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古希腊的对外战争,兼谈希腊罗马的军制和战斗力 -- 顾剑
古希腊的对外战争,兼谈希腊罗马的军制和战斗力
顾剑
象大多数军事爱好者一样,在下对军事感兴趣,是从读二战开始的。自11岁从父亲单位图书馆借来古德里安的回忆录"闪击英雄"开始,到现在将近20年,还是在看二战。可是毕竟二战只有6年时间,到上大学本科以后,开始对古代战争发生了比较严肃的兴趣,因为象克劳塞维茨、约米尼这些人的著作,都是以阐发拿破仑战争的经验教训为主上升到理论高度的,于是由看拿破仑战争,渐渐扩展到欧洲近代、中世纪和古典时代,还有中国古代和蒙古、阿拉伯、奥斯曼的军事史。渐渐地有个感觉,在核武器的恐怖平衡出现之前,其实人类军事史上从来没有什么新的东西。技术在革命,但是赢得战争的,其实就是那么几条永恒不变的军事法则在起作用,象机动性、防护、火力、协调、速度等等。单单从军事史看,有时候竟觉得还是古人的战史更有传奇性,更给人暇想的空间。西方的古典时代,希腊罗马,就象中国的先秦两汉一样,是个伟大的时代,也是英雄传奇辈出的时代。
本文的史实,基本上来自杜普伊的"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和富勒的"西洋世界军事史",议论部份则是我自己的看法。
1。马其顿崛起以前古希腊的典型陆军组织
要了解古希腊军队的战斗力,我们必须先了解它的军制。在这一段,我指的是马其顿王菲利普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以前,希腊城邦国家,象斯巴达、雅典、底比斯的典型军队组织。大致来讲,希腊半岛多山,地形破碎,不太适合骑兵作战,所以典型的希腊城邦陆军中,骑兵很少。步兵分重步兵和轻步兵。重步兵方阵是希腊军队的绝对主力。重步兵批甲执矛:头戴头盔,上身批胸甲,小腿上还裹胫甲,左手一面小圆盾,右手执矛,长度在2-3米之间。尽管重步兵腰间插一把短剑,但是很少拿出来用,主要武器还是长矛,这点跟后来的古罗马军团不同。这么多装备,有点象后世的装甲重骑兵了,可是没有马驮着,这意味着两件事:一是士兵的体魄必须锻炼得非常强健,二是作战时候的机动性成问题。重步兵都是各自城邦的上层自由公民,有责任感能吃苦,也守纪律。轻步兵没那么多装甲,但是也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主要作用是支持重步兵作战和后勤。还有很重要的特殊轻步兵兵种,象弓箭手、投石兵。轻步兵的来源是比较次等的公民。
作战的时候,双方都尽量找平地作战场,否则重步兵的密集方阵在崎岖的地面运动很容易造成脱节和阵线正面破碎。记住这一点,因为几乎每次希腊军队的大败仗都与此有关。重步兵排成很长的横队,纵深8-12排,前三排士兵举矛对着敌人,后面的人把长矛架在前面人的肩膀上,整个方阵象一只巨型刺猥一样。方阵两翼和前方是轻步兵和少量骑兵掩护。战役开始,先向对手射箭、投石,以期打乱对方阵形,然后重步兵方阵长矛如林,象一支撞城槌一样向敌人冲去。在这种密集队形冲锋中,个人想退却根本不可能,而在冲锋时要保持队形,则需要士兵有严格的纪律性和训练有素。
2。两次希波战争中希腊陆军的战斗力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经典的希腊方阵是比较单调的,我认为它的弱点有四,强点有二:弱点一是对士兵体能要求高,二是对地形要求高,三是机动性差,四是一旦阵型被打乱则完全丧失了威力。强点一是只要保持队形,那么密集队形冲击的动量是惊人的,二是士兵个人防护比当时波斯军队要好很多,所以即便密集队形,也不太惧怕对手投射火力的袭击。相反,波斯军队从开国的居鲁士大帝起,就建立了古代西方史上第一支高效率的骑兵(更早的亚述军队依赖战车,而不是骑兵),还有更多数量的辅助兵种。而且每次希波战争中,波斯都占据数量优势,但是他们的问题是步兵的作战效率不如希腊人,而且大帝国的兵源来自各个部族,协调困难,纪律性差。不过综合来说,我认为其实当时波斯军队(加上它的数量优势),理论上优于希腊军队。但是很奇怪的,即使在亚历山大大帝之前的第一、二次希波战争中,希腊陆军也是胜多负少。为什么呢?
第一次希波战争是波斯的试探性行动,也可以说是惩戒行动,波斯军的数量优势并不明显。那是公元前490年,当时波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跨越欧亚非的大帝国,从居鲁士起,已历四世(居鲁士、冈比西斯、Hystaspes、大流士一世)。希腊世界则是一系列城邦国家的总称,从来没有统一过,最多是一些城邦结盟。希腊城邦不仅限于希腊半岛,而且在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今天土耳其境内)也有。象此前1千多年的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就是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希腊城邦。当时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都已经臣服于波斯帝国了。
当时波斯统治下的希腊城邦叛乱,雅典出兵支持了这次叛乱。波斯帝国平息叛乱以后,派大军讨伐雅典。第一次希波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马拉松之战。这一战之前,波斯方实际上有很高明的战略。他们和雅典城里的主和派取得联系,这些主和派希望与波斯军队合作夺取雅典的统治权,所以波斯军队没有在雅典附近登陆,而是在离雅典有一段距离(实际上是42公里左右,现代马拉松长跑的距离)的马拉松海湾登陆,目的是把雅典军队引出城,而让波斯在雅典城里的第五纵队占领城市,然后再在野战中消灭失去根据地的雅典军。波斯方引蛇出洞的计策果然奏效,雅典陆军在Callimachus指挥下向马拉松进发,实力为1万人,分10个团。但是波斯军队的战术执行却在战场上出了纰漏:当雅典陆军中计,前来迎击波斯军的时候,波斯军(1万5千人)开始执行他们的下一步战略计划:重新上船向另一个地点登陆,准备猛扑毫无防备的雅典城。本来这是非常高明的连环巧计,但是雅典军队来得太快了,他们采取了这种形势下唯一可行的对策:立即进攻波斯军尚未登船的后卫。在当天的值日将军米尔泰德斯(Miltiades)的指挥下,雅典军实际上是击其半渡,轻易赢得了马拉松战役。 波斯军损失6千7百人,希腊方阵亡192人,包括总司令 Callimachus 。 战后米尔泰德斯马上派一名长跑健将赶回雅典城报信(现代马拉松运动的起源),这个胜利的消息终于稳定了城里动荡的局势,使波斯的第五纵队不敢乱动。
在这一次战争中,希腊军队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有运气的成份,波斯军不应该敌前上船,而且波斯只是惩戒行动,有试探希腊的性质,并非大规模入侵。所以我认为,马拉松战役的胜利并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哪一方军队的战斗力更强。
第二次希波战争在9年以后爆发,大流士一世之子,波斯帝国新皇帝薛西斯(Xerxes) 以倾国之兵入侵希腊。现代史家对波斯军兵力的估计,从15万到18万不等,而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记载,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264万人!(肯定是大大夸张了的)。第二次希波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温泉关战役和萨拉米斯海战。萨拉米斯海战和本文的陆军主题无关,我计划将来在"古今七大海战"的连载文章里再详细写。温泉关战役是古希腊著名的大战,记得上中学的时候,中央电视台还在星期六晚上的译制片时间播出过讲温泉关之战的电影。很多人都以为守温泉关的就是斯巴达王李奥尼达的3百壮士,其实这300人只是李奥尼达的近卫军,加上轻步兵和辅助部队,希腊军一共大概7千到8千人,他们凭温泉关天险和波斯陆军主力对峙。在温泉关这样的天险前,波斯军队的数量优势发挥不出来,而且再一次证明了在正面碰撞中,波斯的轻型部队不是希腊装甲步兵的对手,还证明在破碎多山的地形中,波斯的精锐骑兵也发挥不出威力。 后来,一名叛变的希腊人Eplrialtes向薛西斯告密,使薛西斯能够派出一支奇兵,从小道绕过温泉关背面,切断了希腊军的交通线,李奥尼达腹背受敌,无险可守,于是斯巴达王本人和温泉关守军全军覆没。
但是在不久以后的萨拉米斯海战中,希腊联军海军却绝地反击,决定性地歼灭了波斯海军。薛西斯在希腊这样一个多山的穷国里,没有海军运送补给,就无法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力量,所以只好将入侵军撤回波斯。但是第二次希波战争并未就此结束。薛西斯仍然在希腊半岛北部留下了一支30万人的陆军(希罗多德的记载,剑桥古代史估计是10万人),由大将马多尼乌斯(Mardonius) 统率。
公元前479年,希腊联军陆军由斯巴达国王普萨尼亚斯(Pausanias)率领,进攻波斯驻军,于是爆发了这次战争中最后一次决定性的战役,普拉提亚之战。( 斯巴达的国王是选出的,同一时间总是有两名国王并列)。 这次战役非常集中地暴露了敌对双方的优缺点。战役初期双方有很长时间的对峙,曾经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遭遇战和前哨战。起初是波斯骑兵在不适于骑兵作战的崎岖地形中向希腊军步兵发动进攻,结果损失惨重。而后波斯军统帅吸取了教训,利用骑兵机动灵活的特点,不断地袭扰希腊军的军粮补给。另一方面,在与希腊军的遭遇战中,尽量不和希腊方阵作正面的步兵交锋,而是利用己方联合兵种的优势,用弓箭手和投石兵的远程火力优势不断杀伤希腊军。两军相持的结果,希腊方占不到任何便宜,补给又发生了问题,只好准备撤退。
普萨尼亚斯的撤退计划,原本是全军列阵,然后趁夜暗掩护,一部份一部份地撤退。但是计划执行中发生了延误,阵线中央撤退、右翼撤退了一半、左翼未动的时候,天亮了,行动被波斯军发现,于是演变成一场生死大战。交战之初,希腊方的形势非常危急,不仅是在机动中被迫迎战,而且波斯统帅马多尼乌斯采取了正确的战术,以密集的远程火力给希腊军以重大杀伤。但是不久,马多尼乌斯犯了一个战术错误:他命令步兵主力集结在第一线弓箭手和骑兵身后,目的我猜测可能是准备跃出给希腊军决定性的一击,或者是准备追击。但是这样一来,大量波斯军猥集一团,第一线部队就丧失了后退保持弹性的进退余地。斯巴达王普萨尼亚斯抓住这个战机,集合起希腊的装甲步兵方阵,猛烈地向波斯军冲上去。因为只要冲近了,波斯军没有作机动保持距离的余地,投射兵和骑兵就发挥不了作用。在近战和混战之中,波斯士兵尽管也很勇敢,但是他们使用武器的技术(也就是武艺啦)没有希腊战士那么训练有素,个人防护也没有希腊战士好(没有手盾)。即使如此,凭借波斯军的数量优势,他们也还是可能淹没希腊军的,但是这时候,波斯统帅马多尼乌斯本人在混乱中被杀。因为波斯军是各个民族组成的乌合之众,并不齐心,指挥核心一死,全军随即溃散。这场战役以后,希腊人基本上肃清了希腊半岛境内的波斯侵略军。
从普拉提亚战役可以看出来,波斯在轻步兵、投射兵、骑兵这些辅助兵种上其实强于希腊,步兵数量也居优势,但是在步兵素质和纪律上颇有不如。双方的统帅只要明了敌我的优劣,运用正确的战术,都是有获胜机会的。
第二次希波战争之后,第三次希波战争(亚历山大远征波斯)之前,还发生过一件很能说明希腊方阵作战特点的著名事件,就是"色诺芬万人大撤退"。第二次希波战争以后,希腊世界暂时没有了东顾之忧,于是斯巴达和雅典两强爆发了争夺希腊世界霸权的30年伯罗奔尼萨战争。战争的结果以雅典失败告终。在长期战争过后的和平时期,很多希腊的职业武士无所作为,于是出现了大量职业的雇佣军。波斯就雇佣了很多这些雇佣兵。公元前401年,波斯御弟、小亚细亚的总督居鲁士起兵反叛他的皇兄,他的军队中就有很多希腊雇佣兵。居鲁士兵败被杀,随从星散,但是他手下的希腊雇佣军步兵方阵却岿然不动。波斯政府军用鸿门宴的手法,假装谈判,诱杀了希腊雇佣军的所有将领,但是雅典人色诺芬(Xenophone)却在军中挺身而出接替指挥,迅速恢复了秩序,然后率领这一万名希腊雇佣军,在波斯政府军环伺之下,由亚洲腹地,完整地撤退到了希腊边界。这件事在色诺芬的自传里有详细描述。直到现代,在困难条件下成功的撤退,在西方还常常被称为"色诺芬式的撤退",这有没有一点象中国的万里长征?
第三次希波战争是希腊联军向波斯帝国的远征,这次的战场在广阔的亚洲腹地,如果希腊的作战方式还是象以前那样老套和单调的话,那么我想波斯绝对有条件发挥他们兵力和"火力"上的优势,况且现在在波斯一方,也有了大批的希腊雇佣兵,从方阵战术这个角度来说,希腊已经谈不上有什么战术优势了。但是对波斯人来说很不幸,这一次他们要面对西方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亚历山大;而亚历山大大帝所率领的,是一支全新的联合兵种陆军。
3。菲利普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的军事改革
第二次希波战争以后,希腊世界群雄并起争夺霸权,雅典、斯巴达、底比斯都接近过成功,但是都在连年战争中打得筋疲力尽。此时北方山国马其顿的国王菲利普二世进行了军事改革。马其顿军制的改革最重要的,是比典型的希腊陆军多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马其顿骑兵有一定的装甲防护,有点象后世的重骑兵,但是没有那么重,主要武器是长矛和剑。长矛经过改革,长达4到5米,冲锋时平端在手,矛头向下斜,刺中第一个敌人以后,就留在敌人的尸体上,然后拔出剑来砍杀。最精锐的骑兵近卫军(希腊原文叫伴随骑兵,因为作战时常伴国王左右,但是我这里按习惯称为近卫骑兵)全部由贵族组成,古希腊尚右,作战时总是部署在方阵右翼,由国王亲自率领投入战斗。马其顿步兵方阵也比典型的希腊方阵更有战斗力。方阵步兵使用4-5米的长矛,可以在对手的长矛够不到自己的时候杀伤对手。方阵纵深16人,比古希腊方阵深一倍,但是队形不那么密集,留下空隙,所以机动性比传统方阵要好。前4或5排士兵矛头对准前方,后面各排长矛有的向前倾斜,有的垂直。马其顿还很重视轻步兵,因为通常情况下,方阵重步兵是进攻发起的基地和防御中枢,骑兵近卫军是突击力量,骑兵的速度一定快于方阵运动速度,那么两者之间就一定出现空洞,这个弱点就要由轻步兵来掩护。轻步兵也有盔甲,只是稍轻,矛稍短,但是盾更大,作战时部署在右翼骑兵近卫军背后,当骑兵发起冲锋以后,就在骑兵和方阵之间展开形成一个机动枢纽。
注意这时的骑兵还没有马蹬,马蹬直到好几百年以后的中世纪才在欧洲普遍使用。虽然没有马蹬的骑兵,威力打了一个大折扣,但是并不妨碍骑兵成为当时的重要兵种。
我的看法是,马其顿军事组织几乎弥补了古典希腊方阵战术的所有弱点,但是因为步兵还是是用矛作密集队形冲锋的,因此还是有密集队形不便于机动的弱点。这就需要统帅的明智,如果统帅明白选择合适的战场地形,那么这种作战方式的冲击力,其实远远高过后世的罗马军团。怪不得美国军事学家杜普伊说,设若这支军队是一直由菲利普或亚历山大指挥的话,它可以战胜以后1千8百年整个冷兵器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
4。高加米拉战役中马其顿陆军的战斗力
菲利普二世率领马其顿军队成为希腊世界的超强力量,他的儿子,年轻的亚历山大文武全才,不仅是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入室弟子,而且在军中很早就协助菲利普指挥作战。菲利普遇刺身亡,留给20岁的亚历山大一支强大的陆军,和对马其顿闻风丧胆的希腊世界。亚历山大即位以后一年(公元前335年)就作了希腊世界的盟主,征集一支希腊联军,以马其顿军队为主力,远征波斯,由此开始第三次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远征波斯过程中,一共有3次大规模的会战(第四次会战是对印度国王波拉斯的):远征伊始击败波斯边疆总督联军的格拉尼古河战役,初次击败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御驾亲征的伊苏斯战役,和最后彻底击败波斯皇帝和帝国主力的高加米拉战役(又称阿贝拉战役)。高加米拉战役作为对波斯帝国的最后一击,不仅规模最大,而且很能体现马其顿军队的作战特点。
是役亚历山大统率4万步兵和7千骑兵,所面对的是大流士三世指挥的一支数量上远占优势的联合兵种军队(最保守的估计是20万,有的估计100万),其中不仅有步兵骑兵,还有希腊雇佣军、大象、和装置长柄镰刀的战车。曾经有网友问,为什么是役大流士不利用自己的数量优势迂回并包围亚历山大呢?其实双方都想到了这一点,而且都有相应的行动。尤其是亚历山大这样的统帅,战前不可能不预料会发生被对方优势兵力迂回包围的情况,而且他也相应作好了事先的安排。和他的历次战役一样,亚历山大亲率近卫骑兵在方阵右翼作为主力。但和以往战役不同的是,他在主阵线后方安排了一个第二线,由左右两半组成,任务是在遭到迂回或者包围时,能够面向两个侧面或者后面旋转展开,让整个军队构成一个空心的大方阵,可以面对任何方向作战。
战役开始时,马其顿和波斯军都向马其顿军的右翼方向延伸,波斯军是想迂回,马其顿军是想避免被迂回,我觉得这有一点象一次大战中马恩河战役以后,德军和协约国军"向大海进军"的场面。当大流士发现两军运动的结果可能越出波斯事先选定并已经平整过地面,以便战车发挥威力的预定战场时,命令左翼骑兵发动攻击,截住马其顿右翼,并尽快迂回。这个时候,波斯骑兵也是有盔甲防护的,第一阶段与马其顿右翼掩护兵力交锋的结果,占了上风,但是马其顿的骑兵(不是近卫军主力)的反攻稳定了战线,而且中央部份马其顿的轻步兵掩护兵力也用弓箭和投石阻止住波斯军中央的战车冲锋。
这时候发生了高加米拉战役中有决定意义的一幕:波斯左翼骑兵数量众多,仍然迂回了亚历山大的右翼,但是迂回以后,波斯左翼和中央之间出现了一个空洞衔接不上,亚历山大看准这个战机,亲率右翼精锐的近卫骑兵,连同中央的四个重步兵方阵,向这个空洞后面的波斯军中央猛冲过去,这是波斯御林军和大流士本人所在的地方,大流士中军立刻乱成一团,皇帝本人落荒而逃,退出了战场。这大大影响了波斯军的士气,要知道,这种各部族联合的军队虽然数量巨大,却不容易管束和协调,一旦退却就非常容易"脆败",这和南北朝时前秦百万大军在淝水边一败涂地的道理是一样的。
但是马其顿军这时也发生了一个危机:因为亚历山大亲率右翼冲锋时的速度过快,和战线中央拉开了距离,马其顿的辅助步兵部队还来不及填补这个空隙,波斯军中央的骑兵就乘势也突破了马其顿阵线的中央部份。此时是马其顿军最危急的关头,如果中央突破的波斯骑兵能够向左或向右转弯,从侧面席卷马其顿的左翼或右翼,那么这次战役的胜负还未可知。但是波斯骑兵不知道是由于战术纪律不佳,还是指挥官见不及此,竟然放弃了这样一个大好机会,直接向前突进,扑向马其顿的军营(据说那里关着被俘的波斯皇帝的家属,有可能他们是想救出皇室,或是抢劫战利品)。此时,马其顿第二线预备队按照亚历山大战前的部署,以一个旋转的机动,重新封闭突破口,切断了突破的波斯骑兵,并从背后攻击他们。与此同时,马其顿左翼也不可避免地被波斯军迂回,已经陷入包围之中。但是波斯人现在还想谋求胜利已经为时过晚,因为亚历山大此时已经击败了波斯军的左翼和中央,再掉转马头,切断波斯军的退路,最终波斯全军大溃。
对这次古代世界的经典战役,我个人从5个方面总结胜负原因。前两个因素是有关统帅亚历山大本人的,后三个因素就是波斯和马其顿各自军事体系的特点:第一是亚历山大在战前就预料到了可能出现的被包围的情况,并作相应部署,可以说是料敌机先,二是在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下,能够非常准确地把握战机,在决定性的时刻作决定性的一击,这种判断 力 可以 称 之 为 "战场感觉",非身经百战之人不能获得,不是我们这些纸上谈兵的爱好者能够企及的。第三,马其顿官兵的纪律性和素质实在是此役获胜的关键。在被迂回、被包围、被突破的时候不慌张,顽强作战,而且能准确地按照事先部署的计划作出机动,这一点很不容易。高明的作战意图,还要有好的部下才能打得出来,历史上有多少次是统帅想得好,但是被部下搞糟的失败战例?远的不说,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就是波斯方谋略上占尽了优势,可是战场上实在太不争气。第四,希腊世界终于在马其顿军事改革以后有了可以与波斯相匹敌的精锐骑兵,这一战如果换了第一次或第二次希波战争中那样经典的希腊步兵,获胜是不可想象的。第五,波斯军队有许多乌合之众军队的典型弱点--看似数量庞大,但却尾大不掉,难以协调,而且缺乏纪律,容易脆败,这跟曹操在赤壁之战,前秦在淝水之战的败因是相同的。
5。与希腊竞争的古罗马军团军事体制
亚历山大死后,他以一人之力征服的庞大的马其顿帝国分裂成4个部份,除了马其顿本土和最远的印度以外,亚洲部份由部将叙拉古(Seleucids, 又译塞琉古)继承,这就是后世和罗马帝国庞培,克拉苏等人征战不休的塞琉古帝国。埃及由部将托勒密(Ptolemy)继承,这就是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直传到后世和凯撒结婚的埃及 艳后克莉奥佩特拉为止。
在亚历山大的大帝国分裂以后,希腊世界仍以马其顿为霸主。在西方,和希腊半岛隔亚德里亚海相望的亚平宁半岛中部,罗马渐渐兴盛起来,并开始了对外征服。罗马人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伊利亚德,他从海上一路流浪到意大利半岛,他的后代就是建罗马城的罗慕洛兄弟。最初,罗马的影响范围还达不到和希腊冲突的程度。古罗马军团的军事组织和希腊方阵颇有不同之处。大概在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罗马军团的作战体制才渐渐成型。大多数网友都知道古罗马军团的编制大概5000人左右,下面分大队、小队和百人队,有少年兵,青年兵,壮年兵,老年兵之分。但是罗马军团如何作战呢?
首先,古罗马军团是西方古代史上最早用短剑而不是长矛作为主要兵器的军队。罗马短剑长60到80厘米,宽大概5厘米多,很重。和马其顿长矛比,剑是近战格斗武器,一寸短一寸险,所以盾比希腊的大得多,是高1米3宽60厘米的长圆形,木制蒙皮用金属条加固。除了剑士兵还带两支两米多长的标枪,作战时,先来一个标枪齐射,打乱对方的队形,然后冲上去和对方近战。因为罗马军团用剑,所以和密集队形的希腊方阵最大的本质区别是队形更疏散,这很自然,因为人和人之间要留下挥剑的距离。总体来说,罗马军团主体是棋盘格式的三横队战阵。所谓三横队,不是三排士兵,而是三排小方阵。第一排是青年兵,第二排壮年兵,第三排老年兵。每一排都由若干个方阵组成,每个方阵是一个或两个百人队组成的小队,宽20人,纵深6到7人,方阵和方阵之间留稍微大于一个方阵的间隔。第二排各方阵对准第一排方阵间的空隙,第三排方阵再对准第二排的空隙。这就是罗马军团的主体阵容,另外还有骑兵掩护部队,但是罗马军团的骑兵不发达,只是起掩护侧翼的作用。作战时,军团先进行标枪齐射,然后第一横队前进,和敌人近战,疲惫之后,第二横队各方阵穿过第一横队的间隙前进,接替作战,撤下来的士兵重新编组休息,准备再上。整个军团在作战中不停地运动,需要严密的组织纪律性。
我们这里说的是古罗马王国和共和国前期的军团编制,不是凯撒大帝时代的军团。随着罗马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罗马公民的数量不足,军团编进了其它城市的人和雇佣兵,主动精神和献身精神下降。罗马名将,执政官"条顿和森布里人的征服者"马略在公元前100年左右进行了军事改革,用大队作小方阵的基本单位,每一横排分别有4个、3个、3个大队方阵,又取消了士兵按照年龄分队的法则,没有了青年、壮年、老年兵的区分。每个大队方阵宽50人,纵深8到10人,每人间隔2米左右。军团仍然采棋盘格阵势。这种棋盘格式的军团战阵,大家可以从老电影"斯巴达克思"看到全貌(好象现在的电影,象"角斗士",反映得不是很清楚)。
简短地说,马略后来败于政敌"幸运的人"苏拉,开始了共和国的苏拉独裁时期。就是小说"斯巴达克思"开头的背景。苏拉病死后,马略的侄子凯撒和"伟大的人"庞培、平定斯巴达克思起义的克拉苏结成"前三头"政治联盟,后来凯撒在内战中击败庞培,成为独裁者。凯撒遇刺以后,他的义子和甥孙屋大维,和凯撒部将安东尼、雷比达结成"后三头"同盟,平定了共和派。屋大维在阿克提姆海战中击败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的联军(这一段是电影"埃及艳后"的故事),然后建立了罗马帝国,屋大维就是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奥古斯都大帝。但是马略所改良的罗马军团体制,一直经过凯撒大帝、奥古斯都大帝,到公元后300年,这四百年间打遍天下,基本都没有变化。
我觉得和希腊方阵战术比,罗马军团的特点,首先是近战,其次是疏散队形,因为队形疏散所以机动性就好,对地形的适应性强。但是平地上的冲击力却不如马其顿那种长矛林立的方阵。
6。罗马军团和马其顿方阵的交锋:罗马征服希腊
大概在亚历山大的时代,罗马开始征服意大利半岛上其它城邦的历程。罗马和马其顿的战争发生于亚历山大死后100多年,早于马略军事改革近100年,大概和大家比较熟悉的罗马迦太基之间的布匿战争(名将汉尼拔、西庇阿、"费边战略"那个时代)同时代。一共有三次马其顿战争。第一次马其顿战争发生于公元前217年,那时罗马刚刚跟希腊世界发生接触,马其顿国王是菲利普五世。这次战争并不具有决定性,因为当时罗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跟迦太基人进行的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历史名将汉尼拔率军入侵意大利半岛,所以罗马没有能力同时跟马其顿大动干戈。第一次马其顿战争以双方签订和约休战结束。
罗马军团和马其顿方阵的正面较量 发生在第二次和第三次马其顿战争的两次战役中。第二次布匿战争以罗马名将"阿非利加"西庇阿击败汉尼拔告终以后不久,为了限制马其顿在希腊世界的扩张,罗马派执政官弗拉米尼那斯(Flamininus)率军侵入希腊,爆发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197年,罗马军团和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五世的军队在西诺塞法拉(Cynoscephulae)的一片山谷中不期而遇,双方各有大约2万6千人,因为当时大雾弥漫,双方都没有准备,打成了遭遇战。这里的地形不适合马其顿方阵施展。尽管马其顿的右翼还是战胜了罗马的左翼,但是罗马军团右翼也击败了马其顿的左翼,然后罗马军团向已经获胜的马其顿的右翼背后包抄,最终击溃了马其顿军队的抵抗。这次战争结束了马其顿对希腊世界的霸权,马其顿被迫承认罗马对希腊世界各国事务有仲裁权。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发生于公元前171年,罗马为了阻止马其顿重新获得希腊世界的霸权而向马其顿宣战。这时候马其顿国王是菲利普五世之子柏修斯(Perseus) 。这个时代的马其顿军事组织跟亚历山大大帝时期比,反而有了很大的退步,主要是骑兵再次退居非常次要的地位,重步兵方阵的机动性更低,长矛也增加到7米长,必须双手才能使用。这样,一旦方阵队形有所散乱而被敌人渗透,在近战中举着这么长的矛根本没有办法自卫。这场战争开始,罗马接连换了3位军事上无能的执政官,遭到几次败仗,军队补给和士气都出现问题。公元前168年,罗马选举老将保卢斯出任执政官,指挥前线战事。保卢斯出身名门,作战经验丰富,和迦太基战争中的几位罗马名将都有密切关系:保卢斯的父亲,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著名的坎尼战役中被汉尼拔击败阵亡的罗马执政官,保卢斯本人是汉尼拔 的战胜 者 "阿非利加"西庇阿的亲戚,他的儿子则是"费边战略"的创始人费边的义子。保卢斯的罗马军团和柏修斯的马其顿方阵之间爆发了决定性的皮德纳会战。
当时双方隔着一条很浅的河对峙,马其顿在北罗马在南,兵力大致相等,马其顿稍多。一天早上罗马军去河边取水的一匹马跑过了河,追马的罗马士兵和同是取水的马其顿士兵打起了前哨战,柏修斯和保卢斯不约而同地决定顺势把它发展成一场主力决战。战役开始罗马处于下风,保卢斯正在努力集结部队列阵的时候,发现马其顿军已经渡过小河,列队向罗马军团冲锋了。我个人的看法,觉得马其顿国王柏修斯应该对这场遭遇战是早有准备的。因为这里的地形是平原,适合马其顿方阵作战,应该是被选定的战场。但是两军中间隔的小河对方阵的机动产生障碍,所以一定要设法,要么引诱罗马军先过河,半渡击之,要么抢先在对方还没列阵之前渡过河发起冲锋。既然罗马统帅不会上当在敌前渡河,那么就要从第二条想办法。所以我猜测马其顿军其实一直处于戒备状态,准备找机会抢先徒涉。如果真的双方都事先没有准备,那么双方列阵的时间应该相差不大,即使罗马稍慢,也绝不可能差那么远,等到对方全军涉水过河发起冲锋的时候还没有摆好阵势。
当时罗马军团看到马其顿方阵步兵长矛如林地猛冲过来,也不免胆寒,实际上在这种地带,马其顿的冲锋是不可抵挡的。罗马军在顽强抵抗中后退,无意地,他们退过了这片平原,退上背后的山地。这时就显现出马其顿军队和统帅军事能力与亚历山大大帝时代的差距了--亚历山大绝不会让方阵步兵追上山地,而是会率领骑兵部队立刻发起追击,他在对波斯的历次会战中都是这样作的。但是这时要么是马其顿已经没有强大的骑兵了,要么是柏修斯见不及此,要么是他控制不住自己的部队,总之马其顿的方阵步兵追上山坡,在崎岖的地形中队形立时出现空洞。保卢斯见此机会,立即命令罗马士兵反击,不再保持队形而是冲进敌人的方阵队形里近战肉搏。方阵的优点完全发挥不出来,于是马其顿全军溃败,被杀2万人,被俘1万1千人。
7。结语
皮德纳战役标志着罗马军团最终彻底战胜了马其顿方阵。我觉得其实应该说这两种作战体制各有优点,如何发挥还要看统帅的军事艺术水准。第三次马其顿战争以后,罗马完全征服和控制了希腊世界,他们本身也渐渐被希腊文化同化。而罗马军团步兵的作战体制,在此后70年经过马略的军事改革,在凯撒大帝手中,其威力发挥到淋漓尽致,一直在西方世界称雄四百年。直到公元378年哥特人的重骑兵在阿德里安堡战役中大败罗马军团并击毙了罗马皇帝法伦斯。这一仗才真正标志着军团步兵的时代结束,随后罗马军队本身的主力也渐渐变成了使用弓箭和长矛的重骑兵。这和中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是基本同步的。从此骑兵在欧洲战场上称雄一千多年。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别忘了【原创】字样
英雄啊~~~顾剑
"设若这支军队是一直由菲利普或亚历山大指挥的话,它可以战胜以后1千8百年整个冷兵器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
问题是机动性、火力都是弱势的,马其顿方阵(BC334亚历山大东征)对上秦军的弩箭(BC210,统一六国),特别是面对蒙古高原一带民族的骑射(BC209,匈奴冒顿自立为单于,但是此战术成形应该与亚历山大同期),甚至对着英格兰的长弓手(AD1276,英格兰对威尔士的征服),这种步兵方阵必然完蛋。
美国军事学家杜普伊……这家伙身处20世纪,还能说这样的大话,实在是个妄人。
不知道到底是要说骑兵对步兵呢,还是剑与长矛对弓箭投射火力,还是东方对西方?因为这三种比较是不一样的东西。
如果有人把西方-重步兵-长矛刀剑混在一起,再把东方-骑兵-弓箭混在一起,来比较,那是关公战秦琼。
就拿东西方来说,我很惊讶“世界军事”这样的杂志现在会登“亚历山大对秦军”这样的YY文章,足以说明堕落到什么地步了。我个人对这种东西方比较的文章,除非它能建立一个严谨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比较,否则无论结论是对哪方有利,一律痴之以鼻。
首先,马其顿方阵的战术体系,并不仅是方阵长矛兵。其次,就在希腊罗马那个时代整体来说,也不仅只有步兵,不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西庇阿手里的制胜王牌,是骑兵不是步兵,当时有所谓“努米底亚骑兵”这种东西。第三,战国末期各诸侯强国的军队,包括秦军,用弓弩,但不是骑兵。弓箭和骑兵不是一码事情。第四,分开来比较的话,弓箭对长矛,步兵对骑兵,也并非弱到哪里去:在马蹬出现之前,同时代的骑兵,经常对方阵步兵处於弱势。罗马人在亚洲和非洲经常对游牧骑兵作战,胜多败少,克拉苏败死的那仗还真是少数之一,只不过最有名罢了。再往后,马扎尔人,匈人,战术跟之前的帕提亚骑兵和后来的蒙古骑兵基本一样,强是强,但是对步兵军团也没有那么绝对的优势,败仗也不少。而弓箭对长矛,瑞士步兵方阵就是以长矛为主,他们跟英国著名的长弓手处於同一个时代,但他们的作战体系却是当时欧洲最强的。
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堪称是史上最强的冷兵器军队,那个时代已经是中世纪了。但他们在西亚所面对的阿拉伯帝国已经烂透了,在对宋战争中,骑兵显现出对地形和气候的局限性。
更何况,任何一种战术体系的形成,都有自己相适应的地理,气候,和经济条件。除了汉朝初期,汉人自己的骑兵从来就没有成为主力,那就是因为地理的限制。
所以,还是就具体战例和具体的战术体制,放在同一个时代和同一个地理环境来讨论。我并不同意杜普伊“亚历山大军团。。。”的话,因为他太武断。
但是既然我不同意杜普伊,那么象“使用铁兵器的希腊罗马军队横扫中国”,或者“秦军唾手可灭马其顿”之类的YY,更是瞧不上一眼。
我说的是剑与长矛对弓箭投射火力。步兵方阵这种过于依赖纪律、主动精神和献身精神的作战系统效率不高。
我不满杜普伊,主要是因为他的西方史观导致作为现代的军事学家依然完全不提及东方军事战术,而且说话过满。关公战秦琼,罗马大战汉朝这样的YY,我倒没想过。
任何一种战术体系的形成,都有自己相适应的地理,气候,和经济条件。除了汉朝初期,汉人自己的骑兵从来就没有成为主力,那就是因为地理的限制。所以,还是就具体战例和具体的战术体制,放在同一个时代和同一个地理环境来讨论。这个原则我同意。
事实上,机动、火力最依赖的东西是后勤,也就是技术和经济的先进性。
只是一些直觉,希望不要错的太离谱。
骑兵面对步兵,如果步兵是长矛方阵,那么骑兵除了速度以外,并不会有太大优势,除非是有弓箭和长武器,否则会因为无法接近步兵阵而无效果。
也就是说,这两者的接触,关键还不是步和马的问题,而是武器有效作用半径大小的问题。
因此,是不是,步兵对弓兵可能要弱势一些。因为有距离,而且移动缓慢。弓兵对骑兵可能要弱势一些,因为骑兵可以很快冲上来。骑兵对步兵要弱势一些,因为骑兵很难进步兵阵。
哈哈,连环套。
不知道瑞士步兵为什么对英国弓箭占优势?好像有些想不通,是因为盾牌之类的防御性装备好的缘故么?
就是意淫,“足以说明”杜普伊“堕落到什么地步了”。
我还可以设若秦军“是一直由秦始皇或白起”或吴起或随便什么名将指挥,“它可以战胜以后1千8百年整个冷兵器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
有什么意思啊。
由此可见杜普伊是个什么货色。
岳飞的名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岂不成为一句屁话?
但是一般游牧民族的骑兵主要武器应该包括弓箭,所以农耕民族的步兵即使采用固定的方阵和长枪,也不见得能够占据优势,中国春秋时期对付犬戎等少数民族时,还采用战车的作战工具,但是随着战国时期同少数民族的进一步接触,同游牧民族的作战方式就转变成为以骑兵对骑兵的作战方式。然而游牧民族本身的游牧性使得农耕民族容易被他们牵引,这样才需要有长城的出现,使得他们的这种游动优势在攻城战中抵消。我怀疑欧洲中世纪的那种步兵和骑兵的对战并不是标准的骑兵作战方式。中世纪的那些骑士似乎并不使用弓箭,而是采用剑这种近距离攻击武器。这并不是骑兵的合适作战方式。因此他们在对付蒙古骑兵和突厥轻骑兵的时候只能采取保守的防御模式,他们沉重的盔甲更多的是防御弓箭的攻击,但是却丧失了作战的机动性,因此作战的方式也就受到了限制。这样的作战实际上跟步兵同骑兵的冲锋相差不大。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说的是战术的作用。而步兵方阵和弩兵、弓骑兵、长弓兵对比,牵扯到战争模式,这是战略问题了。
所谓战略,乃制定整个战争的总体方针和战争策略,比如发展哪个兵种,何时起兵,派谁领兵,带兵多少,先攻哪里等,通常由君主决定;而所谓战术,乃在具体战役中选择采用何种策略,运用哪些计谋,使用哪些兵法,设置具体到派谁先上阵诸如此类,通常由将帅决定。
一,简介
这篇东西的起源是因为经常看到网上流行的所谓“东西比较”,例如马其顿与秦,罗马与汉等等。虽然有人认为这类讨论属于毫无意义的行为,不过我对此一直颇有兴趣。所谓artofwar的研究,无非是由历史事实总结出一般规律,然后用这个总结出来的理论来进一步分析具体问题,其中也包括各种假想的对抗。在archerjones的theartofwarinwesternworld中,就对一些假想的战斗进行过预测。问题是如今常见的所谓讨论,全部都使用了错误的方法,空想和臆测代替了理论。这里为此将尝试一些不同的做法。
任何人只要有一定的科研经验,就应该知道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
1。收集事实(例如历史上的战例)
2。分析事实,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说理论
3。验证理论
4。将该理论应用(例如用于预测一些假想的对抗)
显而易见,如今没有人在这类问题上使用这种方法,几乎都是直接由历史上的战例(通常还是一知半解)一步前进到假想的对抗。中间的桥梁仅仅是空想或者臆测。更有甚者,一些民族主义的情绪被引入(包括对本民族的夸大和贬低),严重破坏了问题的本来面目。这篇文章希望能在此方面做一定的尝试,由于本人水平的限制,欢迎指教。
二,讨论范围和资料来源
这里不打算大言比较马其顿与秦的整个军事系统,而是局限于“战术系统”。也就是,忽略战略补给等因素,假定两军以类似兵力在战场相遇,探讨可能发生的情况。忽略战略和补给,是因为无从比起。忽略兵力,一方面是因为兵力受到战略和补给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东方史料中的兵力有些不让人信服。在西方发达的历史研究条件下,许多原本在古代史料中出现的夸大的兵力(其庞大的数字丝毫不比中国逊色)被一一纠正,而在中国历史学界,基本上还是完全引用古代史料的兵力数字。两者比较有欠公平。总之,本文的着眼点在于各兵种特色分析。
资料方面,使用的理论为archerjones,theartofwarinwesternworld(西方战争艺术)中阐述的理论体系。其他马其顿方面的兵种资料来源包括j.f.c.fuler,amilitaryhistoryofthewesternworld(西方军事史),trevornevittdupuy,theevolutionofweaponsandwarfare(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和阿立安,亚历山大远征记。同时用到的西方资料还包括charlesoman,theartofwarinmiddleage(中世纪战争艺术),trevornevittdupuy,themilitarylifeofhannibal,fatherofstrategy(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其中,西方战争艺术和西方军事史国内应该有中文版,武器和战争的演变,亚历山大远征记和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www.warstudy.com有中文电子书。
中文资料则非常糟糕,古代历史学家似乎不太注重兵种的描述,而中国现代历史学家们则似乎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类的课题更感兴趣。好在东方的秦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优势,就是兵马俑为代表的考古发现。使得战术系统的分析成为可能。本文主要中方资料参考中国军事通史。第三卷战国军事史,以及各种考古发现的结果。
三,archerjones兵种战术理论体系
如上所述,这种假想问题科学的研究方法最好应该先形成理论并验证后,再应用于预测虚拟的情况。显然,本人没有能力完成这种工作,就算自己总结个理论出来估计别人也不信。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使用已经有的成熟的并且是实用的理论。再一次,中国历史学研究在这个领域几乎是空白,只能求助于西方的研究成果。这里选用的是archerjones,theartofwarinwesternworld(西方战争艺术)中的理论体系。
theartofwarinwesternworld是伊利诺斯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archerjones在其35年军事历史研究经验基础上的著作。作者总结了数千年军事史的大小战例,归纳出一套被证明是颇为可行的理论体系。在这里这套包含战略战术方方面面的东西不可能被全部阐述,经过本人归纳,仅仅列举其中关于各兵种的战术分析部分如下【1】
首先,archerjones将冷兵器时代兵种划分为4类:
1。重骑兵,定义是采用冲击方式(shock)作战的骑兵
2。重步兵,定义是采用冲击方式(shock)作战的步兵
3。轻骑兵,定义是使用投射武器(missile)作战的骑兵
4。轻步兵,定义是使用投射武器(missile)作战的骑兵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与一般的观念不同。这里“轻重”的标准并非铠甲重量,而是作战方式。凡是肉搏的一律为heavy部队,凡是射击的一律为light部队。显然,这种划分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阐述兵种特点,毕竟使用的作战方式决定了兵种的特点。不过由此带来的问题也需要注意。比如一名轻骑兵放下弓箭抽出战刀,或者一名轻步兵丢下弩拔剑,他们就自动变成了重骑兵和重步兵。当然,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是不合格的客串者。
多数误解会来源于这里没有仔细阅读。这里特别强调。本文的兵种划分方法与通常不同,请务必仔细理解,避免误会。谢谢
接下来,在理想条件下,4类兵种的强弱点可以归纳如下:
原则1:重步兵在正面防御时对于重骑兵占优。这个原则要求重步兵训练有素,使用长兵器。中世纪的民兵不算。拔刀的弓箭手不算。
原则2:重骑兵对于重步兵战斗队形的侧翼和后方有毁灭性优势。这点之所以能跟原则1同时存在,是因为古代战争中重步兵战斗队形在交战中转身对付另一个方向的威胁,是完全不可能的,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例子。当然这个问题并非无法解决,下面会谈到。
原则3:轻步兵对于重步兵具有天然优势。这个原则的前提是轻步兵必须使用hitandrun策略,随着而来的就是受到地形和指挥官的限制很大。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战斗变成近战,那么轻步兵自动转化为不合格的重步兵,必然导致失败。
对于这个原则,笔者认为有必要做进一步说明。在原著中,archerjones用于证明该原则的战例较为薄弱。大部分都是非正规军的轻步兵对正规重步兵的胜利。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正规步兵的作战往往意味着纪律和阵型。而轻步兵使用hitandrun战术的时候,却通常要求采用分散队形并且不断的后退。这对于多数古代正规军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不过在许多情况下,重步兵由于某种原因(如对方重骑兵的侧翼威胁)无法有效前进,则该原则对正规军有效。具体战例如黑斯严斯和福科克【1】【3】
原则4:轻骑兵对于重骑兵具有天然优势。这个原则跟原则3非常类似,前提同样是轻骑兵必须使用hitandrun策略,随着而来的就是受到地形和指挥官的限制很大。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战斗变成近战,轻骑兵自动转化为不合格的重骑兵,同样导致失败。
原则5:轻骑兵对于重步兵具有天然优势。这个原则跟上面的3,4不同,由于速度差别,hitandrun的战斗很容易实行,所以优势很大。
原则6:重骑兵对于轻步兵具有绝对优势,不论轻步兵是否试图转变成不合格的重步兵
原则7:在射击对抗中轻步兵对于轻骑兵具有优势。原因是地面平台保证更高的射速和准确性。不过需要注意,轻骑兵这时候通常会拔刀变成重骑兵,尽管是不合格的重骑兵,借助马匹的冲击力通常还是足以通过冲锋击溃轻步兵。
原则8:相同兵种对抗防御一方具有天然优势。这点对于重步兵非常明显,对于重骑兵则完全不符合。
原则9:以上原则是在双方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有效。此条为笔者根据个人理解添加。
原则10:以上原则仅仅反映各兵种的内在优缺点,不能确保战斗的最终结果。战斗结果还取决于指挥官能否正确的扬长避短以及其他不可预知的因素。此条一样为笔者根据个人理解添加。
需要指出的是,本人认为这套理论稍微有些aggressiveandbold,未必能涵盖一切情况,有些地方的结论显得匆忙。不过仍然不失为如今最好的实用性理论,以下将完全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如果对这套理论不同意,下面就可以略过不看。如果想反驳这套理论,请去弄一本原著作阅读,因为在原著中几乎每个原则都用了很多的战例加以说明。如果还是想反驳,建议去找archerjones.
四,秦军战术体系
之所以将秦军放在前面,是因为本人对于这一方面比较薄弱。由于懒惰的原因,不太可能去啃各种原始资料,而中国历史研究又没有提供现成的东西,只好根据有限的资料做些分析。所以摆在前面,便于批判和指正。考虑对应年代,这里的秦军指的是战国时期,而非后来统一的秦帝国。秦军的兵种阐述如下:
1。骑兵
关于中国骑兵的起源,本国历史学界历来有两种观点。一部分认为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中原骑兵的起源。骑兵的正式成立,出现在战国中期以后。也有认为早在春秋甚至殷商时期,就已经有少量骑兵存在【6】。不过这个并非本文讨论的课题,这里关心的是秦国骑兵的兵力和作战方法。战国时期的兵力数字几乎全部来源于汉代刘向等人的“战国策”,根据战国策中张仪所说,秦国有“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题外话,战国策主要为战国纵横家游说诸侯,猎取富贵言辞的汇编【6】,里面各位策士们说的“带甲百万,带甲数十万”我几乎是一概不信,跟战国人口2000-2500万比较,算出来的兵民比例只能说是荒谬。西方史料中的类似夸大早就被其发达的历史研究所纠正,而即使以前一直照搬古代史料的中国历史学家也有人指出这个数字根本不是实际兵力,而是按照苏秦所谓“一户出三男”理论从人口算出来的“理论数字”【6】。谁都知道,算出来的“理应如此”的数字跟实际数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扯远了回来,尽管有夸大的问题,不过作为专业化高的兵种,秦国有骑兵万余应该是可信的。总之,骑兵的比例不是很高。这点也跟当时的技术条件吻合,缺乏马蹬的情况下,骑兵的训练费用和时间都过高。而且没有马蹬的轻骑兵的射击能力也有所不足。
秦军骑兵的作战方式,从兵马俑的发掘来看,主要是使用弩的轻骑兵。似乎至今没有发现使用长矛等兵器主要进行肉搏战的重骑兵。
2。步兵
按照本文的划分标准,秦军包括使用弓弩的轻步兵和使用戟矛等长兵器的重步兵。兵马俑中发现的最长长矛可达7米,很显然这种长矛不可能用在第一排,所以类似马其顿长矛步兵方阵的多重长矛阵型是可信的。得益于先进的弩,当时的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轻步兵。战国弩的射程和精度都是无可比拟的,关于这点说明文章很多,这里就不再重复。
3。车兵
秦军仍然保留了一定数量的战车,可使用弓弩和戈矛作战。战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无论东西方都曾经兴盛一时,最终由于适应性的局限而被淘汰。对于其野战中的功能笔者表示怀疑,因此暂时排除在外。
综上所述,不考虑战车,秦军战术体系包括三个兵种系统:轻骑兵,轻步兵,重步兵。其中两种步兵占兵力的多数,骑兵比例则较低。由于强大的弩箭,其轻骑兵和轻步兵都非常先进。秦军的兵种使用几乎没有什么详细的文献说明,只能根据兵马俑的排列推想为轻步兵在前方和侧翼,重步兵为主体。轻骑兵则独立在侧面担负支援和骚扰任务。总之是冷兵器时代常见的布置方法。
五,马其顿战术体系
公元前4世纪的马其顿军队是西方历史上(有可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同时拥有全部4种兵种系统的军队。其地位之高被认为是“整个西方历史上再由没有出现过超过其水平的军事系统”【1】,被认为能够“击败冷兵器时代任何一支军队”【4】。而纵观长达近千年的中世纪,除了拜占庭等少数例外,整个欧洲甚至没有出现过能接近其水平的战术系统【3】。而这其中的关键所在,就是马其顿重骑兵。
1。重骑兵
马其顿重骑兵是西方(也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重骑兵。它的核心为hetairoi,即“伙伴骑兵”【1】【2】,也有可能包括塞萨利骑兵【4】。重骑兵头戴头盔,胸挂鳞甲,腿裹胫甲,手持盾牌,腰插短剑,而且他们的坐骑也披着鳞状头胄和胸甲【4】。使用的长矛根据不同资料的数字在9-15英尺之间【1】【4】。在没有马蹬的时代,重骑兵的训练难度最高。马其顿骑兵通过严格的训练成为实用的兵种。当骑兵用长矛刺击时,在刺中敌人之时或之前即放手,以避开刺中敌人所产生的冲力影响自己【1】。此外马其顿骑兵具有严格的纪律并服从指挥,在下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到这一点在古代战场上有重大的意义。
2。轻骑兵
马其顿军队同样拥有传统的轻骑兵,使用投射武器作战。不过他们的主要投射兵器是标枪。相对于使用弩箭的秦军骑兵,其作为轻骑兵的效能较差。标枪轻骑兵的优点在于,当情况需要的时候,可以将标枪作为短矛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行使重骑兵的职能。
3。重步兵
按照本文的划分标准,马其顿重步兵实际上包括两种。使用马其顿长矛的正规重步兵和使用普通希腊长矛和较大盾牌的较轻型同行。注意在多数资料中,后者被划分为轻步兵,而这里根据本文最初说明的原则,按照其作战方式划分为重步兵。马其顿长矛的长度【2】【4】为14-18英尺,也有资料为21英尺。著名的马其顿长矛方阵就是由这些长矛所组成。而希腊长矛的长度约为6-9英尺,使用较为灵活【1】【2】【4】。如果地形不利,正规重步兵也会放下马其顿长矛而改为使用较短的希腊长矛【1】。马其顿长矛方阵的威名在后世甚至超过了真正的主角重骑兵,成为不少人心目中马其顿军队的象征。这里不打算介绍马其顿方阵的具体情况,一来是因为类似资料很多,二来是随后读者就能看到在广义的马其顿战术体系中,马其顿方阵并非是必不可少的。将注意力放在马其顿方阵上会产生不必要的误导。
4。轻步兵
马其顿的轻步兵跟之前以及之后很长时间内西方的轻步兵没有什么区别,他们通常布置在重步兵的前方,用标枪,弓箭和投石索作战。任务是在主力交战前提供掩护。
5.马其顿战术体系的运用
马其顿战术体系的运用笔者以为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以重骑兵侧后方突击为制胜手段的合成作战。在战斗中,轻重步兵进行传统的正面交战,犹如铁砧吸引住对手。重骑兵则凭借机动能力的优势如铁锤一样突击对手的侧翼和后方。根据原则2(重骑兵对于重步兵战斗队形的侧翼和后方有毁灭性优势)和原则6(重骑兵对于轻步兵具有绝对优势),这类行动对于敌方的主体步兵将是灾难性的。由于马其顿战术系统是最早拥有重骑兵的系统,其他与之较量的战术系统都没有具有同样机动能力的重骑兵来匹敌,马其顿战术系统得以在地中海地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亚历山大东征时期遇到的对手波斯,当时具有一个三兵种战术系统。即波斯传统的轻步兵和轻骑兵加上来自希腊雇佣兵提供的重步兵【1】。波斯轻骑兵虽然披挂有甲胄【1】【2】,但是仍然以传统的投掷标枪方式作战,属于轻骑兵。原则4(轻骑兵对于重骑兵具有天然优势)在这里基本上不适用,因为标枪的射程太近,根本不足以进行hitandrun战术。而且为了配合本方的步兵,波斯轻骑兵也没有条件run。双方骑兵的战斗通常都很快转化为肉搏战。波斯方面由轻骑兵转变而来的不合格的重骑兵则往往是失败者。最能表现重骑兵重要性的并非著名的阿贝拉战役【1】【2】【7】,而是之前的伊苏斯战役【1】【2】【7】。在伊苏斯战役中,马其顿重步兵正面攻击波斯军的希腊雇佣重步兵,正如原则8(相同兵种对抗防御一方具有天然优势)所预测的,马其顿一方在这里处于劣势。然而马其顿重骑兵击溃了对方侧翼的轻型部队,然后转身袭击波斯重步兵的侧翼。随后马其顿军使用希腊长矛的轻型重步兵也从这个缺口进入攻击,确定了胜利的结果【1】。
作为马其顿战术体系的卓越继承者【1】,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和罗马名将西庇阿各自的得意之作是骑兵侧翼突击原则的最好说明。在坎尼【1】【5】,汉尼拔的迦太基骑兵和努米底亚骑兵在侧翼击败了罗马骑兵,然后反身攻击罗马军队的后方,使罗马人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失败。并且也给他们上了关于马其顿战术体系的生动一课。在扎马【1】【2】【5】,由于西庇阿得到努米底亚骑兵的支持,反而在骑兵方面占了上风。结果罗马一方的骑兵在击溃迦太基骑兵后及时回到胜负未分的战场,并攻击迦太基军队的后方。跟随汉尼拔转战意大利十几年所向无敌的2万非洲步兵,汉尼拔最可靠的军队,却完全无力对付来自后方的突击,可悲的全军覆没。甚至没能给对方骑兵造成值得一提的损失。仔细比较这两场战役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区别【1】。坎尼战役中,受到严格训练的迦太基骑兵在击败罗马骑兵后,很快就转身攻击罗马步兵的后方。而在扎马,临时加盟纪律松散的的努米底亚骑兵则在胜利后追击敌人离开了战场。好在西庇阿的步兵并不比汉尼拔弱,因此能坚持到本方骑兵最终回来。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坎尼,汉尼拔面对两倍于自己的罗马步兵,是不可能坚持这么久的。这点正说明亚历山大时代马其顿重骑兵严格的纪律对于重骑兵执行这类任务的重要性。
六,一个常见误区的澄清
由于马其顿方阵的威名,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把马其顿战术体系等同于马其顿长矛方阵。经常看到有人假想的东方弓箭步骑兵如何像打鸭子一样痛击马其顿方阵的“神话”。
正如前面所叙述的,马其顿战术体系的核心是重骑兵和兵种联合作战,长矛方阵仅仅是其重步兵的组织形式。在广义的马其顿战术体系,如汉尼拔的军队中,甚至不存在这样的长矛方阵(汉尼拔用利比亚菲尼基人组成的非洲重步兵来代替【5】)。单独的马其顿方阵什么都不是,如果要归类的话,倒是可以归入马其顿战术体系的前身---希腊战术体系。对于希腊战术体系,有时间或许会写点东西。不过这个不适合在这里详细讨论。
面对包括全部四种兵种系统的马其顿战术体系,纯粹的弓箭战术是无效的。如果仅仅使用轻骑兵hitandrun,根据原则7(在射击对抗中轻步兵对于轻骑兵具有优势),毫无疑问本身数量就不足的秦军轻骑兵不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假如秦军轻骑兵打算客串重骑兵的职能(虽然兵马俑中没有迹象表明秦骑兵有这种爱好),那么根据原则1(重步兵在正面防御时对于重骑兵占优)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好运气。如果单独使用轻步兵,那么根据原则6(重骑兵对于轻步兵具有绝对优势),只不过是马其顿重骑兵的屠杀对象而已。如果同时使用轻骑兵和轻步兵,结果只能更糟。当对方重骑兵冲锋的时候,要么轻骑兵丢下速度慢的轻步兵撤退要么一起同对方肉搏,结局都是一样。所以最终,我们将进入讨论的最后一部分,即秦军将用完整的三兵种战术体系来进行对抗。
七.秦与马其顿战术体系的对抗
现在我们假定双方以相等兵力在野战中对抗,来看看可能的结果。写到这里不禁感到历史研究跟我平时写的论文报告也没什么不同。只要理论说明清楚,已知条件给出,推出结果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首先,秦军在轻骑兵方面的优势或许能加以利用,可以在双方主力接触前对敌方进行骚扰。不过正如前面的说明,在对方轻步兵火力下只能是得不偿失。而且根据原则4的补充说明部分,运气不好的话有可能被对方重骑兵逼到角落消灭。就像马扎尔人骑射手被德国骑兵压在河边痛击一样【1】【3】。
接下来,双方主力开始正式接触。假如马其顿军队没有重骑兵,那么秦军的胜利面很大。因为秦军轻步兵和轻骑兵的射击优势能迫使对手采取进攻。这样根据原则8(相同兵种对抗防御一方具有天然优势),秦军队形完整严阵以待的重步兵能够在重步兵对决占据上风。
然而,一旦加上这个重骑兵,局势就完全不同了。正像伊苏斯战役所表明的,尽管占据防御优势的重步兵能够挡住并击退马其顿重步兵,然而没有防御对方重骑兵侧翼突击的合适手段情况下,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可以非常肯定的说,在双方初期的交战中,秦军的失败很难避免。原因说出来则一钱不值:因为秦军自己没有重骑兵,自然不可能知道重骑兵侧翼突击的威力。不知道威力当然不会想办法去对抗。而秦军的战术系统对于马其顿军队却并不陌生。与波斯军队相比,最多就是弓箭火力猛烈一些(这里顺带指出波斯弓箭手也是相当有名的),只是量的不同,而无实质的变化。需要强调,秦军肯定知道侧翼突击的重要性。不过骑兵攻击同步兵突击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的速度快得多,而且能凭借速度优势选择对方重步兵的弱点攻击。
说到这里,其实已经说明马其顿战术系统具有优势。我们不妨继续下去,假定经过一系列失败,秦军将领终于明白了原因。顺带一提,这个学习的代价可能很大,因为古人站在当时的角度往往不能正确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人花了近百年才弄清楚克勒西战败的根源。又扯远了回来,根据历史上的战例,可以认为秦军将领能采用防御重骑兵战术不外乎如下一些:
1.预先选择战场,利用天然或者人工障碍物掩护本方侧翼。
就像百年战争中英格兰严格遵循的做法那样【1】【3】。不过前提是马其顿将领跟法国骑士一样愚蠢的去攻击对方选定的有利位置。或许可以通过战略行动达到这个目的,不过这个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而且笔者一贯认为这种事先假定本方比对方高明的做法只能说是无聊---为什么不是对方通过战略行动迫使本方主动攻击?需要强调,前面说的秦军的射击能力优势是让对手主动做战术攻击,不能让本方有事先选择战场的自由。这两者处于不同的层次。其实广义的说,这样做跟退守到营房里没什么区别,毕竟营房也是“障碍物”。
2.使用“全方向”重步兵方阵。
就像瑞士长矛手用过的那样。既然重骑兵的机动能力优势确保他们总能选择攻击对方重步兵的侧翼,那么用一圈重步兵围起来,到处都是正面。根据原则1(重步兵在正面防御时对于重骑兵占优),这个方法对于重骑兵可谓完全免疫。然而马其顿军的主体仍然是重步兵,全方向方阵的结果就是秦军只能以一个方向对抗敌方全部的重步兵。在战斗的开始阶段可能还能平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方向的战线会越来越薄弱最终崩溃。实质是马其顿军队以少量重骑兵就牵制了对方一半以上的重步兵,仍然起到了关键作用。
3.使用重步兵预备队
在pharsalus战役中【1】【2】,面对庞培的优势骑兵,罗马名将凯撒使用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行动。他抽调出3000名重步兵组成一支专门的反骑兵预备队,并且布置在本方侧翼骑兵的后方。由于视线被挡,庞培一方不知道这支部队的存在。战斗开始后庞培骑兵很快取得了胜利,然后他们就正面撞上了这支步兵(正如前面在坎尼和扎马战役中的说明,要想在骑兵战斗开始后进行约束非常困难,并且需要严格的纪律,对于不怎么出色的罗马骑兵难度更大。),结果如原则1(重步兵在正面防御时对于重骑兵占优)的预料,凯撒取得了胜利。在日后的战争中,用重步兵预备队对抗敌方重骑兵成了拥有纪律严明步兵的罗马军队常用的方法。
由此看来这确实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不过仍然有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从坎尼到法萨卢,罗马人学会这个用了150多年。发明人是不世出的凯撒。那么秦人要多久呢?这里顺带说一下,我对很多人吹嘘的“东方人谋略远比西方人高”嗤之以鼻。建议这类朋友先把脑子里面的三国演义和说岳全传忘掉,然后再去看些真正的东西方战史。
其次,这个方法其实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实际操作的难度很大,首先要判断对手的攻击地点,然后要抢先将预备队对准那个方向。由于骑兵的速度很快,并且能迅速从行进间转入突击,更增加了难度。做个比喻,就像没坦克的一方不得不用反坦克炮来对付敌方坦克。如果对方的进攻方向被预先判明,反坦克炮及时进入阵地,则可以用小的代价获胜。然而更多的是恐怕还是失败。罗马人在阿德里安堡【1】【2】【4】的惨败可以算是一个例子吧
八.结论
结论就是:秦军虽然在投射武器方面具有优势,不过由于战术系统相对马其顿不够完备,马其顿军队将占有战术优势。
对于archerjones的理论和马其顿军队的情况,笔者还是有些自信。不过对于秦军实在是有些心中无数。不过只要秦军的战术系统本质不变,基本上全文的错误不会太大。就算万一情况变化很大(比如新的考古发现秦军有大量装备长戟的重骑兵之类),好在方法已经介绍出来各位朋友也可以自己进行分析。
问题核心:重骑兵装甲面对直瞄的弩的防护效果,还有持弩轻骑兵对补给线的破坏能力。
“没坦克的一方不得不用反坦克炮来对付敌方坦克。”假如这反坦克炮是坦克的数倍,还有开着吉普扛着无后坐力炮的家伙去破坏运输车队呢?
秦除了少数职业军队(禁卫军)外,
秦时期国家的男人除了耕田,训练就是打仗!
秦国规定:身体强壮高大男子当兵!体质差一点弱小一点的服劳役,工役!
平时各地方长官负责适龄男子的军事训练,如果其负责的人员不能达到训练标准(比如10箭当中必须有9箭中靶!)地方长官斩!
强努射击如果射者不能贯穿1寸的铁甲,射者斩!
可以想象秦军是多么强悍!
铁器秦国是用来当农具的,因为当时铁器还不很成熟,战斗中很容易折断!战国7雄当中燕国,楚国当时以大量使用铁制兵器!而秦国的青铜兵器由于含有少量其他金属,虽然锋利不如铁器,但作战效率优于铁器(在那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