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要在西西河公开宣布一件事 -- 删ID走人

共:💬61 🌺273 🌵1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觉得可以让家庭解体

女性群体互助抚育后代,同时从事较轻的劳动工作,男性从事较重的劳动工作,生产生活两不耽误嘛。

说实话,女性群体互助抚育后代比以家庭为单位抚育后代强多了。现有的家庭模式,在眼下的生产关系中太痛苦了,对男女都是折磨。

家园 育儿过程带来的感受(快乐或其他)是不可替代的

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会超过18年,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的一种经历。如果是一个纯粹的理性人,他/她的人生不会因为什么人(伴侣)的到来而幸福,也不会因为什么人(子女)的到来而拖累。过什么样的生活跟生不生孩子无关,一个无力左右生活的人不会因为没孩子变得强大。

育儿的过程就像自己重新经历了一次童年和少年,有能力和孩子一起实现许多童年梦想,其中的体验是无法从其他途径获得。这种体验错过了无法重现,对于我这种重经历轻结果的人来说,年老时回溯人生,会因人生经历不完整而遗憾。我家孩子花钱的大头是旅游、培训班,他学的我也在学,他玩的我也在玩。这就跟谈恋爱时请女票吃饭玩耍一样,自己也在餐桌上,怎么能说钱全花在女票身上呢。

不过我最讨厌中国父母习惯包办孩子的一切,恨不得从生到死一手控制,不能接受孩子长大之后是独立的人、有独立的家庭。孩子和父母只是在那么十几年中有从属关系,成年以后各走各路,谁也别干涉谁。但有些家长不行,必须听指挥,不听话就十恶不赦,家庭矛盾就从这里来的。

所以我反对农业社会家庭伦理,也反对丁克。

通宝推:发了胖的罗密欧,
家园 好多人提过这个

但是里面误解很大。社会化抚养的孩子,大概率会有心理问题,犯罪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研究表明:人在犯罪时,其中重要的问题就是早年情感的缺乏。

如今对社会危害最大的犯罪当属未成年人违法、严重暴力犯罪、职务犯罪。这三类犯罪看似差别很大,实际有很多问题都跟早年有关。

李玫瑾:从犯罪心理学看早年心理抚养

家园 送朵花

“这种体验错过了无法重现,对于我这种重经历轻结果的人来说,年老时回溯人生,会因人生经历不完整而遗憾。”

回帖这么说,已经说明你思考了人生脱离了本能走向了高尚。我欣赏这样的人,但我其实不知道现在中国大多的适龄青年是怎么想的,能不能想到这一层。那么多戒吧老哥三和大神和留守儿童父母,还有城市里把孩子完全扔给父母带的年轻人。但我周围的人,同事朋友,兄弟姐妹,凡有孩子的,虽然有的叫苦叫累,但也亲力亲为,陪伴关爱孩子。

人口这么多社会这么复杂,从身边开来,或者从新闻看来,从自媒体看来,从他人口中听来,可能都是盲人摸象。有时候只能看统计数据,年年走低的人口出生率可能才是冷冰冰的真相。至于解释这现象的原因,到底是工业化资本主义社会让人绝育还是其他啥的,就只能各自发挥了。

对,又想起来,本来是说电视剧《都挺好》的,里面父母一对,无论是控制欲强烈的母还是孩子成长教育缺失的父,都没有您对于孩子养育的这些思考。电视剧反映的这对父母是常态,还是非常态?是常态的话,那我之前的回帖逻辑就是通顺的;是非常态的话,那拿这个电视剧来说现实的家庭关系,似乎就不妥当了。

家园 文化作品来源生活但高于生活

电视剧集成了很多家庭矛盾,是一种极端状态,很少有父母不为儿女好的,所以我觉得看看就行了,不要代入太多。但“为了你好”这话,又害了很多人,大部分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焦点过于集中,这样其实很不好。方面有三:

1、人的精力有限,一心扑到子女身上,长时间的精神负担影响生活质量和智力;

2、放弃自我,健康的人生要不断成长和充实自己,精力过多投入在一个地方,压缩自我成长的空间,也阻断子女成长;

3、投入的回报,投资有回报偏偏感情投入不能强求,极端的投入必然有极端的期待,具体表现就是控制欲。

我的育儿理念是教育孩子的同时完善自己,终身学习,这样可以把增值点分散一下,在孩子以外的地方找成就感,避免相爱相杀。赚钱、玩、社交最好都别耽误太多,活着干啥都累,只是顺便养个孩子而已。

我孩子幼儿园之前父母白天帮着看一下,幼儿园之后全部自己弄了,一个接一个送,各门课分别负责,任务分担,轮着休息,大家都平衡。很多事情看开了就好,生育率下降有很多因素,不生少生也是很多人量力而行的选择。

家园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人性本身的问题

基因决定的人性,已经跟不上人类技术和社会形态的发展了。如果健康的心智只能由父母亲自抚养才能塑造,那家庭就永远无法解体,阶级地位和智识的代际传承、积累和分化永远无法消灭。技术发展一旦停滞,两极分化就会彻底吞噬劳动者的生育欲望。

如果人类不想灭亡,也不想倒回到前技术社会,那唯一的选择就是主动改造人性,改造自己的基因,说白了就是搞优生学(eugenics)。社会化抚养成人后心智不健康的,对不起,我们只能剥夺你的生育权利,把相关的基因逐渐淘汰掉。这话很不政治正确,很不符合伦理,甚至会被扣上社达希特勒反人类的帽子,但我觉得这真的是唯一的选项。

通宝推:赵美成,
家园 心理学家好像认为

性格指的是社会性,基本上是后天形成的。而人的社会性大于自然性,基因到底对人的社会性有多大影响,这个李玫谨似乎没有怎么提及。

婴儿是动物中最脆弱的,0-3岁自己无法生存,无法活动,出生后连主动找奶头都无法完成,7岁前是很强的依附性生存。对比起来,小鸡能啄破鸡蛋,出壳就能自主进食;小猪小狗小猫,出生就能站立,就能主动找奶头吸。

婴儿的这种完全靠他人生存的特性,也是社会性的最初习得阶段;最初得到的关爱和照顾,对性格形成至关重要。如果从小就得不到关爱,长大后一般是情感缺乏,对人冷漠,严重点就是反社会。脾气暴躁的人,一般是小时候吃喝拉撒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受溺爱的人,通常会无法无天,不够坚强。性格一旦形成,过了适当的年龄,就无法更改了。因此人是情感动物,是情感养育的。古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非常具有观察力的总结。

当然,性格指的是社会性的,并不是智商,更多的指向社会性。冷漠自私的人同样可以取得很大的社会成就。

就我自己的观察,这还是符合实际的。著名历史人物,比如老毛的性格宽厚仁慈,老毛他妈应该是相当的关爱照顾,当然还有老毛他爹也在乱世中提供了稳定的条件。整日为生计奔波的母亲,是没法很好关爱孩子的。希特勒这样的,基本上可以断定,他小时候的家庭估计就缺少对他的关爱,小时候得不到多少感情,长大后就会冷漠无情。

家园 是啊,人毕竟是动物

肯定受到动物规律限制。但是现在物质条件提高,出生率反而持续降低,说明了社会性也严重影响了动物的本性。

如果出生率持续降低,社会性的抚养也许就会成真,有问题的小孩毕竟比没有小孩要强!

家园 配个图

哈哈,配张图

点看全图

家园 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

虽然脾气暴躁,但对这个长子是真的疼爱。你想啊,长子跑到长沙省城读书,穿的是长衫大褂,次子穿短衣小褂挑着担子给兄长挑行李,可见毛顺生是多看重这个长子。

这个长子在省城,一会想读这个学校,写信给家里要几个大洋报名费,一会又想读那个学校,又写信回家要几个大洋报名费,毛顺生每次二话不说就给了。要知道老二毛泽民,老三毛泽覃可没这个条件,老老实实在家务农。

毛顺生是真疼爱毛泽东的。

家园 原创写手就是这样被挤走的

河里观点奇葩的多了,被你们这样点名攻击的有几?原创写手就是这样被挤走的

玉MM部分观点虽然讨厌,但不直接驳斥上来搞人身攻击,是对人还是对事呢?

恐怕伦理观点其次,对她隔三岔五抨击她亲身经历的严重司法不公关系更密切

换笨狼打这样的擦边球,早关小黑屋反省了

家园 这种事我遇上的话就是谁都不给

谁也别来拿,宁可亲戚不做。事实上,我一毛不拔,亲戚还能做下去,真要拔了一毛,就做不下去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