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革时期的文艺包括电影政策,不是“放”或“收”可以概括的 -- gzdcl

共:💬76 🌺509 🌵1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看过小刺猬奏鸣曲,应声阿哥,虎子和仙鹤的故事?

童年深刻的记忆。

家园 后两部我都没看过

您应该比我小不少!

《小刺猬奏鸣曲》,据内人讲,不是文革电影,是改开后拍的儿童片。

家园 这些全是文革后拍的

《小刺猬奏鸣曲》、《应声阿哥》、《赛虎》、《飞来的仙鹤》,全是文革后拍的儿童题材影片,小学生组织观看很正常。

家园 还有很多。如

郑君里和阮玲玉合演的《人生》;

王人美和韩兰根合演的《渔光曲》;

电影皇帝金焰和钱壮飞之女黎莉莉合演的《大路》;

赵丹周璇合演的《马路天使》。

上海电影博物馆

http://www.shfilmmuseum.com/

通宝推:燕人,
家园 老兵新传有批评革命男主角封建思想的情节

男主人公,老革命老战看见青年学生们跳舞,大怒制止,定性为流氓活动。一个青年女学生画张漫画贴出去,批评老战是清朝老封建,把老战气的半死————后来这个女学生成了老战的儿媳妇。

当年电影有这种批评男主角缺点的情节可不容易。

家园 今日才读到高三同学的帖子

深表同意。

在整理我国电影插曲那个帖子时,深感文革10年期间江青亲自抓样板戏,但是电影插曲方面除了《闪闪的红星》外竟然没有传世之作,对人世的精神改造过头了。

除了革命和阶级斗争,人民还需要正常的生活。鲁迅当年批评创造社几位时说了一句,我以为点出了“革命”的本质:

其实革命是并非教人死而是教人活的

通宝推:高中三年,
家园 希望报应早点到来
家园 电影的记忆 -- 有补充

75年还有个反映大革命时代很著名电影《大浪淘沙》,还有个第一次算正面描绘秋收起义的电影好象叫《枫树湾》,王心刚主演的《侦察兵都是全国公映了的,都是打仗情节,小男孩看了带劲,我在乡下的球场上看的记忆深.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继续补充 -- 补充帖

77年时公影有部电影叫《瑶山春》主要情节为解放 军剿匪的故事,是部彩色片(比许多黑白片吸引人),内容基本忘记了,但其正面人物中枪后磨磨嘤嘤好多分钟才闭眼,引起下面观众大喝倒彩,嘘声四起,印象很深!

家园 开军队文艺座谈会恰恰说明江青在非军方的文艺界说不上话

你怎么能看出江青一手遮天来呢?其实江青自己说的很明白了,要请林彪这一尊神。为什么要请神?这是要靠着军队的排面去压不听话的文艺界。

其实不光是文艺界,而是整个宣传系统。要知道文革开始后不久,中宣部及下属的红旗啊新华社啊人民日报啊等单位都军管了,原来的干部统统下放。

军管什么意思?就是对整个系统都不满意了,要用军队的人去彻底改造。

50年代江青搞武训调查,发表文章都是千难万难。这个样子能说是一手遮天?

文艺界,以及再往上的宣传系统,领导传承来自左联,他们了解江青30年代在旧上海电影圈子里的事,而且是歧视的。江青根本差使不动他们,遑论“一手遮天”了。

召开军队文艺座谈会,就是这个背景。这个纪要,走正规的党内渠道是根本发不出来的,周扬田汉之流能让这个发出来?只有借助军队这个平台,借助解放军和林彪的威望去打党内的文宣系统。

这不是江青要把手伸到军队。你把意思完全理解反了。

通宝推:一着,王铁墩,
家园 怎么看脸谱化

怎么看人性

红楼拍的过于原汁原味了,忽视了视听艺术本身的特点。看书昏昏沉沉,看电视也是昏昏沉沉,刘心武的阴谋论怪不得有市场。

水浒改编幅度不小,尤其是潘金莲不是脸谱化的淫妇,是个正常的人。投降的宋江,也成了真心想给兄弟们找个出路的愚痴之人。杀人的李逵,突出了某种率真。尤其加戏的是苏东坡面前,高俅自以为是写单立人的俅,却说君子好逑,这样再次表现高俅不学无术自作聪明的形象,苏东坡也不是原书中看人下菜了。电视里还增加了高俅挨打,从此“醒悟”不再与市井流氓为伍,酒店“决裂”,以及干儿子的“由来”。高俅也不再是单纯的恶人脸谱。

就是郑屠,也加了偷杀狗的情节。

梁山整体形象是大刀阔斧有所选择的,那些赚上梁山一家老小全死的例子被大大简化回避了。九纹龙史进被“朋友”坑也略过了。

还有林冲的吐血死、时迁等等的战死,提前立场反而避免了原作中的苍白。

这样的二次创作是了不起的。

我们不应当反对告别脸谱化走向人性化,从单薄的人物走向立体多层次的人物。

应当反对的是,通过所谓的人性化,去模糊善恶是非,忽视受害者而去为加害者寻求同情。所谓“你失去的不过是一条腿,他失去的却是爱情”

通宝推:夜雨行歌,
家园 改革开放前的文艺政策与经济政策一样

过于强调公有化。

经济政策限制私人做生意,怕私人一做生意就成为资本家。

文艺政策也差不多,传播的主要是爱国,革命,而没有私人的感受。

私人的爱情,孤独,迷惘,热情,快乐等等表现得太少。

结果邓丽君一来,就像是泉水来到沙漠,一下子就风靡了。

电影我不太了解,至少流行音乐是这样的。

当然了改革开放以后,某些方面又走向了反面。

以电影电视剧而言,现在的战争题材的作品有效的实在太少。

毛泽东的文艺政策,文艺要服务于时代的主旋律,这个观点依然是正确的。

但另一方面,表现个人的情感,尽管与时代看起来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也应该有。

就像邓丽君所开启的流行音乐,金庸的小说以及相关影视作品等等与时代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可以让受众放纵自己与时代没有什么关系的英雄情感,也是很不错的。

否则天天都是革命,天天都是可爱的中国,人也太累了。

一张一弛,艺术也需要。

就样板戏以及八零年代以前的电影而言,绝大部分都是杰作,这点可以肯定。

通宝推:燕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