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香港事件目的可能是搞事实独立吗? -- bluestarry
邓公都去世多少年了,后面二十多年,最高领导班子都换了3代了,港澳政策一直没有做什么修改,这锅却让老邓一个人背,这跟当年极右把文革的锅都让主席一个人背有什么区别?
你们一个个骂邓是矮子,我说难道你们想跟袁腾飞骂主席是老腊肉的这种人的人品看齐吗?如果你们本性就是袁腾飞那样的人,那我觉得你们其实也代表不了真正的左派。
我也就跟你这种还能正常平和交流的人说这些话,河里那个别极左我都没兴趣跟他们说了。我作为中左,劝你们比我更左一点的人一句,好好讲道理,不要情绪极端化。
主席讲,搞政治就是把自己这边的人搞的多多的。河里左派和右派的发言,我想大家在潜意识里还是希望说出的观点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想把自己这边的人搞得多多的。明明很多地方你们说的有道理,但你们却非要用比较激烈极端的语言来表达,甚至动辄讽刺骂人,给人的观感很不好,这很难争取到中间派或者中右的认同。
是来搞政治的?我不是左派,我也不在乎什么团结中间派之类的,我来就是看有没有人有有意思的思想。再说,一个百十号的论坛,那么正经干啥?
根据他干的事来说,骂他几声算什么?
"主席讲,搞政治就是把自己这边的人搞的多多的",主席搞到最后,主席选的老实人,身边的汪东兴,托孤的花帅,没一个靠得住,人民群众都在欢呼拿下四人帮。形势比人强啊。在论坛就发几句言,就别想太多了。别人爱不爱听也不影响吃饭睡觉。
用上海的工业产值和香港比,这个香港比不了。但上海的钱都上交国库了,老百姓生活还是不行。所以,80年代初放开之后,不少大陆有条件的人都投奔香港了。我小学一同学,就他爸带着去了香港。记得当时班主任特意为此,带全班同学去拍了张彩色合影,在那会也算弥足珍贵。看当时的电影,也能看出香港物质条件比大陆是好很多的。
我是06年左右去香港时,觉得上海虽然还有不足,但已经可以和香港比一比了。
信息量确实望尘莫及,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粗略看了下:
1.葛洲坝总投资47亿,70开建,72年缺钱停工,74年复建,1988建成;新安江,总投资4.57亿(1957-1960);新丰江,总投资2.19亿(1958-1960);刘家峡,总投资6.38亿(1958-1969,数度停工)
2.三峡,总投资2300亿,1995-2003;小浪底,总投资309亿,1994-2005。
这里面可能有购买力差异,但总的建设土方工程量,明显是两个位面的存在。因此,邓时代有没有搞到钱一目了然。
PS:参考一下葡萄的说法,文革后期,TG民生方面的投入一度低于7%,民生方面欠债已经相当严重。而邓时代,从兄台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是一种国退民进的过程,难得的是到邓时代后期,国家已经有能力进行三峡这种世纪大工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对工程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施工期间的防洪、通航等等等等)设计深度也不够。毕竟,按早期规划,应当是先修三峡后建葛洲坝。
那么,为啥湖北省会执着要建葛洲坝呢?拂开那些表面上的GM语言,根子上还是现实需要。湖北缺煤,供电紧张,武钢、武重、二汽等重工业上来后供电缺口太大,武钢的连铸连轧机组一开,湖北电网的容量根本承受不了冲击负荷,既然中央不同意修三峡,那么咱就先修葛洲坝,而且要赶紧开工,至于施工期间的影响航运,那就是上游重庆的事了。
——————————————
79以前,人民币币值稳定甚至略有通缩(利弊另论),78以后除了80、85、88、92四波大通胀外,97前后几年的其余时间也基本保持通胀状态。
老兄以完全两个位面的投资成本来建立工程量的直观印象,误差太大。
在水电建设中,一般以装机容量来判断工程大小,相近的时间,规模接近的水电站的单位装机的投资成本虽有差异,但不至于N倍。
另外,衡量某项基建工程的资金压力,一般以投资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or基建投资)比例、占财政收入比例来做分析。
先说刘家峡,刘家峡装机122.5万千瓦,总库容57亿m³,是国内第一座百万千瓦级电站,58年开工,61年因三年困难国民经济调整停工,64年复工后,5年就就并网发电了。总投资6.38亿,单位千瓦投资512元,总投资占1964年财政收入比例为1.59%。
葛洲坝装机271.5万千瓦,70年开工,预计投资13亿,单位装机投资预计479元,占1970年财政收入比例为1.96%。88年竣工后决算,总投资上涨到48.48亿,单位装机投资1786元,占1988年财政收入比例为2.06%。葛洲坝80年代被称为钓鱼工程,主要就是票子毛了。
小浪底装机180万千瓦,总库容126.5亿m³。94年开工,2005年竣工。总投资309亿,单位装机投资1.72万元,占1994年财政收入比例为5.92%。
再说三峡,装机2240万千瓦,总库容393亿m³。94年开工,总投资2300亿(92年人大三峡决议中按90年价格预计静态工程投资570亿,单位千瓦2545元,占1990年国家财政收入比例为19.4%),单位装机投资1.03万元。占199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为13.5%。
要说财政压力,三峡、小浪底比葛洲坝、刘家峡大多了。当初人大反对派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资金问题。
那么,三峡投资怎么解决呢?一是征收专项用于三峡工程建设的政府性基金(三峡工程建设基金),从全国电力消费中每度电征收3厘钱(部分地区、部分电网除外,3厘是1992年最初的额度,后来又有增加).从1992年到2009年三峡工程完工,17年的时间,三峡建设基金为三峡工程注入了至少700亿(在《07年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公司企业债募集说明》里披露:截至2006年底,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已累计到位727.43亿元);二是借,银行贷款、发行债券。
说起来,三峡工程建设工期长达17年,大部分钱是新世纪花的。与其说邓时代后期国家有财力建大工程,不如说01年入世真及时。
——————————————————————————————————————————
我不知道“文革后期,TG民生方面的投入一度低于7%”数据的出处,在我看来,打开中美关系大门后,71年全国低收入职工涨工资,72年开始四三计划,73年7月修正四五计划,整个国民经济重点从“国防优先、三线优先”转向民生,这已经是还三五、四五前期在民生方面欠债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没有四五计划引进的四大化纤在82年前先后投产,就没有83年底取消布票。那么问题来了,投资四大化纤的算民生投入吗?
取消布票这一行动,被中央列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之一。北京日报1983年9月26日的内参《还有使用布票的必要吗?》在1988年于历史博物馆展出,成为教育、服务人民的重要教材。
葛洲坝装机271.5万千瓦,库容15.8亿m³。开挖回填土石方1亿m³,浇筑混凝土1000万m³,金属结构和永久性设备安装约15万吨,移民安置2.85万人。
小浪底装机180万千瓦,总库容126.5亿m³。土石方挖填9478万m³,混凝土348万m³,钢结构3万吨,安置移民20万人。
三峡装机2240万千瓦,总库容393亿m³。主体(含导流)建筑物施工总工程量包括:建筑物基础土石方开挖10283万m³,混凝土浇筑2794万m³,土石方填筑3198万m³,金属结构安装25.65万吨,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34台套。安置移民113万人。
大概是74前后,小张陪一个东欧领导人回上海。参观后,对徐景贤他们说,这些年在人民生活改善方面是欠了帐的,要抓这方面。
因为解释不了稀缺资源的价值,实际上稀缺资源会大量挤占非稀缺资源的价值。比如一个产品,使用了A. B两种材料,假定使用价值两者相等,但如果A稀缺,A的价格就大于B,甚至会造成B价格趋近于0。
因此中东油霸们才能躺着赚钱,石油美元、盐铁论都能轻松否定劳动的货币锚定功能。
PS:劳动其实是最不稀缺的资源,所以反而最容易被卡脖子,不然为什么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一听TPP还是如临大敌?现在中国所做的最大努力,不就是不惜成本的全面开花,避免被某稀缺科技给卡脖子么。
世界上不是一个地方有石油,几乎到处都有,但是不同的地方开采效率成本不同,绝大多数地方不值得开采。
发现稀缺资源需要劳动,保卫稀缺资源也需要劳动,因此劳动是货币的最终锚定物。
我爷爷70年代80年代在香港,我能知道第一手的信息,河里的绝大多数人没有70年代香港生活的信息。
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1港币折合人民币0.28~0.30,普通人工资700~1000港币, 还没有退休工资,没有医保,身体健康的时候生活比上海略好,一有病马上就赤贫了。
米军主要劳动方式就是劫掠+收保护费。所以你的意思是要统一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劳动”啰。劳动成果和收益率完全不对等啊,你来发明一下方法统一一下?
80年代初,上海香港物质上应该是同一档次,甚至更强,那时候上海等于现在叫做购物天堂,左邻右舍谁到上海出差,感觉同出国或去香港差不多。而香港人小富甚至中富,上广州看病治疗很普遍,价廉物美。香港只胜在有靡靡之音奇装异服,这点比上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