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闲聊六四 -- 唵啊吽
无差别、无引导的言论自由也是无益处的。言论的民主集中、言论为社会基础架构、社会发展服务才是应有的真意。
记得好像有一个丘吉尔的故事,大意是对于某事项,当时的总体民意是选择A方案,而丘吉尔经过思考认为应该按B方案来做。于是丘吉尔决定按照B方案,即他自己认为是对的B方案来做。当朋友问他为什么这样选择,他回答说,如果不听取我的意见,那么选民选举我干什么。
民主和集中,还真是如马列所说的辩证统一的。既要有民主,也要有集中,二者是一个平衡的问题。言论和舆论也是这样。既要让大家有广泛发言的地方,又要保持一定的主导方向。既要考虑群众的意见,也要重视各专业方和领导力量的意见。
另外,无差别的言论自由就是一个陷阱。言论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元素,天然就应该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服务。应该宣传积极、建设性的氛围,应该教育大众认识到整个社会体系的基础和架构,让大众分清楚主次,既要看到钢筋水泥混凝土的框架性、基础性作用,也要看到依附于其上的装修工程对人居舒适性的大大提升,认识到二者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在清醒认识的基础上,人们和社会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另外,让积极和建设性的元素作为舆论主导,一方面是社会总体情况的正确比例反映(比较默默无闻、稳定运行是占了大多数),另一方面,也为人们的努力和社会进步提供了良好舆论环境。
当然,无差别的所谓舆论自由的论调也是为某些方面服务的,只是不是为处于A社会的人们的总体利益服务的,而是为B社会中的某些势力搞乱A、诱惑A中的某些部分而服务的。
人类只有被剥夺一切才能实现“按需分配”。
当花贺之。
还真不认识这帮鸟人
队伍里有一个举动,我当时很不理解:
一位大学生举着竹竿,上面顶着一只空瓶子。另一位大学生举着一根竹竿,一边走一边不时敲几下。
意即:打倒邓小平。
我当时想:有政见可以提,不应该侮辱人嘛。现在啊,我可没那么文明了。要是再看到这样的队伍,我可要拍手称快,并向瓶子奉献一口老痰。
可否请老兄把当年“水面下”发生的事情,以亲历者的角度写出来。这些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八平方事件的话语权,我们迟早要回来的。
表面强大,却不得不面对尖锐的内部矛盾。
道德问题,资产阶级通过打击基督教上台,但哪家资产阶级政府敢不用圣经?圣经解决的就是道德问题,只不过是性恶论下的道德问题罢了。
完全就是精神分裂,二元无神论,二元论的本质其实就是另一种性恶论罢了,人性二元论,却无神,无法解决道德问题,所以元首的失败就在于此,元首采用尼采哲学也就不可避免走向精神分裂。
也是姜昆的,不过很快就淡出。
八平方前大体上关于官倒的谣传很多,不过和老百姓很远。老百姓不满意的是物价上涨。不过当时“抢购风”也和当时一般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是经济承受能力)太弱,和太相信传言有关。
真正造势的是那些"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比如赵的一帮。
我就看不懂,在学潮中,大家都知道赵是大官倒,但是因为他一出来表态,立刻摇身一变成了被支持的人物。那学潮还算不算反官倒。
至于有没有党内保守派在暗处使劲,这个还不好说。但是事件后受益最大的是这些人。而脸盘和葛底斯堡的经历背后又有这些人的影子。
只有极左才会在敌人中出现支持己方人时,当众打脸。广场上的作秀派显然不是,分裂党的帽子不是瞎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