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忆苦不思甜(1)-扶墙进扶墙出 -- 听松

共:💬225 🌺1420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的,有两轮合并

第一轮是中央希望的武大合并华工,以及武汉的众多优质院校比如武测、水院等----校名为武大,拟定校长是双院士李德仁----因为那些年武大的老教授凋零得很多,有些年头没有院士了----那年头院士还没有烂大街,华工给当时本校的四名院士都盖了半别墅式样的院士楼。

推动的人是常委李岚清。如果华工同意被武大合并,进入十所,好处是武汉有了一所全国十所,坏处是华工从此消失。周济犹豫过,但是被朱九思、杨叔子及绝大部分师生坚决反对,杨校长那句公开的放话:”你敢同意被合并,我就带着博士生们去清华“,就是那个时候的代表意见。

华工最后终于顶住了来自中央常委的巨大压力,另一个顶住中央压力拒绝合并的城市是天津----南开&天大。最后C10变成了C9.

华工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仅仅是丧失了合并后带来的中央巨额补助,而且在之后的合并中,屡次碰壁。最后合并的学校中,只有同济算是一流的大学,而城建学院,包括那个凑数的城市干部学院,如阁下所说,纯粹是为了那片地皮----而那个时候的地皮,从吴家湾往东走,都不怎么值钱,更别说关山口以东了,地皮真正炒作起来是本世纪后。而华工真正想合并的武汉众多的优质理工院校,一个都没成功。

比如,从学科建设上看,测绘、水院等理工大学,是与华工联合合适还是与武大更合适?从事后武测等强烈抵制被合并的行为(几次公开取掉了合并后被X大校长亲自挂牌的X大研究生院的招牌),之后一系列的合并,显然有来自最高层的巨大压力 ----当然,这与武大与华工无关。

第二轮合并中,华工最大的收获当然是同济医学院,也因此付出了重大的代价(除了改校名之外)。当时武大与华工激烈争夺同济。当时的情况是,同济的校长与书记,一个支持与武大合,一个支持与华工合。最后的结果,是杨叔子院士通过自己与同济德高望重的袭法祖院士(同济当时唯一的院士)的私交起了比较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当时的华工某任职副校长12年的资深领导层亲口讲的)。但是呢,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钱。那个时候,作为工科院校,华工自筹的科研经费比较多(我记得某项指标是仅次于清华),给同济开出的聘礼是:

1、保留”同济医学院“名称不变(武大则坚持改称”武大医学院“)

2、经费支持(教授2700,副教授1500,讲师900,每月)

3、保留同济两所附属医学院(同济、协和)的独立性,包括华工的学生不能拿它们当校属医院等

后来武大没办法,只好合并了湖北医学院。

其实绝大多数师生,包括毕业的校友们,对强迫并校行为是非常抵触的,尤其是多年的名称被改甚至永远消失。

当年的那些合并,主要是主推并校的李岚清羡慕美国的所谓”大“学,认为越大越全越好,贪大求洋----其实,加州理工大嘛?

最后强迫命令式的搞了很多诸如此类的拉郎配,如今效果如何,见仁见智。

通宝推:领班军机,听松,
家园 Rio的空中花车、TI的海盗船、Mirage的火山喷发、

Bellagio的音乐喷泉,是新城当年比较著名的四个免费表演。还有就是老城的Fremont Experience。

Rio在I15的西侧,不在Stripe上,但是离中心地带不远(如果以Bellagio为中心的话),比Stripe南北两端的那几个赌场还近些。离Wynn和Venetian更近。

家园 啃生冷的大肉,兄台是真厉害

东坡肉热气腾腾味道最好

一旦冷了,大肉外边裹一层白花花的猪油,真的难以下嘴

家园 赌城还有一大卖点,结婚,不过不是免费

美国好像允许在不同地方各结一次婚,比如不同的州,老夫老妻,带上孩子,上拉斯维加斯再结一次婚,挺浪漫的,大小很多赌场都有设点,先在注册处登记,这一步应该属于政府,查到你俩名字在该地没结过婚,就批准,然后在教堂行礼,婚姻生效,外国人非法移民通通欢迎

家园 但是长得像坏人,而且是厉害的坏人
家园 您居然也长得不像良民
家园 南京的华工

南京的华工是华东工学院,80年代改叫南京理工大学,不过到2000年的时候还听到有人说华工,可能是改口改不过来了。这个华工也在农学院旁边。

家园 那时我理圆平头,长得像个摔跤运动员。

后来脑补,也可能我长期接触高浓度化学品,体内脂肪有蓄积,一去南方出汗挥发出来了。

家园 长远看武大华工合并是双赢的结局,可惜

可惜当时双方互相敌视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所以华工的很多教职工也坚决反对,学生们就更不用说了,当年在珞珈山水和白云黄鹤上互相喷的帖子不少。

感觉两校之间有点类似前些年中国和日本的感觉(得罪了哈),武大觉得华工是53年武大工学院分出去建立了,历史没我久辈份比我低,数典忘祖。华工觉得武大只是端着个老大的空架子摆资格,工科不行经费少,早就该把老大的位置让给我了。

如果放下这种两校之间的仇视,长期看强强联合必然好过强弱联合。

家园 拉郎配与顺其自然,是两种选择

如兄台所言,当年对中央某人强令华工被武大兼并(不是合并,因为拟议中的新校名是”武汉大学“),华工的教职员工绝大多数是强烈反对的,而反对最激烈的,是朱九思院长(抗战前的武大学生)、杨叔子校长(50年代华工从武大工学院分离出来时的武大学生)这些具有老武大历史的华工建设者、决策人。那么,这是不是仅仅出于被兼并后,会失去自己的个人待遇呢?恐怕也不能说全是。

真正的原因,还是那种含辛茹苦将一所本无根基的学校一点一滴从一片白地上建设起来的建设者感情。当年有个故事,杨叔子任校长时,清华的王大中校长来访问,两人互相开玩笑吹牛皮:

杨校长说:”你们清华老大哥什么都比我们强,除了一项“

王校长说:”我知道,你肯定要说你们的机械学院“

杨校长说:”不不不,以你们清华的实力,只要舍得加大投入,你们的机械学院很快就可以是国内第一“

王校长问:”那是什么呢?“

杨校长说:”我们华工的树木与绿化,你们再努力,几十年也赶不上”

两人大笑。

华工校史有这么一段话:50年代建校时,喻家山是光秃秃的山,没有一棵树。是建院师生们几十年来,肩挑背扛,一棵一棵种上,一棵一棵浇活的。

90年代,华工绿化面积98%。十年树树,百年树人。人对自己养育的孩子,那种感情,无以伦比 ,也无法强迫。

且不说华工当时的强烈反对情绪了。当时被武大合并的武测,当武大的侯杰昌(一月前刚刚逝世)校长到武测来挂牌(武大研究生院),结果,白天挂,晚上砸,如是者三回。

无他,武测的师生讲:我们十几个院士(华工当年才四个),武大有多少?零。

那确实是历史深厚的老武大新老交替、青黄不接的低谷期。如果当年真的强行合并华工了,所造成的阵痛甚至隐患,只怕也不是短时间可以消停的。

能顺其自然的时候,还是顺其自然。当然,武测、同济这些学校,它们对自己的艰辛建校史,也是同样的深沉。只不过,当年一刀切的规定各部委不再办大学,它们除了被合并,别无他途。

家园 您这个是事实,还是夸张?是否解释一下?

华工校史有这么一段话:50年代建校时,喻家山是光秃秃的山,没有一棵树。是建院师生们几十年来,肩挑背扛,一棵一棵种上,一棵一棵浇活的。

吹牛不能这么吹吧?

家园 建国前的大城市近郊基本都没树

都是秃的。因为人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太大,老百姓日常生活需要燃料。南京的民国老照片上就是这样,现在的城市绿肺紫金山以前除了中山陵园都没什么树,光秃秃一片,估计武汉郊区也差不多。植树造林是建国后才真正搞起来的。

通宝推:方平,
家园 猪头肉不都是凉着吃嘛?

当初冰箱不普及,城市马路市场卖猪头肉,也卖那种熟五花,一点白油都没有(不是国外那种熟BACON,好像就是卤煮晾干的),后来上色等乱七八招的手段都用上了,加上年轻一代也不喜欢这种食品,就不行了。

过去的街头风味倒也不是都好吃,当年物质匮乏衬托的。

但是一点得承认,尽管当年劳动力和时间不值钱,做饭谋生,除去技巧外,还靠拼时间和笨功夫。

你这胃,不太像山东人的胃啊!二手的吧?

家园 懒胸是哪里的?

小时候读书也很喜欢去压铁钉和掰甘蔗

家园 猪头肉很干爽,猪耳朵很脆口

东坡肉可不一样,带肉汁的,一旦凉了,马上就是一层白花花的猪油

猪头肉味道极好,白花花带肉汁的冷东坡肉可真不敢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