
只听说重点项目和优青要找人, 几十万的面上项目真没听说过。
我报得优青,早就知道挂了,没给答辩的机会。
高校压力小很多,可以自由探索了;中科院压力山大,教育部打压下,学生数量严重不够。去高校算是相当好了。
但是即使是面上项目,以前打招呼的并不少见。我知道的一个清华的教授就为了面上项目打招呼,当时令我震惊了一下。
受教了。
另外,大学可能对国基更重视些。
课程设置、知识结构,是不错的。现在了回去翻翻本科的书本,还能搞搞“新点子”。反刍、补课,嘿嘿嘿。
就像最近关注的几个研究进展,恰巧发现“无非”就是泰勒级数增加了一阶项+hessian矩阵近似,从16年到20年都有“顶会”,作者单位从微软到清华。按理说是个本科理科生就能懂。唉
我经历的师资,可以说稀烂。有些课本讲了只有四分之一。
研究生教育,继续稀烂。研究生教育是没有课程设置的。不像是传说中的外国研究生,阅读、报告、作业就能累个半死。
往高调说,需要自学,要有探索精神,要有……。但是自学条件下的高校,更像个橡皮图章。
我与其祝贺,更多的是眼气。从来没有见过成了的面上项目申报书。这么个心态,想来也是可怜
不要以为大佬不打国基的招呼,他下面马仔也要评职称啊!
现在大学里的氛围,为了国基都疯狂了,大家心情焦躁。
现在不投靠大佬,确实很难过日子。
这招还是图书馆某领导传授的经验,建群拉人刷高引,互相刷。
每年的高引1%,这个指标,看来又要被中国人玩坏了。 下次,能不能定个海外引用率, 虽然最终会被玩坏,好歹又能拖段时间。
想起了大厦的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