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回顾一下二战历史,发现全都是必然性,显而易见 -- 贼不走空
唯一的优点就是快。在运力和成本上和海运比差老远了,不是一个量级的。时至今日铁路都只能作为海运的补充,从港口运输到终端。
二战以后有经互会。我曾经看到有一个说法,说五千万以上的人口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循环的经济圈。
整个产业上游都在美国手里。芯片不过是揭开帘子给你看一小脸。
芯片你想自己做,EDA有吗?cadence,synopsys,mentor graphics最上游就掐死了。整个流程一梳理,中国空白点太多,目前也就封装测试能勉强自理。5年?5年都攒不出一个像样的EDA来。
除了芯片还有更多的行业美帝都是在上游的,比如仿真模拟的工业软件,生物医药的专利,等等。看上去人掌握的增加值小,但都是必不可缺的关键环节。
1,30年代趁着大萧条引进了不少美国资本和技术,哈默就是那时候当掮客发家的。2,出口石油,到70-80年代石油成为出口最大项。
3,和经互会“外围”国家和第三世界的贸易。
当然苏联是典型的内循环为主,可能这就是某人的理想?后果怎样全世界都都看到了。无法进入世界市场,无法获得新技术,无法获得外来利润,越来越落后以致内卷化。
前经互会成员甚至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都表示不愿意回到那个时代
果然如此的话,甚好,则美帝有退路,我们有空间,还以为马上就要走到存量博弈你死我活的阶段了。
个人推测美帝巅峰在吮吸前苏联遗体的那20年,社会风气也蓬勃向上,成果比较多,近十几年躺在功劳薄上,成果比较少,基础性的核心的专利该陆续到期了吧。
绝对不能双线作战。
拿破仑法国,一战二战德国,二战日本,苏联,都是双线作战的反面典型。
当下,美俄,美德,美法,都有可以利用的空间。哪怕美英,美日,美韩之间也可以挑逗。
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即使没有达到海运的水平,也大幅度降低了陆运的成本
的,比如朝鲜,要是真的能回到互经会时代,三胖做梦都能笑醒
只要想做,就一个个搞了,不要高估一年的成效,也不要看低十年的努力
苏联吧已经是把自己当奶牛,经互会完蛋主要是苏联自己奶不起来了。
70年代还好,80年代被新一轮技术革命
经互会市场太小,那个技术条件下,社会主义大分工远不如商品经济有效率
靠着海,方便运输。不过说回来,就算能在中国找到石油,天然橡胶 锡这些资源还是提供不了,最后还要向东南亚开刀。
为现实意识形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