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人工智能的突破临界点 -- 达萨
计算机通过程序产生的人工智能;一个病毒;一个蓝藻。
现阶段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利用手中能够使用的工具能够达到:人工智能我们做出来了,也能合成出简单的病毒体,但是还没有人工通过化合物合成出线粒体,染色体,遗传物质,组装出一个蓝藻。就我看来一个蓝藻的结构,意识的复杂性,远超过现在全球的的云计算系统。反过来说蓝藻包含的这一切,现阶段没有云计算对人类社会有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和智能的产生没那么简单,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是深度学习。计算机已经可以说是有智能了,但生命体。。。,好像还很远。
这个智能实现的方法是DNN,深度神经网络,一种模拟人类神经网络的方法。在一些情况下,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和分类识别物体的能力都超过了人类(刚刚不久,2014年底,2015年初)。马云在汉诺威的刷脸用的FACE++技术,就是基于DNN的。
这个DNN,是通过模仿人类学习的方法训练的,应该说人工智能终于有了比较大的进展,但是要理解生命体,这个估计还很远。
永不停息自我复制的欲望。
任何生命的基本构成单位都具备自我复制的原始冲动。这种冲动是内发的,而不是外诱的。而生命是意识的先决条件。
因此单纯依赖机器是不可能产生生命及意识的,虽然可以做到高仿。
或者说的抽象一点,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指导下,产生不了意识。
因为不存在如上帝一般静止不动的绝对真理,就计算机而言,也即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一个计算世界的算法。
人工智能在这个组织形式上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现在比较有成果的深度学习也是在“大量”的基础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已,当然可以肯定随着人类在电子工业上的进步,这个数量上发生飞跃的基础上继续在人工智能上取得进展的前景很可观,但是人类仍然远远没有破解智能的秘密。
也许组织形式与“大量”两者缺一不可,因此目前的水平还不足以对此下结论,因为目前在数量上也远远不能与天然的智能“人脑”的脑神经细胞数量相提并论。
但是为什么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让人,尤其是技术界的一些牛人有“突破临界点”的感触,或者错觉呢。这个大概是因为人的智力虽然高超,但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尤其是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对智力的需求并没有达到人类智能潜能的最大程度。抛开人类中少数的精英,伟人,才子,权势,人类绝大多数的时间内利用的脑力也许只占一小部分,而这一小部分距离人工智能目前的水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这里甚至包括一些专业的领域,从财经,策略,驾驶,组装,作曲,法律,写作,码农,甚至包括科学家,都在人工智能的可及范围之内,也就是“临界点”的意思所指。
但是许多人所恐惧的人工智能自主意识,甚至奴役或者圈养人类的未来情景,这个所需的智力水平,恐怕在我们有生之年还不可能有可能,也许几百年之内都没可能。这里一个关键的前提是人类自己对智能的原理还处于很原始的状态,担心一堆人类造出来的计算机程序自己莫名其妙产生高超的智能,甚至自我进化,在短期内发展出人类控制之外的智能,是很可笑的想法。其难度无异于以人类目前科技水平造一个原始汤,从无到有产生生命然后完成上亿年进化到灵长类动物的难度。
一个神经元对应电脑的哪部分?一个晶体管还是一个逻辑门,或者是一台电脑?
蚂蚁群体的智慧是群体加总后的进化还是有智慧高于其他蚂蚁的“指挥者”发号施令?
大脑发育过程,废掉的神经回路不比留下来的少。当然回收的也不少。天生盲人的空间处理神经回路会给听觉处理神经占了。以致有盲人通过训练能像蝙蝠一样,靠听回声获取空间信息。这个隐藏能力一直都在,几千年没人往这个方向开发脑域而已,武侠小说中的听风辨物不算,直到有盲人刻意自我强化听觉能力。
蚂蚁群体的智慧其实也是通过失败者的消失与后继者的学习体现出来的。
不断总结不断改正的过程是必然的。
我不太懂计算机,但是神经原的唯一作用就是接受刺激,同时放电导电。
神经原没有所谓的逻辑门,判断过程是一个自然学习的过程,其基础也就是电流特异性传递的过程。
也就是说,人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神经原电流环路改变的过程,而人类本身可以在与自然环境响应的过程中改变脑电流方向。目前的计算机还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大脑的指令基础是怎样的呢?
也许大脑和计算机的指令基础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指望目前的计算机产生智慧估计没戏。
但是对速度要求比较高,最好能配上计算卡,一块性能比较好的计算卡要2万以上。
我也是刚接触不久,希望半年后能有所了解,可以在河里写个科普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