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金风玉露一相逢,便去向、人间无数 -- 桥上
你怎么看
不过我掌握的东西极少,不敢说啥。
正巧我在临习唐代褚遂良的《阴符经》,手机中存有帖中“符“和“篇“字。都是草字头的写法。
(此贴现藏旧金山)
我把句子断成了“桥上兄有说法:杨朱就是庄周!”
150个声符的总结,有点懒惰了。
丶, 一,丨, 丿, ㇏ ,等,都是有具体意义的,不能仅仅认为它们是汉字的构成基本符号。
进而:口,工,丂,丿,亻,彳,宀,冖,艹,几,厶,亡,匕,卜,冫,氵,忄,疒,灬,等等吧,也是有明确的含义,不能认为其仅具有辅助构字功能。
上述两部分,都是生动而活泼的。对于此,不能长期视而不见。
在此基础上,才是150个声符的总结。
另外,就是汉语的同音多字问题,同音字是基于何种规则被统辖在一起?这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进而,人类可以发出更多的声音,为什么留给语言的,被收窄到一个极小的范围?收窄的规则是什么?这个规则是不变的铁律还是也会与时俱进?
“输”和“转”的部首现在是简化成四笔的“车”,繁体原来是七笔的“車”,而最先“車”字的图形,画的却是造字之初那会儿最流行的那种“车”,那种“车”一直流行到了秦-汉。而那最早的“车”,可和我们现在的各种车都不一样。
下面是三张和那种最先流行的“车”有关系的图片,包括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后李春秋车马坑发掘出的古车马遗痕、以及单辕车结构图(引自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448页),图片分别出自《秦始皇陵铜车马“驶入”中国馆》、《考古中国、第三部:藏宝现身_车辚辚_马萧萧(上)》、以及《中国铜器的古世与新生(上)│稽古维新》:
这种单辕车就是最先流行的“車”,只有一根“辕”,叫“辀”(上图9);“辀”前端装有“衡”(上图11),用来驾马;“辀”后面连着车厢,当时叫“舆”(上图8)。而且,这种“車”只“两”个车轮(上图1),后来关于车的量词叫“辆”,正是孳乳于“两”。尽管,近世的车大多不止两个轮子,但“辆”这个量词还是保留了下来。
“車”字的图形,主要画的就是“辀”、“衡”、“舆”、“轮”这些当时车子的突出特征,但也有些图中落(là)了“辀”和/或“衡”和/或“舆”的,但每张图中都没落了两个轮子。下面图中上部左侧就是“車”字的图形,您可以和上面图中那些“车”对比。当然,古人画“車”的时候也采用了一些毕加索的笔法,在多数图里都会把两个车轮子掰平了好让您认清楚,因为当时“車”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两个轮子:
关于“車”这个部首,《王力古汉语字典》总结:“车部除极个别的字外,意义都与车有关。”,以“車”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有二十个,其中包括,各种“車”的名称:“轩”、“轻”、“轿”;“車”的部件:“轮”和“轴”、“辑”和“舆”,以及“辕”、“较”、“辅”、“辐”、“辖”;“車”的量词:“辆”和“辈”;“車”的操作:“转”和“输”,以及“轧”、“载”;“車”产生的结果:“轨”和“辙”。“车”这个部首,是非常专业的,只管“车”的事。
“车”——“車”这个部首,大都在形声字左侧,例如“转”和“轉”、“输”和“輸”,但也有在下方的,例如“辈”和“輩”,还有个别在左下的,例如“载”和“載”,以及在上方中部的,例如“舆”和“輿”。
“車”这个字,除了读chē,还读jū,指象棋的一种重要棋子,我们常见到舍车保帅,就是这个“車”。
然后说“輸”——“输”。
“輸”,《说文》说是“从車,俞聲”,因此“輸”的声符是“俞”。“俞”这个声符,能发三个音:shu、tou、yu,主要是yu。“俞”《汉语大字典》解释为“古代刳空树木做船”,就是制作独木舟,所以其图形为船形加上刳治的工具,上图中贴出了“輸”字和“俞”字的图形,以及现在字形和“俞”字有点像的“侖”字的图形。“輸”在右上角,往下是“俞”,再往下是“侖”。
下面是淹城独木舟的图片,出自《春秋淹城博物馆:原来春秋时期就有海绵城市了》:
下面是浙江-萧山-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独木舟及古代修造船工场的图片,出自《国际古迹遗址日|那些浙江的考古秘境》:
“輸”,《说文》又说“委輸也”,就是运送,《僖十三年传》中有“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汎舟之役”((p 0344)(05130401))(037);《孙子兵法•作战第二》中有“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孙子译注》(p 012)李零(020300));
又从“委輸”引申为献上,例如《襄三十一年传》“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p 1186)(09310602))(111),例如李白【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再引申为现在我们常用的胜负的“輸”,好比《华阳国志》“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锺”,好比白居易【放言五首】“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运送之类意义与独木舟制作不在一个领域,“輸”应该是单纯的形声字。
下面我们不说“轉”,说“叀”。
这个“叀”,和“車”字长得很像,因为他们同出一门,都是从能“转”动的轮子生出来的。“叀”,《汉语大字典》说是“象纺磚(砖)形”,意思是“叀”字的图形就是画了个纺磚,就是个纺线的轮子。“車”前面已经说了,最主要的是两个“车”轮子。据说,这纺磚是“车”轮子的前身,所以,有两个轮子的“車”只是老二,只有一个轮子的“叀”才是老大,至于现在的八对轮、十对轮,我算术不好,手指头又掰不过来,就不知道是老几了。
上上上图中贴出了《汉语大字典》认为“象纺磚(砖)纺线形”的“叀”字、“轉”字,以及《汉语大字典》认为其甲骨文“象用手转动”纺磚“纺线形”的“專”字的图形,又有和“叀”字有点像的“惠”字、和“轉”字有点像的“𩌏”字的图形。“叀”在左下角,“叀”右边从上到下依次是“專”、“轉”、“惠”,右下角是“𩌏”。
上上上图中贴出的徐中舒先生的注指出,“轉”是从“叀”那里“得义”的,因此“轉”是“叀”的孳乳字,这就是为啥我们要先说最早让人们发现“轉”动奥妙的“叀”。
“叀”象的这个纺磚(砖),是古代的一种纺织工具,将多股丝、麻等纤维搓捻出一截线头,把这截线头系在纺磚连着的插杆(主要是木制,或有别的材料)上,拉着那截已搓捻成线的线头使纺磚下垂,转动纺磚,同时将线头后面接续的纤维逐渐送出到下垂部分,通过纺磚的转动不断绞合,多股纤维会形成越来越长的线,陆续缠绕于插杆上,这就是原始的纺线。有了线,才谈得上织布。
下面是串心插杆和单面插杆纺锤(纺磚)示意图,以及出土纺轮(纺磚)彩绘示意图,图片都出自《古代纺纱工具:纺缍(纺轮和锤杆)》:
下面是妇好墓出土玉纺轮(纺磚)的图片,出自《商代王后妇好、玉器及特展相关资料整理》:
下面是凉山彝族纺专(纺磚)以及凉山彝族妇女纺纱的图片,纺纱妇女右手下方就是插杆上缠着好多线的纺专。两张图片都出自《凉山绩与纺的工具(纺专)及纺纱方法》:
“叀”是“專”的声符,《说文》说“專,……从寸(手),叀聲”;“專”是“轉”——“转”的声符,《说文》说“轉,……从車,專聲”。所以“叀”是基本声符,“叀”这个声符能发九个音:chuan、hai、huan、hui、sui、tuan、xuan、yuan、zhuan,而且产生了不少复合声符,除了“專”,还有“惠”、“袁”和“睘(瞏)”等等。
“專”这个复合声符,包括其变形“专”和“才”,以及由其产生的复合声符“轉”——“转”,发zhuan、tuan和chuan三个音,主要是zhuan。
“惠”这个复合声符发hui和sui两个音,主要是hui。
“袁”这个复合声符只发yuan那个音。
“睘”这个复合声符是由“袁”进一步变形产生的复合声符,算上其简化变形“不”,共发huan、xuan、hai三个音,主要是huan。
另外,“轉”——“转”这个字本身,有三个发音:zhuǎn、zhuàn和zhuǎi。
首先是旋转的“轉”,读zhuàn,《孙子兵法•(兵)势第五》中有“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译注》(p 036)李零(050600)),白居易【简简吟】中有“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
然后是回转的“轉”,读zhuǎn,例如《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35)),由此还产生了一个常用词汇:辗转。例如《周南•雎鸠》“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01))、《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87));
再然后是《说文》说“運(运)也”的“轉”,也读zhuǎn,例如《资治通鉴•秦二世二年》“盗多,皆以戍、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等等。
最后是读zhuǎi的“轉”,好比转文,还常被写成拽文。
————————————————————
下面是“俞”和7个以之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俞”这个声符能够发的9种不同的声音:
俞shù-yú
偷tōu喻yù逾yú愉yú榆yú输shū愈yù
sha、she、chu、shu、tou、tu、xie、xu、yu。
下面是“叀”和11个以之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2个原来以“叀”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叀”这个声符能够发的9种不同的声音:
叀zhuān
专(專、耑)zhuān传chúan-zhuàn转zhuǎn-zhuàn砖zhuān惠huì穗suì还hái-huán环huán袁yuán猿yuán
团tuán(團、糰)
園yuán(园)遠yuǎn(远)
chuan、hai、huan、hui、sui、tuan、xuan、yuan、zhuan。
下面是21个以“车”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俞”和“叀”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7个常用字:
车轧轨轩转轮轴轻载轿较辅辆辈辐辑输辕辖舆
辙
余叙斜舍专袁团
“练”和“绍”的部首是“糸”,读mì,大体上是微细的意思;也读sī,就是丝。在左侧作部首时又叫绞丝旁,就是“糹”,简化后才成了现在“练”和“绍”的部首“纟”。“糸”,《说文》说:“細絲也”,还说是“象束絲之形”,这是说,“糸”字的图形就是画了一束丝。“糸”字的图形在下图左上角,古人画了各种各样的一束丝。
而“糸”——“糹”——“纟”这个部首,《说文》说是“凡糸之屬皆从糸”,于是用“纟”当部首的字,被《王力古汉语字典》分成了如下七类:
(一)某种或某一部分的絲线、麻线或绳索,例如“线”和“绳”、“经”和“纬”、“统”和“纪”,以及“缕”;
(二)絲织品和麻织品(或丝麻制品),例如“绢”、“绸”、“絮”;
(三)由絲麻加工成的衣物用品,例如“纽”、“组”、“绅”、“缨”、“纲”、“缆”;
(四)絲、麻等各种纤维以及纤维制品的加工,例如“纺”和“织”,以及“纫”、“绩”、“绎”、“综”、“纠”、“练”;
(五)以绳、线为工具(或原料)进行的活动,例如“编”和“结”、“缝”和“缀”,以及“绞”、“紧”、“约”、“络”、“系(繫)”;
(六)织物由加染形成的各种颜色,例如“红”和“紫”,还有“绿”,
(七)与丝麻特性有关的性质和状态(可以推及其他人或物),例如“纯”、“细”、“纷”。
上面的例子我全选了常用形声字,而以“糸”——“糹”——“纟”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有七十多个,我就没都列上去。
“糸”——“糹”——“纟”这个部首凝聚力比较强,下辖的常用形声字几乎没有脚踩两条船、采用别的部首的异体字。
而如上所见,“糸”——“糹”——“纟”这个部首有胖有瘦,呆的地方也不同,有在左侧边上站岗的,例如“练”和“绍”,也有在下边顶着东西的,例如“累”和“繁”。在边上的被挤瘦了,甚至被挤变了形,而在下面的被压矮了。
那些以“糸”——“糹”——“纟”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中,还有一对“同体字”:“纹”和“紊”,“纹”是左右结构、部首被挤变了形,成为“糹”,甚至“纟”,“紊”是上下结构、部首虽然还是“糸”、但被压矮了。两字都从文得声,也读wen,不过“纹”发二声和四声,“紊”发三声和四声。
《汉语大字典》认为甲骨文“絲”、“糸”、“幺”原是一字。关于“絲”,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指出“象束丝形,两段则束余之绪也”;“糸”《说文》也说“象束絲之形”;“幺”朱骏声通训定声认为“此字当从半糸,糸者,絲之半,细小幽隐之谊”,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按:“幺”之甲骨文“实糸之初文”;还有个“系”——“繫”,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提到“卜辞作手持丝形”。
因此,我在下图中贴上了“糸”、“系”、“幺”、“絲”这几个字的图形,“糸”右边是“系”,“系”右边是“幺”和“絲”,“幺”上“絲”下,其中都包含所谓“束丝”的形象,丝丝缕缕,不胜繁复:
然后说“練”——“练”。
“練”——“练”是对丝或其制品进行加工的一种方式,大体上是下水煮一通,还得翻动,《周礼》就有记载:“凡染,春暴练……”(《天官冢宰第一》),“荒氏湅丝,以涚水沤其丝七日,去地尺暴之”(《冬官考工记第六》),郑玄解释说“暴練、練其素而暴之”。
但“練”——“练”只是初步加工,所以练服指粗服,而所谓小祥祭因“按规定穿练服”,所以这种亲丧一周年时的祭祀被简称为“练”或“练祭”(《汉语大字典》),如《礼记•檀弓上第三》“练而慨然,祥而廓然”;
经过“練”——“练”这种加工后,丝或其制品会更白,因此染色之前都会先“练”一道,《后汉书•杨终传》所引《逸诗》中就提到“皎皎练丝,在所染之”;
于是“練”——“练”又指那种“练”过后非常白乃至“皎皎”耀人眼目的丝布,后人还会拿这种“練”——“练”来打比方,如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馀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
从“練”——“练”这种操作又引申为军队的操练,如《孙子兵法•(始)计第一》“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孙子译注》(p 002)李零(010200));
而且“練”——“练”又移用为对钢铁等的某种操作,如东晋-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练刚,化为绕指柔”,又如《列子•汤问》“故昔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等等。
“練”字,《说文》说是“从糸,柬聲”;那么“練”字的声符是“柬”。这“柬”,就是“揀”——“拣”,就是在“束”——“一捆柴草”之中有所标识拣选。所以“柬”的图形是在“束”字图形基础上加了两个“点”,“点”在汉字图形中常常是作为标识符号用的。“柬”字和“練”字的图形也在上图中,“柬”在左下角,右边是“練”。
“練”那种操作,与拣择这种操作,方向不一样,“練”该是单纯的形声字。
另外,这“柬”字和“简”字因读音相近,常常互相替代,因此后来含义也就有了相近之处。
“柬”这个声符可发三个音:jian、lan、lian,用“柬”当声符、发lan那个音的常用形声字,其实都是以复合声符“闌”——“阑”为声符的。“闌”这个字,《说文》说“从門,柬聲”,是由“柬”产生的复合声符。而在简化字中,这个复合声符大多被简化成了“兰”,常用字中只有“澜”字还保留了“阑”作声符。至于发jian和lian两个音、用“柬”当声符的常用形声字,声符“柬”都被简化成了“[拣-扌]”,现在还打不出来。
再说“紹”——“绍”。
“紹”——“绍”,也是对丝或其制品进行加工的一种方式,《说文》说“紹,繼也。……一曰紹,緊糾也”,大意就是将丝线接续起来。但“紹”的本义似乎正好相反,是与“絶”同义,是将丝线切断,也就是“繼”的反义词。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解释说:
“紹”,初谊为“绝”,而许书训“继”者,亦“治”之训“乱”也:其始为一字,“继”、“绝”两训;其后始分衍为二耳。
无论如何,现在“紹”——“绍”首先意为继承、接续,读为shào,如《大雅•荡之什•抑》之“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高亨先生注此云:“绍,继也,指将来。”(《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433)),又如《商书•盘庚上》之“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
再引申为介绍,如《礼记•聘义第四八》之“介绍而传命,君子于其所尊弗敢质,敬之至也”,又如《晏子春秋•问下十六》之“诸侯之交,绍而相见”。
还引申为缠绕,如【乐府诗集】中【鼓吹曲辞一】-【有所思】之“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另外,“紹”——“绍”早先还读为chāo,所谓“缓也”,如《大雅•荡之什•常武》之“王舒保作,匪绍匪遊”。
“紹”——“绍”《说文》说是“从糸,召聲”,因此“紹”的声符是“召”。“召”《说文》则说是“从口,刀声”,那么“召”又是产生于“刀”的复合声符。
“刀”这个声符能发九个音:chao、dao、diao、shao、tao、tiao、yao、zhao、zhuo,其中主要是dao和zhao两个音。d和zh两个声母是很容易互易的,例如含“刀”这个声符的常用形声字“叨”和“召”。类似的例子还有含常用声符“者”的“赌”和“煮”,含常用声符“占”的“店”和“毡”。“叨”和“召”还是一对“同体字”,并非异体字,而是两个不同的字,部首相同、声符相同但意义与读音不尽相同。这是在千千万万人创造新字的过程中出现的瑕疵。
“刀”这个字,除了作为声符,也是个常见部首,无论是作声符还是作部首,“刀”都有两种形态,一种和“刀”字相同,另一种则是所谓立刀:“刂”。“刂”只能在右侧,而“刀”则既能在右侧也能在下方或上方。另外,大部分以“刀”为声符的常用形声字其实是以“召”为声符的。
上图中有“紹”字、“刀”字和“召”字的图形,“紹”在右上角,“召”在右下角,左边是“刀”。从图中可见,最初“紹”字的图形是一缕细丝旁有一把刀,显然是断绝的意思。后来才掺和进来其他图形,冲谈了断绝的意思。
考虑“刀”字可以名词动用,则“紹”字很可能是由“刀”字产生的孳乳字。就是说,古人说“刀”的时候,曾经可以表示“用刀”的意思,乃至可以表示“用刀切断细丝”的意思。后来为了区分,才加上了“糸”这个部首,新造出了“紹”字,来表示这个“用刀切断细丝”也就是“绝”的意思。
————————————————————
下面是5个以“柬”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4个原来以“柬”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柬”这个声符能够发的3种不同的声音:
柬jiǎn澜lán拣jiǎn练liàn炼liàn
兰lán(蘭)拦lán(攔)栏lán(欄)烂làn(爛)
jian、lan、lian。
下面是12个以“刀”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刀”这个声符能够发的8种不同的声音:
刀dāo叨dāo-tāo召shào-zhào招zhāo沼zhǎo绍shào昭zhāo笤tiáo超chāo照zhào
到dào倒dǎo-dào
chao、dao、diao、shao、tao、tiao、yao、zhao。
下面是79个以“丝”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柬”和“刀”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4个常用字:
丝纠红纤级约纪纫纬纯纱纳纲纵纷纸纹纺纽线
练组绅细织终绊绍绎经绑绒结绕绘给络绞统绢
绣缅缆缎缓缔缕编缘缚缝缠缤缨缩缭缰缴辫绩
绪续绰绳维绵绷绸综绽绿缀
系紧紊累紫絮繁
柬兰刀羹
“旺”和“映”的部首是“日”。以“日”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不包括“日”,有三十一个。
因为太阳是最重要的光,又是最明显的时间的标志,于是,“日”这个部首的管辖范围就不限于太阳本身,还把和光有关的领域,以及和时间有关的领域,都包括了进去。
所以,我就把“日”这个部首管辖下的常用形声字,分成了六类:
首先,是关于太阳及相关天象的词,有“晕”、“昂”、“旺”、“晴”、“星”。
其次,是关于太阳作用及影响的词,有“晾”和“晒”,以及“暑”、“旱”、“暖”。
接着,是描述某种与太阳有关联现象的词,有“昵”、“晤”。
再下来,就到了各种关于太阳光的词,有“旷”、“映”、“昭”、“晰”、“晃”、“暗”、“景”,当然后来这些字也用来表现别的“光”。
然后,就是关于时间的词,有“时”、“暂”、“暇”。
最后,还有各种关于特定时段的词,有“晨”、“昧”、“晓”和“曙”、“晌”、“暮”和“晚”,以及“昨”、“晦”。
“日”这个部首,大多在形声字左侧,例如“旺”和“映”,但也有在形声字上方或下方的,例如“晨”和“暮”。由于“日”这个部首覆盖范围很宽,所以在常用形声字中出现了一对所谓“同体字”:“景”和“晾”,二者都是“从日,京声”,只不过排列不同,这也是古人造字时信息沟通不畅撞车了吧。
“日”这个部首,就是指太阳,是最主要的天光。但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还因为他们掌握了自己的光,就是“火”。于是,太阳落了,可以“以火继之”。这“火”,也是常用部首。因此,有些“日”手下的常用字,会有投到“火”手下的异体字。好比“昭”,就有个异体字“炤”,好比“暖”,就有个异体字“煖”,还有“晃”,就有个用“晃”当复合声符的异体字“熀”……
下图中我贴出了“日”字的图形,以及包含太阳形象的“旦”、“昜”、“莫”、“明”这些字的图形,“日”在左上角,“日”右边是“旦”,再往右是“昜”;“莫”在左下角,“莫”右边是“明”。
然后说“旺”。“旺”这个字,古代没有,也就没收入《说文》,但那时有个“暀”字,《说文》说“光美也”,据说是“旺”的异体字。但我们现在用“旺”字,大体都是如日东升的意思,已经离“光美”有些距离了。
古代常有用“王”字假借为“旺”字的,如《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李白《赠张相镐》“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当然也有用“旺”的,如诸葛亮《治军》“以众待寡,以旺待衰”,牛僧孺【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旺兴添魔力,消烦破宿酲”,不过以上的“王”和“旺”都是如日东升的意思。这样看来,如日东升的这个“旺”似乎该是“王”的孳乳字。
“旺”字的声符自然是“王”,“王”这个声符能发三个音:guang、kuang、wang,发wang这个音的声符主要就是“王”;发kuang和guang这两个音的声符除了“王”,以及由“王”产生的复合声符“匡”之外,还有个常见声符“光”。“光”,以及由“光”产生的复合声符“黄”、“廣”、“广”,主要发huang、guang、kuang三个音,和“王”不太一样。
“王”这个字,在古代一度是最高统治者的意思,《字源》认为“王”字“象斧钺之形”,那时斧钺是杀伐之权的象征,若如此,这“王”可绝对是要心狠手辣才行。最初“王”字图形很像一个张开双臂的正面站立人形,类似于“立”。下图中贴出了“王”字、“立”字、“玉”字、“旺”字和“暀”字的图形,“王”在左上角,“王”往右是“立”,“立”下边是“暀”;“旺”在右上角,“玉”在右下角,您可对比。
再说“映”。“映”这个字,也出现的较晚,《说文新附》说“明也”。我体会意思是被照射而产生的反光。所谓“山冈有馀映,严阿增重阴”(三国-魏-王粲【七哀诗三首】),所谓“人面桃花相映红”,所谓“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有现在所谓放映,都说的是这种反光。《齐民要术•大小麦第十》中有“青稞麦。特打时稍难,唯映日用碌碡碾”,我理解,这个“映日”指阳光能产生强烈反射的日子。
从反光这个意思“映”又引申为倒影,北朝-周-庾信【咏画屏风•逍遥游桂苑】中有“狭石分花径,长桥映水门”,《水经注》中有“衡山东南二面,临映湘川”,《华阳国志》中有“李冰所烧之崖,有五色,赤白,映水玄黄。鱼从楚来,至此而止,畏崖映水也”,王维【奉寄韦太守陟】中有“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映”《说文新附》又说“隱也”,指的是遮蔽,不让光(包括目光)直射到,《齐民要术•粟米酒法》中有“此酒要须用夜,不得白日。四度酘者,及初押酒时,皆回身映火,勿使烛明及瓮”,李群玉【长沙春望寄涔阳故人】中有“依微水戍闻疏鼓,掩映河桥见酒旗”。
“映”《说文新附》还说是“从日,央聲”,是说“映”字的声符是“央”。“央”这个声符能发三个音:ang、yang、ying,其中主要的是yang。发yang这个音的还有常见声符“羊”和“昜”。“羊”那个声符能发四个音:jiang、qiang、xiang、yang,主要发yang这个音,但其次还发xiang那个音,和“央”这个声符不一路。“昜”那个声符也是主要发yang这个音,但还发chang、shang、tang、dang等一些音,也和“央”这个声符不一路。
“央”,《说文》说“中央也。从大在冂之内。大,人也”,《汉字源流字典》以为“象人脖颈上带枷形,表示灾殃,是“殃”的本字”,就是说“央”的图形就是画了个带枷的人。要这么说,那表示“中央”这个意思的“央”就是假借而来的。
古人造字,对那些意思抽象的字画不出图形,于是就会用已有的发音相近的字来表示这个抽象的意思,如果这个抽象的意思非常常用,而那个原来的字不那么常用,那么原来的字就会被这个抽象的意思占用,只好另造形声字来代表原来那个字。这样的例子很不少,中央的“央”和灾殃的“殃”也是其中之一。
另外,与“央”含义相近的“中”字,《说文》说“内也”,但“央”字的图形与“中”或“内”这类意思的联系也不太明显,不知造字的古人是怎么想的。不过,这些抽象的意思要用图形表现出来,还得大家都容易明白,也确实难为古人了。
无论灾殃还是中央,都和“映”的反光不相干,“映”是个单纯的形声字。
下图中我贴上了“央”字、“映”字以及“中”字的图形,左面是“央”,右上角是“映”,右下角是“中”,您可对比。
最后是(自上而下)“王”、“狂”、“央”、“英”之读音变迁,据王力《汉语语音史》推拟。这四字的读音正好是“王”和“央”这两个声符的主要发音,而且从中可见“王”与“狂”和“央”与“英”这两对字的读音相当接近,“央”与“英”最初的发音几乎是相同的,这四字的读音从先秦到现代的变化也不大:
————————————————————
下面是9个以“王”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王”这个声符能够发的3种不同的声音:
王wáng-wàng狂kuáng逛guàng汪wāng枉wǎng旺wàng框kuàng眶kuàng筐kuāng
guang、kuang、wang。
下面是6个以“央”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央”这个声符能够发的3种不同的声音:
央yāng英yīng殃yāng映yìng鸯yāng秧yāng
ang、yang、ying。
下面是32个以“日”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王”和“央”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3个常用字:
日旱时旷旺昂昧映星昨昵昭晒晓晃晌晕晨晤晚
晦暂晴暑晰景晾暇暖暗暮曙
王央殃
用的是360浏览器,用Chrome浏览器也行。
估计昨天是服务器端的问题。
“私”和“税”的部首是“禾”。“禾”,《说文》说是“从木,从垂省,垂象其穗”,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补充说“上象穗与叶,下象茎与根”,就是说,这“禾”的图形是画了一株“禾”,上边是下垂的穗,还有叶子,然后是茎,最下面是根。这造字之初古人眼里的“禾”,我们现在叫谷子,简化之前写作穀子。
下面是一张谷子(Setaria italica (L.) Beauv——粱)的图片,出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这个“穀”,也是个以“禾”为部首的形声字。而现在常用的“谷”,本是山谷的“谷”,用作谷子的“谷”是假借:当初,因为笔画少,“谷”被非常多的人借去当“穀”用,结果在推行简化字时就被定为“穀”的正式简化字了。
谷子,也就是小米,当时又叫“粟”,还有相近品种“黍”,是当时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当时主要食物来源中最重要的一种。于是,“穀”字还引申出了喂食的意思。
下图中除了重点表现谷子植株的“禾”字的图形(左上角),还包括:突出表现饱满谷粒的“粟”字(“禾”右侧)、强调谷粒分散状态的“黍”字(“粟”右侧)、反映谷子果实部分下垂的“秀”字(“黍”下方)、表现人侍弄谷子的“年”字(右上角)、表现一丛“禾”的“秝”(lì)字(“禾”下方)、表现手抓一把“禾”的“兼”字(“秝”下方);以及,现在和“粟”字字形相似、但实际表现的是木本植物的“栗”字(“粟”下方),表现了豆类的“尗”(“菽”)字(“年”下方),表现了高粱的“术”字(左下角),表现了麦子的“麥”——“麦”字(“栗”下方)和“來”——“来”字(“术”右侧),表现了草本花卉的“華”字(右下角);等等诸字的图形。
这其中那个表现豆类的“尗”(“菽”)字,除了《说文》说“象尗豆生之形也”、也就是说长得像大豆之外,还有另外两个面貌,都和“叔”字有关。“叔”是“尗”加了“又”,“又”是一只手,“叔”也就是一只手拿着“尗”这个豆类植物,再早的甲骨文有时还会省去那只手。
但这“尗”的另外两个形象都不是豆类植物:
其中一个,是徐中舒先生在关于“弔”字图形的注解中说的,他说“弔”字及与其同形的“叔”字,“金文象人持弋射矰缴之形,与弟同意”,就是说“弔”和“叔”的图形是一个人拿一把“弋”正要射出。
而另一个,出于《字源》,说是金文“叔”字是“以橛掘地收芋的象形”,根据是西周叔卣中“叔”字的金文字形(见下图),以及《说文》中提到的“汝南名收芋为叔”。
下图中我贴出了部分“年”字的图形(左上角),以及:“尗”字的图形(“年”下方),“叔”字的图形(“年”右侧),“弔”字的图形——包括徐中舒先生的注解(右上角),“弟”字的图形(右下角);还有一个“𠭥”(suì)字的图形——加上《字源》中的“祟”字字形演变图(左下角)。由于找不到更多“尗”字的图形,只好研究“叔”字图形中的“尗”。
研究上图,我们可以将“叔”字的图形分为三组:
第一组是“叔”字图形中右上那个甲骨文字形,似乎就是“尗”,没包含“又”,时间最早,这图的上部与“年”字的上部很像,看上去也是表现下垂的果实,还和“弔”字中“京津一二九二”那个甲骨文字形以及大部分“弟”字的字形相当像。
第二组是“叔”字图形中右下那个字,似乎也没包含“又”,对比“弔”字中那些带箭头的字,这个“叔”的图形接近于所谓“象人持弋射矰缴之形”。
而第三组是“叔”字图形中左边那两个字,其中“尗”的图形和“𠭥[祟又]”(suì)字的图形很像,其图形应该是所谓“以橛掘地收芋的象形”。
这三组图形完全不是一回事,应该说,后来都写成“尗”或者“叔”的,本来就是三个面貌不同、意思也未必相同的字。
对比可见,第三组所谓“以橛掘地收芋的象形”与“𠭥[祟又]”(suì)字的图形很有渊源,则恐怕“尗”未必是此义。
再从上图中第一组甲骨文“叔”字的图形看,“尗”恐怕还是从“象尗豆生之形”演化而来的,其主体部分可为植株与下垂果实的象形,缠绕部分则正表现了豆科植物常有的攀援枝条。
至于第二组图形,即“象人持弋射矰缴之形”那一组,与第一组“象尗豆生之形”的图形有些相似,但毕竟有区别。至于为什么这两组图形互相混淆,我推测除了二者相似之外,还因为“叔”与“弔”一度发音相近,从而常常互为假借造成的。
下面是某种大豆植株的图片,您可与上面第一组“叔”字的图形对比。图片出自《华疆系列极早熟大豆大垅密植》:
说回“禾”。用“禾”当部首的常用形声字有二十七个,包括:
“禾”的不同品种,有“私”、“秫”、“稻”;
“禾”的不同部位,有“秸”和“秆”,以及“种”、“稼”、“穗”、“颖”、“秒”、“稍”、“稿”;
“禾”的不同状态,有“稀”和“稠”,以及“秕”、“秽”、“移”,还有“秧”、“稚”;
与“禾”相关的事物,有“租”和“税”,以及“秤”、“程”、“积”、“秩”、“稳”、“秘”。
“禾”这个部首,一般都在形声字左侧;在常用形声字里,只有一个例外,就是“颖”,部首在左下,还有“穀”,也在左下,但不算是常用字;再就是“稿”的异体字“稾”,“禾”这个部首在下方,“稾”自然也不是常用字。
“禾”这个部首管的范围,也和几个别的部首有些纠缠不清,好比“禾”手下的“种”(“種”),就有个部首“耒”手下的异体字“𦔉”;再好比“稿”,就有个“木”手下的异体字“槀”;但是这种纠缠也有限,好比同样是“禾”手下的“稍”,和“木”手下的“梢”,意思都是末端,一个是“禾”的末端,一个是“木”的末端,俩人分得还挺清楚,没混到一起。也许是因为“稍”有了新的身份,代表抽象的意思,顺便就把原来的意思保留了下来,没被合并掉。
然后说“私”。
“私”,《说文》说“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这样,按上面的分类,“私”是“禾”的一个品种,那这个“私”就是个单纯的形声字。但我们现在常用的公私的“私”,却和“禾”的某个品种这个“私”并不相干,应该是“厶”的孳乳字。
“厶”字,《说文》说“奸衺(邪)也”,还引了一句韩非的话“仓颉作字,自营为厶”,段玉裁又补充说“公私字本如此,今自私行而厶废矣”。但奸邪之“厶”与公私之“厶”虽有渊源,却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这才会另行孳乳出“私”字表现公私之意,而且是“私”的主要意思。
《小雅•甫田之什•大田》中有“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30)),《礼记•曲礼上第一》中有“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战国-屈原《九章•橘頌》中有“秉德無私,參天地兮”,就都是这公私的“私”。
由此,“私”又引申为私密的、私下的,如《僖二十八年传》中有“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p 0457)(05280304))(045),《襄二十六年传》中有“国子使晏平仲私于叔向”((p 1116)(09260704))(085、097),《昭元年传》中有“罕虎、公孙侨、公孙段、印段、游吉、驷带私盟于闺门之外,实薰隧”((p 1215)(10010901))(111),《昭七年传》中有“其子弗敢有,不敢以闻于君,私致诸子”((p 1290)(10070801))(111、120)……
“私”既从“厶”孳乳而来,那么“私”的声符就也是“厶”。“厶”这个声符可发二十六个音:ai、chi、cun、dai、ê、ei、juan、jun、ni、qi、qu、quan、qun、shi、shun、si、suan、suo、tai、xi、xun、yan、ye、yi、yun、zhi,其中主要的是tai、jun、ai三个音。其实在很多形声字中作为声符的并非“厶”本身,而是从“厶”产生出来的好几个复合声符:“台”、“以”、“矣”、“允”、“夋”等等。
“厶”这个字,段玉裁认为“自营为厶,六书之指事也”。结合代表胳膊的“厷”字,我理解“厶”字的图形表现的是胳膊肘向里拐,不仅画了胳膊肘,还在胳膊肘前端加上一“点”作提示。
下图中贴出了“厶”字、“私”字、“厷”字和由“厶”产生的复合声符且包含“胳膊肘向里拐”图形的“以”字、“台”字,以及可能有联系的“巳”字、“己”字、“子”字的图形,还有韩非子曰“背厶为公”的“公”字的图形。
“厶”在左上角,往下是“私”,再往下是“厷”;“子”在左下角,往右是“巳”,再往右是“己”,右下角是“公”;在右上角的是“以”——包括一部分含“厶”的“以”和“台”——的图形以及徐中舒先生的相关注释:
再说“税”。
“税”,《说文》说“租也”,“税”和“租”都意为“田赋”,就是土地所有者向生产者收取的谷子。但“租”字似乎晚起,就更可能和后来的生产关系关联,偏向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税”则偏向于与官府的关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得交“税”。
这意为“田赋”的“税”,读shuì,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宣十五年经》中的“初税亩”((p 0758)(07150008))(064)以及相应《宣十五年传》中的“初税亩,非礼也”((p 0766)(07150801))(064),还有《哀二年传》中的“初,周人与范氏田,公孙尨税焉,赵氏得而献之”((p 1617)(12020304))(129),《礼记•王制第五》中的“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市,廛而不税。”,《礼记•月令第六》中的“蚕事毕,后妃献茧。乃收茧税,以桑为均,贵贱长幼如一,以给郊庙之服。”,《老子》第七十五章中的“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周礼•地官司徒第二》中的“凡税敛之事,乃分地域而辨其守,施其职而平其政”。
后来也有引申为租赁的,还读shuì,如白行简《李娃传》中有“闻兹地有隙院,愿税以居,信乎?”。
另外,由于读音相近,或者说,由于声符相同,“税”字还用为“脱”,现在读tuō。例如:《庄九年传》“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p 0180)(03090501))(029);《襄二十八年传》“陈须无以公归,税服而如内宫”((p 1147)(09280904))(113);《吕氏春秋•慎大览第三》“乃税马於华山,税牛於桃林,马弗复乘,牛弗复服”;李白【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陆机才多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剧谈王侯门,野税林下鞅”。
再有就是某种丧服,我觉得这个意义的“税”其实和“田赋”之“税”本非一字,是先后造出来的两个长得一样的形声字,这个“税”现在读tuì,如《礼记•檀弓上第三》中的“小功不税,则是远兄弟终无服也,而可乎?”。
等等……
“税”,《说文》说是“从禾,兑声”,那么,“税”的声符是“兑”。“兑”这个声符能发八个音:dui、rui、shui、shuo、tui、tuo、yue、zhuo,其中主要的是yue和shui。
“兑”,《说文》说“说也”,此“说”那时是用作“悦”的,林义光《文源》说“兑”“即悦之本字……从人、口、八,八,分也,人笑故口分开”。这么看来,“兑”字和“田赋”无关,“税”是个单纯的形声字。
“税”、“说”、“悦”、“脱”等多个以“兑”为声符的字,古代常能互相代替,读音到如今却各不相同(也有个别地方相同,例如说服之“说”读如税),只能说是每个字有每个字的造化吧。
下图中贴出了我们的“税”字、表现开口笑的“兑”字,以及与“兑”有相似之处的、张口打哈欠的“欠”字、在人形中突出了一只眼睛的“見”字和“頁”字的图形。图中左上角是“税”,往右是“欠”;左下角是“兑”,往右是“見”;图右端就是“頁”了。
下面是声符“厶”和“兑”主要读音位置图,黄色的是“厶”的一些主要读音,蓝色的是“兑”的一些主要读音,其中“厶”的主要读音远多于“兑”,但这是因为以“厶”为声符的常用形声字三倍于以“兑”为声符的常用形声字,因此收入这里的主要发音就多了些,其实,“兑”的发音也算是繁杂了:
————————————————————
下面是“厶”和“矣”和24个以“厶”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厶”这个声符能够发的26种不同的声音:
厶sī矣yǐ
私sī台tāi-tái冶yě抬tái苔tāi治zhì始shǐ胎tāi怠dài以yǐ
似shì-sì拟nǐ允yǔn吮shǔn埃āi挨āi-ái唉āi-ài俊jùn唆suō峻jùn
骏jùn梭suō竣jùn酸suān
ai、chi、cun、dai、(e)、ei、juan、jun、ni、qi,
qu、quan、qun、shi、shun、si、suan、suo、tai、xi,
xun、yan、ye、yi、yun、zhi。
下面是8个以“兑”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兑”这个声符能够发的8种不同的声音:
兑duì说shuì-shuō-yuè悦yuè阅yuè脱tuō锐ruì税shuì蜕tuì
dui、rui、shui、shuo、tui、tuo、yue、zhuo。
下面是28个以“禾”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厶”和“兑”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6个常用字:
禾私秆秕秒种秫秤租积秧秩秘秸秽移稍程稀税
稚稠颖稳稻稿稼穗
台以允竣兑阅
“驰”和“验”的部首是“马”,也就是“馬”。关于“馬”这个部首,《王力古汉语字典》总结:“馬部的字,绝大部分跟马有关,有关马的名词居多,其次是马的动作及人对马的动作,有关马的形容词极少。与马毫无关系的字很少,一般是兽名。有些字看来与马无关,细分析还是有些关系。”。
以“馬”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有二十二个,按《王力古汉语字典》的分类,其中包括:
(一)有关马的名词,有“驹”、“骆”、“骏”、“骄”、“验”;
(二)有关马本身动作的动词,有“骇”、“骚”、“腾”、“冯”、“驶”、“驮”、“驻”;
(三)有关人对马动作的动词,有“驱”和“驰”,以及“驾”、“骑”、“骗”、“驯”;
(四)有关马的形容词,有“驳”;
(五)与马有间接关系的词,有“驴”和“骡”,以及“驼”。
“马”这个部首,通常在形声字左侧,例如“驰”和“验”;但也有在右侧的,例如“冯”;还有在下方的,例如“驾”;更有在右下角的,例如“腾”。
用“马”当部首的字挺多,难免有些字闯进了别的部首管辖的地方。好比“驱”,“驱”的虽然是“马”,但“敺”的时候也需要手里拿着鞭子,于是,“驱”就有了以“攴”为部首的异体字“敺”。又好比“驯”,“驯”的虽然是“马”,但“训”的时候也需要说话,于是在古时候,“驯”就曾经和以“言”为部首的“训”是同一字。再有,因为“马”这个部首也可以当别的四条腿动物的部首,于是那个“骇”可以指四蹄皆白的猪,但毕竟“猪”有个更正宗的部首“豕”,所以这四蹄皆白的猪,正字还是“豥”。其实“猪”字本身正字也该是“豬”。
咱们接着说“马”。“马”,不但是常用部首,还是常用声符,用“马”当声符的常用形声字有:“吗”(má-mǎ-ma)、“妈”(mā)、“玛”(mǎ)、“码”(mǎ)、“蚂”(mā-mà)、“骂”(mà),都发ma这个音。
“馬”,《说文》说是“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就是说,“馬”字的图形是一张“馬”的简笔画,画里画了马头、马鬃、马尾、和四条马腿。不过从下图中左上角“馬”字的图形看,其实古人在图中只画了两条马腿。用两条腿代表四条腿,也是简笔画的常态吧。另外,这张简笔画里的马头也是用一只大眼睛代表的,就和很多字里边的人头用眼睛代表一样——这事我在前头《31:顶,顿》里提过,也有图,您不妨再去瞧瞧。
下面图中我还贴出了包含“馬”形象的“𩡧”(huán)字(“馬”右侧)、“[𩡧*一]”字(“𩡧”下方)、“馽”(zhí)字(“𩡧”右侧)、“驫”(biāo)字(“馽”下方)的图形。再就是包含各种四条腿动物形象的“犬”字(右上角)、“尨”(máng)字(“犬”下方)、“狩”字(“驫”下方)、“犾”(yín)字(“狩”下方)、“豕”字(“狩”左侧)、“豸”(zhì)字(“豕”左下)、“鹿”字(“馬”下方)、“廌”(zhì)字(“豕”下方)、“麑”字(“尨”下方)、“兔”字(“豸”下方)、等等诸字的图形。在这些图形中,也都只画了两条腿,也还有用眼睛代表脑袋的,您可以找找看。
然后说“驰”——“馳”。
“驰”,意为马拉着车快跑,之所以扯上车,是因为人们一开始利用马并不是用来骑,而是用来驾车。例如并驾齐驱,自然是驾车奔驰,例如著名的田忌赛马,其实赛的也是马拉的车。
至于“馳”为什么没用“車”当部首,我觉得是古人知道这里头实际在动的毕竟还是“馬”。
《诗经》中这种快跑的例子有:《鄘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76)),《小雅•鹿鸣之什•皇皇者华》“载驰载驱,周爰咨诹”(《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220));
《左传》中的例子有:《宣十二年传》“遂疾进师,车驰、卒奔,乘晋军”((p 0737)(07120209))(066),《襄十四年传》“与士鞅驰秦师,死焉”((p 1009)(09140302))(100);
还有《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中的“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
都是马拉着车在“驰”。
后来自然也会扩展移用,好比我们现在说奔驰,说心驰神往。
“馳”,《说文》说是“从馬,也聲”,就是说“也”是“馳”——“驰”的声符。“也”这个声符能发十二个音:chi、de、di、duo、she、shi、ta、tan、tuo、xie、ye、yi,其中主要的就是chi。能发chi这个音的声符虽多,但主要的还是“也”。
下面是(自上而下)“他”、“拖”、“驰”、“施”之读音变迁,据王力《汉语语音史》推拟。这四字的声符都是“也”。其中“他”和“拖”直到现代才分道扬镳,而“驰”和“施”也一直不即不离:
“也”这个字,王筠《文字蒙求》说是“古匜字”,容庚《金文编》又说“与它(蛇)为一字”,《说文》却说“女陰也。象形。”。无论如何,这些都和车马无关,看来“馳”——“驰”是个单纯的形声字。
上上图中贴出了“也”字(左下角)和“馳”字(“也”右侧)的图形;另外还贴出了下面会说到的“僉”字(“馳”右侧)和“驗”字(“僉”右侧)的图形。
下面图中是一只“匜”——叔上匜,图片出自《西周叔上匜》,“也”字图形中到底画的是不是“匜”,您可以据图覆“验”:
下面就说“验”。
“验”——“驗”,《说文》说是“马名”,但这一义项早就无人使用,现在已没人知道这“驗”指的是什么“馬”了。而《玉篇•马部》中又说“驗,征也,证也”,这才是后来“驗”的主要义项。这“征”和“证”的例子有:
《孙子兵法•用间第十三》:“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孙子译注》(p 092)李零(130100));
《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操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
《吴越春秋》:“王欲试之,其验即见。”;
《吕氏春秋•季冬纪第十二》:“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驗”,《说文》还说是“从馬,僉(qiān)声”,那么“僉”——“佥”是“驗”——“验”的声符。“佥”这个声符能发五个音:jian、lian、qian、xian、yan,其中主要是jian,其次是lian。同时能发jian和lian这两个音的有常见声符“兼”,和“佥”这个声符很像。
下面是(自上而下)“佥”、“俭”、“剑”、“险”之读音变迁,据王力《汉语语音史》推拟。这四字的声符都是“佥”,而且韵母部分是相同的,只是韵尾在元代以前都是m,是所谓闭口音,今天在普通话里已经没有这种音了:
“僉”,杨树达先生《积微居小学述林》以为从“亼”,从“吅”,从“从”。“亼”训“三合”,“从”从二人,“吅”从二口,“人各一口,二人二口,二口相合,故为僉也。二口犹言多口,不必限于二也。”。因此,“僉”字《说文》说“皆也”。无论“三合”而为“集”,还是“皆也”,都和“征也,证也”没啥关系。照这么说,“征也,证也”的“驗”,也是个单纯的形声字。
————————————————————
下面是9个以“也”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1个原来以“也”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也”这个声符能够发的12种不同的声音:
也yě他tā地de-dì池chí弛chí她tā驰chí拖tuō施shī
虵shé(蛇)
chi、de、di、duo、she、shi、ta、tan、tuo、xie,
ye、yi。
下面是“佥(僉)”和9个以“佥”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1个原来以“僉”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佥(僉)”这个声符能够发的5种不同声音:
佥qiān(僉)
俭jiǎn剑jiàn险xiǎn捡jiǎn验yàn检jiǎn敛liǎn脸liǎn签qiān
礆jiǎn(碱)
jian、lian、qian、xian、yan。
下面是23个以“马”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也”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3个常用字:
马冯驮驯驰驱驳驴驾驶驹驻驼骄骆骇验骏骗骚
骡骑腾
也弛施
第一古籍是否还存在都不知道。
第二古籍如汪洋大海,如何搜索。必然博闻强记者才可能做到。
所谓“训诂”之难。
给您送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