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沉默在继续 -- ErgoSum

共:💬106 🌺823 🌵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不信薄的结果就是现在的香港。研究一下重庆吧。居者有其屋

什么的。若香港在他手里,效应会放大N倍。重庆能当陆上丝路枢纽,香港就能当海上丝路枢纽。

家园 我是重庆人,很感谢薄王

把重庆的风貌改变得那么美好,

他是重庆自改开以来唯一的一位全情真心勤奋治理重庆各种顽疾,治理各种赃乱的官员,

是第一位现场直播直面众多普通人,当场成功解决全市的士大罢工的中国官员,

是第一位民望最高的重庆官员,

他改变了重庆的脏乱差形象

他还改变了市民的精神面貌

他推荐的书,他的“五个重庆” 口号,简单有力响亮,直接进入民心,唤醒了普通市民对自身环境 ,城市建设的关注,那种执政官员的亲和力,凝聚力真是爆表,

我虽不在重庆工作,但一堆家人都在那儿,几乎每年都要回重庆,,,

所以很有感触,中国还有这样能干,开放的官员,

他不是政客,是一位实干家,是老百姓喜欢的官员

通宝推:tom,
家园 西西河里也是有90后的,就是少点

比如俺听这话就极度舒适。

我平时接触最多的是80后和90后,我和你的观点一样,最有希望的一代人是90后。

家园 今年10月去大连出差,有3个大连人跟我提他们的前前市长

没有哪个二共官员,曾这样被市民记住和赞扬。

这三个大连人,分别是一个中年人和2个90后的年轻人。都是我全然没提的情况下,他们主动把话题转到这个,然后赞扬那个大连的好时候,发展和变化最大的时候。

再给大家上个图:这也余毒未清,咳咳。。。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家园 香港竟然有六个

甘地说,有七种东西摧毁我们:不劳而获、昧心享乐、没有人格的知识、没有道德的商业、没有人性的科学、没有牺牲的宗教、没有原则的政治。

(香港没有科学研究)

家园 现在社科出现个新情况,业余网民有时候分析比专家还好

刚刚看到一篇就是例子。曹刿论战前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其实很类似今人说「这样的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除了完成绩效考核、获取国家基金支持之外,又能有多少实际现实意义」,都是伴随生产力和信息技术发展,肉食者和普通人获取信息能力的差别、难度减小的体现。

刚看了一篇学术论文,题目是《增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教育路径分析》,这篇文章是在今年夏天香港已经发生动荡之后写的。

其相应的基金项目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增强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的实施机制研究"(18BSH081)

中国青年研究会2019年重点课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智库集群建设研究"(2019A04)

之所以想看看这篇论文,是因为想看一下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最新的香港事件是如何看待的,以及从专业角度是如何给出解决方案的。

全文详见附图。

不过,看过之后,怎么说呢,文章提到的建议,有一些也或许算有一点点帮助,但对香港问题稍有兴趣有所关注的微博网友同样也能想到这些手段,没有那种看完之后“卧草,专家确实牛逼,能想到这一层”的感觉。

还有一些建议直接就是没什么太大用处的,比如作者根据一份2010年的调查,认为对香港青少年推广国民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内地交流团”。这都2019年了,你作为专家,难道没意识到九年前的香港社情和今天有很大差别吗?这数据也能拿起来就用?在当时这种交流方式就很不那么管用了,你还想搬到今天来?

另外,这些建议的层次感觉都太浅,就社会意识谈社会意识,用社会意识的手段去试图处理社会意识,很少有从社会存在这种更深入的层面去思考解决思路的。

再一个,既然是谈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但全文却没提到香港学校存在的严重教科书问题,没提到香港教师的政治倾向问题,没提到高校的学生会和洗脑文化方面,没提到香港青少年主要以被严重黄化的网络为获取信息来源的问题。光泛泛空洞的讲“强化学校的教育引导功能”、“明确教育导向”。这样的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除了完成绩效考核、获取国家基金支持之外,又能有多少实际现实意义呢?

https://weibo.com/1158166641/Ii76KxyyE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给那些人要定民事赔偿,抓了不到六千,每人先算他几百万

不是修学校么,谁出,榨干这些放火的前,就先不用别的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