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iphone换到了国产手机 -- 乡下大西瓜
陈王提出了个很好的问题,企业的灵魂是什么?这些伟大公司的崛起是瞎猫碰到死耗子,还是企业灵魂使然?现在这些公司丢到自己曾经的灵魂了吗?
从苹果的宣传来说,这个百分率是结果而非原因,它自己的说法是做用户满意的产品,剩下的事情是用户自己选择的结果。
摊子很大,挣钱很少,看能不能走出这个怪循环了。
用户是上帝,再牛的公司,还是要以人为本来开发产品。
联想也很明显地在找退路,收购摩托和IBM低端服务器业务,一个是要加强在手机领域的发言权,另一个是要进军企业级市场,这个战略选择应该是对的,联想的执行力经过这些年也得到了证实,所以我认为还是可以报有希望的。但是这两个业务在收购前本身都在亏损,肯定会影响短期的利润率。
把苹果无限拔高,说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怕是一种捧杀。企业都有起有落,盛极必衰,说起来苹果本身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是乔布斯回归,其实它已经是死过一回了,现在乔布斯也不在了,新产品明显不如之前那样轰动,若长此以往,就不能再死一回?
你列举的这几个,惠普稍弱一点,IBM和微软在IT业历史上的地位有目共睹,把个几乎是纯消费电子领域的苹果和它们相提并论难不成还辱没了苹果?笑话。
看来兄台也是搞光学领域的啊
不过把IT做成让你们当成消费电子领域这倒是苹果的最大成就。
从IBM的主机到微软的台式机,再到苹果开创的移动平台,这都不承认,干脆洗洗睡吧。web上的流量今天以移动为主,这个转变从哪一天开始,乔布斯的手机。
我倒没有把那些恐龙们与苹果相提并论,而是河里其他人总喜欢拿这几个干的快关门的恐龙当例子去分析苹果的兴衰,的确是辱没了苹果。
真正让苹果一直能坚挺的,并不是苹果的硬件,而是苹果的APP
只要APP不到,苹果就不会死。
想让APP倒台,并不是看APP的下载量有多大,而是看APP能给开发者带来多少的利益。
没有利益,谁愿意为IOS开发应用呢?
没了IOS应用,苹果所谓的工业设计就是个狗屎而已。
以目前的情况看,封闭的IOS在防盗版的方面做得非常的不错(不算是越狱,不过,就是越狱,用户又有多少呢?)
而开放式的安卓反而在盗版方面上做得不如IOS。
也就是说,IOS能给开发者带来的利益要高于安卓。
想让苹果死,只能把开发者吸引到自己的平台上才可以。这也是对苹果釜底抽薪的办法。
但目前来看,谷歌显然没有把它的安卓放在这个方面上。
我曾经以为微软会在它的WP平台上,利用它的优势来挖苹果开发者的墙角,但是微软没这么做,所以现在的WP平台依然是那个样子。
至于您说的国产手机在美国冲击苹果,其结果可以看看当年的火腿肠的下场。
说白了,现在的智能手机市场,不管是国产机,外国机。
除了苹果和诺基亚(现在叫微软lumia),其他的都是给谷歌和高通打工的。
小米有核心技术吗?
相反,我认为苹果的封闭的IOS是非常不错的开放平台,当然,是对于开发者来说的,不是对硬件制造商来说的。
只要不挖了苹果开发者的墙角,苹果很难死。相反,苹果会活得很滋润。
还有,我觉得现在的国产手机商们的结局恐怕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只要谷歌乐意,完全可以将安卓进行免费和收费的双策略。
免费的,完全谷歌原生态,觉得对不允许私自更改。
收费的,可以自己做二次开发,但要收费哦。(具体怎么收,还不是完全有谷歌来决定)。
甚至谷歌完全可以做到非常无耻的,那这收费的钱,补贴给免费使用的。
那么,如果免费的不是中国手机商们会怎样?
如果中国手机商们被迫使用免费的谷歌安卓系统,会不会被阉割?之前辛辛苦苦用二次开发打下的用户基础怎么办???
还,啥时候咱中国人能开发出自己的手机系统并完全有国人掌握的生态平台,啥时候咱中国人的智能手机才是真正翻身站起来的时候。
双十一过去了,阿里在这个购物狂欢节拿下了五百多亿的交易额,小米也达成了15.6亿的出货,堪称最大赢家。我把这个帖子放到双十一之后发,免得有做广告的嫌疑。
我对小米的认知一贯比较复杂。最近的几个新闻, 一是小米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一是小米在中国出货量超过三星。虽然在商业上小米无疑是成功了,但争议也越来越多。比如有人说小米的高成交量是以红米等低端产品为主打,是降低逼格的行为。还有人直接说小米现在就是山寨路线。总之,小米加步枪,农村包围城市,虽然雷军被称为雷布斯,但小米跟苹果实在是一点也不像。它走的是纯中国式的成功道路。
在说小米之前,我想先回忆一下七八年前,对,就是iphone出世前后那几年。那时候正好处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的过渡时期,也是DIY黄金时代的末尾。Intel仍在不断推出性能高企的CPU,NV也在不断刷新显示芯片的性能极限,各种外设的更新换代也维持着各自的节奏。一句话,技术进步带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便利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一切似乎都那么正常且美好。
但仿佛突然之间,大家似乎对PC的升级换代失去了兴趣,iphone就像一个横空出世的怪物,搅乱了所有人的认知结构。电子产品成了和化妆品、时装一样的潮流,而同时金融危机的到来让直线增长的技术进步论一下找不到了方向。人们开始怀疑,技术的进步和社会进步、经济增长是否具有同一性。
同时,浑浑噩噩的微软推出了Vista,Intel在Core2架构把AMD打的找不到北之后,一时失去了前进的动力。NV在努力向通用计算转型。PC用户在一个自Win95开始延续了十几年的升级换代周期后,一时陷入了真空状态。恰在这时,iphone的出世填补了人们的空白。
但这里面包含一个悖逆的认知。PC时代产品升级一直遵循摩尔定律的指引,性价比是王道。微软康柏当年打败IBM靠的就是性价比。而PC时代的苹果不可谓不艺术,但却难以在性价比和用户体验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再加上封闭生态的原因,也无法获取更多软硬件厂商的支持,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独乐乐”。
但这样的问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却似乎不复存在了。iphone是以性价比取胜的么?在部分果粉心目中也许是,但综合起来肯定不是。那它为什么能成功?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PC时代的整机产品以DIY为主流,而手机目前还做不到这点。二,智能手机的标准是苹果定下的,其拥有话语权,三,手机是一个比PC更不强调专业性的市场。
当年沃兹尼亚克向惠普的上司坦诚自己“干私活”的事情,得到的回应却是“普通人谁会想要PC呢?”技术宅男往往都是自我中心的。但IT仍然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技术的漫溢效应正是IT业的正能量所在,无论是以PC、手机还是其他媒介。
而这里面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是性价比,一个是DIY精神。在西河里混的人,很多都与IT业有关联,也是普通人经常称之为“电脑高手”的一群,自然熟悉DIY领域有一个普遍的认知,如果通过自己动手可以达到的性能却用花钱的方式去实现,是很low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DIY界的金科玉律。
小米的正面价值就是在手机时代恢复了性价比的“正常价值观”。我还记得在小米1的发布会上,台下坐着那一张张热切的面孔,一看就是IT发烧友或有着相关背景的年轻人。据说,雷军最初是想把小米手机的价格定位在999,因为成本实在做不下来才作罢。我身边最极力推崇小米的,同样无不是PC时代有着深刻DIY情结的这批人。至于所谓“互联网精神”,首先这跟苹果的“易用性”一样,是个语焉不详的东西。其次,按照我短暂使用MIUI的体验来看,它的优势并不是互联网思维,也不是苹果式的极简主义和拟人化,而是在手机平台上按照Windows的使用习惯做了优化。
但手机与PC的不同在于,它的用户群更广泛,应用门槛更低,并且被IT技术波及的时间更晚。因此,手机或者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价值观和主体精神仍然还未定型。性价比为王和DIY这种PC时代“政治正确”的东西在当下这个时代显得太过屌丝了。而苹果的酷炫在目下的全球经济疲软、中产阶级萎缩的情势下,反而有着另一种性质的“政治正确”,或者说逼格。
因此,小米的成功就在于在山寨和高逼格之间,恢复了PC时代的情怀——性价比。以这样的方式切入苹果的腹地,受损最大的不是苹果,而是原本有可能在这一区间有所作为的厂商:摩托,诺基亚,HTC等。
但当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在这一片展开厮杀时,小米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目前在1500~2000,800~1300这几个价格区间正在展开类似当年国产彩电那样的厮杀,已是一片红海。小米的转折近在咫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一是软件,据王自如的Zealer评测,ios8是他们见过最不稳定的一代系统。他们分析说是因为苹果开放了更多的API。这也是一个悖论,不开放就得不到更多的支持,开放了稳定性又会下降。
第二个可能是苹果在部分64G iphone6和128G iphone6+上使用TLC闪存导致不稳定。这个事之前已经曝过多次,辟谣也辟了好几次,目前似乎是确定了:
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是用料缩水,这可无论果粉还是果黑都不愿意看到的。
俺有三台MACBOOK,一台五岁,一台三岁,一台半岁,俺爹还有台三岁的。俺爹那台装了windows,五岁和三岁的这两台升级后都是慢得要死,倒是一台六岁的联想还很流畅。。。
还有电池问题,五岁的和一台三岁的都出现了电池涨大的问题。老笔记本电池出问题不奇怪,但问题是苹果是内置电池,电池涨得很大了你也发现不了。。。
按您的定义,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引领潮流,那么哪怕它靠着专利依然在盈利,那也已经死了。
按这个定义的话,联想差不多都死透了……不过鉴于中国整体的制造业优势,它还是在做点实事。
我们并无分歧,只是定义不同。
但我还是要宣扬一下苹果例外论。一个产品线如此精简以至于找不到一款垃圾产品的公司,一个现金储备如此充足的公司,它是死不透的。只要出一个天才统帅,四五年内就能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