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司马懿:智者的一生 -- 甲乙丙丁

共:💬10 🌺2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司马懿:智者的一生

在三国演义里面,司马懿一直是个很神秘的人物,前半部分基本都没有看见他出场。然后在魏蜀吴立国之后,曹操、刘备相继去世,手握魏国重兵的大将军――司马懿便盛装出场,而且一来就说连诸葛先生都对他忌惮三分。

  这样一个谋略高深的重要人物居然在之前一直深深的隐藏,让人深思不少。在一部小说里面没有着墨的人,一般是因为其事迹与小说线索无关才略过。但是如此重要的人物,除刘备、曹操、孙权这样的一等一主角外,其他如周喻、诸葛等各方的首席谋臣,也是均未在先前详细的交代,恐怕这是作者有意的安排,毕竟要给主角让位。因此不等于司马懿之前没有什么作为。

  但是,诸葛、周喻未出场之前还是因为年轻,没有什么战功也隐居在下,司马懿一呈现已经是重臣,凭借的什么呢?

  而且,司马懿为什么要迟迟等到三国的后半部分才登场亮相,而且地位之高,不亚于诸葛之于蜀,周喻之不于吴,偏要等到曹操过世,曹丕登基称皇之后才出现呢?

  显然之前,司马懿绝对不是默默无名的小人物,并且绝对立下相当大的战功。从绣像绘画上看,当时的司马懿已经是个老人,年纪即使不在诸葛之上,也不见得次之。

  真实的历史往往是掩藏在字面之下的。小说里面没有说的并不等于没有,而且可能更为惊心动魄。让我试着用想象去揭开历史故事。

司马懿的计划――运筹帷幕

有句话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盖这家人上至老父司马懿其实都是充满了反心想做皇帝的。而司马懿真正的计谋,却很少被人提起,此人可能在投效曹家之始,已经盘算好自己的人生宏图了。那就是:

  (1)投效曹丕,放弃在曹操面前立功,这也就是作者没有在三国前部分提及司马懿的原因。老家伙帮小子去了,这是三国演义不是曹家家事所以不用累述。

  (2)辅助曹丕上台,获得举国兵权,巩固势利。这时候的司马懿走上了前台。

  (3)待到势利稳固,司马家族控制了魏国,则是举事的时刻到了。但是司马懿也许知道,这个时候的自己已经老了,剩下的要靠自己的儿子们去完成了。

  所以司马懿的计划或者说规划,不仅贯穿自己的一生,更是考虑了整个家族的未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是什么?

  曹阿满用人一向多疑,

  曾经带剑睡觉,梦中杀人,种种事例不枚胜举。在用人上面,连本无反心,却因为聪明过人的杨修都被砍了头。而司马懿这样的极洞悉心计的人,曹操应该不可能看走眼。

  因此,曹操不会对司马懿进行重用,甚至有可能进行排斥打压。但又赖于司马懿的能力,有一定利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司马懿不是象杨修那么只是智商高而缺情商的人,也知道如何在多疑的曹操面前保护自己,才不至于走上杨修的凄惨路。

  同时,隐忍的司马懿绝对没有忘记如何去规划自己的前途,就象诸葛先生在草庐也能完成他的隆中对一样,司马懿也制定了自己的远大计划。那就是投效曹丕,做未来皇帝的门下之徒。这有一定的赌博性质,在那样的情势之下,放弃短期利益,在曹操面前韬光养晦,依靠自己的眼光看准了谁将是未来的主子,甘心下来,放弃在曹操面前立下功劳的机会,而为曹丕出谋划策。因为他知道,在曹操面前绝对会因为功高盖主掉脑袋的。

  而曹丕绝对也是不甘心失去自己长子继承法统的地位,但是当时其几个弟弟也是不好惹的角色,一个拥有兵权,一个因为才华深得曹操赏识,曹丕的地位看起来也是岌岌可危的。曹操的猜疑性格也导致他对自己的儿子们没有出现某种倾向的偏颇,子弑父的先例他绝对是一直忌惮的。这就必然造成几个儿子对自己的前程也没有把握。

  两个有野心的人碰在一起,曹丕和司马懿自然达成了合作意向。只是司马懿的眼光还更加长远,要依靠这个长子提高自己地位,利用自己的能力,做到象曹操那样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后再行逼宫,获得国家的统治权。

  可以说,在三国里面,最为用心计的人倒是司马懿,没有人象他那样为自己规划出了如此长的路子,一步一步的顺利实现,并且最后取得了成功,直到三国归晋。曹操也许和他有一拼,两个人的篡权经历何其相似。曹操也是借投靠权势才发家的,但是曹操最后的魏国也是被司马家族抢走了的,说明曹操的规划只在于自己。而司马懿,却准备的更加长远,起码到了自己的儿子司马昭,也安排好了如何夺权。

  空城计的真相――智者的摊牌

  而诸葛才华并不在司马懿之下,但是这个人却是心胸光明磊落的人,对国家一片忠心,特别是没有司马懿那样的私心,诸葛的儿子均战死沙场,自然也就不会为自己打算什么,也不说明他们两人的智谋高下。

  不是为公不为私的人,心机就没有了。诸葛如果弄权,绝对不亚于司马懿,有这样的优势却不利用,一片丹心以求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这个有情有义的诸葛才是值得千秋尊敬的人物,司马懿则在历史画卷中被描述是一副奸相。为什么这么说呢?诸葛的空城计就绝对说明问题。

  我们来仔细分析下空城计。

  其实根本不是因为司马懿说诸葛一生唯谨慎,

  才觉得空城是个圈套,而按兵不动,再退兵。其实这是两个智者的摊牌。

  因为诸葛早就看出了司马懿的窃国计划,他明白如果司马懿杀了自己,蜀国立刻就会亡掉,那么身为拥有魏国全国兵权的司马懿必然被架空和下野,那么直接导致司马懿全盘计划落空。这个时候的司马懿羽翼尚未丰满,一旦三国实现和平,或则魏统一天下之日,也就是他司马懿的死期。有了诸葛这位强大的对手,才有司马懿生存的必要,才有日后发家的资本。

  诸葛便是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就赌上了一把,果然司马懿放了诸葛这位老对手也是老朋友一把。可惜后人只看见诸葛的空城计,却不知道背后的玄机,充满了各种利害关系。

  举个简单的推理,就算是满城军人,带兵的人也是绝对不会放弃的攻城,哪次历史上的攻城不是这样?而且司马懿的探子怎么就不可能给他起码大致描绘下蜀军的兵力分布。就算诸葛在城内埋伏了兵马,其数量也应该不可能太多。何况司马懿手头正是其主力兵力,就算是硬碰硬也是不落下风的,何况面对对方的空城之势,就算牺牲相当部分人员,又何妨呢,又能攻城又能俘获对方的精神支柱诸葛孔明,更不用说蜀国的精英尽数的都在城里。

  越是明白这一点,司马懿就越知道,此战必胜,蜀国也因此立刻必亡,而自己也自然劫数难逃,因此他要保存实力。

  所以可以说明,司马懿绝对不会是害怕中诸葛的埋伏才退兵,他很清楚是怎么回事情,这就是诸葛的摊牌。司马懿有自己的底线的,所以退兵,再做打算,宁愿自己背负上失误的责任。一个人能够如此的隐忍,确实非常不简单,最后果然赢得了整个天下。

  空城计,是专属于诸葛和司马懿的,两个智者联袂演出了将近2000年前就呈现的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博弈,确实精彩。

三国归晋

  所以整个三国倒是象司马家族的发家传记。只不过这个主角一直在前面退居幕后。小时候看那套三国连环画的都记得,在封底有每本的标题,最后一则就是“三国归晋”。谁也不知道,自己在书里看见的那些英雄好汉,最后到底是怎么输给了那个一直没有露面的“晋”,心中颇是不甘。

  但是仔细推理下来,却发现,真正的羽扇纶巾,运筹帷幄之中的却是司马懿,其他的都做了司马懿的棋子,其他的都灰飞烟灭了。至此中国进入了西晋,然后东晋。而东晋的历史虽然在历史上不够重要,但是仔细推理下,人们如此注重个人享受,书法、游山玩水、斗富这样在现代看来十分小资甚至糜烂的事情,也足够说明晋这个朝代的经济相当昌盛,这一点相当了不起.

  司马懿和他的司马家族,运用一种谋略,算计出了天下,同时又不象三国那么短命,而且开创了后世300年的风流,可惜在历史帷幕中始终被掩盖下去了.

家园 有道理。看看钟会和邓艾的下场
家园 不光如此,还得精通医学才行

不然万一保养不佳,早三年翘辫子,岂不大亏?

家园 Del
家园 转演义书场比较合适
家园 司马的才智的确在诸葛之上,但是联袂演出空城计有点牵强吧

即使杀了诸葛,蜀国未必立刻灭亡,而且还有东吴在那边。

家园 这个并不是历史呀

历史上,诸葛亮没有演过空城计,这篇文章作者言必提历史,但好像他依托的是演义的内容,而非历史。

家园 【文摘】三国历史与《三国演义》

三国历史与《三国演义》

----访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朱大渭

危兆盖 马宝珠\文

▲三国历史的特点

▲三国历史何以独具魅力?

▲《三国演义》最多只有五分真

▲《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之真伪

▲三国历史的启迪

▲三国历史的特点

三国的历史从中平元年(184年)算起到晋灭吴(280年)共96年,从建安元年(196年)算起到晋灭吴共84年,从魏文帝代汉(220年)到晋灭吴共60年。

在这段历史中,总的态势是各路英雄在东汉帝国瓦解的废墟上问鼎逐鹿,致力于新的统一,因而军事斗争就成为三国历史的主线。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正是从文艺的角度描写了这条主线。但是,三国的历史要比这丰富得多。因为,为实现新的统一而出现的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只是三国历史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魏、蜀、吴等各派政治力量为实现统一的目的,又都在政治、经济各方面奋发图强,锐意革新。政治上,用人唯才,用法严明,贤能得用,政治清明;经济上,轻徭薄赋,大兴屯田,南方和边区经济得到开发。同时,在这种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斗争都相对活跃的历史时期,各类人才有了更多的机会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而形成了一种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局面。当时各方面的斗争是互相联系的,而人才问题又居于核心地位。为实现统一,三国的君主都很重视人才,彼此之间的人才争夺是相当激烈的。

曹魏地广人众,有人口440余万,军队30余万,重要谋臣20余人,主要战将30余人。孙吴次之,人口230余万,军队20余万,有重要谋臣10余人,主要战将20余人;刘蜀的力量最弱,人口90余万,军队10余万,有主要谋臣七八人,重要战将十余人。

曹、刘、孙在人才政策方面取得的成功,无疑是促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同时期的其他竞争对手如袁绍、袁术、刘表、公孙赞、吕布等则由于在人才政策方面不如他们,甚或出现重大的用人失误,因而很快就被历史淘汰。

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占地最广、人口最多、经济军事实力最强,曹操本人也是第一流的领导人才,但是,曹操一生戎马生涯30余年,却没能实现统一,主要原因在于:东汉末年,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流亡,经济衰落,而长江流域相对稳定,没有受到太多的战乱影响,加之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因而南方的经济超过了北方,支撑着孙吴、刘蜀与北方的曹操对峙。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鼎立局面之后,经济、军事又出现了新的格局,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加上其它方面的优势,北方的总体力量又超过了南方,因而,最后又由北方的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三国历史何以独具魅力?

三国历史源远流长,但唯独三国的历史被历朝历代的社会各个阶层所津津乐道,为什么?我以为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三国历史的特殊魅力。三国的历史,从时间上看,只有半个多世纪,比较集中;从政治格局来看,是三足鼎立,三者之间互相牵制,很富有戏剧色彩;从人物方面看,又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而且三国的君主都可称明主,手下网罗了一大批杰出的文臣武将;从事功方面看,三国都是打着正统或维护正统的旗号,谋求剪除异已,实现新的统一。在很短的时间里,集中了这样一大批智勇之士,演出了群雄逐鹿、三国鼎立、西晋统一等一幕幕惊心动魄、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因而,很自然地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这也是罗贯中要选取三国这一历史时段来创作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别的历史时段,如楚汉战争、隋末唐初的战乱、元末明初的战乱、明末清初的战乱等相对而言,都没有三国这样在多面具有典型性。

二是与宋元时期民族矛盾加剧和理学家们尊刘抑曹密切相关。三国历史故事,西晋时已出现空城计等传说,南朝《世说新语》中,有关《三国演义》的人物故事就有20多个。据记载,貂蝉的故事,北宋时已出现。而且北宋"说三分",已形成"尊刘抑曹"的倾向。由于南宋是一个偏安政权,人们强烈呼唤正统秩序。朱熹编纂《通鉴纲目》时,尊崇类似南宋的刘蜀为正统,加上两宋理学家们对儒家伦理思想的升华和强化,这些反过来又必然会影响民间文学的价值认定。宋元时一代又一代的市井说书人,在民族矛盾的影响下,浸透了忧国忧民的心情,他们对历史故事加工后,"史"的成分在淡化,"艺术"的成分在增加,从而宣讲的主旨逐渐在英雄传奇中,大力渲染正统观和忠孝仁义。最早的三国话本元代《全相三国志评话》,虽只"粗具规模",但其主题思想倾向已同罗氏《三国演义》接近。这种适应时代需要的艺术加工,无疑更加强化了人们对三国历史的浓厚兴趣。

三是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互相影响。这种影响的效果犹如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如前所述,在宋元时尊刘抑曹的正统观一经确立以及儒家思想强化后,说书人已经可以撇开历史的真实,完全按照儒家的正统观和伦理标准来塑造三国人物了。刘备逐渐成为仁的化身,诸葛亮成为忠和智的代表,关羽成为义的化身,曹操则被丑化为残忍和谲诈的奸雄。《三国演义》的作者就是遵循这样一个模式来塑造三国人物的。自从有了《三国演义》之后,人们就以它作为衡量、品评三国人物的标准,而且平民百姓家只知有《三国演义》而不知有《三国志》,想了解三国历史本来面目的人也是先读《三国演义》而后去翻《三国志》的。这一现象表明,他们是把《三国演义》当历史看的,只是在怀疑、好奇之后,才去读《三国志》,探寻三国历史的真面目。同时,我们还有理由认为,《三国演义》有"三国"的历史之根,而三国历史又有"演义"加以渲染,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动,使彼此都逐渐超出了它本来的能量,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历史魅力和艺术魅力。

四是封建政权的支持和宣扬。明清两朝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各类社会矛盾尖锐,统治者除加强君主专制外,企图用儒家思想塑造超人的神的力量来维护统治。以关羽为例。关羽由人向神的转化,始于两宋之交,当时宋王朝岌岌可危,希望有像关羽这样"大义大勇"的神来保护它。北宋末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南宋关羽成为拯救民生劫难之神。明清两代对关羽的推崇达到极点。明政府封关羽为"武庙"的主神,与"文庙"的孔子相对应。清顺治时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以后屡加晋封。同时关羽显灵保卫明、清王朝的神话不断出现,而且见于诏书之中。在封建王朝的提倡下,关羽"庙祀遍天下"。显然,政府的支持作用,更巩固和强化了人们对三国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关注。

▲《三国演义》最多只有五分真

《三国演义》取材于三国历史,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历史在这里只不过是一个故事框架,一个时空断限。历史人物已被重新塑造,历史事件已被重新安排。它不再像历史典籍那样去真实地记录历史、叙述历史,而是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去塑造历史、虚构历史,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爱憎、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对历史精神的阐释全都融合到一起,将三国历史加以演义、虚构、渲染,或者改头换面。由于小说艺术本身的局限,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只是选取了三国历史上最具艺术效果的方面??军事斗争,而对同样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措施则没有涉及。

具体而论《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性,有人开了个七分真三分假的单子。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不好用派比例的办法来区别真假。如果要派个比例,我认为从历史科学的角度严格要求,《三国演义》最多只有五分真。

与三国历史的真实相比,《三国演义》中的史事经过、典章制度、生活习俗、人物功过、人物性格、官制、礼仪、时间、地域等或是不准确,或是弄错,或是有意虚构,或是过分渲染,因而似真非真,真假并存。尤其是书中所记典章制度、生活习俗等,大量是作者生活在其中的元明时代的,与三国的实际情形相差很远。譬如坐姿,在《三国演义》中人物都垂脚高坐凳椅,而历史研究表明,三国时期人们普遍跪坐,即使是妇女梳妆,也都是跪坐进行,到了唐末五代以后,由于胡床的传入,坐姿和坐具才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在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时,总导演采纳了我提出的跪坐的建议,增加了时代感。下面,我举几个典型人物的例子,更能清楚地辨明《三国演义》和三国历史的差别:

一是与诸葛亮有关的"空城计"和"死诸葛走生仲达"。"空城计"完全是虚构的,诸葛亮只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水。但作者写空城计又是有所本的,这个"本"就是《三国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冲三事",但它是假的。因为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还是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死诸葛走生仲达"的依据是《汉晋春秋》,但是作者又加了工。《汉晋春秋》的记载是,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悄然撤退,司马懿有所发觉,驱军追赶。两车相近时,蜀军长史杨仪命蜀军"反旗鸣鼓,欲向魏军",司马懿"不敢逼",只好退兵。当时在魏军中就传开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笑话。蜀军"入谷然后发丧"。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蜀军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着诸葛亮木偶像,司马懿疑诸葛亮未死,故而退兵。

二是关羽的一生事迹。《三国志》中对关羽的记载很简单,可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赠给关羽的美名最多,对关羽的一生事迹虚构得也最多。如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等都是假的。至于关羽死后在玉泉山显圣、并活捉吕蒙使其毙命,则纯粹是封建迷信。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关羽放水淹七军事虽有所本,但与史实相差很远。《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和《于禁传》都写得很清楚:时值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平地水高五六丈,关羽所带的荆州水军适应这种天气,而于禁、庞德带的是北方军,不适应水战,被洪水冲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关羽料定秋雨季节必有大水,先堵住低湿地带,自居高处,然后"放水淹七军"。

三是为丑化曹操而故意歪曲史实。如赤壁之战是一场遭遇战,《三国志》的《武帝纪》、《周瑜传》等写的是两军相遇于赤壁,曹军大疫,初战不利,乃引军还。而《三国演义》则将它无限夸大。又如曹军潼关战马超事,战斗确实很激烈,但是《三国演义》写曹操割须弃袍乃得脱则完全是为丑化他。实际上,潼关大战,曹操是赢家。

▲《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之真伪《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与《三国志》中的人物真实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现举几个人物说明。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三国历史的启迪

三国历史给后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后人从三国历史中得到的启迪是多方面的,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但可以举个别人来说明这个问题。譬如诸葛亮这个人物在三国以后的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后人也从诸葛亮的一生事迹中学到很多东西。诸葛亮的忠贞、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品格为历代君主、官吏、士人和老百姓所称颂。唐太宗称他为"贤相",治国"正直","至公",要群臣学习。乾隆《五贤祠诗》说:"端称诸葛是完人"。唐代革新家、名相裴度说:观历代"秉事君之节,具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有治人之术"者,唯诸葛亮一人。唐、宋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都给予热情讴歌。杜甫诗称:"诸葛大名垂宇宙"。唐初名画家阎立本画诸葛亮像以后历代摹拟传瞻。至南宋摹拟像上有张?蛟蕖⒅祆涫椤D纤卫硌Ъ彝醢匮瞿街罡鹆粒?特刻其石像供奉。朱子"每酒酣,多朗诵《出师表》"。史可法等一批民族英雄,忠于国家民族的思想品德无不受其影响。诸葛亮对国家对事业"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以及"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立身处事格言,影响了许多人。

可以说,诸葛亮思想的积极面已经融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它将永远昭示来者。

《光明日报》

家园 我不否认本篇有笔者主观臆想的成份存在

呵呵,当初转帖的时候没有想过要去求证历史,只是觉得这篇文章的笔者YY得很有意思。

版主不愧就是版主(怎么听着有点像:“楚留香不愧就是楚留香”的感觉)。

另外,我同意曹兄的看法,转演义书场比较合适。

家园 司马仲达就那么肯定他活的过曹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