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金风玉露一相逢,便去向、人间无数 -- 桥上
暮春三月那一段是很喜欢的写景句子,如果莺不是鸟,变成群雀乱飞,好像就失了些美感。
我记得大概包括现在河南、山西、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湖北北部、安徽一角。
阿房宫遗址,严格地说是阿房宫前殿遗址,其实只是个非常大的土台子,我上去跑了几步,一下跑不到头。前几年考古所曾做全面勘探,认为这个前殿只建成或者还没完全建成这个土台子,土台子上面除了三面有夯土围墙外,没有任何其他同时代建筑。
“目”这个字,意思是眼睛,古人要表示这个意思,就直接画个眼睛。常用字还有个“贝”——“貝”,后面繁体字的样子看上去似乎也包含“目”,但实际上“貝”只是隶变之后才变成这样。其实,“目”和“貝”两字图形的差别很明显,下面图中就能看到:“目”在左上角,“貝”在“目”右边。
画了眼睛的字还有好多,好比“眉”,要表现眉毛,就不能不画上眼睛;好比“面”,要表现脸,就突出表现了眼睛;好比“首”,要表现脑袋,突出表现的也是眼睛;好比“䀠[瞿-隹]”,也就是“瞿”,图形是炯炯有神的两只眼睛;好比“臣”,是一只竖起来的眼睛;好比“民”和“直”,都是一只眼睛上加了点东西;还有眼睛前面挡了“干”的“盾”,一只手搭在眼睛上面的“看”,眼睛上顶了帽子的“冒”,再有一只手要来蒙住这帽子下那只眼睛的“曼”;再就是一些突出表现了眼睛的人形,例如“頁”、“見”、“盲”、“眣”(dié),以及包含这种人形的“朢”、“望”、“監”、“臨”、“視”;接着是好多人顶着一只眼睛的“衆”(众),一只眼睛泪如雨下的“眔”(dà);然后是突出表现了眼睛的一些动物,有“馬”,有“鹿”,有“麑”,有“廌”(zhì),除了四条腿的,又有个大眼睛的虫子:“蜀”;另外,还有个树梢上长出两只眼睛的奇字:“[目末目]”,两个“目”在“末”字的两横之间,打不出来。
以上这些字的图形都在上图中。“眉”在“目”下面,“面”在“眉”下面,“臣”在“面”下面,“民”在“臣”下面,“直”在左下角,在“民”下面;然后“䀠[瞿-隹]”在“貝”下面,“首”和“頁”在“䀠[瞿-隹]”下面,“首”在左,“頁”在右,这两字下面是“盾”,“盾”下面是“看”,“看”下面是“馬”;再然后,“望”在“貝”右面,“監”在“望”下面,“臨”在“監”下面;又有“朢”在右上角,“朢”下面是“視”,“視”下面是“衆”,“衆”下面是“眔”,“眔”下面是“鹿”,“鹿”下面是“廌”,“廌”下面,右下角是那个“[目末目]”组合的怪字;怪字再往左是“蜀”,“蜀”往上是“麑”,“麑”往上是“冒”,“冒”往上是“眣”,“眣”往上是“盲”;“眣”和“盲”左侧还有“見”,“見”下方是“曼”。
现在“目”写成了竖着的眼睛,其实在图形里“目”是横着的眼睛,所以“目”也许该写成像“四”那个样子,也好和图形表现“竖目”的“臣”字区分,这也是隶变的结果吧,于是“臣”那个眼睛只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关于“目”这个部首,《王力古汉语字典》总结:“目部主要包括两类字。一类与视觉器官有关,如:盲、眇、眚、眼、眶、眹、眸、睛、瞳;一类与视觉有关,如:盯、相、眄、看、眠、眷、睇、睹、瞥、瞻、瞩。有少数字与目义无关,如:𥅡[目而]、睾。”。
以“目”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除了“目”还有二十六个,其中“眼”和“睛”以及“眶”、“瞳”是眼睛本身;“瞎”、“盲”是眼睛的状态;“盯”、“盼”、“眨”、“睁”、“眯”、“睹”、“瞄”、“瞭”、“瞧”、“瞬”、“瞪”、“瞻”、“眷”是眼睛的动作;“睡”和“眠”,以及“盹”,是和眼睛有关的人的状态;“督”、“睦”、“瞒”、“睬”是和眼睛有关的人的动作。这些字当中,有三个字的部首“目”是在下方的,“盲”、“眷”和“督”,但大多还是在左侧,例如“瞎”和“盼”。
“盼”这个字,最早是形容眼睛黑白分明,王筠说,“盼,目白黑分也”;因此“盼”大概不是单纯的形声字,而是“分”的孳乳字。
《论语•八佾第三》中有: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卫风•硕人》中又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82));上面提到了两首诗,里面的“盼”都说的是眼睛黑白分明。
后来,“盼”引申到眼睛转动:宋玉《神女賦》中有“目若微盼,精彩相接”。
接着,“盼”又引申到眼睛的“看”:李白【走笔赠独孤驸马】中有“银鞍紫鞚照云日,左顾右盼生光辉”;温庭筠【昆明池水战词】中有“赤帝龙孙鳞甲怒,临流一盼生阴风”;不过这两处的眼睛真神奇,“看”了以后不但能生光辉,还能生阴风。
然后,“盼”再引申到盼望: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中有“盼不到博陵旧冢,血泪洒杜鹃红”,这已经和我们现在常见的用法差不多了。
《说文》里头还说过“盼,……从目,分声”,所以“分”又是“盼”的声符。“分”这个字,原来其实是“八”,《说文》说是“八,……象分别相背之形”;林义光《文源》中说“八、分双声对转,实本同字”;高鸿缙《中国字例》中说“八之本义为分,……后世借用为数目八九之八,久而不返,乃加刀为意符作分”。
“盼”、“分”、“八”三字的图形都在下面图中,“盼”在左上角,“八”在左下角,往右是两组“分”的图形,下面是加了刀的,上面是没补刀的。
“分”作为声符,可发八个音:ban、ben、bin、fen、pan、pen、pin、xin,但主要是fen,其次是ban、bin、pen,没有ba,也不知道原来“八”读什么音。发fen这个音的常见声符还有个“贲”,能发ben、bi、fen、pen四个音,应该和“分”是一路的。
再说“瞎”,“瞎”这个字最初是个单纯的形声字,声符是“害”,《玉篇•目部》说是“一目合也”,与后世目盲之义大不相同,那时的“瞎”应该是下面图中的样子。
我怀疑这个“瞎”和后来眨眼的“眨”是一个字,这个“眨”有个异体字“䀹”,而“䀹”的声符“夾”发的音和“瞎”的声符“害”还有“害”的基本声符“丯”发的音颇有相似之处,说不定在某个时期“瞎”和“䀹”这两个字是同音字。
到后来,“瞎”代表的意思有了根本的变化,《释名•释疾病》“瞎”毕沅疏证指出,“晋以后始谓眇目者为瞎”,“眇目”这个意义的“瞎”似乎该是“害”的孳乳字。如此说来这恐怕就是另一个“瞎”了。
《晋书》苻生载纪,还有《魏书苻健传附苻生传》,都记录了东晋【苻生时长安谣二首】,里面有一句“瞎儿不知法,仰不见天星”,注释说“瞎儿”指的是“(苻)生缺一目”(《诗纪》四十四),那这个“瞎”就不再是“一目合”而是一目盲了。《世说新语•排调》中又有著名的“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里头“瞎马”的“瞎”也该是现在目盲的意思,这回人和马是四目盲。
“瞎”的声符是“害”,而“害”《说文》说是“丯声”,那么“害”是复合声符,是从“丯”这个基本声符产生的复合声符。
“丯”音jiè,《说文》认为“象艸(草)生之散乱也”;段玉裁注:“凡言艸芥,皆丯之假借也。芥行而丯废矣。”。“瞎”、“害”、“丯”、“芥”四字的图形都在上上图中,“瞎”在“盼”右边,“害”在右上角,下面是“丯”,再下面左下角是“芥”。
“丯”这个声符能发十七个音:chi、ge、hai、hua、huo、jia、jie、nie、qi、qia、qie、xi、xia、xian、xie、ya、zhi,其中主要的是jie、xia、xie。“丯”这个基本声符产生了两个常见的复合声符,“害”和“㓞[丰刀]”,“害”一系发的音有ge、hai、hua、huo、jie、xia,“㓞[丰刀]”一系发的音有chi、jia、jie、nie、qi、qia、qie、xi、xian、xie、ya、zhi,二者只在“丯”发的音jie上重合。
下面是“丯”为声符、读音有代表性的两个常用字(自上而下)“害”和“契”之读音变迁,据王力《汉语语音史》推拟。图中可见这两字的读音一开始相当接近,宋以后才分道扬镳:
另外有常见声符“夹”、“解”、“介”,可发的音发分别有ce、ga、jia、qie、shan、xia、xie、yi和jie、xie和ga、gai、jia、jie,都和“丯”这个声符有些类似。
我见过有移录《说文解字》“害”词条的网页,其中提到“害”为“丰声”,下面是《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12版)“害”词条所在页以及“丰”词条和“丯”词条的书影,对比可见,“害”字可为“丯声”而未必为“丰声”:
————————————————————
下面是15个以“分”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1个原来以“分”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分”这个声符能够发的8种不同的声音:
分fēn-fèn份bīn(彬)fèn扮bàn芬fēn吩fēn纷fēn贫pín氛fēn忿fèn盼pàn
盆pén颁bān粉fěn班bān斑bān
釁xìn(衅)
ban、ben、bin、fen、pan、pen、pin、xin。
下面是“丯”和7个以之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4个原来以“丯”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丯”这个声符能够发的17种不同声音:
丯jiè
害hài割gē楔xiē辖xiá瞎xiā豁huō-huò契qì-xiè
喫chī(吃)潔jié(洁)㮮jié(桔)憲xiàn(宪)
chi、ge、hai、hua、huo、jia、jie、nie、qi、qia,
qie、xi、xia、xian、xie、ya、zhi。
下面是27个以“目”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分”和“丯”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8个常用字:
目盯盲盼盹眨眠眶睁眯眼督睛睹睦瞄睡睬瞒瞎
瞭瞧瞬瞳瞪瞻眷
分氛盆班斑害豁契
哈哈,难得还会回来看看。
人在武汉,目前安好。
家事繁琐,才会贪快看别人嚼过吐出的网文啊。
最近看书都是出差在高铁上用手机看的。
KINDLE不知道哪个版本好,也不知道是否如平板方便。
目前上知乎较多,但是也是用户下沉许久了,已经糜烂。
随遇而安吧。
还是希望教头有空能把坑填完,不管在哪里。
所谓雪泥鸿爪,万一某天河水改道,踪迹泯灭,岂不可惜?
“琅”和“玩”的部首看上去是个“王”,但其实是“玉”,该比“王”字多一点,可“玉”当了形声字左侧的部首时,那一点就消失了,要到“玉”这个部首钻进形声字下方,那个点才会回来,好比“莹”和“璧”。
“玉”字,《说文》说是“石之美。……象三玉之連。丨,其貫也。”,而“王”字,董仲舒说是“古之造文者,三畫(画)而連其中謂之王”,又说“三者,天、地、人也,而參(三)通之者,王也”。“玉”字和“王”字以及“立”字的图形见下图,“玉”在左上角,“王”在“玉”下面、左下角,“立”在两字右面。从图中可见,“王”、“玉”两字在甲骨文中的图形区别明显,后来到金文才变得接近。
不过从下图中也可看出,古人造字可没董仲舒老先生那些深意,“王”字的图形最初并不是“三畫而連其中”,而是很像“立”字那个正立人形。但《字源》认为,“王”字的图形其实是斧刃向下的“斧钺之形”。“王”的图形选了象征杀伐的“斧钺”,可见王道其实比霸道更加霸道。
后来,大概为和“立”字区分,“王”才变成三横一竖,却把“玉”挤兑得只好在三横一竖上又加了那一点。
“玉”这个部首覆盖范围专一,只和“玉”有关。咱古人把“玉”单立一个部首,就因为“玉”在古人文化中地位独特,而且日常生活里常能见到。于是,有很多形声字都拿“玉”当部首,而《王力古汉语字典》总结:“玉部的字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玉或次于玉的美石的名称……(二)玉器名称……(三)用玉做的装饰品……(四)玉的颜色、声音”。
用“玉”作部首的常用形声字,不算“玉”,有二十五个。在这些字里,“玉或次于玉的美石的名称”有“玫”和“瑰”、“琳”和“琅”、以及“玖”、“玛”、“现”、“珊”、“珠”、“球”、“琼”,还有人造出来却长得像“玉”的“玻璃”和“琉璃”;“玉器名称”有“环”和“璧”,以及更抽象的分类名称“瑞”、“珍”和“玩”;“玉的颜色、声音”有“玷”、“玲”、“琐”、“莹”;虽然没有“用玉做的装饰品”,但有对“玉”进行加工的方式:“理”和“琢”。
“琅”这个字,常用在连绵词“琅玕”中,《说文》说是“琅,琅玕,似珠者”;《书•禹贡》中有“厥贡惟球、琳、琅玕”;汉-张衡《四愁诗》中有“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但“琅”这个字,主要还是琅玡或琅邪这个地名的一部分。
琅玡是著名古地名,在今山东-诸城周围,是诸葛亮的老家。那一带有琅玡台,被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夸耀说“东陼钜海,南有琅邪”。琅邪还是名山,但不在山东,“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大概咱们都背过的。这琅玡或者琅邪,是某种东夷语言中的同一个地名,并非汉语地名,而且叫这个名的地方应该不止一处。和琅玡或者琅邪类似的东夷地名当时在东部沿海一带还有不少。
“琅”《说文》还说是“从玉,良聲”,所以“琅”的声符是“良”,《说文》又说“良”是“从畗(享)省,亡聲”,那么“良”只是个复合声符,是从“亡”产生的复合声符。
“琅”字、“良”字、“享”字和“亡”字的图形都见上图:“琅”和“良”在“王”右边,“琅”在上,“良”在下;再往右是“亡”和“享”,“亡”在上,“享”在下。
“亡”这个声符发九个音:huang、lang、liang、mang、meng、niang、sang、wang、wu,其中最常见的是发liang这个音的字,但这些字都用的是“良”这个复合声符,用“良”这个复合声符的字还有发lang和niang这两个音的,而其他以“亡”为声符的字都不发这三个音。
有一种关于“良”这个字本义的说法,认为“良”并非由“享”字和“亡”字组合而成,而是自成一体,代表后世“廊”的意思,是附属于宫室的进出与连接建筑,示意象形,从上面图中看也能说得通。“亡”和“良”两声符的发音分得这么清楚,也有利于这种说法。而且从上图看,“良”字字形中包含的所谓“享”字以及尤其是“亡”字的图形本来也不都十分像。
另外,我揣摸“良”字的甲骨文字形,觉得很像是炉灶之形,下象灶门、中象灶体、上象烟道,若如此,所谓“良”当是炉灶好用、通畅之义,从各方面也说得通。
下面是太原金胜村赵卿墓出土虎形灶-山西博物院,图片出自《虎形灶》:
下面是“良”之读音变迁,据王力《汉语语音史》推拟。图中可见 “良”字的读音从先秦到现代几乎没什么变化,这也是很少见的:
再说“玩”,《说文》解释“玩”作“弄也”,所以一般“玩”都有点负面的意思,《尚书•旅獒》中有“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楚語下》中有“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寶之焉?”,《吳語》中有“大夫種勇而善謀,將還玩吳國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楚辞•招魂》中有“鄭衛妖玩,來雜陳些”,《哀元年传》中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p 1608)(12010601))(132),全是如此。但在一定情况下,“玩”也可以是正面的意思,例如《楚辞•九章•思美人》中的“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
“玩”《说文》又说“从玉,元聲”,是说“元”是“玩”的声符。高鸿缙《中国字例》认为“(元)意为人之首也”,“以‘丶’或‘二’指明其部位,正指其处,故为指事字”。另外,有个“兀”字,林义光《文源》认为“与元同字”,正该是以‘一’“指明其部位”。
“玩”、“元”二字的图形见前面本帖第一张图——图20,“玩”在右上角,“元”在右下角。图中可见“元”是个侧立人形,在脑袋部位以“‘二’指明其部位”。因此,“元”和“玩”的意义全不相关,“玩”是个单纯的形声字。
“元”这个声符,能发十个音:guan、huan、hui、kun、ng、ruan、wan、wu、yan、yuan,其中由“元”的变形“兀”发的音有wu和hui和kun,其它都是“元”本身发的音,其中主要是wan和yuan。有个常见声符“夗”,前面提到过,能发三个音:wan、wo、yuan,主要也是wan和yuan,跟“元”看来是一路的,跟“兀”也沾边。
下面是一张红山文化玉环的图片,出自《揭开红山玉石文化神秘面纱》:
下面是一张陶寺文化玉璧的图片,出自《良渚博物馆夏代玉器展》:
下面是一张良渚文化玉琮的图片,出自《如何能快速卖掉良渚文化玉器》:
————————————————————
下面是24个以“亡”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亡”这个声符能够发的9种不同的声音:
亡wáng-wú芒máng茫máng忙máng妄wàng忘wàng盲máng氓máng-méng荒huāng慌huāng
谎huǎng望wàng丧sāng-sàng良liáng郎láng榔láng廊láng狼láng浪làng朗lǎng
娘niáng琅láng粮liáng酿niàng
huang、lang、liang、mang、meng、niang、sang、wang、wu。
下面是“兀”和8个以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2个原来以“兀”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兀”这个声符能够发的10种不同的声音:
兀wù
元yuán远yuǎn园yuán完wán玩wán院yuàn顽wán冠guān-guàn
筦guǎn(管)蚘huí(蛔)
guan、huan、hui、kun、ng、ruan、wan、wu、yan、yuan。
下面是26个以“玉”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亡”和“兀”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7个常用字:
玉玖玛玩环现玫玷珍玲珊玻珠球琐理琉琅琳琢
琼瑞瑰璃
莹璧
亡氓丧良元园冠
“贸”和“贱”的部首都是“貝”,“貝”是什么呢,什么样的“貝”才是“貝”呢,请您先看下面四张图。
下面第一张图中是Monetaria moneta货贝,图片出自《二:宝贝的起源》:
下面第二张图中是Monetaria annulus环纹货贝,图片出自《Monetaria annulus》:
下面第三张图中是妇好墓出土的海贝,图片出自《唐际根:关于妇好的五个为什么?》:
下面第四张图中是1971年山西-保德县-林遮峪古遗址墓地中出土的商代铜贝,图片出自《人类金属货币之鼻祖——保德铜贝》:
1976年发掘商代妇好墓,在其中发现大量海贝,这种海贝当时是用作货币的,上上图中就是这些海贝。下图中有“貝”字的图形,在左上角。与上上图中那些海贝比较,可见当时人用作货币的大体就是这一类海贝。而且后来甚至模仿这种海贝铸了铜贝作为货币,见上图。再上面还有新鲜的两种这类海贝的图片。
与以上四图比较,“貝”字的图形虽然还相当写实,但已经多少有些符号化了。下图中还有“賏”、“贔”、“得”三字的图形,“賏”在左下角,“贔”在“賏”右边,“得”在“賏”上边。“賏”、“贔”、“得”三字图形中都包含“貝”的图形,而“得”字的图形就是一只手(从路上)捡起了一只海贝,表现了古人对“得”的理解,其中一枚拣起的海贝非常漂亮、也相当写实。
关于“貝”这个部首,《王力古汉语字典》总结:“古人曾以贝作为货币,因此贝部字一般表示与财物有关的意义。”。
“貝”这个部首,大多在形声字左侧,例如“贱”,但也有不少在形声字下方,例如“贸”,还有同在下方却缩成一小疙瘩的,例如“赢”。
以“貝”作部首的常用形声字不算“貝”有三十五个,首先是与财物有关的事物,有:“财”和“赋”、“资”和“费”,以及“货”、“赃”、“账”、“贯”;然后是与财物有关的人的行为,有:“贿”和“赂”、“赊”和“购”、“赏”和“赐”、“赔”和“赚”、“贩”和“贸”,以及“贡”、“赠”、“贴”、“贷”、“赁”、“赎”、“赡”、“贮”、“赌”、“赢”;还有就是与财物没有直接关系的人的行为,有:“贬”、“贺”、“赘”、“赛”;最后是对人财务状况的形容,有:“贫”和“贱”,以及“贤”,“贤”本义是人之多财。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貿”——“贸”这个字。“貿”——“贸”,《说文》说“易財也”,就是交易,虽然交易与“貝”有关,但更和“人”有关。其实采用各种不同部首的形声字当中,总有一些字的含义和人有关,可因为和人有关的字太多,不能都用“人”(主要是“亻”)当部首,就改用了别的相关部首,这里的“貿”——“贸”就是如此,前面我们也提到过类似例子。
关于“易財”——交易,《吕氏春秋•上农》中有“是故丈夫不耕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卫风•氓》中有“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84))。交易又引申到变易,《淮南子•诠言》中有“公孙龙粲于辞而贸名,邓析巧辩而乱法”,晋-陆机《辨亡论》中有“成败贸理,古今诡趣”。另外,《礼记•檀弓下第四》中还有: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这里“贸贸然”据说是昏昏然而眼睛看不清楚的意思,和交易也好,变易也好,都不容易扯上关系。我猜,此处用“貿”大概只是用其音,说不定该用“瞀”或“冒”字,用“貿”是通假。
“貿”——“贸”《说文》又说是“从貝,戼聲”,这个“戼”其实是我们更熟悉的“卯”的异体字。而“卯”这个字,照郭沫若先生的意见,代表的是殷商时常见的一种祭祀方式,《字源》说就是把牺牲一剖两半来献祭。所以“卯”字的图形画的就是这种一剖两半的样子。不过,还有一个“卯”字,虽然和现在“贸”声符的“卯”长得一模一样,但早先的图形可不是一剖两半,而是两个人相对跪坐。这个“卯”《字源》认为本就是另一个字,读音是qīng,和我们“贸”的声符不相干。
上图中有“貿”字的图形,又有两种“卯”字的图形,“貿”在“貝”右面,“貿”下面是两种“卯”。
“卯”作为声符发六个音:jiao、liao、liu、mao、pao、zhou,但主要是liu,其次是mao,还有少量是liao。发liu这个音的常用字里头,有个“刘”比较特别,字里头没“卯”,因为这“刘”是简体字,已经把“卯”简没了。“刘”的繁体字是所谓卯金刀“劉”,这个字本义也是对剖,《汉语大字典》指出:卜辞之“卯牛”即“劉牛”——也就是将牛对剖献祭。因此,“劉”本来恐怕是“卯”的孳乳字,因为“卯”还有别的用处,就分化出“劉”。后来,“劉”成了大姓,一亿多人,加上语言变迁,“劉”不再和“卯”同音,“劉”对剖献祭这个本义人们也就不太想得着用了。
作为声符的“卯”,也会变形,平常不变,可到了形声字上方,就会把第三笔从“丿”变成“丶”,好比“贸”,还有“留”,里边的“卯”都是变过了的样子。而且那个“留”不但是用“卯”当声符的形声字,自身还是从“卯”产生的常见复合声符,光常用字用“留”当声符的就有馏、溜、榴和瘤。
再说“賤”——“贱”。“賤”——“贱”这个字,《说文》说“賈少也”,段玉裁注:“賈,今之價(价)字。”;所以“贱”是说卖的钱少了,或者说卖得的财物不够多。《昭三年传》中有“国之诸市,屦贱踊贵”((p 1234)(10030302))(102、114),《齊語》中有“以其所有,易其所無,市賤鬻貴,旦暮從事于此”,《汉书•昭帝纪》中有“谷贱伤农”,都是这个意思。但后来就引伸到财物以外,形容人地位低下,《论语•子罕第九》中有“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礼记•月令第六》中有“黑黄仓赤,莫不质良,毋敢诈伪,以给郊庙祭祀之服,以为旗章,以别贵贱等给之度”,《后汉书•宋弘传》中有“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中有“贵贱在天命。穷达自有时”,都是这个意思。
“賤”——“贱”这个字,《说文》还说是“从貝,戔聲”,所以“贱”的声符是“戔”。“戔”《说文》说是“从二戈”,“戈”是古代兵器,“从二戈”的“戔”大概是相杀的意思。
至于“戈”字的图形,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中说“戈全为象形,丨象柲,一象戈……”。上面图中我贴上了“賤”字、“戔”字、“戈”字以及包含“戈”的“武”字、“戍”字、“伐”字等的图形,“賤”在“貿”右面,“戔”在“賤”右面,“賤”和“戔”下面是“戈”;然后,“贔”右面是“武”,“武”右面是“戍”;而“伐”在图中最右侧占了一整条。
上面图中还有既包含“戈”字又包含“貝”字的“賊”字的图形,在“戍”右边。现在“賊”的字形中“貝”虽在字左侧,但并不是部首。“賊”的部首是“戈”,“貝”在“賊”里边只是声符“則”的一部分。而且“則”里边的“貝”其实本不是“貝”,而是“鼎”。大概“鼎”字写起来太麻烦,结果古人写着写着就把“鼎”写成了“貝”,反正“鼎”和“貝”都是好东西。
下面是戈头、柲(柄)和铜鐏示意图,出自《三千岁青铜戈头,将搬新家》。上面“戈”字图形里右边那几张简笔画和这张“戈”的图形还是有些像的:
下面是一枚商代戈头的图片,出自雅昌艺术论坛《商代戈》:
“戔”这个声符,也能发六个音,有can、chan、jian、qian、xian、zhan,其中特别的的就是j、q、x这一组声母与zh、ch、sh那一组声母之间的对应。似乎应该是从j、q、x分化出了zh、ch、sh。王力《汉语语音史》中有《历代语音发展总表》,下面是从中摘出的j、q、x向zh、ch、sh转变相关声符表,其中可见j、q、x([tɕi]、[tɕ‘i]、[ɕi])分化出zh、ch、sh([ʈʂ]、[ʈʂ‘]、[ʂ])的转变大约发生在宋、元之交:
————————————————————
下面是11个以“卯”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卯”这个声符能够发的6种不同的声音:
卯mǎo刘liú柳liǔ贸mào铆mǎo留liú馏liù溜liū-liù榴liú瘤liú
聊liáo
jiao、liao、liu、mao、pao、zhou。
下面是“戋”和9个以之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1个原来以“戋”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戋”这个声符能够发的6种不同的声音:
戋cán-jiān(戔)
浅jiān(溅)qiǎn线xiàn栈zhàn残cán贱jiàn溅jiān-jiàn盏zhǎn钱qián践jiàn
刬chǎn(铲)
can、chan、jian、qian、xian、zhan。
下面是36个以“贝”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卯”和“戋”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5个常用字:
贝贡财贤账贩贬购贮货贫贯贱贴贷贸费贺赊赠
贿赂赃赁资赏赋赌赎赐赔赘赚赛赡赢
卯留聊残盏
以“木”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非常多,不算“木”,就有一百二十四个,《王力古汉语字典》曾总结,“木部的字大多与树木有关”:
首先是一大批树木的名称,有“松”和“柏”和“杉”、“杨”和“柳”、“棠”和“杜”和“梨”、“樱”和“桃”、“梧”和“桐”和“椅”、“楷”和“模”、“柑”和“橘”和“橙”、“柠”和“檬”,以及“椿”、“檀”、“樟”、“桦”、“枫”、“桂”、“榕”、“梅”、“榛”、“柿”、“椰”、“椒”等等;
其次是树木的部位,有全体:“植”和“株”,以及“树”、“棵”;有部分:“枝”和“杈”、“根”和“梢”,以及“核”、“梗”、“材”、“柴”;
然后是用树木做出来的各种器物和建筑,有“棍”和“棒”、“橱”和“柜”、“栅”和“栏”、“栈”和“桥”、“村”和“寨”,以及“棋”、“梳”、“杯”、“桶”、“案”、“床”、“梯”、“柱”等等;
再就是树木的状态,有“枯”和“朽”,以及“枉”、“棱”、“柔”、“荣”;
还有人对树木做的动作,有“检”和“校”,以及“栽”、“栖”;
最后是一些已经有些抽象的意思,不局限于“木”,但一开始也许仍是从“木”抽象出来的,有“极”、“样”、“柒”、“椭”。
以“木”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中还有一对“同体字”,就是声符和部首都一样,但意思不同的两个字:“架”和“枷”,但在有些义项上这两个字又是异体字,不过它们终究有了分工,一般不会越界。
“木”作为部首主要是如“杭”、“核”、“枷”那样在左侧,但也有如“架”、“案”、“棠”那样在下方的,还有如“栽”那样在左下的,以及如“床”那样在右下的。这“床”是个后起的字,原先这个字写作“牀”,“木”这个部首在右侧。
“木”王筠释例认为是“全体象形字”,“丨象干,上扬枝者枝叶,下注者根株”,您可对比下图中左上角“木”字的图形。又有在“木”字图形不同部分分别加上一笔的指事字:“本”和“末”,以及“朱”也就是“株”。
“朱”本意是“木”的中间部分——植株,后来古人要造字表现一种颜色“朱”——朱砂的颜色,但这个抽象的意思无法用图形表示,而这一种红色——“朱”的名称发声又正好和植株的“朱”差不多,结果朱砂的颜色就把“朱”霸占了,以后古人只好另造形声字“株”来代表植株的意思。
这些字的图形也都在下图中,“木”右侧是“末”,“末”下面是“朱”,“朱”下面是“株”,“株”下面是“本”,您可留意图中那个圆点或短横标示的(“木”从上到下的)不同部位。
下图中还贴出了一些相关字的图形,有画了一棵枝叶茂盛的树的“未”字(“木”下方)、有画了好几颗树的“森”字(“未”下方)和“林”字(“森”右侧)、有画着一把斧头砍向树木的“析”字(“末”右侧)、有画了一个人靠在树下休息的“休”字(“析”下方)、有画了太阳在树后和树顶的“杳”字(“林”右侧)和“杲”字(“杳”右侧)、还有在树上画了丰盛果实的“果”字(“杳”右侧)。
说完“木”,接下来我们说“杭”字。“杭”,《王力古汉语字典》认为“似与树木关系不大”,我觉得主要是这个字来源不明:《说文》说过“杭,抗或从木”,这里“杭”是“抗”的替身;《说文解字注》认为“杭”“乃𣃚[方亢]之譌變”,这里“杭”又是“𣃚[方亢]”的变形;《诗•卫风•河广》中有“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楚辞•九章•惜诵》中还有“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这种用法现在都用“航”字,这里“杭”是“航”的前辈;总之,都不是正字。
后来,有了地名“餘杭”,《说文解字注》说是“秦政舟渡處”,于是在这里,“杭”终于找到自己的位置;又从这里产生出另一个地名“杭州”,这才是我们现在这个常用字“杭”的归宿。“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那位前太守感叹,“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杭”的声符是“亢”。“亢”,《说文》说“人頸也”,就是脖子。上图中有“杭”字、“亢”字以及挨着脖子、突出表现脑袋的“元”字的图形,“元”在右上角,“杭”和“亢”在“元”左侧,“杭”上“亢”下。
“亢”这个声符能发五个音:ang、hang、jing、kang、keng,其中用的比较多的是kang、hang、keng三个音。也发kang这个音的常见声符还有个“康”,就只发kang这个音,比“亢”更单纯。也发hang这个音的常见声符又有个“行”,还发heng和xing两个音,和“亢”不一路。也发keng这个音的常见声符有“坚”和“巠”,“坚”还发jian和qian两个音,和“亢”也不一路,“巠”还发geng、jin、jing、qing、xing五个音,倒像是和“行”有点接近。
再说“核”字。“核”,本意是某种树皮制的容器,《说文》说是“蠻夷以木皮爲篋”,段玉裁解释说“今字果实中曰核,本义废矣”。下面图中就有各种桦树皮制作的容器,图片出自《深入兴安腹地-探访逐鹿山岭“猎神”后裔鄂伦春族》:
但“核”字现在我能找到的句例都已经是果核了,如《礼记•曲礼上第一》中的“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世说新语•俭啬》中的“王戎有好李,常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而《小雅•甫田之什•宾之初筵》里有句“笾豆有楚,殽核维旅”(《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43)),应该还是《赤壁赋》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那个“肴核”的出处,其中的“核”甚至不是果核而是带核的果子本身。
从果核果实这类意思,“核”还衍生出另一层意思:“检验”、“核实”,《汉书•刑法志》中有“其审核之,务准古法”,颜师古解释说“核,究其实也”,就是一例,现代的例子就太多了。
但果核这个意思似乎本来应该用“覈”字,上面“殽核维旅”蔡邕注《典引》时说“肉曰肴,骨曰覈”,《尔雅•释木》“桃、李,醜核”郝懿行义疏有“《初学记》引孙炎曰:‘桃李之类,实皆有核。’按:核当作覈……经典假借作核耳”。但后来却反过来了,“覈”专门做起了“核实”和“检验”,而“核”这个假借的外来户,反倒是既管着“检验”、“核实”,还同时去兼任了果核。
《说文》又说,“核”是“从木,亥聲”,因此“核”的声符是“亥”,吴其昌《金文名象疏证》认为“亥字原始之初谊为豕之象形”,上上图中有“核”和“亥”二字的图形,“核”在“亢”下面,“亥”在“核”和“元”下面。
“亥”字在《左传》中也曾提到,说是“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襄三十年传》(p 1170)(09300301))(082),这和筹算有关,我原来贴过杨伯峻先生对此的注释,在《《左传》人物事略05附:杞昏晋悼4/4》,这里重贴一遍,之所以要用图片是因为这段注里图形太多了:
下面是旬阳县-佑圣宫一号汉墓出土象牙算筹的图片,出自旬阳县博物馆[URL=http://www.xunyangzaixian.com/bendi/show.asp?id=19402]《旬阳文物象牙算筹》[/UR旬阳在线:
下面是算筹数字表示方式示意图,出自旬阳县博物馆:向丽君《闪耀科学和人文光彩的历史记忆——旬阳出土的稀世国宝汉代象牙算筹探微》汉唐论坛河源:
“亥”这个声符发七个音:gai、hai、he、hu、jie、kai、ke,其中主要的是hai、gai、he、ke四个音。发hai和gai这两个音的主要就是“亥”这个声符,但发he和ke那两个音的常见声符就还有“可”和“合”和“各”,前面都提到过,但他们显然都和“亥”不一路。
————————————————————
下面是8个以“亢”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亢”这个声符能够发的5种不同的声音:
亢kàng抗kàng坑kēng吭háng-kēng杭háng肮āng炕kàng航háng
ang、hang、jing、kang、keng。
下面是“亥”和6个以之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亥”这个声符能够发的7种不同的声音:
亥hài-jiē
刻kè该gāi咳hāi-ké孩hái骇hài核hé-hú
gai、hai、he、hu、jie、kai、ke。
下面是126个以“木”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亢”和“亥”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3个常用字:
木朽朴机权杆杠杜材村杖杉极杈杨枉枝杯枢柜
板松枪枫构杭枕荣标栈柑枯柄栋柏栅柳柱柿栏
柠枷树柒柔架栽梆框桂栖档桐株桥桦栓桃桅格
桩校核样根柴桨案械梗梧梢梅检梳梯桶梭梨棒
棱棋椰植椅椒棵棍椎棚棕棺榔椭棠楔椿楷榄槐
榆楼概楣榛模榴榜榨榕寨横槽樱橡樟橄橱橙橘
檬檐檩檀床
亢航孩
“峭”和“崩”的部首是“山”,关于“山”这个部首,《王力古汉语字典》总结:“山部的字,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山的名称。…… (二)山的种类。……(三)山的部分。……(四)山的形状。……”。
以“山”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有二十一个,不包含“山的名称”;而有“山的种类”:“峦”和“峡”;还有“山的部分”:“岗”、“岭”、“峰”、“崖”,以及在水边上的“岛”和“屿”和“岸”;又有“山的形状”:“崎”和“岖”、“崔”和“巍”,以及“屹”、“峻”、“峭”、“崭”、“崇”、“嵌”、“密”;再就是“山”的变动:“崩”。
“山”这个部首最喜欢在左侧,好比“峭”;但也会呆在上方,好比“崩”;而且不避讳跑到下面,好比“峦”;还可以钻进左下角,好比“岛”;有时候,这个“山”还不愿意老被固定在同一个地方,于是,有些字就有两种写法,既有“山”这个部首在左侧的字形,又有“山”这个部首在上方的字形,好比“峰”和“峯”。
“山”,《汉语大字典》说“甲骨文、金文象山峰并立之形”,下图中就有“山”字的图形(在左上角)以及与之相对、《汉语大字典》说“象水流出洼之形”的、“谷”字的图形(在“山”右边)。
接下来我们说“峭”。“峭”这个字是形容山势陡峻,屈原《九章•悲回風》中有“上高巖之峭岸兮,處雌蜺之標顛”,用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山势之外,“峭”又引申到严峻一类的意思,例如《韩非子•五蠹》中的“故明主峭其法而严其刑也”。
可是,虽有上面的例子,《说文解字》还是没见到“峭”,只见到“峭”的哥哥“陗”,《说文》说“陖也”,和“峭”意思相同,是异体字。看来,在上面例子中,实际出场的可能也是“陗”,当时弟弟“峭”还没生出来。因此,我没找到“峭”的甲骨文、金文或篆体字形,上面图中也只贴入了“陗”的篆体字形,在右上角“小”字图形左边。
“山”这个部首,与在左侧的“阝”、也就是“阜”那个部首,管辖的范围有重合之处。早先,涉及地形的字,似乎更常以“阝”(阜)为部首。但“山”后来居上,当初好几个以左侧“阝”为部首的字,现在的正字都以“山”为部首了。例如“峭”,原先是“陗”;例如“峻”,原先是上边那个“陖”;再例如“峡”,原先是前面的“陕”;还有下面的“崩”,原先是“𨹹[阝朋]”。
“峭”《说文》里说是“从阜,肖聲”,那么“峭”就是以“肖”为声符,但“肖”《说文》里又说是“从肉,小聲”,所以“小”才是“峭”的基本声符,而“肖”只是由“小”产生的复合声符。
可是,“小”还是太小了,没人拿它当回事,结果除了“小”和“肖”,别的常用字还是都愿意拿“肖”这个复合声符当声符,“小”被撇在了一边。
不过,“肖”的笔画就有点多,于是,拿“肖”当声符的那个“趙”字,因为是著名大姓,《百家姓》头一姓,太常用了,后来就被简化成“赵”,用“乂”替换了“肖”。
“肖”字、“小”字的图形都在上图中,“小”在右上角,“肖”在“陗”下面。“小”这个字《汉语大字典》说:“甲骨文“小”象尘沙小物状,与少本为一字,后分化为二字。”。所以上图中也贴了“少”字的图形,在“小”下面。
“小”这个声符能发六个音:qiao、shao、xiao、xie、xue、zhao,但主要是xiao、shao、qiao三个音。x和sh和q这三个声母,还有iao和ao这对韵母,都喜欢互相串门。
再说“崩”。其实“崩”这个字的部首“山”也可以在左边,写成“𡹔[山朋]”,而且这种字形更古老,甚至《说文》只收入“𡹔[山朋]”而未收入“崩”,您可以看到,上图中贴出的其实也是《说文》中“𡹔[山朋]”的图形,在“山”下面。
“崩”《说文》说“山壞也”,所以《小雅•节南山之什•十月之交》中有“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280));但“崩”从“山壞”又引申到《隐元年传》中的“不义,不暱,厚将崩”((p 0012)(01010402))(002);以及《论语•季氏第十六》中的“分崩离析”和《周語下》中的“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而且还引申到《襄三十一年传》中的“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厭焉,敢不尽言?”((p 1192)(09311201))(111)。
“崩”又有个专门用途,就是代称最高君主的去世,先秦这么用“崩”的例子好比《隐三年经》的“三月庚戌,天王崩”((p 0024)(01030002))(010)、《文十四年传》的“凡崩、薨,不赴,则不书”((p 0602)(06140101))(055)、《赵策二•赵太后新用事》的“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等等。到后世,我们还常听见说“驾崩”。
“崩”《说文》说是“从山,朋聲”,所以“崩”的声符是“朋”。作为声符的“朋”只发两个音:beng和peng,一不送气一送气,“朋”在这两个音中都是主流的声符。
关于“朋”,《汉语大字典》按:《说文》无“朋”字——而王国维先生在《说玨朋》中曾言:“殷时玉与贝皆货币也……其用为货币及服御者,皆小玉小贝而有物焉以系之。所系之贝、玉,于玉则谓之玨,于贝则谓之朋。”。
上图中贴出了“朋”字和“玨”字的图形,还贴出了图形与“朋”字有相像之处的“丝”字和“垂”字的图形。“玨”在左下角,右边是“朋”;“垂”在右下角,左边是“丝”。
下面是东营市历史博物馆藏五村遗址出土贝饰的图片,用的也是后世曾用为货币的那种贝壳,看来这种贝壳能当货币也是有古人的审美作基础的。图片出自《大汶口文化贝饰赏析》:
下面是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三璜双环双玦玉佩的图片,出自《5组你不能不看的晋侯墓出土玉串饰》:
下面是“小”、“悄”、“朋”、“崩”之读音变迁,据王力《汉语语音史》推拟。从中可见,“小”与“悄”和“朋”与“崩”这两对字的读音相当接近,而且这四字的读音从先秦到现代变化不大:
————————————————————
下面是16个以“小”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小”这个声符能够发的6种不同的声音:
小xiǎo肖xiāo-xiào赵zhào削xiāo-xuē俏qiào捎shāo哨shào峭qiào消xiāo悄qiāo-qiǎo
宵xiāo屑xiè梢shāo硝xiāo销xiāo稍shāo-shào
qiao、shao、xiao、xie、xue、zhao。
下面是7个以“朋”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朋”这个声符能够发的2种不同的声音:
朋péng崩bēng棚péng硼péng鹏péng蹦bèng绷bēng-běng
beng、peng。
下面是22个以“山”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小”和“朋”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3个常用字:
山屿屹岖岗岸岭峡峦密峭峰峻崎崖崭崔崩崇嵌
巍
岛
小肖屑
“刀”这个字,《说文》说“兵也,象形”,不过最初的“刀”恐怕只是工具,未必就是兵——武器。下下图中是原始的石刀,看那样子,也只是工具,而不是武器。其实,现在的“刀”也大多不是武器了。
《说文》还说“凡刀之屬皆从刀”,《王力古汉语字典》总结:“刀部的字差不多全是动词,表示用刀的动作。……只有少数形容词是关于刀的质量的。”。
以“刀”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有三十个。主要是动词,表示的是使用刀或某种带刃工具的动作,有“切”和“割”、“刊”和“刻”、“刮”和“削”、“剃”和“剪”,以及“刑”、“刽”、“划”、“劈”、“创”、“刘”、“剔”、“刨”、“删”、“判”、“副”、“刹”、“剖”、“剥”、“剂”、“剿”、“剩”;形容词有关于刀质量的“刚”,以及关于刀一类工具所产生后果的“剧”;名词有“剑”、“则”、“券”,都是刀的变形。
“刀”这个部首有点格色,不肯像一般部首那样站在声旁左边,总愿意跑到声旁右边,还变形为立刀旁“刂”,让人不好认,好比“创”、“副”和“刊”,都是这样;但也有个字,“刀”在那里是站右边,而且没变形,就是“切”;还有把声旁顶脑袋上的,同样没变形,好比“券”、“剪”、“劈”。
“刀”字、“加”字、还有包含“刀”的“分”字和“刃”字的图形,都在下图中。“刀”在左上角,“刀”下边是“分”,“分”下边是“刃”,“加”则在右下角。您可比较下下图以及更下边那些图中的那些真刀,看看“刀”字图形对应的是哪种:
然后说“创”。“创”这个字,是简体字,繁体是“創”。《荀子•礼论》有“創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杨倞注:“創,伤也。”;这是打《说文》里来的,《说文》里也说,“創,伤也”。可“創”这个形声字是后造出来的,原先表示这个意思的是“刅”,《说文》不仅同样说了,“刅,伤也”,而且接着还说,“或从刀,倉声”,这“或”,正是“創”。
被“創”取代后,“刅”就很少抛头露面,只在两个常用形声字中当声符,就是“梁”和“粱”,但发音已不一样。说实在的,简化字真应该把“創”简化为“刅”而不是“创”。
至于“倉”,“甲、金文象仓形,中有门户,以进出粮”(《汉语大字典》),其含义与“創”不沾边。因此“創”字不是孳乳字,而是后起的、单纯的形声字。“倉”字、“創”字以及“刅”字的图形都在上图中,“倉”在“刀”右边,“創”在“倉”下边,“刅”在“創”下边,“刅”字还可对比它左边“刃”字的图形。再多说一句,没把“創”字简化成“刅”,也说明简化字方案是建立在约定俗成基础上的。
这个“伤也”的“创”——“創”,古时候比现在用得更频繁:
例如当名词用,读chuāng,有《战国策•燕策三》中的“秦王复击(荆)轲,被八创”,以及《礼记•杂记下第二一》中的“身有疡则浴,首有创则沐,病则饮酒食肉”。
例如当动词用,读chuàng,有《书•益稷》中的“予创若时”,孔传:“创,惩也。”,孔颖达疏:“惩丹朱之恶。”,又有《晏子春秋•内篇问下二十六》中的“身无所咎,行无所创,可谓荣矣”。
不过还有另一个“創”,也读chuàng,后来用得更多,是从无到有的意思,好比《周礼•考工记•总目》中的“知者创物,巧者述之”,《论语•宪问》中的“为命,裨谌草创之”,【晋宣文舞歌二首】【羽辞舞歌】中的“神农教耕,创业诚难”。
这个意思的“創”其实和另一个用“刅”当声符的字“刱”是异体字,《说文》说“刱,造法刱业也”,又说“从井,刅声”。也因此,上面两个不同意思的“創”字并非同一个字,只不过后来造形声字时撞车了,造出来一对双胞胎。
但无论哪个“創”,《说文》都说是“从刀,倉声”,所以“倉”——“仓”就是这二而一的“創”的声符,这个声符能发四个音:cang、chen、chuang、qiang,其中发qiang那个音的常用字最多,其次才是cang,再就是chuang,而发chen那个音的只有一个“伧”——“傖”,读轻声chen(例如寒伧),还读cāng,不是常用字。
再说“劈”,这是用“刀”的动作。有小刀,“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白居易【浔阳三题•湓浦竹】)。也有大刀,“双崖倚天立,万仞从地劈”(岑参【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为杜元帅判官】)。
这个“劈”还可引申到与用刀类似的结果,好比“足踵跖劈”(《吴越春秋》),又好比“手脚生皴劈”(张孜【雪诗】)。再一方面引申到不用刀用雷,天打雷劈,如唐-李晔【咏雷句】“只解劈牛兼劈树,不能诛恶与诛凶”。另一方面又引申到正冲着,像是“佳人嗔不语,劈面噀丁香”(宋-邓肃临江仙——九之七),除了这劈面,还有劈头盖脸。
另外,“劈”也可以是用手分开,好比皇甫松【竹枝(一名巴渝辞)】中的“斜江风起动横波,劈开莲子苦心多”。不过既然用手,那这个字的部首就不一定再用“刀”,所以东晋-曹毗【诗】中有“分风为二,擘流为两”,用的是以“手”为部首的“擘”,但注释中提到:“纬略”作“劈”。——从中可见,“劈”和这里的“擘”(bò、bāi)有时能互相替代。《说文》又说“擘,撝也。从手,辟聲”,还说“劈,破也。从刀,辟聲”,两字都以“辟”为声符,可见两字的读音曾经很接近。
“辟”这个声符能发五个音:bai、bei、bi、bo、pi,但主要是pi 和bi 这两个音,一不送气一送气,是一对。
“辟”字和“劈”字的图形也在上图中,“辟”在右上角,“辟”下面就是“劈”。关于“辟”这个字,《说文》说“法也”,又说“从卩从辛,節制其辠也;从口,用法者也”,其图形中左侧是一个跪坐人形,屁股下面我估计是块石头。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字研究》中提出,“辟”右侧的“辛”也是一种“刀”,是古代行黥刑的“曲刀”。那么,“辟”这个简笔画画的就是,用“曲刀”对一个坐在石头上的人行刑。所以后世死刑也叫“大辟”。
“法”和用刀的动作毕竟隔着一层,因此“劈”是个单纯的形声字。
下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潜山县-薛家岗遗址出土新石器时期九孔石刀的图片,出自《新石器时代-薛家岗遗址》:
下面是陕西-延安-芦山峁遗址-营盘梁院落北门外祭祀坑出土大玉刀的图片,出自韩宏《黄土高原发现超大型聚落遗址》文汇报:
下面是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商代龙纹刀的图片,出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青铜器(下)》:
下面是汉代环柄刀的图片,出自《环柄刀》:
下面是声符“倉”和“辟”主要读音位置图,黄色的是声符“倉”的三个主要读音,蓝色的是声符“辟”的两个主要读音,图中“倉”的读音相对分散,而“辟”却是两个读音并肩而立:
————————————————————
下面是9个以“仓”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仓”这个声符能够发的4种不同的声音:
仓cāng创chuāng-chuàng抢qiāng-qiǎng苍cāng呛qiāng-qiǎng沧cāng枪qiāng疮chuāng舱cāng
cang、chen、chuang、qiang。
下面是9个以“辟”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1个原来以“辟”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辟”这个声符能够发的5种不同的声音:
辟bì-pì僻pì劈pī-pǐ壁bì避bì臂bei-bì璧bì譬pì霹pī
擘bāi(掰)bò
bai、bei、bi、bo、pi。
下面是31个以“刀”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仓”和“辟”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3个常用字:
刀刊刑划刚则创刘删刨判刮刽刹剂刻削剑剃剔
剖剥剧副剩割剿
切券劈剪
仓舱辟
下面再贴一遍主帖中的图00,以及相应的标出每个图形对应符号的答案图:
图00
下面是图00中顺序号与答案图中符号的对照:
A1龙,A2昜,A3隹,A4古,A5非,A6丂,A7羽,A8日,A9匄;
B1雨,B2龙,B3雷,B4目,B5厶,B6争,B7元,B8亢,B9五;
C1旦,C2兆,C3卜,C4占,C5艮,C6頁,C7堯,C8甫,C9心;
D1交,D2夗,D3句,D4白,D5口,D6手,D7辟,D8央,D9夾;
E1巴,E2言,E3監,E4王,E5共,E6疒,E7六,E8倉,E9高;
F1斤,F2广,F3片,F4區,F5車,F6壽,F7山,F8里,F9人;
G1石,G2令,G3母,G4𡈼,G5立,G6朋,G7玉,G8圭,G9水;
H1婁,H2女,H3包,H4欠,H5兑,H6工,H7貝,H8丁,H9戔;
J1刀,J2刀,J3金,J4土,J5木,J6扁,J7方,J8里,J9力;
K1丰,K2莫,K3辵,K4分,K5卯,K6酉,K7畐,K8甬,K9邑;
N1阜,N2火,N3京,N4彳,N5攴,N6匕,N7勺,N8合,N9食;
Q1示,Q2享,Q3皮,Q4中,Q5向,Q6米,Q7少,Q8小,Q9且;
R1虫,R2竹,R3支,R4韋,R5昔,R6肉,R7熒,R8堇,R9者;
T1干,T2鳥,T3僉,T4箕,T5走,T6足,T7各,T8犬,T9齊;
U1炎,U2卒,U3衣,U4巠,U5叀,U6絲,U7柬,U8亡,U9之;
X1俞,X2谷,X3也,X4仌,X5不,X6亥,X7禾,X8生,X9丯;
Y1马,Y2屯,Y3马,Y4羊,Y5穴,Y6凷,Y7艸,Y8犬,Y9象。
“祥”和“祈”的部首是“示”,下图中有“示”字的图形,在左上角,还有与“示”字相关的“土”字的图形,在左下角。下图中的“示”字图形有三个,长得都不一样。除了和现在“示”字字形长得像的、两横一竖加两点的图形之外,还有一横一竖有点像“丁”字字形的,又有一长一短两横加一竖有点像“亍”字字形的。
汉字图形中的长横经常代表地,“土”字图形中就是如此,这“示”字图形中的长横也一样。而“土”字和“示”字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土”字图形的其他部分是在这一横之上,“示”字图形的主要部分却是在这一横之下,也就是地下。所以《汉语大字典》认为“示”的“甲骨文字形代表地祗”,“祗”,鬼神也。也就是说,“示”字图形表现的是地下的鬼神。
可《说文》解释“示”字的图形却说“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又说“示”是“从二”,还说“示”的“三垂”代表的不是地下的鬼神,而是天上的“日月星”,于是“示”的意思就代表“觀乎天文,以察時變”。在《说文》看来,“示”是在这个意义上才代表所谓“神事”的。
不过《说文》的这个意思无法解释那个一长横一短横之下只有一竖的图形,更无法解释那个一长横之下只有一竖的图形,把整体图形分拆开来认为“示”字是“从二”,也稍有些勉强,难脱附会。
至于“示”字作为部首覆盖的范围,《王力古汉语字典》总结说,“示部的字多与祭祀鬼神有关”。而以“示”字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有十个,其中包括,祭祀对象也就是鬼神的种类:“祖”、“神”;祭祀以及相关的与鬼神打交道的行为:“祈”和“祷”,以及“祠”、“禁”、“礼”;再就是与鬼神及祭祀相关的结果或现象:“祸”和“福”,以及“祥”。
“示”虽然是鬼神,但没见过啥市面,所以在一般的字里头,“示”都老老实实站在声旁左边,只是会按捺不住要显佩自己的神通,都变形成了“礻”。但是也有几个“示”不肯循规蹈矩,钻到了声旁底下,好比“禁”字,可到了底下神通不够,就没能变形。
下面我们说“祥”字。“祥”《说文》说“福也”,《大雅•文王之什•大明》中有:“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73)),《商颂•长发》中有:“濬哲维商,长发其祥。”(《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529)),都是鬼神带来的“福”。
但这“祥”不仅是“福”,还是鬼神带来的征兆,杜预说是“吉凶之先见者”,既包括了和福类似的吉兆,也包括了与吉相反的凶兆,和例如“高”字、“长”字的某些用法同时代表了高和低、长和短相似。
“祥”的这种用法在《小雅•鸿雁之什•斯干》中有:“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264)),在《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有:“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在《襄十三年传》中有:“先王卜征五年,而岁习其祥,祥习则行,不习,则增修德而改卜。”((p 1002)(09130701))(089、098)。
“祥”字还发展出一种习惯用法,就是“不祥”,非常多见,例如:《僖三年传》“齐方勤我,弃德,不祥”((p 0286)(05030401))(039),《襄二十五年传》“其辞顺,犯顺,不祥”((p 1104)(09251001))(097),《哀十四年传》“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p 1682)(12140101))(124),《晉語三》“不謀而諫,不忠。不圖而殺,不祥。不忠,受君之罰。不祥,罹天之禍”。
而且这“祥”又是一种祭祀的名称,《礼记•檀弓上第三》中有“鲁人有朝祥而莫歌者,子路笑之”,《文元年传》中有“晋襄公既祥,使告于诸侯而伐卫,及南阳”((p 0512)(06010501))(048),都是这种祭祀。
王国维先生在《观堂集林》中曾提到“祥,古文作羊”,《说文》也说“羊,祥也”,所以“祥”字应该是“羊”字的孳乳字。本来是有羊就是有福,后来引申出越来越多别的意思,离原来“羊”的意思越来越远,就有必要给“羊”加上一个部首再造出一个形声字,与原有的“羊”字划清界限。于是,古人就给“羊”派去“示”来当这个部首,新造出了“祥”字,把原先“羊”字里头和鬼神有关系的那一部分切割出来,也就让“羊”不再有和鬼神平等打交道的资格,只能当祭品了。
因此,“羊”又是“祥”的声符,这个声符能发四个音:jiang、qiang、xiang、yang,但主要是发yang那个音,其次是xiang这个音,发其他两个音的字很少。
“羊”字的图形,《说文》说是“象頭角足尾之形”,孔老先生也说“牛羊之字以形舉也”,可容庚在《金文编》卷四中就指出“羊,象羊首形”。上图中就有“祥”字的图形,以及“象羊首形”的“羊”字的图形和“象(牛)头角形”的“牛”字的图形,“羊”在“示”右边,“牛”在“羊”右边,“祥”在“土”右边。图中的“羊首”和“牛头”都有角,但弯的方向不一样,羊角向下弯而牛角向上弯,这是造字之初典型的“羊”和“牛”的特征。
再说“祈”字。上图中还有“斤”字的图形和“祈”字的图形,以及相关的“單”字、“父”字的图形。“父”占了上图最右端,“父”左边是“斤”、“祈”和“單”,“斤”在最上头,下面是“祈”和“單”,“祈”在左,“單”在右。
下面是铜绿山矿冶遗址出土先秦“斧”、“斤”安柄方式示意图,其中“斤:器形与不同,似钺,但柄呈钩状置于器物的直銎内,与甲骨文中斤字的形象一致”,即下图中图29之“2,铜斤”。图片及说明出自《铜绿山古代采矿工具初步研究》:
“斤”字,《说文》说“斫木也。象形”;徐锴在相应系传中说“斫木斧也”;段玉裁解释说“横者象斧头,直者象柄,其下象所斫木”;您对比上图中的铜斤就能看出,“斤”字甲骨文图形就是单纯画了一柄铜斤,没有被斫的木。而且“斤”要“斫”也首先“斫”的是石头啊。“斤”不是不会“斫”木头,但“斤”加上被“斫”的木头,画出来就成了“析”字的图形了。
“祈”字就比较复杂,《汉语大字典》说罗振玉认为甲骨文、金文的“祈”是“从旂、从單,盖战时祷于军旗之下”,而且认为是“会意”,但王国维认为“从旂、从單”的这个字是“假借为祈求之祈”。如此,后造出一个“从示,斤聲”的“祈”字来占据这个位子就更合理,何况还节省了笔画。
“單”字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认为:“卜辞中獸字从此。獸即狩之本字。征戰之戰从單,与獸同意。”,丁山《说文阙义笺》则认为:“窃疑古谓之單,后世谓之干,單、干盖古今字也。”,无论如何,都不大看得出这“單”字和“祈”字的意思有啥联系。
“祈”《礼记•射义第四六》说“求也”,应该说求的是鬼神,所以才以“示”为部首。
《文十二年传》中有“秦伯以璧祈战于河”((p 0590)(06120603))(057),《昭二十五年传》中有“冬十月辛酉,昭子齊(zhāi)于其寝,使祝宗祈死”((p 1466)(10250609))(091、116),《晉語六》中有“凡吾宗、祝,為我祈死,先難為免”,都是“求”,“求”的对象是鬼神,“求”的范围却很宽。到现在,我们说祈求,“求”的对象和“求”的东西更是什么都有了。
但一直以来,人们“求”得最多的,还是“福”,所以《说文》说“祈,求福也”。
《小雅•甫田之什•甫田》中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28)),《礼记•月令第六》中有“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襄七年传》中有“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p 0950)(09070202))(124),《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有“凡国祈年于田祖,龠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周书•召诰》中有“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就都是“求福”。
“祈”《说文》既然说是“从示,斤聲”,那么“祈”的声符是“斤”。“斤”这个声符能发八个音:jin、qi、qin、ting、xian、xin、yi、yin。以“斤”为声符的字发xin那个音的最多,其次是发qi这个音的字,然后才是发jin这个音和xian那个音的字,发其他音的字都很少。
还有些字也包含了“羊”字和“斤”字,例如“着”字和“新”字,但不是形声字。除了形声字,五十常用部首和一百常用声符也常会出现在别的常用非形声字中。
下面是原始社会石斧的图片,此石斧安上了木柄,但更早的石斧不一定安有木柄,考古上又称为砍砸器,您还可参见上上图右端表现手持石斧的“父”字的图形,其中的石斧显然没安木柄。下面的图片出自《讲武堂:战斧秘话——暗黑中世纪的狂野杀器》:
下面是商代青铜斧的图片,出自《商管銎青铜斧》:
下面是两件汉代铁斧的图片,出自《从汉代铁斧看行进中的华夏文明》:
————————————————————
下面是11个以“羊”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羊”这个声符能够发的4种不同的声音:
羊yáng详xiáng洋yáng样yàng氧yǎng祥xiáng翔xiáng漾yàng痒yǎng姜jiāng
养yǎng
jiang、qiang、xiang、yang。
下面是7个以“斤”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2个原来以“斤”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斤”这个声符能够发的8种不同的声音:
斤jīn芹qín近jìn欣xīn祈qí掀xiān锨xiān
旂qí(旗)听tīng(聽)
jin、qi、qin、ting、xian、xin、yi、yin。
下面是11个以“示”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羊”和“斤”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5个常用字:
示礼祈祖神祠祥福祷祸禁
羊氧养斤欣
“食”,就是吃,民以食为天,“食”字因此也是一个重要的部首。而“饺”字和“饶”字的部首,就都是“食”。
“食”这个部首,大多在字的左侧,并且把尾巴收了起来,变成“飠”,笔画也就少了一画,例如“餃”和“饒”;后来“飠”又简化成面目全非的“饣”,除了脑袋只剩下尾巴,笔画也只剩三画,例如“饺”和“饶”;不过,“食”这个部首也有在字下方的,例如“餐”,全须全尾,什么都没少。
通常部首在下方时不容易被简化,也许是因为简化了不好看,看上去底盘不稳。这方面的例子除了“食”和“饣”之外,还有“衣”和“衤”、“犬”和“犭”、“言”和“讠”、“金”和“钅”、“心”和“忄”、“足”和“𧾷”、“玉”和“王”、“示”和“礻”,等等。看来,那些做出简化的前人,大都是些常写字而且常读手写文章的人。
关于“食”这个部首,《王力古汉语字典》总结:“食部的字大多和食物或饮食有关”,以“食”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有十八个,其中首先是与“食”有关的人的状态:“饥”和“饱”,以及“饶”、“饿”、“馁”、“馋”;其次是可“食”的东西:“饭”和“餐”、“馍”和“饼”,以及“馒”、“饺”、“馅”、“饵”;再就是与“食”有关的人的动作:“饲”、“馏”;然后是提供“食”的场所:“馆”。
后来,“馆”不光给人提供“食”,还给人提供住的地方,甚至变成以住宿为主,于是,就有人把“馆”的部首换成“舍”,新造出个“舘”字,给“馆”添了个异体字。只是古人大多没那么讲究,吃住不分,“舘”就没流行起来。
不过,虽然“馆”仍旧顶着“食”这个招牌,但毕竟“馆”的主业已经是住宿,不再专门从事餐饮业。于是,人们往往对它“食”这个部首视而不见,结果那些提供“食”的场所,还得要专门标成是“饭”馆、“餐”馆。
“食”字的图形在上图中左侧,林义光《文源》说“象亼倒口在皀上,皀荐熟物器也”,这意思说“食”的图形是画了个装着“食”的器皿,还有个盖,就是“亼”,打开盖就可以“食”了。
上图中还有表现盛着食物的容器的“皀”字的图形,以及同样包含器盖的“合”字的图形,分别在上图中部上侧和下侧,又有“會”字的图形和“餐”字的图形,分别在上图右上角和右下角。
然后说“餃”。“餃”,就是“饺”,饺子的“饺”。
饺子本身出现得很晚,据说在汉末。而“餃”这个字出现得更晚。当初,饺子这个新鲜吃食刚出现的时候,在口语中的称呼和“角”字的读音相近,于是需要写下来的时候,就直接借用了已有的“角”字。后来,大概到元以后,“北人读角如矫”(方以智《通雅•饮食》),“矫”又与“交”读音合流(王力《汉语语音史》),于是有人就把“食”和“交”拉到一起,造出了新形声字“餃”。也是好吃不过饺子太深入人心,得有一个专门的字来代表。
下面是王力《汉语语音史》中我推测可能的“矫”与“餃”韵母之读音变迁,摘自《汉语语音史》之《历代语音发展总表》。图中前面是音标,最后一栏黄色的是现代汉语拼音之读音,从中可见二者的读音在元以后即完全一致,并且一直保持到现代:
其实原先也有“餃”字,现在读jiào,宋代的《类篇•食部》解作“饸(jiá,饼)也”,和后来读jiǎo的那个“餃”字本质上不是一个字,也和现在作为常用字的“饺”字不沾边。而且这两个“餃”字虽然现在读音接近,但他们原本的读音是不一样的,可说是殊途同归。
“餃”——“饺”字的声符是“交”,“交”字《说文》说“交脛也。从大,象交形”,说的就是一个两腿交叉的正面人形,上图中左侧就是“交”字的图形,其中有个图形把人的上身画成了三角形,也是古人手滑了吧。至于“交”字的“交叉”、“交流”一类意思,都是以后引申出来的。
上图中还有同为正面人形的“大”字的图形,在“交”右边。又有也表现了交叉的“五”字的图形,在“大”右边。以及“爻”字和“乂”字的图形,在“五”右边,“爻”在上,“乂”在下。还有个字,徐中舒先生隶定为“烄”,是个在火上两腿交叉的正面人形,图形在上图右上角。不过,杨伯峻先生认为,这个字的图形可能是表现“焚巫尫”的简笔画。从图形看,我倒觉得这个字该隶定为“[交/火]”或“[交/灬]。当然,上图中也有“餃”字的图形,在右下角。
“交”这个声符可发四个音:jiao、pao、xiao、yao,但主要还是jiao。而发jiao这个音的还有个常见声符“乔”,发三个音:jiao、jue、qiao,以qiao为主,和“交”不是一路。
再说“饶”。“饒”——“饶”这个字,《说文》说“飽也”。
但是这个字可不那么安分,首先就把“飽”撇在了脑后,后来人们用“饒”——“饶”字,大多用的都是引申义——“富足”了。《孙子•九地》中有“掠于饶野,三军足食”;《成六年传》中有“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国利君乐,不可失也”,还有“国饶,则民骄佚”((p 0827)(08060501))(074);《墨子•备城门》中有“山林草泽之饒足利”;都是“富足”的意思。
再后来,“饒”——“饶”字又引申出了“多”的意思,好比【严祖珽为斛律光造谣二首】中的“盲老公背上下大斧,饶舌老母不得语”(《北史》);还引申出“让”的意思,好比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甚至引申出“宽恕”的意思,好比吕岩【劝世】中的“欺人是祸,饶人是福”。这“宽恕”的意思才是现在“饒”——“饶”字最常用到的意思。
“饒”《说文》还说是“从食,堯聲”,那么“饒”——“饶”的声符就是“堯”——“尧”。“堯”——“尧”这个字,《说文》说“从垚在兀上,高遠也”;而“垚”,徐锴系传中说“累土,故高也”,“兀”,林义光《文源》说是“盖与元同字”。
这么看下来,恐怕“垚”才是“饒”的基本声符,也是“堯”这个声符读音的来源。也就是说,“堯”是产生于“垚”的复合声符。但是,“垚”作为声符只在“堯”这个字中出现,其他相关形声字都用的是“堯”这个复合声符。
“堯”、“饒”、“兀”、“土”四字的图形都在上图中,“堯”在左上角,“饒”在左下角,“兀”在“饒”右边,“土”在整个图右边。
不过无论本义如何,“堯”——“尧”这个字现在(乃至长久以来)只有一个意思,就是人名,是那个上古帝王,开了禅让先河,且和他继任者“舜”一起,成为太平盛世的代表。“六亿神州尽舜尧”,是我们遥不可及的中国梦。
“堯”——“尧”这个声符能发七个音:jiao、nao、qiao、rao、shao、xiao、yao,其中主要的就是rao和yao和qiao:
发rao这个音的声符基本上只有“堯”;
而发yao这个音的常见声符还有个“䍃”,这个声符主要发yao这个音,“堯”无法与其竞争。
发qiao这个音的常见声符有“乔”和“焦”。“乔”发三个音:jiao、jue、qiao,以qiao为主,和“堯”不一路,“焦”当是由“隹”产生的复合声符,自身发两个音,jiao和qiao,和“堯”有些近似但各有侧重。
下面是声符“交”和“堯”主要读音位置图,黄色的是“交”的一些主要读音,蓝色的是“堯”的主要读音,绿色的是“交”和“堯”共有的主要读音jiao,两个常用声符的主要读音互相重叠还是比较少见的:
————————————————————
下面是10个以“交”为声符的常用字以及1个原来以“交”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交”这个声符能够发的4种不同的声音:
交jiāo郊jiāo咬yǎo狡jiǎo饺jiǎo绞jiǎo校jiào-xiào较jiào胶jiāo效xiào
礮pào(炮)
jiao、pao、xiao、yao。
下面是“尧(垚)”和9个以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尧”这个声符能够发的7种不同的声音:
垚yáo尧yáo
侥jiǎo-yáo挠náo饶ráo浇jiāo绕rào晓xiǎo烧shāo翘qiáo-qiào跷qiāo
jiao、nao、qiao、rao、shao、xiao、yao。
下面是18个以“食”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交”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1个常用字:
食饥饭饱饲饵饶饺饼饿馁馋馍馏馒馅馆
餐
交
“遏”和“迫”的部首都是“辵”。“辵”字,《玉篇》说“走也”,所以“辵”字和“走”字的下半身长得一模一样,都是一只脚,就是“止”;只是两字上半部分稍有不同,“辵”字的上半部分“彡”,其实是“彳”的变形,是“行”字省去了半边,代表道路;“走”字的上半部分也并非“土”,而是个摆动着双手正在“走”的人。
下图中有“辵”字和“走”字的图形,“辵”在左上角,“走”在“辵”下边,您可对比。甲骨文“辵”字的图形保留了完整的“行”,还可以有两只脚。
因此,《王力古汉语字典》总结:“辵(chuò)部的字都和行走的意义有关”。不过,“辵”字在担任部首时都会谦卑的坐下,变形为“辶”,贴在声符左边和下边,让声符占据中心位置。加上“辵”字本身早早地就退隐幕后,一般人很少用到,于是,我们大多已经不知道这个坐着的“辶”是“辵”了。
注意,虽然“辶”比“辵”笔画简省了不少,但这是“老”简化字,在我们现在所说的简化字出来之前许久,简化成“辶”的“辵”就已经是正规军了。也是因为当初部首“辵”非常常用,使得古代写字的那些人有强烈意愿要简化这个偏旁的写法,这才产生出了“辶”。而这个正字偏旁“辶”,我们称之为“走之旁”,强调了“辵”字和“走”字的联系。
以“辵”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有五十八个,首先是与行走有关的动作,包括“进”和“退”、“迎”和“送”、“逃”和“避”、“逼”和“迫”,以及“迈”、“逛”、“逝”、“逗”、“逮”、“造”、“逞”、“逢”、“述”、“运”、“递”、“遍”、“选”、“邀”、“迷”、“遏”等等;其次是与行走有关的事物,包括“迹”、“途”;然后是对与行走有关事物的形容,包括“远”和“近”、“迅”和“速”,以及“辽”、“遥”、“边”、“迟”。
但“走”也是个部首,前面提到过(桥上《08:赶,赴》),《王力古汉语字典》同样认为“走部的字大都与行走有关”。但至少从常用字看,以“走”为部首的字,大都与“走”意义相近,表现的是以“止”——“足”为主的动作,而以“辵”为部首的字,大都表示与“走”有关的事物而不是“走”本身。
所以,“走”和“辵”这两个部首覆盖的范围还是有所区别的。例如,同样以“召”为声符,“超”字是人的动作,“迢”字形容的其实是与行走有关的路程。
然后说“遏”。“遏”这个字,《说文》说是“从辵,曷聲”,“遏”的声符“曷”,《说文》说是“从曰,匃聲”,因此,“遏”的基本声符是“匃”。只不过“匃”这个声符单独用得很少,倒是“曷”这个复合声符更常见。
“遏”字和“曷”字,以及“曰”字和“匃(匄)”字的图形都在上图中,“曷”在“辵”右边,“遏”在“曷”下边,“曰”在“遏”下边,“匄”在“曷”右边。
在古代,“曷”这个字一度非常常用,既用作“何”,也用作“何不”,还用作“及”和“蝎”和“遏”。因为用的地方多,“曷”这个复合声符竟能发十二个音:ai、e、ga、ge、he、ji、jie、ka、ke、qie、xie、ye,但主要是he,其次有jie和xie。
发he这个音的常见声符还有“可”和“合”。
“可”是由“丂”产生的复合声符,“丂”能发十二个音:a、e、ge、he、ji、kao、ke、qi、qiao、xing、xiu、yi,其中“可”发的音有八个:a、e、ge、he、ji、ke、qi、yi,和“曷”发的那些音很像,但“可”的侧重点在ke。
而“合”能发十四个音:da、ge、gei、ha、he、ji、jia、kan、ke、qia、she、ta、xi、zha,也和“曷”发的那些音有些相似,不过“合”虽然发he这个音的字不少,主要的侧重点却是da。
《说文》说,“遏,微止也”。可见“遏”大体是阻止的意思,《大雅•生民之什•民劳》中有“式遏寇虐,憯不畏明”(《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421)),屈原《天問》中有“永遏在羽山”,《孙子兵法•军争第七》中有“归师勿遏”(《孙子译注》(p 053)李零(070600)),里头“遏”的意思都差不多。
《孙子兵法•军争第七》中还有“穷寇勿迫”(《孙子译注》(p 053)李零(070600)),涉及本篇题目中的另一个常用形声字“迫”。
“迫”,《说文》说“近也”,但这不是一般的“近”,而是逼近,带去压力的那种“近”:
《襄十四年传》中有“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p 1005)(09140103))(086),《哀十五年传》中有“迫孔悝于厕,强盟之,遂劫以登台”((p 1694)(12150502))(134),《礼记•儒行第四一》中有“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越語》中有“宜為人主,安徐而重固;陰節不盡,柔而不可迫”,《燕策一•苏秦将为秦北说燕文侯》中有“寡人国小,西迫强秦,南近齐、赵”,屈原《離騷經》中有“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庄子外篇•刻意第十五》中有“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里头的“迫”都有压上去的意思。
“迫”字还有个异体字“廹”,是以“廴”为部首,“廴”《说文》说“长行也,从彳引之”,“廴”还是“引”的异体字。
以“廴”为部首的字不多,但有两个以“辶”为部首的常用字“巡”和“迪”,都有以“廴”为部首的异体字:“廵”和“廸”。而虽然以“廴”为部首的唯三常用字“建”、“延”和“廷”似乎没有以“辶”为部首的异体字,但这只是我们见不到、计算机打不出来而已,在《中华字海》里头,那三个字中的两个,都有以“辶”为部首的相应异体字,就是“建”和“延”。这样说来,“辶”和“廴”字形和含义都相似,作为部首覆盖的范围更是大多重合,“廴”大有被“辶”吞并的趋势。
上图中有“廴”的图形,在“走”下边,您可以和“辶”——“辵”的图形比较,图中还有“延”字的图形,在“匃”下边,其甲骨文字形亦可与“辵”字的甲骨文字形对比。
《说文》还说“迫”是“从辵,白聲”,所以,“迫”的声符是“白”。“白”这个声符能发十一个音:ba、bai、bi、bo、mo、pa、pai、po、shi、ti,tuo;其中主要的是bai和bo,两个音非常接近,是因各地口音不同产生的迁移,以“白”为声符的常用字里,“百”、“伯”、“柏”都兼发这两个音;相对次要的是po和pai,与以上两个音相应同位,只有送气与否的区别,常用字里“泊”和“魄”就既读bo也读po;而我们的“迫”,却是兼发po和pai这两个音;至于其他几个音,涉及的字都比较少。
“白”字的图形在徐中舒《汉语古文字字形表》中分为两组,列在不同地方,样子也大不相同。
有一组“白”字的图形,商承祚先生在《金文中的古文考》里的提到过,认为“白”字“(甲骨文、金文皆)从日锐顶,象日始出地面,光闪耀如尖锐,天色已白,故曰白也”;那意思是这个图形代表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露出个头,光芒四射,于是天色已白,所以才和“白”字有了联系。但这个“白”字的字形和“自”字的图形长得有点像,“日始出地面,光闪耀如尖锐”和“天色已白”似乎也不同步。关于这一组“白”的字形,《汉语大字典》就指出:又为古“自”字,楷化后与“白(白色)”字形同。
另一组“白”字的图形,郭沫若先生在《金文丛考》中提到过,认为“此实拇指之象形……拇为将指,在手足俱居首位,故白引申为伯仲之伯,又引申为王伯之伯,其用为白色字者乃叚借也”,那意思是这个图形代表大拇指,和白色没关系,用作白色的“白”只是“叚借”,也就是假借。
如上,这是两个不同的“白”字,但作为“迫”字声符的字应是那个大拇指。照郭沫若先生的解释,“白”之被占用成为白色之“白”,是这一类意义抽象的字产生的一个常见模式:即用已有音近字假借,而且借了就不还,把原有的字挤兑成另外的形声字。这里是“白”被挤兑成了“伯”,类似的例子还有“朱”和“株”、“帝”和“蒂”、“其”和“箕”、“不”和“柎”、“氏”和“柢”、“然”和“燃”等等。
上图中有两个“白”字的图形以及“自”字的图形,还有“迫”字的图形,“迫”在右上角,“自”在右下角,一个大拇指“白”在“匄”右边,另一个与“自”相似的“白”在大拇指“白”下边,您可对比。
————————————————————
下面是“匃”和“曷”和12个以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匃”这个声符能够发的12种不同的声音:
匃gài曷hé-hè
谒yè蔼ǎi揭jiē葛gé-ɡě喝hē-hè渴kě遏è歇xiē竭jié褐hè
蝎xiē丐gài
ai、e、ga、ge、he、ji、jie、ka、ke、qie,
xie、ye。
下面是14个以“白”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白”这个声符能够发的11种不同的声音:
白bái百bǎi-bó陌mò伯bǎi-bó拍pāi帕pà怕pà泊bó-pō迫pǎi-pò柏bǎi-bó-bò
舶bó碧bì魄bó-pò-tuò替tì
ba、bai、bi、bo、mo、pa、pai、po、shi、ti,
tuo。
下面是59个以“辶(辵)”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匃”和“白”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7个常用字:
辽边迂过达迈迁迄迅进远违巡运还近返迎迟述
迫选适追逃迹送迷逆退逊逝速逗逐逞造透途逛
逢递通逻逼遇遏遗逾遂遍遥遭遮遵邀避逮
歇白百帕舶魄替
上面图中有“雹”、“雷”两字部首——“雨”的图形,在最左边,还有泪如雨下的“眔”字的图形,在“雨”右边,然后是和“雨”字有点类似的“垂”字、“爾”字、“系”字和“朋”字的图形,“系”在右上角,“垂”在“系”左边,“朋”在右下角,“爾”在“朋”左边。
“雨”字图形《说文》解释说是“水从雲下”,孙诒让补充说,“龟甲文雨字恒见……与许书古文雨形近而瑑画尤省”,这意思是甲骨文的“雨”字其实更简单,笔画更省;“盖冂象穹隆下覆之形,天象已晐于其中”,也就是说其中最上面是用“冂”代表中间高四边低盖住我们的天;至于下面的点点和垂线,自然就是代表雨点和雨丝了。
“雨”这个部首,《王力古汉语字典》总结:“雨部的字大多和雲、雨等天象有关。其中包括:(一)名词。例如:雨、雲、雪、霜、雾、雷、電、霞;(二)形容词。例如:霈、雱、霏;(三)动词。例如:震、霑、霁、雩(求雨之祭)。”。
大概由于最终古人认为,“雨”是最重要的天气现象,所以才用“雨”当这方面的头领,统领其他各种天气现象。于是在常用形声字中,以“雨”为部首的十三个,主要是各种天气现象,包括:“霹”和“雳”、“霜”和“雪”,以及“雷”、“雹”、“零”、“霎”、“露”、“雾”、“霞”;还有两个是由天气产生的后果:“霉”以及“震”。
“雨”这个部首都在字的上部,字形也基本没变。
至于以“雨”为部首的“雹”字,《说文》说是“包聲”,因此“雹”的声符是“包”。“包”这个声符能发五个音:bao、fu、pao、tao、yao,其中主要是一对送气与不送气的同位音bao和pao,其次是tao,剩下的fu和yao很少见。
发bao这个音的最常见声符就是“包”。发pao这个音的最常见声符也是“包”。发tao这个音的常见声符有“舀”和“匋”;“舀”这个声符主要发dao和tao这一对同位音,和“包”不一路;而“匋”这个声符其实就是从“包”衍生而来的复合声符,《说文》说是“从缶,包省聲”。在以“包”为声符的那些字里头,发tao这个音的,其实都以“匋”为声符。而且“匋”也不发bao和pao那两个音。
上面图中贴出了“雹”字和“包”字的图形,“包”在左上角,下边是“雹”;然后是左下角的“可”;另外,图中右侧从上到下依次是“勺”、“匄”、“匈”、“匋”,都和“包”字有些联系。
“包”字的图形,《说文》认为“象人褢(怀)妊,巳(子)在中,象子未成形也”,《说文》大概是说:“包”字图形就是画了个怀了孕的人,包在中间的是“未成形”的孩子。段玉裁进一步解释说“勹象褢(怀)其中”,“巳字象未成之子也”。
而“雹”字的图形有两种,既有一种上面是“雨”下面是“包”的形声字构型,还有一种所谓“古文”,上面虽然还是“雨”,下面却变成了一堆冰球,这是从甲骨文那儿来的。
“雹”,《说文》说是“雨冰”;这个“雨冰”的字在甲骨文时代就出现了。下图是一片那时卜甲的拓片,卜甲左右两侧的卜辞是相互关联的,这片卜甲左右两侧分别包含“茲雹不隹(唯)降𡆥(憂)”和相对的“茲雹隹(唯)降𡆥(憂)”这样的内容,其中“雹”字在各自从外向内数第二列上,左侧那个“雹”字是从上往下数第三个,右侧那个“雹”字是从上往下数第二个。两个“雹”字都被裂纹破坏了一部分,但大体轮廓还是清楚的。下面就是那一片含两个“雹”字的卜甲拓片,图片出自《甲骨文合集在线检索》:
从图中可见,这两个“雹”字的甲骨文图形和“雨”字的图形很像,只不过“雨”字图形中从天上落下来的是一点点水滴,到“雹”字这儿,就膨胀成了一粒粒冰球。因此,甲骨文的“雹”字和“雨”字一样,也是象形字,并非形声字。但因为“雨”才是最常见的天气现象,“雹”和“雨”竞争部首失败,“雹”字这才改头换面,把“雨”这个部首顶在头上,再把“包”字拉过来当声符,变成了单纯的形声字。
这种一粒粒冰球从天上砸下来的“雹”,对现代人,是严重的灾害,对于古人,更是巨大的伤害,于是:《礼记•月令第六》中有“仲夏行冬令,则雹冻伤谷,道路不通,暴兵来至”,《古本竹书纪年》中有“周孝王七年,厉王生,冬大雹,牛马死,江汉俱动”,《僖二十九年经》中有“秋,大雨雹”((p 0476)(05290004))(035),相应的《僖二十九年传》中就解释说“秋,大雨雹,为災(灾)也”((p 0477)(05290301))(035),类似的,《昭四年经》中有“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雹”((p 1244)(10040001))(116),相应《昭四年传》发挥道:“今藏川池之冰弃而不用,风不越而杀,雷不发而震。雹之为菑(灾),谁能禦之?”((p 1248)(10040201))(116),雹来成灾,没人能抵抗,可见古人的无可奈何。
“雷不发而震”,上面还提到了本篇题目中另一个以“雨”为部首的常用形声字——“雷”。现在“雷”字声符的字形是一个“田”字,但这个“田”其实是某一种“畾”字的简省版。
而且在眼下相同字形背后,有好几个不同的“畾”,分别“同靁(雷)”,“同壘(垒)”,“同虆”,还可以是“田间地”。
下面图中贴出了“雷”(靁,在左上角)、“壘”(垒,在“雷”右边)、“虆”(在“壘”下面)以及相关的“蘽”、“藟”、“纍”等字的图形(在右下角“申”字图形左边),还有“田”字的图形(在右上角“車”字图形左边)。
从下图中可见,在古老的“雷”字图形中,其实没有“雨”。这也是因为那时候,和天气现象有关的部首这个位子,“雨”还没坐稳当,大家都在争。
但对比其中唯一有“雨”的那个“雷”字图形,可以知道,在“雨”这个部首下方的那个图形,和其他几个“雷”字图形其实是一回事,都是“畾”字“同靁(雷)”的那个图形。也就是说,现在的这个“雷”字其实是“同靁(雷)”的那个“畾”的孳乳字。
而拿这个“同靁(雷)”的“畾”字图形,和“虆”字中“畾”的图形对比,您会发现,他们长得大不一样。至于“壘”(垒)字中“畾”的图形,有一个和现在的“畾”长得差不多,像是代表堆垒的意思;另一个就和“同靁(雷)”的那个“畾”长得很像。
“同靁(雷)”的那个“畾”,《汉字源流字典》认为是“指事字”,并且“与雷为同一字,甲骨文从申,象闪电伸张,两个圆圈则象征雷声滚滚”;“金文加出雨,圆圈则变成四个车轮,更突出了雷声滚动之意”;“古文省去雨和电,只留下象征雷声回转滚动的符号”。“畾”既然“与雷为同一字”,那么“雷”显然就是从这个“畾”孳乳而来的了。
上面图中也贴出了突出表现车轮的一些“車”字的图形(在右上角),以及与“雷”字中“雨”下方那个图形有些类似的、表现击鼓、可能也是表现雷声的、“鄂”字和“咢”字的图形(“鄂”在左下角,“咢”在“鄂”左面),还有代表闪电的“申”字的图形(在右下角),以及“電”(电)的图形(在“咢”右边),对比后您会发现,“電”字其实就是把“雨”和“申”的图形组合在一起,也是个孳乳字。就是说,“電”字也是在“雨”的江湖地位确定之后,才归服到“雨”的麾下的。
但“虆”以及“蘽”、“藟”、“纍”(累)等字以及其中一个“壘”(垒)的图形却并非画了一堆车轮,而是表现了堆垒乃至果实累累的意思,当然其中有些可能仅仅是拿“畾”当声符用,不过毕竟与好几个车轮乱转的图形不同。至于现在“雷”字字形中“雨”下方的“田”,也是拿了“畾”当声符用,再把“畾”做了简化,才变成“田”,和田地的那个“田”不一回事。
还有作为“田间地”的那个“畾”字,其中的“田”自然是田地之“田”了,应该说又是另一个“畾”字,含义不同,读音不知道同不同。
因此,“田”字同样是远不只一个,蒋礼鸿《读字肊记》指出:“有树穀之田字,有猎禽之田字,形同而非一字也”;“田即网也,田所以取鸟兽”;“因之凡取鸟兽皆曰田也”。
而且作为声符的“畾”,也大多简省为“田”,发音则主要是lei,或者会流变成luo,个别会发ta这个音,不知是何道理。反过来,发lei这个音的那些形声字也大多是以“畾”为声符的,不含“畾”或其变形的不多。
还有另一个“田”,田地之“田”,也是个常见声符,主要发tian和dian两个音,和从“畾”简省而来的这个“雷”的声符“田”不是一回事。
因为“雷”是非常惊人的自然现象,所以“雷”——“靁”字在古籍中也就经常被提及,在《邶风•终风》中是“曀曀其阴,虺虺其靁”(《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40)),在《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中是“疾雷破山”,在《尚书•周书•金縢》中是“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在《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第十》中是“即日夜半,暴风疾雨,雷奔电激,飞石扬砂,疾于弓弩”,都远非人力可企及。
因此,古人还用“雷”来形容非常厉害,《小雅•南有嘉鱼之什•采芑》和《大雅•荡之什•云汉》中分别说“如霆如雷”(《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247)),《大雅•荡之什•常武》中说“如雷如霆”(《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465)),《孙子•军争第七》中说“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孙子译注》(p 049)李零(070300)),《襄十四年传》中说“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p 1016)(09140601))(083),孔子云:可不畏哉!
为了要配得上这么厉害的“雷”,人们又发明出了负责“雷”的神仙:雷公和雷師。屈原《遠遊》中提到“左雨師使徑侍兮,右雷公以為衛”,《越绝外传记宝剑第十三》中提到“雨师扫洒,雷公击橐”;屈原《離騷經》中则提到“雷師告余以未具”。
当然,也有更务实的总结,在《礼记•月令第六》中有:“(仲春之月,)雷乃发声,始电”、“(仲秋之月,)雷始收声”、“仲冬行夏令,则其国乃旱,氛雾冥冥,雷乃发声”;在《礼记•乐记第十九》中又有“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在《论语•乡党第十》则有“迅雷风烈必变”;中国古人对天气现象的关注是有传统的。
人能记住并把握的字形其实是有限的,于是古人画出的图形就有不少被新起的形声字所取代,“雹”和“雷”都是如此。
古人最初造字,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因为人同此心,也因为简单好认的字形本就有限,也就难免撞车。“畾”字和“田”字就是不同的古人不约而同选用的字形,所以同样的字形就分别代表了好几个不同的意思。
另外,“畾”这个字的构型,和一大批汉字相同,可称为“品”字形。下面图中贴上了图形中包含“品”字形构型的一些字的图形,有“雹”(古文雹,段玉裁云“象其磊磊之形)、“壘”、“品”、“小”、“晶”、“雥”、“羴”、“森”、“贔”、“齊”、“众”、“焱”、“蟲”、“劦”、“協”、“淼”、“姦”、“驫”、“猋”、“麤”、“塵”、“鱻”、“𠧪”、“孨”、“毳”、“磊”、“垚”、“皛”、“聶”、“轟”、“嚞”、“譶”。
还有些字,虽然现在的字形是“品”字形构型,但过去的图形却是在三杈枝头上连着三个类似图形,下面图中也贴上了包含这种图形的一些字:“叒”、“嵒”、“喿”、“齊”、“婐”、“㮚”、“三”、“桑”。当然不能忘了还有些我没有找到图形的“品”字形字:“鑫”、“犇”、“𡷈”、“刕”、“掱”、“龘”、“𪈼”。除了以上这些字,肯定还有遗漏。
下面是各种“品”字形的字及一些相关字的图形:
————————————————————
下面是16个以“包”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包”这个声符能够发的5种不同的声音:
包bāo刨bào-páo抱bào苞bāo咆páo饱bǎo泡pāo-pào胞bāo炮bāo-páo-pào袍páo
跑páo-pǎo雹báo陶táo-yáo掏tāo萄táo淘táo
bao、fu、pao、tao、yao。
下面是8个以“畾”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畾”这个声符能够发的3种不同的声音:
畾léi
垒lěi累léi-lěi-lèi骡luó螺luó雷léi擂léi-lèi蕾lěi儡lěi
lei、luo、ta。
下面是14个以“雨”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包”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包”字:
雨雪雳雷零雾雹震霉霎霜霞露霹
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