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要动科研界了 -- 胡里糊涂

共:💬92 🌺799 🌵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要动科研界了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你一搜就可以找到文件内容,我就不贴了。大概意思是:

不简单把论文、专利、承担项目、获奖情况、出国(出境)学习经历等作为限制性条件。逐步规范学术论文指标,论文发表数量、论文引用榜单等仅作为评价参考,不以SCI(科学引文索引)等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

同时,对国内和国外期刊发表论文要同等对待,鼓励更多成果在具有影响力的国内期刊发表。不得简单规定获得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规模等条件。不得将人才荣誉性称号作为职称评定的限制性条件,职称申报材料不得设置填写人才“帽子”称号栏目,取消入选人才计划与职称评定直接挂钩的做法。

终于要动“知识分子”了。

话说,现在还是钱紧了,中央自己都要缩减开支,各方面改革都是朝减少投入的方向,比如医改,比如给高校经费,现在对于科研的这个改革,就是要减少投入,转变以灌水为导向的研究,要以形成产业化为核心来运作科研。

其他不说,中国这几十年科研就是成为米国科研产业链上的低端一环。典型如施一公/颜宁的那种研究,买昂贵的米国仪器和试剂,用米国人发明的方法,利用廉价的中国劳动力,高效率产出,成果发表在米国期刊上。这个科研体系,在碰到贸易战,瘟疫的时候就哑火了,国家人民所能依靠的还是军队和国企的科研。这种科研不改革,中国还有前途吗?

说来说去,改开几十年的卖淫经济学走到尽头了,各个部门都需要大改大修。文革千不好,万不好,能锻炼出个习近平就值。

通宝推:钱六,梓童,柴门夜归,独立寒秋HK,大道至简,四方城,秦波仁者,
家园 想的略糙

必须海外镀金这种职称条件,去了挺好。

每种条件都能拿出反例来,但是总和起来还是需要的。条件不那么硬就是进步。

挺病态的一点,经费要是有结余,以后就会申请不到,而不是经费相应收缩。

纯粹产业化了,可能也不一定好。可能影响科研的层次(这么个意思吧)。反正我接触的一些企业问题,都是“低端”老手段解决的,华为接触过印象不好,在我这个用老手段解决问题的人看来,很觉得就是强行上高楼的嫌疑

家园 确实需要从根本上反思
家园 科研体系总的来说虚实结合的好

科研体系,之前偏重“硬”指标,概有其迫切的现实需要,也有被带偏的因素,总的来说,当时是合理的,穷嘛,吃饭第一。现在条件转好点了,往虚的方向多增点吧。不过也泼个冷水,常规的薪资性收入,整体上来说,科研单位肯定没企业单位高,公有单位肯定没私人外企多,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可以认为是经济规律——这里不展开。

sci论文,“海外镀金”,某些什么人才引进,是知识分子相当彻底的一次自我否定。希望一去不复返吧。

家园 先把产业人员和学校科研人员流动落实一下
家园 不赞成减少科研投入
通宝推:审度,
家园 依靠中兴公司?
家园 前面说的都挺好的,结尾来了句不是太实事求是的。

文革的影响,河里从各个方面都说的挺多了,就是八十、九十年代二代核心执政时期,河殇流带路党推墙派入主官媒党媒,反文革黑文革已经到了竭斯底里的地步,也得扭扭捏捏地承认,毛主席的出发点是好的。

我见识浅薄,是绝对没资格评价文革的。

但中国自1840年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民族志士纷纷舍生忘死救亡图存以来,在思想方面上只发生过两件标志性的大事,可以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

一个,就是五四运动。

再一个,就是文化大革命。

五四运动,其实主体只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还有部分老师,可以称之为进步的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的精英阶层。

而文革,却是全民参与,由广大工农阶层开始,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完全粉碎了几千年来在中国人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文化桎梏,打破了壁垒森严的阶级等级制度,消灭了人身依附于权贵、权威的劣根性。

真正赋予了每一个普通老百姓每个人都是人格平等的现代观念,赋予了每一个中国人敢于蔑视权贵,敢于挑战权威,无所畏惧、敢于反抗压迫和不公的大无畏精神。

实事求是地说,不管文革中的风云人物结局如何,这场大革命真正从思想上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让中国从一个几千年传承的封建文化思想,彻底地升级为现代文明思想了。

短短十年,就彻底粉碎了中国五千年传承,基于农业的封建文化思想,完成了现代工业化文明的思想改造,这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是空前的丰碑。

如果没有文革对中国人思想的冲击和彻底改造,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建成了完备的现代基础工业系统。邓公他们拿什么改开?

如果没有文革对中国人思想的洗礼,就是改开后,恐怕中国也就是个大号的南朝鲜,或者是印度、南非,处处受制于西方,成为附庸地,决不会有工业腾飞、民族复兴的机会。

通宝推:逍遥笑清风,empire2007,唐家山,
家园 按说高校、科研院所、工厂人员应当定期流动

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高校里三门老师比较多,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再进校门。我曾设想,高校、科研院所、工厂人员应当有定期流动机制,最起码一些工科专业需要这样。

但这只是个幻想罢了,太耽误升官发财了

家园 这个

是必然发生的,就像公司在萧条时期最先裁减研发部门一样。

我这帖子里讲的是针对高校的,高校这些年各种砸锅,带路挺起劲,真正的对国家,社会有用的研究没多少,投入产出非常不划算,消减投资很正常。这个也不是中国一国的现象,全世界都是如此。

中国这些年重要的科研突破还是靠军队和国企,国家给这些地方的经费并不少,而且以前也帖过,国家调整教育经费投入,给西工大等“上榜”学校的经费更多了。

家园 中国

这个对港澳,说是一国两制,好像是个发明,其实一国多制在中国是常态,这是因为中国地域辽阔,而且各地的地理差异太大造成的,云南的土司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才真正废除,但是共和国一样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括两少一宽等区别对待都是一国多制。

这种一国多制的习惯其实不光在政区上有体现,在科研上也是,高校科研系统,中科院系统,各行业科研系统,军队科研系统等等,都是不一样的制度。其中,高校科研系统可能是最高耗低效的吧,就是项目评审太水,就靠论文,对国计民生没用。

我看,在当今的形势下,高校还是琢磨点理论吧,那种不用花多少钱的理论,硬核科研还是交给军队,企业等等去搞吧。另外,由于奇怪的评价体系,结果是个学校就搞个生物系,好发文章嘛,然后大量学生陷入大坑。这种评价体系不该改吗?

家园 先把剽窃和学术造假的送监狱一批才是动真格的
家园 想法很好,落实难

在这个高校教师普遍996的时代,你让人去工厂待一年半载,那真是剥夺别人的晋升机会呀。而且,就是去了工厂,心思也不会在的。

家园 那得先把公有企业搞起来

不然流不了。

企业很现实的,有项目要人的时候,啥都行,因为没有这类人才项目做不成。项目完成了,人就赶走,跪求都不行。

所以,科研机构的待遇,不可能有企业好,国有企业的待遇,不可能有私企好。稳定性则相反。所以,远期的基础的研究,还得科研机构。

家园 唱个反调:”指导意见“是个倒退,矫枉过正。

和高考是公平的基本保证一样,“论文发表数量、论文引用榜单”是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公平指标,也是促进中国科研水平的基本保证。需要的是对弄虚作假的严厉惩罚,而不是取消标准。没有这些指标做参考,歪风邪气就更多了。特别是“论文他人引用率“是非常客观的学术水平和影响的标杆,发表的文章没有人引用,发再多也没影响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