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土华海华,一根藤上七朵花 -- 陈王奋起
议论,等于妄议,等于企图推翻,等于反华。在西西河更简单,反对某些ID的言论就等于反华。
一般大V本人比较懂事,令人舒服,本来就是他们的基本功,要么有本质,要么有演技,否则混不到那个成就,况且出来旅游,接触是圈子外,相对没讲究没顾忌。
我最离谱一次,给两父子订一家每晚45刀而且包免费早餐的黑店,一个损友送儿子来美上中学,当然,订之前上门侦察过,确保万无一失,该店门口一趟公交到市中心和旅游区,两父子独自过了两个白天,据说是不可多得无比轻松愉快,还问我要了发票,晒微信。两天三晚以后,他们飞去儿子上学的地方,我给他们订了每晚连税将近300刀的店,靠近学校,事先尽量了解情况,过程也只能算勉强顺利,帮助儿子入学,住宿,挺挑战的,也是两天三晚,给我打了4-5次电话求助。
重温和消费一下少时的友情,帮助朋友了解下美国,也是一大乐事。
十余年来,身边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的念头包括努力、尝试。其中,有一些回去经过努力能站住脚的;有一些在国内努力了几年,没办法,只能再次回来;更多的,尚在努力中,甚至彷徨中。譬如婆娘一个前同事,回去创业,努力了四年多,最终还是失败了,不得不再次回来找工作,找到工作后,要求公司先支付一部分工资----偿还在国内的部分欠债,谁都不容易。
但凡是漂在外头的中国人,谁没有个想回家的念头呢?只要努力过,就值得。
你我这种年龄的,有家有小,不是只为一个人生活的年龄了。祝兄台保重身体,教育好下一代,特别是中文。
世界嘛,总是兜兜转转,小马过河,既不会那么简单,也不会那么复杂;人性也是一样的,既不会那么单纯,也不至于那么龌龊。无论身处何地,大家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好。
跟兄台一样,这些年也接待过不少国内的同学、朋友们,除了孩子出来读书,就是来美国考察。即使20年没见面了,还是能亲密相处,毕竟当年寝室里的同学情是朝夕处出来的,更重要的,所有的成功人士,也是靠自己拼搏出来的,即使要演戏,也没必要在老同学面前装 ---- 费那个劲,不累嘛?
有短期陪玩几天的,最长的,是一家老小在家里住了两个多月的,考察投资环境的,最后买了块近一千万美元的地皮。
投资是没投的,好几个同学朋友们,两个海岸都看了看(不是走马观花,是来过多次甚至常住数月),用某同学的原话说,结论都是一个:”看过美国、欧洲、日本,最后发现:中国才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皇道乐土“
意气风发得先有意气才行。
当年本科毕业出国的较少(清北除外),一般人最早也要等到24, 5岁研究生毕业,这个年龄早就懂得人情冷暖了。看着三环路上林立的豪华酒店、燕莎的物价(一条裤子2000块)、出入奢华场所的高贵优雅的贵妇靓女、街上行驶的豪华车、特权车,你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小蚂蚁。新东方宋昊上课的时候常说一句话:“我们都是小蚂蚁,被碾死了都没几个人知道。”
定位都是小蚂蚁了,哪来的意气?又怎么意气风发?
===========
至于心理落差更是无从谈起。
就算我们的同学不发财,就没有其他人发财了?20年多前,新东方的老师讲一次课就可以挣2000了;俞敏洪就买得起航空母舰了(新东方老师的原话);凯迪克网球馆的会员费就5万一年了;碧水庄园的别墅就已经装上地板感应的夜灯了;离休高干别墅门前的脚垫就2万一块了;很多高尚住宅楼已经被称为二奶楼了。。。
记得有次在一条比较安静的街上看到一个贵妇踩着6“高跟鞋走向一辆私家车,当时傻傻地想:如果没有私家车的话,穿不了这么高的跟吧。当时的我,还考虑不到穿6”高跟开车的危险,只能考虑到穿6”高跟走路、骑车会比较困难。
就这种心理状态,哪来的落差?自己都在地板上了,还往往哪儿落?
反正自己不是发财那块料,于其别人发财,还不如自己兄弟发财,最起码可以拿出去吹一吹不是。
让我想起我班次富曾跟我说,在国内混,时刻不能忘了“装”。
先要装穷。不能让人觉得你肥的流油,否则谁都想上来砍你一刀。所以先要哭穷:生意做得苦啊、难啊、受了这么多累也挣不着钱啊,要引起共鸣,让人觉得不好意思砍你,就算砍的话也会温柔些;
但是既要装穷,又不能让人觉得你真穷。别人觉得你真穷的话,就不跟你玩了。所以装完穷再装富,要让人觉得你有实力。至于怎么转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反正我不懂。
所以我们说的都是实话:不回国,是因为没那本事。
而他们之所以愿意跟老兄弟玩,也是因为跟我们在一起比较放松。所以王城说得对(虽然他是在损我):
兄弟研究生毕业留所工作,需要从研究生宿舍搬到职工宿舍,总务处分配了一张床,早被老员工占去做了婚房。老员工不肯让,总务处不肯解决,就到处打游击了两年,经常这里俩月,那里仨月。外地分配来的大学生和我差不多有几个,可气的是负责后勤的同事颇有几个在筒子楼里占了好几间,有一家竟然在筒子楼里做了一个三套间。
另外比较惨的是找不着对象,比我早分配来的毕业留下的本科生研究生中外地男性基本上是光棍,除非在学校里找到女朋友了。行业当时是最灰暗的时代,除了去深圳就是出国。哪位如果拿到签证,无论美加欧,还是新马泰,媒婆立刻排队前来。当时图书馆里有位大美女,平常对我等不会正眼看一下。隔壁科室的小伙子拿到签证后,很快二人就结婚啦。那种情况下,不想出国不行啊。
当然也有例外,有个外地小伙,非常的帅气,找到一个本地媳妇。坚持二十年,已经成为领导,前几天抗疫表彰大会,还上新闻联播。
正如7兄说的,已经在地板上了,哪里来的落差。
我靠,太写实了,原来这都是普遍现象了。
单位里面的境遇,美女结婚的现实,还有扎根国内的案例,我身边都有几乎一毛一样的。
这大概是一个不需要搞清楚是非真相的话题
这是九十年代中流传的。
华就是华,无谓土海。反就是反,无谓内外。
有些人,吃了两天饱饭,就不识“筚路蓝缕”四字了。
有人星夜奔考场
有人辞官归故里
大家都是混生活,只是看哪里适合自己而已
8年前我和我的日本系主任搞得很不愉快,决定海归,考察了几个地方,最后选了个不三不四的二线院校从头开始。现在回头看,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总之,学术上是耽误了,生活上倒是压力不大。
海归总是很困难,我刚回国不久,就碰到了家庭变故,离婚折腾了几年,身心俱疲。当时不光学术没心情搞,自己对整个人生都很怀疑,吸烟酗酒,整天活得浑浑噩噩。生活一团糟,学术更差劲。我当时是被学校带着帽子引进的,问题是入校才两个月,学校条件还没兑现,引进的我的科研副校长诊断出胰腺癌在一个月内去世了。人走茶凉,我就变成了完全的空头人才,根本没人搭理,许诺的资金/设备/人员完全没人提起,就当没这回事,好在工资还发着,没人赶我走。当时没归海的唯一原因就是打算先把离婚的事情处理利索再说。开始四年时间,回头看看,我就做了一件事,离婚。
4年前离婚的事情总算了结了,我回美国呆了一个月,但是已经感觉和美国的生活格格不入,已经不知道如何开始。在国内的事情倒是有了转机,学校来了个新校长,不知道怎么想起来还有我这块废柴,又把我捡起来了。学校投入了500万,我自己从企业/政府化缘了500万,花了3-4年的时间,慢慢折腾出了一个实验室,实验室去年年底才算建成。实际的科研工作也就是这个暑假才慢慢开展起来,压力很大。实验室在慢慢走入正轨,也有了点名气,搞了几个国家项目,现在博士生有7,8个,至少可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回头看看,选择来这个二线院校,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发展是真难,一切全靠自己。也有好处,我就是老大,这个方向的发展完全靠自己,上面没有大腿靠,也不用巴结别人。
家庭上,怎么说呢,离婚之后,这几年再婚了。在国内买了房子,也算安顿下来了。离婚之后,我算是完全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现在好歹也有了自己的房子住着。回头看看海外的生活,虽然只过去7年多,感觉已经很遥远,完全跟我是两个世界的事情。
在大时代面前,我们都只是浮萍,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也别把自己不当回事,努力活着吧!
老婆学历差点,刚开始也苦兮兮的,现在。。。哼哼
说起来,那个时候的人还是非常尊重知识的。我听说有个长得比较挫的老师,和公交司机(京郊农民)谈恋爱。公交司机怀上孩子后就和他分手了----合着人家压根没看上他,就是想找高学历的借个种。
相比你们,我们同学毕业后的待遇还是不错的。虽然如此,帝都权贵富豪天才如云。他们的起点,我们奋斗一辈子或许能远远看一眼。一个街镇属企业的老总、或者村长,都比我们牛逼N倍。当时那种情况下,哪来的理由意气风发?做生意?有那想法早就不上学了。贪污?就算以后有机会当官,就咱那胆,敢吗?
努力活着吧。
这么便宜的酒店是白给我住我也不敢住的。
我觉得,就我那些混得好的同学而言,跟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候,可以超级放松。没人耍牛逼,想耍牛逼也不会找老同学。
其他同学来的也不少,但是他们一般都是公费,行程很紧、纪律约束也多。我一般都是请他们吃龙虾或牛排,这玩意国内死贵。如果有时间的话带他们去标志性景点,绝对一视同仁。
貌似支持《公安六条》中言论入罪的ID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