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外储贬值,事实还是想象(更新靓图一幅)? -- 汉密尔顿ABC
实和数值论据。顺便说点补充论据,通过俺对股市的大手笔成交记录分析,关于您对于股市的描述和推断基本认同。
我奇怪很多人理工科出身,讨论政经问题时候完全是观念现行。大概学理工科只学到了术,忘记了科学之所以为科学的“道”吧。
不过说实话,和这些人辩论是浪费珍贵的时间。倒是旁观者如我可以有些受益。
MBA,样,森破。
说中国这些年,每年进口的铁矿石,占全世界产量的50%左右。和您这里说的10%市场份额,相差很大。
能否说说中国铁矿石的消耗量和进口量?
还在贩卖货币是一般等价物的错误观点。美国金融学教科书很清除地告诉学生,第一,货币是政府发行的不兑现的欠条,是政府强制作为交易工具,是法币,不是过去可以兑现的代表黄金的欠条。第二,政府控制货币发行量,使物价每年升高1-3%。也就是说,货币到市场上购买物资,实现兑现时,也是唯一的兑现方式,每年会自动减少兑现量。故此,我称之为自动赖帐的欠条,这个欠条不是你歪曲的废纸,它还是债权,只是比一般债权差,是没有债务人负责兑现,而且还自动赖帐不断自动减少的债权。
1970年的时候,1盎司黄金是35美元,现在1盎司黄金是1290美元。按你的逻辑,美元是一般等价物,那时的一美元应该等价现在的一美元了,那你是不是要证明,1970年的1盎司黄金和现在的1盎司黄金不等价了,不是一个东西了?这样荒诞的观点,还一再作为立论基础,拿来大谈特谈,还能忽悠很多人,忽悠本事也真是很大。
你不关心政治,政治要来关心你。真是无所逃于天地间。想岁月静好,人世悠闲,做梦去吧!
虽然鳕鱼兄已经握手,不太想再继续,但作为一根筋的白丁,我还是想多请教,难得遇上位懂行的嘛。这主要是因为我觉得鳕鱼兄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西方国家是否会通过对中国实施定向通货膨胀,降低中国手中巨额外汇的价值。
记得当初忙总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就是国家间的博弈在战略层面上是不存在阴谋的,都是阳谋,比如说西方国家阻碍中国崛起,在我看来是确定无疑的,而且从新中国成立起就开始了,从没有间断过,这是阳谋。但阳谋的实现,却可以通过阴谋的手段,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美国大规模通过互联网监测别国,窃取别人的信息,但同时,却曾高调指责中国,那架势马上就要发起一番新的舆论攻击。当时西方国家的各种媒体似乎都不约而同的忽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正想演奏一首恢弘的中国是互联网窃贼的交响曲,谁知道被斯诺登打了一记闷棍,到现在似乎还没缓过劲来。对他们来说,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提这事,但我却觉得我们应该经常提起,因为中国人的历史记忆太长了,也好这口不是?
回到铁矿石问题上,首先我们要明确,钢铁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人均拥有钢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当一个社会向现代化工业化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人均拥有钢量是应该逐步上升的,当达到一定水平后,一个国家内部所需要的钢铁就不必大量进口铁矿石冶炼来生产,只需要回炉旧钢废钢就行了,就像现在西方的主要发达国家一样(这里的有关内容马前卒兄曾有过详尽的论证,实际上马前卒兄有关工业文明的论述我个人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如果不称其为伟大的话,他深刻的说明了现代工业社会的特点)。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钢铁生产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一个商品。由于我国铁矿石的资源分布散,开采难,选矿复杂,品位低,所以我们要想快速的实现强国和崛起,依靠从外国进口的铁矿石就成为一项重要的选择,有时甚至是别无选择,要知道钢铁是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没钢铁就没高楼,没小汽车,没机器等等。
其次,国际铁矿石贸易市场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吗?不是,是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也就是说铁矿石的国际贸易定价不是自由定价,而目前是由卖方市场决定的,构成卖方市场的三大巨头就是巴西淡水河谷,澳洲的力拓和必和必拓,他们出口的铁矿石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额的近70%。中国要想大量的生产钢铁,就需要大量的高品质矿石,而这些铁矿石只能从他们手里购买。中国目前钢铁生产对国外铁矿石的依存度已经达到50%,也就是如果三大铁矿石产商停止向中国供应铁矿石,中国钢铁生产短时间内必然崩溃,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至少短时间内会被打断,我相信我们能重新恢复,但前进的应该更艰难,这已经涉及到国家安全了。
再次,中国在铁矿石进口上目前是受制于人,但我们不甘心,我们也想跳出如来的手掌心。我们就想到国外去购买矿山,将资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但我们的收购屡屡碰壁,购买矿山根本就不是你给高价就行的,例如,澳洲拥有大量的高品位铁矿石,本国又用不了,靠卖矿石就可以过得很滋润,按照自由市场理论,我们如果给高价买矿,对方应该接受才是,那么听听人家是怎么说的“西澳州州长在中国对上海市长韩正说过一句话,中国公司可以持有当地大型项目少数股权,对小型项目可持有多数股权。”外链出处中国想要拥有国外的大的好的高品位的铁矿,对不起,没戏,给再多的钱,也没戏。
好了,中国拥有大量靠沿海地区给西方国家打工赚来的大量美元,我们也许学到了先进技术,然后中国想买点能让国家后劲更足些的高科技东西,我们很相信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拿着钱上门,因为这些东西只有西方国家有,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垄断。西方国家说,对不起,不卖,我们有规定(巴黎统筹委员会及其继任者),给再多钱也不行,这涉及到国家安全。吃了闭门羹后,我们寻思要不然买点矿石吧,这应该符合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也不是什么要命的东西,西方国家钢铁工业已经是夕阳产业了嘛。早先矿石同国内比很便宜,这样产出来的钢盖房子,造汽车,修铁路应该更快更好,多造些钢筋混凝土的房子,再有大地震就不会倒了,也不会死那么多人了,剩下点钱用在科技投入,医疗教育上多好。结果,自从中国开始大规模生产钢铁(2000年起步),铁矿石的价格就暴涨,仅从一个时间段看,铁矿石从2000年的26.6美元/吨上涨到2008年131.1美元/吨,涨幅超过400%。而从2010年开始,延续了40多年的长协价,就是经过讨论,铁矿石购买方和提供方协商将每年价格固定在一个水平上的协商机制也基本寿终正寝了。现在的铁矿石都是现价,波动极大,中国的钢铁生产企业日子更难过了。
上面扯了些闲话,主要事项说明进口铁矿石的一些背景。下面有些问题想要请教兄台。
1.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铁矿石离岸价格+海运费+保险+装卸仓储运输费用
2.铁矿石价格以前主要是取决于主要供应商和主要客户达成的“首发价格”,即“首发-跟风”模式,决定的是一年内铁矿石价格。
中国的钢铁产业已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海运物流也成了日本财团设置的一道关卡。日本财团通过协调财团成员之间战略合作,全方位布局力求层层盘剥中国钢铁企业,中国钢铁企业可谓在夹缝中挣扎生存。
下面这段没看懂,兄台能否解释一下
。。。日本抵抗海运费风险的能力比我国强很多。。。。国外铁矿石供应商拉涨海运价格。。。每年的现矿价都是下一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的标准。为了给矿石谈判造势,国外铁矿石供应商除了拉抬铁矿石价格外还会拉涨海运价格,以达到使铁矿石现货价迅速上升的目的。
2006年4月,当谈判进入到第4轮时,铁矿石主要供应方澳洲必和必拓公司忽增租船数量,导致铁矿石海运市场价格上扬。从巴西、西澳至我国的运价分别上涨7美元/t,达到24美元/t和13美元/t。2010年,铁矿石供应商故伎重演。目前我国的现货价格高出基准价格27%,这一事实将成为2011年谈判的基础。每年铁矿石谈判进入摊牌前的敏感时期,远期运价合同(FFA)市场的重量级参与者和投机性租家们在船舶压港导致运力供应紧张的背景下,继续在即期和期租市场缔结大量合约,中长期期租成交量猛增使运力更趋紧张。
实际上,由于国际贸易的大宗是通过海洋进行的,西方国家从事大规模海上贸易,从大航海时代就开始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润,进而攫取超额利润,他们制定有各类复杂详尽的条款。我们作为新兴国家对海洋贸易许多地方并不熟悉,先发国家是有各种手段修理我们的外链出处
这里兄台对铁矿石涨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之后世界铁矿石生产规模一扩再扩,海运能力一增再增,才有今天价格的一蹶不振,这当然不是外商变傻了,而就是典型的价格形成过程。
导致铁矿石价格下跌的原因,不只是铁矿石产量和海运的运力上升所致,还同中国有着密切关系外链出处
结合上面的分析,虽说江湖凶险,但我觉得我们未必要束手就擒
我国拥有大量造船专业人才,并积累丰富的造船经验,已成为世界第2大造船国。
我国还拥有大批高素质的海员,但这些海员目前不少在给外籍船舶所有人打工。建议政府加大对造船业的投入,给予造船业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鼓励钢铁企业与航运企业合作,建立利益共同体,由钢铁企业和航运企业共同投资建造专业化船舶,共同抵御风险。
兄台告诫我说
回到开头的话,当中国的巨额外汇想要购买铁矿石的时候,铁矿石的价格不是完全有市场决定的,是国际垄断巨头们通过多种手段强迫中国接受的,这些巨头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在铁矿石定价上没有话语权。在铁矿石的生产技术没有革命性的提高,海运手段没有革命性的提高的情况下,钢铁冶炼技术没有革命性改变之前,当前铁矿石的价格能够成为发达国家国际资本赚取中国财富的手段。至于现代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资本运作对铁矿石价格的操控可见外链出处
在铁矿石现货价格飞涨的同时,国际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了所谓的避险工具“铁矿石掉期合约”。这些金融衍生品在其他领域并不新鲜,但在铁矿石领域的出现还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
2008年5月,德意志银行首次推出了铁矿石掉期交易;2009年5月,摩根士丹利、高盛和巴克莱三家国际投行联手推出了现金结算的铁矿石投机交易。
在长协定价崩溃之后,不仅铁矿石进口商面临价格的不确定风险,铁矿石生产厂商也要面临价格的剧烈波动,为什么他们却不害怕?从三大铁矿石生产商的股东背景也许可以发现其中的端倪。
最新的年报数据显示,力拓和必和力拓的大股东几乎都被国际大金融机构所把持。汇丰、JP摩根和花旗都是这两家铁矿石生产商的前5大股东,他们持有力拓近27%的股份,持有必和必拓32.5%的股权。另外,在前20的股东中,还有瑞银集团、澳新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
问题清晰了,一方面,这些国际大金融机构掌控了铁矿石的生产,可以通过新的定价模式控制铁矿石现货市场的价格;另一方面,他们推出铁矿石相关的金融衍生品,同时也控制了铁矿石期货市场。
现在这些金融机构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先通过改变定价模式,推升铁矿石现货价格暴涨,他们通过持有三大铁矿石生产商的股权从现货市场获取第一层利益。
为了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铁矿石进口商将不得不购买这些金融机构推出的掉期合约,然后他们作为投机商与铁矿石进口商形成对赌,从金融市场上获得第二层利益。
同样的矿石,价格暴涨,对中国而言,就是通货膨胀,中国必须花更多的钱,才能买跟以前一样的东西,美元在中国人手里毛了,流动性过剩了。考虑到钢铁在现代社会中的基础地位,铁矿石价格上涨,会导致下游钢材类的上涨,后续的相关产品的价格也会上涨,这些涨价最终会由所有的中国消费者买单,而利润却被国外的厂商拿走。这相当于中国的巨额外汇缩水。
同西方国家在铁矿石定价上的种种做法相对照的是,同样中国拥有最大产能的稀土行业,我们有定价权吗?我们刚刚想学学西方国家的做法,人家的反应如何呢?外链出处外链出处外链出处
中国的稀土储量约占全世界36%,但出口量却占到全世界出口量的90%以上,已经如此大的出口量,还要求加大出口,道理何在?而且众所周知,在国际贸易当中,中国常常被当作“反倾销”的靶子来进行攻击,中国制造的商品,在欧美国家多次遭遇贸易歧视甚至贸易壁垒。但何以稀土不但不限制,还要求中国多出口呢?
归根结底,还在于稀土资源的重要价值。作为在冶金、机械、化工、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的原料,稀土被称为“工业黄金”,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但是,这种珍贵的战略资源,长期以来一直卖的是“白菜价”,同样拥有高额储量的发达国家,干脆关掉自己的稀土矿井,大量从低价进口中国稀土,形成对中国稀土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这样的格局,让中国不但没有从稀土贸易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反而因过量开采稀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这发达国家自然是合适不过的买卖,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却非常的不公平。发达国家并不在乎中国未来的长远发展,对中国的环境保护及企业的权益也不承担任何责任。
同样的情况还有前几年有关中国焦炭的出口问题。几年前,中国大量出口焦炭,当时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焦炭生产和出口商,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触目惊心,河里有山西的朋友应该能回忆起当年山西的污染情况。而一旦中国想少出口些,改善一下环境,提高些技术,西方的反应是什么呢?外链出处
不平则鸣,现在的国际贸易秩序,铁矿石贸易秩序,对中国而言是不是一个公平的秩序?我们在做出判断的时候,只能从维护我们自己的利益出发,因为根据西方的人性观点,人性本恶嘛,按照这种观点,西方人也是恶的,同我们一样,我们还是防着点好。
个人感觉,中国要走工业化的道路,就要不断的进行产业升级,比起已经实现工业化西方先行者来说,他们很清楚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的关键所在,也就可以提前布局,在关键的地方卡我们,阻止我们的上升势头,最好是能够打断这一进程,这是阳谋。具体到铁矿石,从开采,运输,定价到金融期货等等,我们有太多不熟悉的地方,对方的黑箱操作难道不存在?如果我们始终认为对方本着公平原则,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我们可以问一问这种公平是对谁的公平,这样的规律是对谁的规律吗?当这些明白了之后,我想再放弃我们的受害妄想不迟,毕竟从1840年到现在还没多久,那时候的西方发达国家,今天还是发达国家,而我们却从谷底刚刚爬出来,边上就站着当初把我们推到谷底的西方国家。
或者说是一些不了解商业决策的人。
自由市场中的操控,对我们这类在市场中讨生活的人来说,就好像是狼吃羊一样的天经地义。如果你见过不吃羊的狼,那我就相信没有操控的市场存在。
这中间的差别是操控的严重程度,和监管机构的打击力度。
没有操控,开玩笑啦!
中国处于弱势地位,就只有梗着头挨宰,然后想办法改变局面。
这算阴谋么?
诚心求“美国金融教科书”。有电子版最好,没有的话,相关内容的扫描页也行。
stephen G. cecchetti著;网上有中文电子版
第2.2.1节商品货币与不兑现纸币 讲第一方面;
第15.2.1节 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中央银行的主要目标之一,讨论第二方面。
但是可以有“世界货币”嘛,那就是黄金。
从个人的感觉,按照经济原理,各大国中,估计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是最高的。市场化程度,我个人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有足够多的供给者和消费者,不具备这个前提谈市场化那基本就是忽悠。
铁矿石的定价问题,经济学原理的作用是奏效的,确实是由需求定律决定的。尤其是中国产生了足够多的消费者,供给者虽然看起来不算很多,但也谈不上垄断。国内的铁矿石储量虽然品位低,但至少量在那边摆着,几大钢企除了宝钢基本也都有自己的矿山,也不是随便任人摆布的。这一点随着中国需求下降或者说澳大利亚和巴西的供给增加之后,需求定律的作用也显现出来,铁矿石也跌的很明显。铁矿石市场的变化,足够一个经济学系的学生写一篇不错的论文,用来证明经济学的有效性。其实这个过程中,阴谋论的说法层出不穷,还包括了好几个阶段:
1、日本提供的新型设备说,只能用国外的高品位矿之类
2、日本投资澳大利亚,实际上只有中国在涨价中亏损。
3、铁矿石厂商贿赂政府谈判人员,打破联盟。
不过这两年竟然还有反转戏,意思是中国下了一盘大棋,让澳大利亚盲目扩产,结果导致之前赚的都投进去了,现在跌价之后亏损严重什么的。
这些戏码一路看来,也是跌宕起伏,但现在基本上曲终人散之后,没觉得有什么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地方。既充分表现出了经济规律的作用,也充分揭示了资本追逐利润的没有节制和缺少理性。
简单计算下来,铁矿石一吨就算最高价130美元,按照进口矿一般60%的品位计算,一吨纯铁的矿石价格为1300-1400左右。“低端建材产品”(这个一定要打引号,中国的钢材市场太市场化了,经常出现低端比高端还贵的情况)螺纹钢的价格一般在4000左右(很多时候还达不到),也就是时候即便在最高端,铁矿石在成本中的比重也没有超过30%,而且实际上,2008年铁矿石最高点的时候,正好是国内钢材也达到最高点的时点,那个时候,螺纹钢甚至都到过5500以上。也就是说对于钢材自身接近40%的涨幅来说,有足够的空间消化铁矿石的涨幅,毕竟钢铁除了矿石,主要的原料成本也就是煤和焦炭。钢铁企业并不傻,虽然被原料上涨吃掉了一部分利润,但大头还是自己拿着的。而当钢材市场情况转差,马上铁矿石就急转直下。在钢铁行业这个链条中,中国几乎是完全的市场经济的场景,所有价格都在不断波动起伏,铁矿石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只不过中国的环境下,由于市场经济环境好,所以这种链条上的传导能够实现而已。而在其他行业这种传导没有实现,因为我们够市场,别人却没有那么市场了。
对于煤,焦炭,稀土行业来说,之所以供给者没有表面上控制定价权,等于是两个因素作用的结果,中国有足够多的供给者(够市场化)而且中国的开发成本过低。但没有人会认为,这些产品的交易价格会低于供给者的成本,事实也不是这样。只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他们无法拿到垄断利润而已。比如煤,看起来电企垄断程度高,所以强势,不过最后事实上也是通过国家限定神华等企业的售价,来维持电价的稳定。
所谓的定价权,从来不是市场经济下的定价机制,而是垄断下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的保障。
对于中国的矿产品价格,实在是没有办法,毕竟开采成本确实太低,物流成本也逐步改善。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私营企业获得资源的成本过低。事实上,当年土地出让金低的时候,房地产商挣了大钱,而土地出让金提高之后,房地产商的嘴脸也是很明显的,抨击钱都被政府挣去了如何。提高矿产资源出让和利用成本,才是未来提高社会整体收益的最佳手段,而不是让钱都被煤老板们拿走了。当然煤老板们也是承担过风险的,早年破产的那一批也是付出代价了。不过有些既成事实之下,采取限额的方式也算是事后补救的一个办法。盲目的追求定价权,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在中国的市场经济背景下,是很难做到的。这一点跟当年出口衬衣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至于阴谋论,在一个地方会更明显,就是期货交易市场上。那里面的交易也许像股市,但估计被操纵的成分大得多,因为交易频度过高过快,而且太多的消息可以控制操作了。所以虽然企业现在也做对冲,但估计被坑多了也明白了,还不如明明白白的协议价,至少都在明面上。
为啥不把那1000美元留在企业手里?企业要到国际市场上买机器,直接买就行了。干嘛倒两次手?
我的建议是企业获得任何外币都可以留在手里。如果需要从国内市场买原材料时,再从中国银行兑换人民币。
而且,外币在手,企业有许多选择来避免汇率损失。