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马恩预言成真,家庭正在崩溃 -- 不远攸高

共:💬291 🌺989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又串了,是东郭,看东西多了就爱串

姓郭的招谁惹谁了?

家园 替欧洲人操心都是吃饱了撑的

re:一旦欧洲本地居民被绿教人口代替,以绿教现在的素质,完全不可能维持欧洲现有生产力水平。

----------

欧洲自杀,去产能,去工业化,对中国才是真的利好。地球上只剩下中国一个工业国,才是对中国最好的结果。

替欧洲人操心都是吃饱了撑的

家园 不会的,只要德军的主体不是伊斯兰

欧洲人即使荒废了这几十年走了圣母婊左的极端,但一旦走极右的速度会更快。阿拉伯人没有一个有核弹的强力祖国做后盾,一旦白人翻脸,他们下场还不如犹太人,再能生也比不过集中营的工业化肉体消灭速度快。历史上,欧洲人干这事不是第一次了,看看卡斯蒂利亚统一西班牙后对摩尔人怎么搞清洗的吧

家园 你这就胡扯了,那个国家要德国收容那么多难民干什么?

而且最主张收容的是当年欧洲文革及东德共产党的残渣余孽,难道他们真实身份是美帝代言人,这招棋埋得够深

家园 可以降低生活水平生活啊. 还可以对外输出战争,恐怖袭击.

欧洲的地皮和自然资源, 维持几亿人的低水平生存还是没问题的.

家园 中国人用上一辈的名字是犯名讳,不可以的

不知道是为什么?有什么深层道理?

家园 应该就是尊重,自觉不配不可相提并论嘛

特别是古人往往名字都是单字

基督徒取名字都是从圣经里选,表示继承,表示尊重,属于此一时彼一时,比如基督徒可以叫“crist”

穆斯林也可以取名“穆罕默德”,只不过他们把前辈的名字排列起来,如果祖祖辈辈都叫“穆罕默德”,那么,一个人的名字就是: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等等等等等等

家园 旧时生前曰名,死后曰讳。

分用义异;合用义同名字,但含有敬意。

避讳之名起源于何时呢?

避讳这种霸王条款是什么时候规定的呢?有人说夏商时期就开始了,唯一的证据是《山海经》中夏后启写做夏后开,说明夏朝就开始整这些没用的事儿了。但是《尚书》中对夏商国君的名字却是直书不讳,这是为什么呢?有人研究认为:《山海经》中之所以避启为开,乃是汉朝人抄书时避汉景帝刘启讳所致。

学术界一般认为避讳起源于西周,据史料记载,春秋时已有鲁国大夫有关取名六忌的见解,《礼记》中亦有"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等,这都说明当时已经有不少具体的避讳要求了,不过直到战国时,避讳还没有形成过一整套制度。避讳的要求也不太严格,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也不用回避,甚至名字中有一个字相同也无须回避。 只要避开国、官、山川、隐疾、牲畜、器币就行了。

秦汉以后,大一统的政局形成并得到巩固,君主之尊变得无以复加,那时,皇权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君王的名字当然也就不能随便称呼;而在以家庭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尊长的名字也不能轻易书写,凡遇有帝王或尊长之名,就要想方设法避开,这样,“避讳”逐渐就成为我国古代的重要礼俗之一了。早在先秦古籍《礼记·曲礼上》中,就有“入国问俗,入门问讳”的记载。

秦汉以后,随着皇权和宗法制度的日益加强,避讳也日益严格,甚至被明文写进了法律。唐朝的法律就规定,直呼皇帝的名字犯“大不敬”罪,不能赦免。这样以来,五花八门的“避讳”有如网罗,兜揽了臣民的全部言论行为,稍有触犯,轻则遭谴,重则罹祸,乃至灭家灭族。

通宝推:龙眼,
家园 东郭先生的郭是城的意思
家园 圣母婊背后是花街犹太人
家园 一个现象

凡是生育率低迷的国家,都是生育福利非常完善的国家。

越是女性地位低下的国家,生育率越高

家园 姓郭的郭也是城郭的意思

郭姓源流之一也是源于地名,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郭,外城,古代在城墙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居于外城的遂以为郭氏,也有以居城郭不同方位而姓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后代多改姓单姓郭氏。这类郭姓主要发生在先秦时期的北方地区,也无法弄清其族源和姓属。

家园 用生存危机来增加说服力,看来效果不错。
家园 这样做只是赌气罢了。

白白的把自己降到老美那些人的档次上去。

家园 老美的档次应该很高啊,唯一超级大国。

咋就这么自傲,需要降低标准才达到这个档次。

我怎么听到的是我们的精英和中堂高官在拼命地承诺要努力达到别人的标准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