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流浪地球是一个里程碑 -- 曾自洲

共:💬40 🌺454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根本原因还是国力上来了。

电影既是艺术,也是工业,制造业。而商业电影的成功最根本的还是国力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颠扑不破。

商业电影最大的卖点就是“视觉奇观”,制造“视觉奇观”都是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业实力。华语电影最成功的类型片是“武侠片”,从关德兴的“七夜粥”,到李小龙的硬桥硬马,到成龙的谐趣打斗,再到徐克,程小东引领的“新武侠浪潮”,摄影技术不停的进步,但是还是不行啊,整体实力就是比不上好莱坞。好莱坞的画面就是好看啊,制造的“视觉奇观”就是比你精彩,消费者买账啊。

穷则迂回穿插,达则给老子炸,商业电影也一样,就拿《流浪地球》来说,没有技术进步,这部电影今年根本上映不了。10年前的《阿凡达》特效制作资金就2亿美元,光存储空间就以PB计。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80%的镜头都是特效制作,R&H公司因此片获得奥斯卡奖,但是也因为此片公司破产,从此李安成了好莱坞特效公司最痛恨的人。《流浪地球》共计2003个特效镜头,还包括省成本的“接景”。最重要的500个镜头,按开拍时特效能力,渲染至少还要花3-5年的时间。而实际只花了9个月,靠的是华为的云渲染服务器。平心而论,《流浪地球》的制作还有不完美之处,除了拍摄导演剧组的稚嫩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一点:没钱。

不过,就全世界特效行业的趋势来看,和大多数行业的发展一样,最初是在美国兴起,科技领先,技术精湛,产品一流,但是呢,因为人工成本等等关系呢,行业逐渐外流,美国的顶尖特效公司一家接一家倒闭,然后就是日韩特效公司崛起,现在嘛,中国的特效公司开始上台。其实早几年中国就有兴趣进入这一行业,12年的时候,小马奔腾就收购了美国的“数字领域”,不过嘛后来还是觉得玩钱比较快。

中国的特效行业的优势呢,首先就是国家支持咯,最直接的支持就是补贴,,再有就是人力和运营成本低。这一点是双刃剑,高级人才外流比较严重,很多制作的特效嘛,只能说“又不是不能用”。第三嘛,大片制作比较拼,就拿《流浪地球》来说,都是导演亲临一线直接和特效师沟通,减少中间的层级。这一点在“R&H”破产的记录片里特别吐槽过。但话说回来,这点同样是双刃剑,中国特效行业项目管理人才,怎么说呢,也有待提升,一部电影都是分几个包,《流浪地球》四家公司做,像《大圣归来》有二十多家公司制作,这里如何统一标准就是个难题。所以说啊,建立特效行业体系,完善制作流程,统一制作标准是制约中国特效产业能不能做大的一个关键,光靠导演靠前指挥,是挺提劲,但似乎不是长远之计。

《流浪地球》的成功确实让人高兴,更希望中国特效行业能同步成长起来。最后再提一句,这个商业电影门类很多,主贴里把“视觉奇观”片说成是主力军,别的片子是游击队,也不是很合理,还是希望中国电影行业百花齐放,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最后的最后说句泄气的话,中国的文艺片更应该加油,连港片都不如了。这段时间看了两部文艺片《无名之辈》和《地球最后的夜晚》,拍的都啥玩意啊。《路边野餐》才几十万的投入,拍得灵气十足,到了《地球最后的夜晚》都做作成啥样了。

通宝推:南方有嘉木,李根,脑袋,
家园 偶最看重的Moss

就是这个连演员都米有的人工智能的设计,创作团队也是独具匠心的。从它杀死毛子宇航员,一见到炸弹立刻认怂,向刘培强中校展示五大流氓的授权书,到放弃自救,成全刘培强。这几乎是一套完美的人工智能才能表现出来的,简直有些Alpha go 跟人下围棋的感觉啊。整个过程简直无懈可击,完全是一种机械的理智

家园 为啥我觉得无名之辈很好看~

又搞笑,又文艺~

是书读得太少了吗

家园 各花入各眼

我个人感觉吧,《无名之辈》从技术到剧情结构,再到主题都挺糟糕的。

演员表演方面呢,好坏参半,尬的尬,好的好,特别是陈建斌令人失望。

唯一的亮点就是两名劫犯和任素汐的室内戏。上了天台不论是表演还是摄影又有点尬,感觉吧,导演对电影的掌控力不够,倒是可以试试舞台剧,有导演舞台剧的潜力。

有空的话,我写个贴,聊两句,探讨一下。

家园 陈建斌是演得不出彩

不过老实人难演。

老实人演得好的也就是葛优的活着。

家园 断人财路,还想要人发贺电?!

以前这帮人拍电影,要么迎合洋大人爱翻垃圾,闻裹脚布的心理;要么反攻倒算,不把前三十年彻底批倒批臭不罢休;要么粗制滥造,反正躺着也赚钱。多少年一直如此,这帮人都成了“影阀”,指点江山,叱咤风云,岂不快哉?!反正票房上不去都是观众的错,是观众不行。

前两年《战狼2》也就罢了,还可以推说一群“小粉红”不识时务,所谓高票房只是意外的黑天鹅。

这回《流浪地球》来了,没有高调的炒作;没有抠图的网红;没有俊男美女;没有“影帝影后”。这一部险些胎死腹中的科幻片,一部靠7000人勤勤垦垦,认认真真,满腔热情拍出来的中国人自己的科幻片,仅仅靠着口碑就在短短时间内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了40亿票房。

影阀们能不害怕?!老谋子是第一个“受害者”《一秒钟》撤展了,出去镀金回来吹嘘骗钱的套路走不下去了,能不急吗?

冯裤子们能不急吗?躺着挣钱的年代过去了,靠一两个所谓高片酬明星拉动票房的日子过去了,下一步就是靠抹黑前三十年,靠所谓的“伤痕”来迎合权贵,迎合资本的日子也要过去了。

时代的风向要变了,影阀们想的不是怎样与时俱进,精益求精,而是想着怎么打压抹黑像《流浪地球》这种认真的电影,他们的沉默不代表退让,今后的日子肯定还有幺蛾子。

不过人民的鉴赏水平已经被《流浪地球》抬高了不少以后再没有躺着赚钱的电影咯。

家园 放映延期,票价下调

点看全图

家园 续集可以创造几个叛军人物

他们就有偶像和精神家园了

家园 估计想外资在中国无法盈利才是贸易战的原因

川普就想他们在中国无利可图,只好回美国去创造就业机会。结果打了一年,仍然比在美国盈利,那么回去的动力就会不够。贸易战只好继续打下去。打贸易战需要成本的。美国人能支持多久呢?

如果川普一打,立马见效,外资在中国盈利能力都马上不行。中国的对抗贸易战能力才是不堪一击啊。

现在川普马上又要准备大选了,贸易战一年下来,外资没有纷纷离开中国,而且逆差继续扩大,这贸易战除了口号爽了外,效果很尴尬。

家园 话是这么说但是在河外可不能这么说

否则一句送钱给外国人,就在道德制高点上打你

家园 同觉得无名之辈好看。当然这里面有我跟贵州沾亲带故的加成
家园 那么说的人不了解中国

在中国赚的钱,只要继续投在中国的公司,就算中国的钱,除非他们能大规模地把钱撤回国。这个土地上有一个万能选手加裁判,分分钟能把这些钱重新分配。三星就是个好例子。

家园 现在已经不光是钱了

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人员招聘和培训,中国统统都要,总而言之,全产业链都得留在中国。名义上你在中国发了大财,实际上是你变成了中国企业。

至于你的企业叫啥名字,注册地在哪里,高管是哪国人,那不重要。

终有一天让你全公司都到中国来上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