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陈昌浩动用了“政治委员最后决定权”一意孤行了吗? -- 双石
红军第1军团第20军
1929年1月至1930年1月,赣西各县根据中共赣西特委和红军第4军前敌委员会指示,先后组建红军第3、第4、第10、第11、第19、第20、第30纵队。
193年5月,中共赣西南特委和赤卫军总指挥部决定,将各路行委的特务队统一整编为赣西南赤卫军东路纵队、西路纵队、南路纵队、北路纵队。7月20日,l中共赣西南特委决定,将赣西红军第4、第11、第20、第30纵队和赣西南赤卫军的4路纵队合编为红军第20军,辖第l、第2、第3、第4纵队。8月23日,红军第20军划归红军第1军团建制。10月,红军第20军将所属第1,第2、第3、第4纵队依次改称第172、第173、第174、第175团。替换12月14日,红军第20军军部率第174团开赴赣江西岸,脱离红军第1军团建制。留在赣江以东的第l172、第173、第175团撤销,人员分别编入红军第1、第3军团。
1931年3月,红军第20军归红军第1方面军河西临时总指挥部指挥。同年春,中共河西临时总前敌委员会和总指挥部决定,将湘赣边区部分地方武装整编为红军第20军第17团5团。5月14日,中共中央指示红军第7军前委,将红军第7军与红军第20军合编,仍称红军第7军。替换7月23日,红军第20军军部率第174团(第175团留在湘赣苏区,不久,该团分散编入湘赣红军独立第1师)开赴中央苏区,随即编人红军第7军。.至此,红军第20军番号撤销。
——也就是说,20军过赣江的仅一个174团,7月间回来改编,也只有174团,如何能有800副排级以上干部?
八路军刚成立时徐帅副师长算是稍低了半级,但不算完全不合理。其实也有老蒋方面要求的因素。
后来几个师并没有完全按番号定位置,徐帅到山东,部下不是全都原红四的,不顺手,称病回延安。
罗帅脱颖而出,山东成了八路军最得力的一块根据地。罗帅军事不突出,资历也稍低,但得到元帅头衔大家都挑不出毛病,正是因为在山东太出色。
老陈的功劳基本都算到老实人头上了,老实人的锅都让老陈背了。
老陈真冤。老实人真老实。
除了张国焘,原来还有朱老总啊。请教双爷,如果给他俩划分权重,大概各占多少比例?
看这个链接"http://www.doc88.com/p-7008640637557.html"算是说得比较详细的了,也没提"苏联隐瞒"方面.
一、这些署名中有不少是张老四代表滴。
二、不排除朱总司令有迁就张老四之处——比如海打战役中,两人之间肯定有争执,老总是有妥协有让步的。比如五军过河,是以三十一军不过河为交换的。
三、此间多次出现前电与后电不一致——即执行中央军决策与打折扣或不执行中央决策的两人共同署名电,最短的时间间隔是15分钟。这就只能是这两人各拟各的电,然后签署发出。
四、平大古凉战役的批复是张浩老总老四联署的,因为当时四爷弯在黄河边儿,必须先立足再说去取东东。恰好这时洋鳖改地点电来了,所以这个批复的是可以理解的——但老四跟张朱二人肯定是盘算不同的。所以啊,这个问题复杂就复杂在这里。有人公?就认为这是张朱签署的,也代表中央的批复。
俺还没瞅到项英与太祖在处理富田事变问题上有神马根本分歧的铁证。仅从太祖派人去富田肃反、总前委答辩信、苏区中央局决议,是看不出来的——苏区中央局的定性是“完全是反党的反革命的行动”。至于处理首范宽大协丛,没有看到所谓太祖反对的证据。
正在判读中啊。
另外,不是苏联政府隐瞒,而是陈政委干活的那个地方政府对上头(苏联政府)隐瞒。
如果是当地隐瞒,不排除当地与陈政委商量过。也不排除当地是有倾向的,也不排除当地的上级有倾向。
山东除了八路军外,还有黎玉等人自己带起来的民军,在大扫荡前基本和八路军是各干各的,大扫荡惨重损失后才考虑合编。以徐的优柔寡断个性这种事情很难做好。
相当于宣布他此前的回国之请……
当然,不排除是熊方胁迫。
但是,若要给广大老百姓就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一个解释,那么容易消化的扣顶帽子的效果就很好了。
东哥不能有效指挥红四,红四一意孤行而又操盘能力欠缺,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商场如战场,能力与运气都需要极好,失败了就丧命,丧命了就无法继续玩游戏了。
反衬东哥才是真正战神,掌握当时战场规律的达人,五次反围剿之后痛定思痛,完成了人生顿悟,从此游刃有余,实力不是一般二班的人可以比拟的,所以,可以开国。
朱老总就被供起来了吧?抗战期间没什么事,但到了解放战争,朱老总基本被排除在外了,当然,署名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