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东方神起—布韦希王朝的建立与黑衣大食的解体 -- 赫克托尔

共:💬76 🌺43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袋狼,俗称塔斯马尼亚虎

繁盛时期的自然分布覆盖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全境,两千年前才绝迹于大陆,和中国-东南亚交流史在时间上可以有一定重叠。至一百年前,欧洲移民认为袋狼吃羊,全力捕杀而致其绝种。

有袋类动物源自共同祖先,袋狼的习性与袋鼠有类似之处,比如依靠尾巴和后腿支撑而直立,显示其尾巴很有力,与牛尾近似。因此《山海经》所转述的也许是行为特征,而非外观。不过根据现代记录,袋狼虽为食肉动物,但形态较小,非常害怕人类,不太可能以吃人著名。当然,或在几千年前曾有袋狼的某个亚种,体型较大且性情凶猛,也未可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还真是有可能,呵呵!
家园 “今天我们到外面去,饮酒寻乐。”

穆斯林不是不让饮酒吗?

家园 规矩就是让人打破的

希提的《阿拉伯通史》第304页论述此事“集体地或单独地饮酒,已习以为常了。禁酒本来是伊斯兰教的一大特征,但是,《乐府诗集》和《天方夜谭》等文学作品,记载了无数关于纵酒狂欢的故事,放荡诗人艾卜努瓦斯(约在810年卒)、做过一天哈里发的穆耳台兹(约在908年卒)和类似的弹唱诗人也有大量咏酒的诗歌(khamrīyāt),由此可见,伊斯兰教禁酒的功效,差不多等于美国宪法第十八项修正案。甚至连哈里发、王公、大臣、法官等人,也忽视伊斯兰教的戒律。学者、诗人、歌手、乐师等,都是特别受欢迎的清客。这种习惯,来源于波斯;在阿拔斯王朝初期,变成了常规;在赖世德时代,已成为发达的职业。除这位哈里发外,哈迪、艾敏、麦蒙、穆耳台绥木、瓦西格、穆台瓦基勒等人,都是嗜酒成癖的;曼苏尔和穆海台迪,却是反对饮酒的。奈瓦支感到绝望,因为他的著作里可没有那么多的篇幅,能够把所有沉缅于酒的哈里发、大臣、秘书们的姓名都记载下来。”

下面又说:“伊本赫勒敦曾证明,赖世德和麦蒙所饮用的是枣醴(nabīdh),是把葡萄、葡萄干或椰枣浸在水里,让浸出的汁子稍稍发酵。用这种方法制造的饮料不会醉人,在某些条件下,最少有一个伊斯兰教教律学派,即哈奈斐派,认为是合法的。穆罕默德本人曾饮用这种饮料,特别是只浸三日的。”

然后酒鬼就借机想办法钻空子啦

事实上在古代,伊斯兰教对酒的管理一点儿都不严——尤其是当他传到北方游牧民中的时候,可悲的是吃猪肉的习惯却是被严格的扫荡了

另外,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近卫军集体接受的教义(1543年)——贝克塔什派——也是不禁止喝酒的,此派现代留下的就说伊斯坦布尔的贝西克塔斯足球俱乐部比较有名啦

家园 曼苏尔 与阿卜杜拉 轶事一则

阿卜杜拉-本-阿里,阿拔斯王朝第一任哈里发赛法哈、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的叔叔,750年1月指挥阿拔斯军队在大扎卜河战役中决定性的击败倭马亚王朝军队,之后出任叙利亚总督,以残暴的手法诛灭倭马亚王族,巩固了阿拔斯王朝的政权

754年,哈里发赛法哈崩,遗言庶兄曼苏尔继任,阿卜杜拉-本-阿里不服,起兵反叛,被阿拔斯王朝另一开国元勋阿布-穆斯林击败。阿卜杜拉-本-阿里无奈投奔两位兄弟——巴士拉总督苏莱曼和阿瓦士总督伊萨,曼苏尔追索,答应保障阿卜杜拉-本-阿里的生命安全,两位皇叔同意了,于是由这二位的文书官,著名文人伊本·穆卡法(724~759)做誓约辞:“......信士的长官一旦对其叔父 阿卜杜拉-本-阿里背信弃义,其妻妾全离婚、其牲畜全放生、其奴隶全获释,穆斯林将不效忠于他....”

曼苏尔怒而允之,后借机命继任的巴士拉总督以“伪信罪”将伊本·穆卡法杀死。

阿卜杜拉-本-阿里被监禁七年,后于房屋倒塌事故中丧生(一般认为是曼苏尔策划了此事)

6世纪中叶萨珊波斯国王库萨和一世(艾努希尔万)派青年学者白祖威西以医生身份来到印度,将印度故事集《五卷书》译成波斯巴列维文(古波斯文),带回献给国王。8世纪,阿拉伯文学家、波斯人伊本·穆卡法从巴列维文译成阿拉伯文,并对全书进行了再创作和全面的艺术加工,增删了一些章节,这就是古阿拉伯著名的寓言故事集——卡里莱和笛木乃。

家园 搜到了,貌似不是这个,而是叫法国的所罗门

the Solomon of Franc

家园 看到一个地方卡住了

“拉飞则承认阿拉维伊玛目穆罕默德-本-栽德为最高宗教领袖”

这位穆罕默德-本-栽德不是阿拉维朝的第二位埃米尔吧,他也叫这个名,和拉飞打过仗,后来好像和好了。

家园 塔希尔的眼睛可能是打仗的时候瞎的

808年,有个叫拉飞的撒马尔罕总督叛乱,哈里发哈伦前去平叛(死在半路了),塔希尔在那时丢了一只眼睛。

家园 这一句不完整啊

控制朝政的德莱木人分为两大派,毛康及其堂兄弟哈桑-本-费如尚(Al-Hasan ibn al-Fairuzan)、阿斯法尔。

家园 就是,下一篇里写了

阿拉维王朝的第二位伊玛目

家园 看描述更像巨鬣狗

中国山西、陕西、宁夏、河北、甘肃等好多地方,都发现过巨鬣狗类动物化石,这东西体重大的超过五百斤,体长三米,肩高有一米三到一米七。

根据今天的化石,巨鬣狗在五百万年前左右就绝迹了,但其他类型的鬣狗还存在,中国远古时期有过缟鬣狗,比如甘肃发现了Hyaena sinensis,与古人类具备时间上的重叠。缟鬣狗皮毛呈浅灰色或淡黄,有垂直的褐色或黑色条纹,看上去很像老虎,叫声自然还是狗的动静,至于尾巴,有点儿像牦牛。

家园 接下来的一句也被绕住了

“毛康派废黜穆罕默德-本-艾哈迈德,拥立与哈桑-本-费如尚有血缘关系的易司马仪-本-哲耳法尔"

这个易司马仪全称Isma'il-ibn-Ja'far-ibn-al-Nasir,其中Ja'far是哈桑-阿特鲁希(聋子哈桑)的儿子哲耳法尔,al-Nasir指的是聋子哈桑,是他的登基后的称号。

易司马仪的父亲哲耳法尔娶了毛康的女儿,所以易司马仪是毛康的外孙。毛康与哈桑-本-费如尚是堂兄弟(一个爷爷)。但是易司马仪又是哈桑-本-费如尚的half-brother,就是说毛康的这个女儿曾经嫁过哈桑-本-费如尚的父亲费如尚(Fairuzan)。

在毛康的英文维基里,介绍易司马仪的时候,说他是毛康的grand-nephew,我怎么也算不出这个grand来,应该只是nephew。

不知我算得对不对。求达人给讲讲。

家园 对了,下文提到了。
家园 【原创】6. 挡不住的好运

拿下法尔斯及其首府设拉子,阿里获得可靠的根据地,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不过此时阿里立足未稳,必先固本培元,为此他急忙派人到巴格达,抢在小马哥之前向朝廷清封。此时巴格达朝廷乱成一锅粥,没工夫搭理法尔斯,何况由土王治理地方在伊斯兰国家稀松平常,只要向按时足额称臣纳贡,朝廷并不很在意谁做总督,于是在934年9或10月,朝廷承认阿里为法尔斯总督,授予官方徽章,代价是阿里向巴格达缴纳贡金。阿里以眼下百废待兴,财政困难为名,请求朝廷宽限2年,将来全部还清,就这样,朝廷的使臣留在设拉子,一呆就是2年,直到死在设拉子,贡金还是一分钱也没给朝廷。这件事很能体现布韦希王朝对朝廷的态度,就是实用主义,阳奉阴违。

布益兄弟的家乡德莱木,经过什叶派之栽德派的传教士的努力,普遍信仰栽德派(Zaidiyyah)—以第4伊玛目之子、第3伊玛目侯赛因之孙栽德(Zayd b. ‘Alī b. Husayn, 695—740)命名,布益兄弟信栽德派,因此进入法尔斯之初,与当地栽德派领袖栽德(Zaid b. ‘Alī al-Naubandaganī)合作,现在为了获得朝廷的承认,便放弃了手头的栽德,此人在历史记载中消失,很可能被阿里干掉了。大约10年后,阿里的小弟弟艾哈迈德-穆仪兹-道莱向巴格达进军时,另有个栽德派领袖随军,一副进了巴格达就推翻阿巴斯哈里发,换成栽德派传人的架势,随着艾哈迈德改了主意,这位栽德人离开巴格达回到塔巴里斯坦。

小马哥追着阿里南下,却没有直接进攻法尔斯,而是从哈里发手里,抢走法尔斯西面的胡泽斯坦(Khuzistan)—现代伊朗的最西南角,从侧翼包围了法尔斯,也阻断了阿里从法尔斯向西进入两河流域/阿拉伯的伊拉克的道路。阿里反而成了哈里发、小马哥之间的调停者,请两家息兵停战,马尔道维奇欣然接受这个建议,条件是阿里承认马尔道维奇是他的宗主,在呼图白中提及他的名字。阿里服从,并把二弟哈桑—未来的鲁克尼-道莱(Rukn al-Dawla al-Hassan, 935~76),做为人质并带上许多珍贵礼品派往马尔道维奇处,布韦希王朝、席亚尔王朝、哈里发三家的纷争,暂时告一段落。

马尔道维奇与老主公阿斯法尔一样,要么根本就不是穆斯林,要么只是假装信伊斯兰,实际信祆教、遵守古波斯的风俗习惯,对阿巴斯哈里发和伊斯兰教均深为反感。小马哥一直在谋求推翻哈里发王朝,恢复灭亡300年的萨珊帝国,摧毁巴格达城,重建泰西封。小马哥竭力恢复伊朗民族传统,按照最伟大的萨珊皇帝阿努细尔旺-库萨和一世(Khosrau I Anooshiravan, 531~79)的皇冠样子,制作了一顶镶有宝石的皇冠供自己戴用,登上金制御座就坐。935年1月,欣逢祆教传统节日纵火节(Sadeh),节日前夕,小马哥下令在伊斯法罕的母亲河扎因代河(Zayandeh River)两岸堆集起许多柴堆,按萨珊皇家习俗和古代庆祝此节日的盛况,点燃起各种灯火和这些柴堆,以示隆重庆祝。马尔道维奇于庆典前一天抵达伊斯法罕,巡视准备工作,认为与设想相差甚远,气派不够,过于简单,故而十分恼怒,决定惩治承办人。将领们害怕这位残暴成性的屠夫,为自己的生命担忧,因此想在马尔道维奇动手前干掉他。

这次未遂叛乱被平息之后,马尔道维奇深感手下的突厥古拉姆不可靠,挑唆一贯仇视突厥人的德莱木人屠杀突厥人。前面说过,德莱木是山区,盛产优秀重步兵,为了弥补骑兵短板,德莱木强人们购买突厥奴隶做骑兵。德莱木自由人步兵与突厥奴隶骑兵互相看不上,除了民族、兵种、身份不同之外,还在于德莱木人普遍信什叶派,突厥人则是虔诚的逊尼派信徒。

突厥古拉姆们为活命,决心奋力一搏,干掉马尔道维奇。1月的一天,当小马哥前去沐浴时,突厥古拉姆向浴室发起突然袭击,当场杀死小马哥,洗劫他的宫殿和财货之后,因怕德莱木军的报复而逃离伊斯法罕。这帮逃亡突厥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向南投奔法尔斯之主阿里,另一部分在巴奇卡姆(Abū al-Husayn Bajkam al-Mākānī, ?—941)、图宗(Tüzün, ?—945)的率领下,向西投奔朝廷的巴士拉总督穆罕默德-本-劳亦克(Abu Bakr Muhammad ibn Ra'iq, ?—942),巴奇卡姆、图宗后来都在朝廷中身居高位,搞的中央政府鸡飞狗跳,为布韦希王朝征服巴格达打开了方便之门。

许多人乐见小马哥的横死,头一个当属宿敌阿里-本-布益,不仅阿里摆脱了这个名义上的主子,他放在小马哥处的人质,二弟哈桑也趁乱买通了看守,从胡泽斯坦首府阿瓦士逃回设拉子,令大哥阿里都对他刮目相看。从此布韦希王朝彻底与席亚尔王朝一刀两断,阿里派哈桑向北进军,从小马哥的继承者、弟弟瓦昔木吉儿(Vushmgir b. Ziyar)手里,抢夺中、北伊朗。

老二鲁克尼-道莱-哈桑(Rukn al-Dawla al-Hassan, 935~76)的军事能力,似乎比大哥阿里更强些,顺利拿下伊斯法罕,从此哈桑也有了自己的地盘或根据地,虽然名义上听命于阿里,实际上自行其是,在他的地盘上发行的钱币上,只有哈里发和哈桑的名字,没有阿里。阿里本人则向西发展,抢走之前小马哥占据的胡泽斯坦北部,可叹小马哥英雄一世,都是为布益兄弟做嫁妆。

拿下伊斯法罕之后,哈桑继续扩张,踏上征服哈马丹、剌夷、加兹温、库姆和卡尚之途。席亚尔新王瓦昔木吉儿,远不如哥哥马尔道维奇善战,被鲁克尼-道莱-哈桑打的走投无路,便想起了哥哥的老对手毛康,希望借毛康的手对付哈桑。

另一个从小马哥之死受益的人,便是932年被小马哥赶走的这位毛康,他向东跑,投奔萨曼王奈斯尔二世,后者让他征服伊朗东南部的克尔曼,做了克尔曼总督。935年年初,得知马尔道维奇遇刺的消息,一心想夺回老家塔巴里斯坦的毛康,马上离开克尔曼,以萨曼朝戈尔甘总督的身份,进攻小马哥的继承者、弟弟瓦昔木吉儿(Vushmgir b. Ziyar),企图夺回塔巴里斯坦,但他不仅没能得逞,连戈尔甘也丢了。只是瓦昔木吉儿与布益兄弟的战争愈演愈烈,小瓦再次割让戈尔甘给萨曼朝求和,由毛康继续做戈尔甘总督。

936年,布益兄弟的老幺艾哈迈德—后来的穆仪兹-道莱成年了,为使他亦有疆域进行独立统治,两位哥哥为他准备好大军,让他向东出征伊朗东南部的克尔曼。艾哈迈德在克尔曼的吉鲁弗特(JIROFT)地区与俾路支人作战时,左手严重受伤,致使失去肘部以下部分,右手亦失去1个手指,但他还是取胜了。然而总的来说,艾哈迈德的克尔曼战役并不成功,在俾路支人的顽强抵抗下,大哥阿里满足于克尔曼的名义称臣就让弟弟撤军了。

原来此时两河下游的实际统治者巴里第家族(Barīdīs),正与巴格达朝廷打的一地鸡毛,担心被中央灭了,不惜引狼入室,邀请布韦希王军队入境。阿里意识到,这是西进两河流域的天赐良机,必须牢牢抓住,因此派艾哈迈德西进胡泽斯坦,经过数年的征战,艾哈默德-穆仪兹-道莱于945年不战而下巴格达。关于艾哈迈德的西线攻略,留待下文,这里继续说伊朗中北部。

毛康在戈尔甘混迹多年,几经磨难终于故地重游,有了用武之地。在毛康的支持下,938年,席亚尔王瓦昔木吉儿从哈桑-鲁克尼-道莱手中夺回伊斯法罕,后者退兵到法尔斯的伊斯塔赫尔(Estakhr)—萨珊帝国的故都,在大哥阿里的力挺下,重整旗鼓。

939年,毛康自认为羽翼丰满,与宗主萨曼朝决裂,割据戈尔甘独立了。这样,伊朗分为两大阵营,中亚萨曼朝与南伊朗布韦希王朝为一方,中北伊朗的毛康与席亚尔王瓦昔木吉儿为一方。正处于鼎盛的萨曼朝,派名将、石汗那土王阿布-阿里-艾哈迈德-石汗尼(Abu 'Ali Ahmad Chaghani, ?—955)去攻打毛康,经过7个月的围城,萨曼军夺回戈尔甘,毛康向西逃往剌夷。与此同时,哈桑-鲁克尼-道莱从法尔斯北上,从席亚尔朝手中再夺伊斯法罕。

毛康西逃,萨曼军穷追不舍。940年12月25日圣诞节,萨曼军与毛康在剌夷城外决战,虽然毛康英勇奋战,还是被一箭射死,人头砍下送到布哈拉,献给萨曼王奈斯尔二世。至此,老一代德莱木强人,阿斯法尔、小马哥、毛康相继殒命,无一善终,只剩下毛康的堂兄弟哈桑-本-费如尚(Al-Hasan ibn al-Fairuzan),以及朝气蓬勃的新生代布益兄弟。

萨曼大将艾哈迈德-石汗尼继续乘胜西进,推进到卡兹文、哈马丹一线,版图达到历史最大。942年,席亚尔王瓦昔木吉儿无奈之下,向萨曼朝求和、称臣,送上一个儿子做人质,艾哈迈德-石汗尼撤军回呼罗珊,途中传来萨曼王奈斯尔二世驾崩的消息,其子努哈(Nuh I, 943~954)继位,与前代一样,新王继位,又一轮内讧开始,萨曼王朝从此走了下坡路。席亚尔王朝趁机收复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麓的城市,包括剌夷,一直在等机会的哈桑-鲁克尼-道莱率兵北上,一举夺取剌夷,将席亚尔王朝赶到厄尔布尔士山脉以北,沦为地方性小王朝,东、北伊朗的主旋律变成哈桑-鲁克尼-道莱与江河日下的萨曼朝之争。

967年,席亚尔王瓦昔木吉儿与萨曼朝组成规模空前的联军,向剌夷进军,此时布益三兄弟只剩下老二哈桑,以布维希联邦主席的身份,召集布韦希诸侯们前往迎战,包括亲儿子法尔斯之王阿杜德-道莱('Adud al-Daula, 936—49~83),侄子伊拉克之王艾珠乌-道莱('Izz al-Daula)—老三艾哈迈德之子,争夺伊朗霸权的大决战似乎不可避免。但是,在两军对阵前几天,967年12月7日,瓦昔木吉儿在在一次狩猎野猪时从马背上摔下,神志不清,很快死去,席亚尔、萨曼联军失去领袖,不战而退,布韦希王朝由此而转危为安。之后席亚尔王朝、萨曼王朝更加衰落,不再具备争霸伊朗的能力和野心。

布益三兄弟中,老二哈桑盘踞中、北伊朗,对抗东线的萨曼朝和席亚尔王朝。老三艾哈迈德从930年代开始,被大哥阿里派到西线,征服西伊朗和伊拉克,最终在945年拿下巴格达,我们先看看945年前的几十年,伊拉克发生了什么。

通宝推:阿四,五藤高庆,环宇7504,
家园 维基说的易司马仪又是哈桑-本-费如尚的关系,我也没搞懂

【控制朝政的德莱木人分为两大派,毛康及其堂兄弟哈桑-本-费如尚(Al-Hasan ibn al-Fairuzan)、阿斯法尔。】

改为【控制朝政的德莱木人分为两大派,一派是毛康及其堂兄弟哈桑-本-费如尚(Al-Hasan ibn al-Fairuzan),另一派阿斯法尔。】

英文维基的关于易司马仪与哈桑-本-费如尚的关系,我也没看懂。英文版《剑桥伊朗史 第4卷 第6章 The Minor Dynasties of Northern Iran 第2节 'Alid Rule in Tabaristan》这么说的:

Two Dailamite leaders soon emerged as the main rivals in this struggle: Makan b. Kākī and Asfar b. Shiruya. Makan and his cousin al-Hasan b. al-Fairuzan conspired in favour of a young son of Ja'far, Ismā‘īl, who was a half brother of al-Hasan through his mother. They seized Abu 'Alī and put Ismā‘īl on the throne.

按《剑桥伊朗史》的说法,毛康、哈桑-本-费如尚是堂兄弟,同出一个祖父。哈桑-本-费如尚与易司马仪-本-哲耳法尔-本-聋子哈桑,是同母异父兄弟,他俩的有血缘,且关系很近,因此我说【毛康派废黜穆罕默德-本-艾哈迈德,拥立与哈桑-本-费如尚有血缘关系的易司马仪-本-哲耳法尔】,保证不出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