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林总的庐山 (小引) -- 史文恭
所以毛才说
改开以来这个问题从来都是避而不谈,似乎把一切脏水泼到太祖身上就好了。但是这种手法恰恰是不可能永远埋葬事实的。
太祖当年权力是很大,但并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政务院、中央书记处、军队都有故意偏离太祖指示(还能给太祖上手段、秘书交通内外等等)的例子。八大之后扳倒胡服,更是要离开北京亲自到地方串联。您说的“跟胡服打个招呼,我不信胡服敢不辞职。”的事情在没有控制局势之前,是不可能发生的。
文革的社会基础在哪里?真的是因为太祖一己之力就发动文革?
信不信由您,我是不信的。
看着斯大林被清算,勃列日涅夫推翻赫鲁晓夫,不得不心惊啊,所以反修防修是文化大革命的主题。不过我认为太祖自己就是一个“修正主义”,中共的成功就是对马列主义的重大“修正”。
配合刘更多些,但要说刘邓路线,感觉过了些,毕竟都到了储君这一级。
毛-理想主义;邓-现实主义
与邓有很大差异,邓到毛处听指示,听完了执行不执行?执行自己别扭,不执行毛更别扭。所以,邓有点躲着毛。不过在毛的内心,邓的能力是充分肯定的,从太行山到大别山,邓在毛心中得分甚高,所以毛对邓肯定与对刘区别开来。
其实,林与邓比起来,多了些孤傲,少了些邓的韧劲。毛处理林很可能参照邓的方法,说不定比邓更宽松,毕竟是自己调教四十多年的得意门生。当然,老虎的事为真的,毛可能不太会轻饶。
你不一直是在挂帅吗?被毛痛骂。
这是庐山会议前的事情,说明此时毛对邓还是满意的,何来十年邓都躲着毛一说?
毛在莫斯科也说过接班人是刘,刘之后是邓的话,说明他一向对邓的能力十分认可,青眼有加。我个人认为邓在七千人大会之后从大跃进时的激进活跃转向务实实用,从此和刘走得更近,所以才被合并为刘邓路线打倒。
七千人大会是邓提议召开的(当然他其实只提议召开会议,并非他就想召开7000人这么多人的会议),他当时想治治地方的分散主义,此会之后似乎没再看到他对付分散主义了
叫做“不被理解的毛泽东(谈高、粟、彭、刘、林、周、蒋之平生)”。链接在下: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21892-1.shtml
私以为写的还是不错的。
皇帝之上, 还有玉皇。
66年毛批评邓说的。
在1966年8月25日,毛泽东在听取中央工作会议汇报时说:邓小平耳聋,一开会就在离他很远的地方坐着;邓小平从来不找他,自1959年以来,六年不向他汇报工作。
我是国内的非专业草民,但是我结合现在的国内形式,对太祖当初发动这个事件有所新的感悟:
也许,太祖没有阴谋,正是如他说的那样,仅仅为了“消除剥削”和“消除(权贵)压迫”,被迫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理由1: 太祖自革命以来,一直寻求消除剥削的社会形态,但是解放后发现,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存在小生产模式,就不可能交易平等,就存在剥削。在社会主义初期,允许资本主义的生产存在与否,他不惜与“苏修”闹翻,可见其态度的坚定。
遗憾的是当他的“农村公社”和“大跃进”失败后,其他的领导人已经不再相信他在经济领域的权威,转而自寻出路时,他的底线被击破了。
----我相信他不只是愤怒于“被架空”,更多的是看到社会百姓再次沦为被剥削的对象,这是不能容忍的。
理由2 毛发现中央集权的圈子里各个部门的“权贵主义”思想和部分高层领导人的生活腐化倾向。这是对他刚打下江山的致命慢性毒药,也是对他和以前先烈们的亵渎。
---------不能说他找到了出路,但是他对当时刘,后来邓的做法的负面是看得清楚的。这就有了90年代的“官倒”和2000年后的
“既得利益群体”,以致2010年代的“权贵及其二代”
刘主席的强势,
军队中,贺罗的接近。
彭总要翻案,
有人在查大跃进时的中央错误等等,
其实文革前东哥的力量很不强大,不然也不会委屈到一手拿宪法,一手拿党章开会去了。。。
的大背景下,和袁,王事件前后遇害的。
有点岛国动漫“樱桃小丸子”中,边上的解说来一句的感觉。
这个不好说,不过总理对太祖嗡嗡嗡的方式不赞成是真的。另外,太祖有打烂一切的胆子,总理绝不会有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