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林总的庐山之毛林情事之井冈往事 -- 史文恭

共:💬185 🌺2874 🌵7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到底该留谁守井冈山?

史文恭把老毛让新来乍到的彭德怀守井冈山,自己和朱德出击作为老毛的水平低的证据。且不说老毛当时有没有足够权威让彭朱听自己安排,让我们回到那个时间点看看老毛这么做有没有道理。还是引用ifuleu的【井冈山】系列七 为谁流下潇湘去。

无奈之下,润同志率人进入宁冈,和32团会合,继而分兵:32团照例留守井冈,老总和军委书记仲弘同志率军部,携第28,29团精锐,以及特务营,机关枪连急进湘敌老窝茶陵、酃县,老润亲率第31团,披星戴月,力争咬住湘军,阻止湘赣之间的汇合。

这次分兵,虽属情非得以,但目标明确,那就是迫虎归山,闪击湖南迫使湘军自永新返回救援,然后四军集合,汇集优势兵力,合围剿灭占据永新的赣军。

很可惜,润同志这个构想,活生生地被愚蠢的28和29团给破坏了,并且进而引发了下面的擅自进攻湘南杯具,导致了根据地的八月失败。

好了大家清楚了吧。留一支部队在内线守井冈山,一支部队在外线歼敌是朱毛的老战术了。上次朱毛这么分工的时候,老毛把井冈山守的好好的,拖住了敌人的主力。但是朱德擅自改变方案出击湘南,自己遭受惨重损失不说,差点把老毛给困死在井冈山。对于这种有战斗力,但是又有自由散漫前科的部队,你敢不敢让他独自到外线出击给你解围呢?你怕不怕他又不知道跑哪里去让你望眼欲穿?

那么让彭德怀和朱德一块去行不行?两支部队以前没有配合过,又没有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让他们一块出去你觉得结果是什么?形势不利,彭德怀可不会像老毛那样乖乖跟着朱德走,那肯定是各奔东西了。最后的结果还是老毛给困死在井冈山。

所以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老毛和朱德一起出击,亲自监督朱德部不要再捅篓子。为了合兵一处抓住战机歼敌,老毛放低身段跟着朱德走,最后一战摆脱了不利局面。为了夺取最后胜利,不意气用事,愿意委屈求全,不因为暂时的困难放弃正确的战略战术,光这点老毛就要比朱德高明不少。

史文恭,难道你觉得老毛应该一气之下和朱德一刀两断才好吗?难怪以前有人批评你自己格局太小,结果评论党史人物似是而非。

通宝推:尚儒,有道理,长少年,梦想的秋天,霍去病,诸法空相,楚庄王,啰嗦,鹰蓝,李根,白玉老虎,
家园 怎么敢

其实我也有相似的习惯,只不过史教头用括号,我用破折号而已

家园 说到小人

北美崔哥最近的博文,很有营养。关于小人,他老哥好像总结了10条。

家园 标点符号是无辜的

你戴帽子出去,“谁叫你戴帽子的?”一个耳光打过来。

你不戴帽子出去,“你为什么不戴帽子?”又是一个耳光打过来。

打的就是你,帽子是无辜的。

家园 谢谢,在提问之前已经搜过

确实看过有这样的讲法,但我都没看到确切的出处,所以还是不敢信。

引用者截头去尾的现象实在是看得太多了,不得不抱有一份怀疑之心

又,兄台引主席的“岂有此理”的话来引证对于朱德“暗生嫌弃”,窃以为欠妥。我查到的《中共江西省委转来毛泽东同志的信》(1928年5月29日)中录泽东同志报告的那句话原文是:“岂有此理的湖如县委和县政府带了一大批农军一起跑来,现在有一万人在这里”。(江西省档案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页。)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能引申为毛对朱的不满,而只是对县委和县政府的不满。从这个地方也可以看出,查对原文是何等的重要!

兄台任意讲几句没来由或者虽然有来由,但也许与实情相背的话,自己不举证,却责以读者不读书,如何让人信服?

通宝推:老老狐狸,侯登科,十一,SleepingBeauty,马哥,岳阳,小楼春雨,sixue,白玉老虎,
家园 朱德的队伍有八千人吗?

我在下面的几个回复贴中认为主贴中毛对朱的“暗生嫌弃”不确。这里再补充几句。

通常说朱毛会师,这只是一个大概,实际上井冈山会师之际,是有三部分队伍。陈毅《关于朱毛红军的历史》中说:“四军未成立以前的来源:四军由三种力量组成,一为朱德率领之叶挻、贺龙残部;一为由毛泽东率领之卢德铭团(张发奎之警卫团)及湘东农军;一为湘南郴、耒、永、宜、资五县农军”。又说:“到了4月朱部2000余人,湘南农军8000余人,毛部千余人,袁王各300人。如此庞大军队有统一指挥训练、的必要,乃决定成立红军第四军。”(见《在井冈山的岁月》第21-22页)。而且朱德本身也并不将湘南农军视为自己所组建或者自己的部分的组成部分。朱德《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中说“我们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这部分队伍和湘南地方武装,在宁冈县的砻市同毛主席直接领导的工农革命胜利会师了”。这也说明,朱本人也并不将农军这部分队伍视为自己所领导的队伍。

此外,还要看到,这部分农军的指挥权也并不在朱总手中。湘南暴动成立苏维埃政府,1928年3月的永兴将农军编成工农革命军第3、第4、第7师和2个独立团。而朱德部在此前的1月份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农军当时由各县委领导,其上面的领导是湘南特委。比如湘南特委提出的“焦土战略”“焚烧计划”对于郴县暴动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当时的湘南特委的领导为陈佑魁、周鲁,各县委也有其相应的领导。与朱德部的关系只能是一种“合作”的平等关系,而不是一方指挥另一方。现在一般地说“朱德和陈毅领导”,这其实很不确切。黄克诚回忆永兴暴动时,使向“响应”一词,这更为准确。因为朱并不能指挥农军,农军往往有一定自发性,在组织上也只是听湘南特委的。甚至湘南特委周鲁到井冈山后,对毛泽东部实施领导权,毛亦不得不听。所以毛的信中说““岂有此理的湖如县委和县政府带了一大批农军一起跑来”,这里所针对的对象是十分明确的,对农军而不对朱部。(“湖如”应为“湘南”二字的误读)。湘南特委直到八月暴动还有很大的影响力,杜修经不顾毛泽东的反对,坚持要把部队开放湘南,这亦可旁证,当时的指挥权之状况。

通宝推:SleepingBeauty,铁骑边塞,
家园 就在上井岗前湘南特委的一批人离开了陈毅部队

坚持回湘南,结果被全部杀害。另外当时湘南农军战斗人数远低于8000,里头有大批农军家属:

曾是这支特殊部队一员的曾志回忆说:

“在这支队伍中,有尚在襁褓中的婴孩;也有拄着拐棍的白发苍苍的老姐;有提篮子的、背孩子的、担孩子的;有的梭镖上挑包袱、挑尿布……队伍越走越长,头尾相距十几里。队伍越走越慢,一天只能走二三十里;队伍越走越乱,白天还好一些,到了晚上,四处火光,沿途睡觉,喊声、哭声、叫声此起彼伏,乱成一团。”

彭儒当时是第三师的战士,她回忆说:

“我们那支农军武器不多,多数是梭镖大刀,有农民,有水口山的工人,有学生,有男有女,有些农会干部把全家老老少少都带上山来了。不带不行呀!敌人来了要报复,要斩草除根,所以能走的都拖儿带女的带着走。”

如果没有井岗山袁王的接应,由于行军速度太慢当时已经被敌人咬住的陈毅这部分人差点全挂掉了。

通宝推:bayerno,
家园 这就是造谣和辟谣成本极度不对称定理,造谣太容易
家园 楼主让朱德给农军每月开12块大洋了,当然算朱德的队伍

兵强马壮的井冈山救星,人数近万,高薪养兵。也许比张国焘收留损兵折将的中央红军时的优越感还厉害。

家园 算账

每天五分钱的话一个月应该是一块五保底了吧。

家园 我认为她的暗示是,毛朱二人贪生怕死,带精兵逃窜

留下老彭啃硬骨头担任集结号中牺牲送死的任务

反正这是我读到那段文字的第一印象。

不知道各位同仁读到这段的感想如何?

家园 忙总说,李就是一文痞
家园 龚楚的回忆录算吗?

不懂史料

路过,插话

具体多少钱的军饷不记得了,只记得龚楚负责和井冈山这边接洽,是挑了一担银元,而且了解到井冈山红军只有半个银元的军饷,非常吃惊,询问是如何维持的,因为朱陈龚的部队一路北上,因为军饷还可以,所以士气还不错。

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地方:

1、普通士兵不明何为共产主义,只是当兵吃粮,龚承认普通士兵的教育非常困难---我觉得朱毛在后期应该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军饷多少不再是问题

2、在井冈山作战非常顺利,行军住宿打扫战场都有地方有人安排,对于老毛的民政工作,龚佩服的不行

家园 到底该不该分兵?

史文恭为了证明老毛水平不行,小鸟依人赖在老总身上,引了陈毅报告的一句话。那我们看看整段话是怎么说的。

6.四军的分兵问题

  在出发赣南以后(本年一月至三月)四军四战皆北,强大敌人穷追不息,同时在所到各地闽赣粤边界一带群众组织非常薄弱,红军感觉异常困难,尤其大的军队(三千人左右)行动颇不方便,给养大感困难,四军党内起了争论。

  第一种主张,此时四军应分为两部份,以团为单位,各路自行去图生存,以避免敌的追击。一面行动快,敌人追不上我们,一面人少给养容易,可以恢复红军纪律,一面减少了目标。

  第二种主张,此时四军应该集中,一面是政治局面要开展,敌人的进攻不会再有时间延长。一面集中起来可以最后一战,分散要各个击破。一面分散以后联络困难,士兵胆子更小,更动摇。

这两种主张,第一步是分了兵,把四军改成两部分(二月间事),第二步是朱部在前面走,毛部跟着来依依不舍,所终没有分开。

不知道大家读完了怎么想,我的理解是老总想化整为零,到时候脚底抹油的时候不要被拖累。老毛认为形势还不绝望,把主力捏在一起有一战之力,一分兵就交出了战场主动权,只能任人宰割。老毛这眼光这水平比老总高还是低,大家可以自己体会。就算最后一战是老总指挥的,但能打胜仗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分兵。史文恭你替老总抱屈,老总泉下有知恐怕也要脸红哦。如果按老总讲的分兵,大家要全须全尾的回井冈山是万万不可能的。

这上面说的是'理',下面我们再说说'情'。再引一段ifuleu的大作。

话说润同志率领第三营,健步如飞,跋山涉水,滑草趟河,下井冈直奔湘南桂东而去。一路之上,晓行夜宿,微服潜行:当时根据地沦陷,KMT正规军和地主地方武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再加上湘军本来就是不好惹的,于是大家只能跌跌撞撞,好似入荆棘之丛,颇有举步维艰之感。最惨的一次是在1928年8月中旬某晚,队伍宿营之后突遇敌军午夜凶铃,事起肘腋之间,敌我晦暗不明,一营人马就被冲击得七零八落。不过还好,凌晨聚拢人气,发现单单只少了一个担架兵----------支部建在连上立功了,这最起码保证了队伍的溃而不散,也算是奇迹了。几天后大家回到井冈山,发现走失的这位找不到大家,早就千里走担架,自己回来了。

老总们湘南惨败,坐井观天,被放了鸽子的31团自然有人不服不忿,润同志发现苗头,一再叮嘱大家,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要讲团结,不提缺点,别刺激南昌余勇们。于是在8月23日,第三营赶到桂东县城之后,大家都学会了冯国彰曾孙子的口头禅,“我们想死你们了,井冈人民想死你们了”。得,违令不从,擅自行动,败走麦城的大头兵们,正在垂头丧气,忐忑不安之际,居然能听到这些温暖如春的话语,顿时之间,老少爷们五味杂陈,剪不断,理还乱。

这个秋收和南昌起义幸存者们在桂东的第二次握手,被很多人称为“二次会师”,平心而论,我觉得其意义不亚于第一次会师,因为自此之后,骠悍的28团,基本认识到了润同志的正确性,朱毛红军也真正地开始了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江湖生涯。当时早先一步打下桂东,并驻扎于斯的,是育同志率领的第28团第一营。文革时期,井冈会师油画被偷梁换柱,本来和润同志握手的是老总那双粗糙的大手,结果被人堂而皇之地换上了育总那白净的手掌,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当然,细究起来,二次会师,第一次和润同志四手相握的,还真可能是育总。

闲话少说,还是赶快八卦。润同志很快见到了败军之将老总他们哥几个,后者应该有点既感且愧吧,当然,前者风尘仆仆,也疲态倍显。龚叛将以后回忆,他当时发觉老润失去了昔日那种兴奋的,吸引人的风采,言外之意,颇有对前途意兴阑珊之感。叛将嘛,远见卓识自然匮乏,但这些人有时候却连基本的常识都会视若不见-------其实,润同志在来湘南的路上就已经病倒了,他是坐着担架进入桂东的,气色好得了才怪呢。

老总在湘南胡搞,弄的损兵折将,自己也坐困愁城。老毛不计前嫌,抱病带部队去接应老总,那时老总可没有嫌老毛累赘,老老实实的跟老毛回了井冈山。现在情况不利,老总又开始嫌老毛拖累自己,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哦。

通宝推:楚庄王,
家园 呵呵。。您总算看了陈总著名的报告了。。。

建议您不妨多花点心思看看这份原始资料,可以解决不少您问我的问题:

关于上井冈山时,朱毛的关系:

“党的前后政策

1.以江西宁冈为中心向南向北的游击问题

在一九二八年四月,四军各部会合于江西宁冈,成立了四军,并有军委,

但党内不统一,军队各自为政,袁王为保存自己的老巢,很不愿朱部及湘南农军这样多人在宁冈,使他目标大惹下大祸,主张四军到赣南去。毛部颇有自了之心,看见朱部及农军那样混乱,不愿意合伙,主张他们自己到平浏(向北游击),朱部及农军到赣南(向南游击),军委则随朱部出发。朱部及农军尚一致主张到赣南,因为宁冈没有饭吃,实在不满意袁王及毛部的态度。军委明知这分家政策是不对,因为四军在此时初成立,应该整顿,

到平浏及赣南皆属单独的军事行动,尤其军队未整顿,到处要引起许多坏的影响,更应该顾虑。若说经济问题困难,事实上四军在宁冈一年多亦终有办法。当时的分南分北的政策,大部建筑在各部的私利上,尤以袁王的自私,毛部的自了不管,引起朱部及农军不满。这个政策决定后并未实行,因为一二日后朱部二十八团即击溃江西敌人两团,占领了永新,经济问题得了解决,大家又合伙起来。”

关于您花功夫上别人的帖子找的答案,即湖南农军是谁遣送的?

“3.五月初送湘南农军三十团、三十三团四千人左右回湘南

这个问题是军委常委会决定的。湘南各县委要求要回去,军委乐得送他

们走,以减少他们在宁冈的各种困难(如给养问题,纪律问题)。军委常委

是嫌红军人数大多没有办法整理,看见他们要走便让他们走,以致他们回去

大部受了损失,红军日后没有人补充。这个举动引起党内极严重之批评。”

这是第一手资料,。。您给俺引得帖子里赫然提到“1928年6月,四军二大召开,军委改选,仲弘同志脱颖而出,出任书记。”。。。。。也就是说,陈毅做军委书记时,农军早就遣送了,。。。所以,有空其实您不必急着给俺的帖子消毒,不妨自己先花点心思看看资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